<中華副刊>中秋煙火憶童時

■邱寶福  咻--碰--「都幾點了,還在放煙火!我一定要讓公園裡的那群兔崽子知道我的厲害!」從主臥室落地窗簾的一角偷偷探出頭去鎖定目標的我生氣的這樣說。「好了啦!別氣了,你自己小時候不也是這樣。」了無睡意、頭痛欲裂的我搖搖墜入那一口記憶中的深井,試圖撈拾起那片段、不連續的兒時回憶,那陣陣的煙火爆炸聲將這些零碎的支離破碎的記憶像磁碟重組般整合成一部鮮明的影像。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是團圓的季節,異鄉的遊子,每到中秋連續假期,總會想辦法回到故鄉,一家團圓。現在的中秋節流行烤肉,那幾天路上瀰漫著燒烤的味道,其實早期的中秋節,是不烤肉的,而是圍爐吃火鍋,吃完火鍋後,大人就著人行道旁的幽微的路燈泡茶、嗑瓜子、閒話家常,而我們這群小孩子,就進入到中秋節的重頭戲,放煙火。  那個年代沒有所謂的超商,每間雜貨店早在中秋節前一個月就開始販售煙火,我和哥哥那一個月勒緊褲帶,利用儉省下來的零用錢,囤積「軍火」,房間裡的抽屜打開,有可以直衝天際的沖天炮、炫麗的蝴蝶炮、在水裡也能爆炸的水鴛鴦,以及大人小孩可以人手一支的仙女棒。  老家在濱海公路旁,我們這群小鬼頭以濱海公路安全島為中線,兩側人行道為各自陣地,開始射擊,中秋夜那一天,煙火劃破了整個夜空,精采極了。為了安全起見,現在已經明令禁止放煙火,偶爾還是聽得見時有時無的鞭炮聲,但格局實在差太多,如果現在的煙火是街頭巷戰,那我們那個年代就是世界大戰等級,不可同日而語。  再度恢復寧靜的空間將我硬生生的拉回現實,這世界一直都在變,事隔多年的中秋夜一切都變了,我不再是當年那個喜歡放煙火的小鬼,兒時記憶中的老家也早已改建,兒時玩伴各奔東西,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唯一不變的只有亙古至今高懸於天的那一輪明月!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家就在幸福區

■劉洪貞  每次朋友問我:妳家在哪一區?當我回答「就在幸福區」時,他們總是滿臉疑惑。有人還會問我:這是新社區嗎?怎麼好像沒聽過。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把我住的社區簡單的介紹一下,讓對方感受如同置身其區的幸福。  這兒只有兩條短巷子,是傳統的舊公寓,每家坪數約三十五坪上下,很適合一般小家庭居住。雖然位居市中心,但或許是只有七八十戶住家,進出的車子或走動的人不多,所以沒甚麼雜亂的聲音,可說是鬧中取靜。  記得剛住這兒的時候,每個月的清潔費都由鄰長來收。由於大家都不認識,不僅鄰長每到一家都得自我介紹,鄰居們也因沒有交流、互動,所以大家成了陌生人。  有鑑於此,後來改成每家輪流來收費。每次來收費的不管是夫妻檔或母女檔、祖孫檔,都會介紹自己住幾樓幾號,還有家裡的大概情形,並表示很高興和大家為鄰。自從用這個方式收費後,鄰居們有了接觸、閒聊,會知道哪家子女長居國外,家中有獨居老人。或哪家較弱勢是低收入戶,需要大家多給於關懷。  由於多了互動,我們也無形中知道哪家先生對水電很專業、或對法律很有研究,鄰居們有了這方面的問題,可以請他們幫個忙。另外有幾位退休媽媽,認識後一同去租塊地種起蔬果來,每次採收時就分享給鄰居。也會把容易種的九層塔或紫蘇的小種苗分送大家,種在陽台上,下廚時隨時可摘取。  也有書法老師、家政老師或廚藝老師退休的,會利用午後涼爽時間,在里長辦公室免費教學。大家可以各取所需,選擇自己想要的,學上一技之長。  我們的社區就是這樣,大家和睦相處相互照顧。雖然住戶大多是已從職場退休,但大家退而不休,發揮專業讓愛傳承。整個社區就像一個和諧的超大家庭,大家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您說這樣的社區,不稱為「幸福區」,還有更好的詮釋嗎?

Read More

<社論>政策草率推出,蔡政府難脫政策買票之嫌

 蔡總統爭取連任,其行政團隊近日也扮起聖誕老公公的濫好人角色,慷納稅人之慨,大撒錢做利多,似有以「政策換選票」之嫌,企圖以小確幸讓選民忘記過去三年多來的無奈及痛苦。  現代國家經常以政府資源推動各種社會福利工作,協助弱勢家庭及社福團體,希望至少能滿足每個人衣食無虞的基本需求。因此,如果政策規劃合理、又能確實將錢花在刀口上,相信大多數國人不會反對,畢竟「強扶弱」本就是大同世界的目標。  好比說,鑑於當前少子化問題及其對國家長遠發展的重大影響,政府發放育兒津貼給有需要的家庭、補助私立幼兒園學雜費,並廣設公立和準公立幼兒園以減輕年輕父母的負擔等,傾全國之力養育每個嬰幼兒,將是對國家最有助益的政策。因此,若民進黨自認發放育兒補助有理,又為何要批評數月前郭台銘在國民黨初選提出「零至六歲由國家養」的政見?可見民進黨為了繼續掌權,已落入「只有我可以做」的倨傲盲點中。  其次,台灣觀光產業近年來的最大客源就是大陸觀光客,也是台灣觀光客總數能破千萬人次的主要原因。然而,因兩岸關係陷入冷對抗,蔡政府非但不設法挽救雙方互信,反而想火上加油、為自己的低迷選情添柴火。中共突然於七月底宣布暫緩大陸四十七個城市居民來台自由行申請案,接著又宣布減少陸客團來台申請,使得觀光業者一片哀嚎。  對此,交通部推出三十六億元擴大秋冬補助計畫,經濟部、文化部、教育部及農委會等接著加碼十億元國民旅遊獎助,還將腦筋動到國小的校外教學,簡直是「部會總動員救觀光」。只不過,蔡政府提出的遊覽車百億融資或秋冬國旅補助等方案,都是「見樹不見林」的短期消費,根本無濟於事,此種補助不僅損害國家財政,更扭曲旅遊市場的正常運作,更何況杯水車薪能撐得了多久?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行政院長蘇貞昌竟在整個專業審查過程尚未完全定案前,就急忙召開記者會宣布高鐵南延屏東,甚至連路線都不敢決定就匆忙拍板,若說這不是為了選舉的短期操作,有誰相信?若真如蘇揆所言,不是為了選舉、而是台灣的百年大計,為何事前未有任何跡象?為何南延屏東計畫今年四月才被審查會議退回,現在不到半年竟然起死回生?蘇揆是否該清楚解釋這當中的決策轉折?  從業界冷淡反應跟學者專家的質疑,就知道這是個急就章的政策。先不論能否回收成本,光就運量及財務評估都清楚點出,若不能延伸到屏東縣中心或觀光熱點墾丁的話,高鐵南延到屏東的效益其實不大,恐將重蹈蚊子機場覆轍,造成對中央及地方政府財政的龐大負擔。  從蔡政府在這段時間所端出的政策就可看出,蔡政府已完全不顧財政紀律原則,因為先延續政權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之前蔡政府還誇口今年是二十多年來,首度達到財政平衡目標,卻遭國民黨打臉不敢提前瞻計畫所留下的龐大潛在債務。現在,蔡政府又推出這麼多極可能債留子孫的政策,雖能有效吸引選民目光、甚至爭取到選票,對國家卻將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不可否認,執政黨以龐大資源爭取支持來換取選票,是任何民主國家常見的現象,只是若政策明顯短視近利、甚至只是討好某部分選民的話,恐怕無異於買票的投機行為。蔡政府近期的許多補貼方案已經過於浮濫,偏離基本政策制訂原則,實在不是國家人民之福,選民要睜大眼睛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他不吃蚵仔煎

■柯錦鋒  早上走在大王椰子樹下的步道時,吳老師突然對我說:「40多年前我阿嬤過世後,我就不再吃蚵仔煎了。」  「為什麼?」我覺得吳老師的話中有話,「難道你改吃素的?」  「不是啦。」吳老師說著,突然告訴我,「拜託嘛,請放慢腳步。」  吳老師小我5歲,但體重已高達85公斤,肚子隆起有如小山丘。步伐走快一點,他真的吃不消。  「對不起哦,我慢跑了30多年,近年來改為快走,無形中走路越走越快。」我說出自己的心聲。  「我發誓不吃蚵仔煎,是因為我阿嬤過世那一天晚上,臨時要吃罔腰姆煎的蚵仔煎,我對她說了謊話。」吳老師說著,聲音有點沙啞。  我是不該探人隱私的,活到這種年紀,我已經知道分寸了,有些話是不該問的。  但吳老師似乎意猶未盡,將他的心事一股腦兒的攤在夏天白花花的陽光下。  「40多年前,我阿嬤生病了,起初是胃口不好,後來漸漸吃不下東西。那時家裡的經濟只是小康,根本無法到台大看名醫,只能看小鎮的楊外科醫生,醫生說是胃病,開了一些胃腸藥給阿嬤吃根本沒效果。現在我大概知道了,應該是胃癌末期吧。」吳老師的呼吸有點困難,上氣不接下氣的說著他的遭遇。  我張開耳朵,熱心地當一位免費聽眾。  「我家是開雜貨店的,那時叫柑仔店。我阿嬤生病前喜歡串門子,結交了不少朋友。小鎮有兩家賣蚵仔煎,一家的老闆娘我們叫阿好嬸,另外一家是罔腰姆。有一天阿嬤跟阿好嬸發生口角衝突,賭咒死以前都不吃她的蚵仔煎。」  吳老師說到重點了,不吃蚵仔煎的故事或許跟阿好嬸有關吧。  「那天晚上,我拿著錢和碗公去買蚵仔煎時,發現罔腰姆的攤子是空著。我猶豫了許久,看阿嬤的病情那麼嚴重,突然要吃蚵仔煎一定是迴光返照,罔腰姆再過去那一家阿好嬸的蚵仔煎是有營業的,我昧著良心走到阿好嬸的攤子說要買一份蚵仔煎。」  「水旺仔,你買蚵仔煎是給阿嬤吃的吧?」阿好嬸很客氣地問吳老師,「我跟妳阿嬤沒冤沒仇,只是她知道我信了天主教後就罵我是信麵粉教,從此不跟我說話了。」  我轉頭看吳老師,發現他的的眉頭緊蹙。  「其實信教是我的自由,阿嬤想到哪邊去了。」那年阿好嬸50多歲,可以從她的身上和言談行為找出台灣人特有的善良純樸。  阿好嬸很認真地煎了一大盤的蚵仔煎,蚵仔和白菜還特地增加了分量。  吳老師拿錢給她時,她婉拒了,說:「水旺仔,我是送給阿嬤吃的,不能收錢,希望她的病早日好轉,改天又是活跳跳。」  吳老師拿著碗公盛著香噴噴熱騰騰的蚵仔煎到阿嬤的床上時,她費力的坐起來,吃了一口立刻發現味道不對,對吳老師說:「金孫子,你真的是向罔腰姆買的蚵仔煎嗎?」  「是的,我賭咒是向罔腰姆買的。」吳老師不得不昧著良心說。  「今天蚵仔煎的蚵仔特別多,罔腰不會這麼慷慨。」阿嬤還是疑點重重。  「阿嬤,您吃吧,罔腰姆知道您破病好久,今天下了很大的工夫才煎這盤蚵仔煎。」吳老師說那年18歲,但已經很世故了,安慰阿嬤說:「罔腰姆的錢不收了,還希望阿嬤的病趕緊好轉,改天又是活跳跳一尾龍。」  阿嬤聽了不再說話,慢慢地將一碗公的蚵仔煎吃完。  那天晚上11點鐘,阿嬤在床上浮起一絲笑容離開人間。  「人無信不立,我不吃蚵仔煎是我18歲那年,向即要離開人間的阿嬤說了謊話。」吳老師說到這兒,轉移了話題,「聽,公園的菩提樹上好多黑蟬在叫呢。」  白花花的陽光照花了我的眼睛,人行步道的熱氣一道道的升上來。想不到久遠的記憶還盤根糾結在吳老師的腦子裡。  今天,我聽了一位終身不再吃蚵仔煎的動人故事。

Read More

我家有個開心農場新北特映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板橋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十一日舉辦《我家有個開心農場》特映會,並邀請新北市在地小農「語林有機農場」創辦人邱語玲女士前到,與觀眾分享台灣在地經營與實踐自然農法的心路歷程。  《我家有個開心農場》為五度榮獲艾美獎的導演約翰.切斯特的新作,紀錄自己與妻子為了實踐照顧愛犬的承諾,毅然拋開一切前往鄉村經營二百畝有機農場的動人故事。  此片提供未來農業的另一種想像,也促成社會前進的動力,且此片橫掃全球各大影展觀眾票選獎及最佳紀錄片等獎項,將於今天(十二日)正式在台上映。  市府文化局並邀請新北市在地語林有機農場創辦人邱語玲女士到場,於映後分享她在林口嘗試有機農業的甘苦歷程,與丈夫林元郁夫妻兩人一條心,苦心經營了十年,才達成今日農場中作物與昆蟲動物和平共榮的美景。  她表示,《我家有個開心農場》動人地呈現了與自然共存的美妙之處,很開心能藉由這場特映會,將自然農法及有機農業的美妙傳遞給更多人知道,期能讓台灣農業發展走得更遠。

Read More

<社論>電子菸入侵校園日深,政府應嚴加防制

 各級學校陸續開學,青年學子們隔了一個漫長的暑假再度見面,或是新生剛剛入學,免不了舉辦聯誼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學生聚會活動場合,可以發現學生吸起電子菸,甚至有些青少年把吸電子菸當作「炫酷」的時尚。根據研究,電子菸對人體的危害甚深,甚至會讓青少年的大腦終身傷害。雖然政府部門及學校都提出警告或禁止,但仍應嚴加防制,以免青少年吸電子菸惡習蔓延。  電子菸大約是在二00五年前後問世,屬於一種新型態的菸品。一般而言,電子菸是由電能霧化器加熱菸液(彈)供使用者吸食,而菸液多含有尼古丁、甲醛、乙醛、丙二醇、丁二酮、多氯聯苯醚、重金屬或其他藥物及香料等有害物質。早期電子菸上市時,標榜可以協助戒菸、不會上癮,甚至強調不是菸品,若干國家因而掉以輕心。  儘管英格蘭公共衛生署曾有報告指出,電子菸對人體的危害低於傳統香菸,但許多研究也顯示電子菸對人體的危害不可輕忽。衛福部的報告即指出,由於電子菸的尼古丁是霧化尼古丁,肺部吸收後並無感覺,因此再深吸之後可沉降至小支氣管再吸收,導致高度成癮;此外,電子菸裡的甲醛、乙醛、丙二醇等物質,也恐傷害呼吸道、肝臟、腎臟等器官,甚至致癌。  由於研究機構對於電子菸的危害說法不一,電子菸的風行速度極快。根據推估,二0一二年全球電子菸的銷售金額僅約十八億美元,二0一五年突破百億美元,去年再突破兩百億美元。早期美國對於電子菸並無嚴格限制,導致青少年較易接觸、吸食電子菸,據調查,二0一一年僅百分之一點五的美國青少年吸食電子菸,去年已達百分之二十一,這種蔓延速度足堪台灣警惕!  雖然台灣青少年吸食電子菸的比例低於美國,但仍應嚴加防制。衛福部於去年十一月公布的「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國中生吸菸率由二00八年的百分之七點八降至二點八,高中職學生吸菸率由二00七年的百分之十四點八降至八點零;但是,國、高中生電子菸吸食率卻由二0一四年的百分之二與二點一,竄升至二0一六年的百分之三點七與四點八,增加將近一倍。  青少年的電子菸吸食率快速增加,與幾項因素有關。首先,青少年可從網路購物管道買到電子菸;其次,有些電子菸菸油加入水果、糖果、薄荷等香味、甜味,迎合青少年需求;其三,由於電子菸沒有傳統香菸的菸味,青少年吸食時不易被老師、家長發現;其四,電子菸造型新潮,易帶、易藏。在若干因素推波助瀾之下,電子菸較易風行於青少年之間。  電子菸除了本身造成的菸害之外,二0一四年六月荷蘭某公司更推出電子大麻菸,國內也有民眾自網路購得電子菸之後,竟發現含有安非他命。倘若菸害再加上毒害,對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國人健康絕對傷害更深。  目前,世界上若干國家已對電子菸採取法律規範。例如,美國規定須在專賣店買賣,含尼古丁產品須滿十八歲才能購買;英國採三軌制規範,含尼古丁產品須滿十八歲才能購買;日本及南韓均規定須滿合法吸菸年齡才能購買,不含尼古丁產品可銷售給合法吸菸年齡以下者。  雖然衛福部國健署已提出《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希望將電子菸、加味菸等新興菸品納入防制規範,且不可提供電子菸給未滿十八歲青少年,但該修正案遲未完成修法程序,至今尚屬無法可管階段,政府部門切勿再拖下去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魚露與蠔油>後巷:明豔香港的暗影

■張蘊之  有時,我會穿越後巷。後巷是從甲地到乙地的捷徑,可以避開大街擁擠的人潮,避開亮晃晃卻刺眼的燈光,避開琳瑯滿目的商品,給自己一點喘息的空間。  香港是一座光鮮亮麗的城市,它確實是,非要妝點成某種時尚的樣態,甚至有些千篇一律。玻璃帷幕、強烈冷氣、高亮度的照明,耗費大量資源支撐著「文明」的表象,而這種「非得如此不可」的強硬,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難免感到疲倦,卻不得不照著既定的軌道前行,不能脫離。  我試著脫離,走後巷。  後巷陰暗,密密麻麻的管道自建築物的外牆扎入地面。沒有扎入地面的,將廢水排入明渠。垃圾堆置在這裡,清潔工用來掃除街道的推車與工具也堆置在這裡,牆面斑駁污穢,有些地方滿佈塗鴉。管道底下接近地面的地方用鐵絲懸掛著一包包紅色的小藥丸,據說是老鼠藥。但觀察了幾個月,老鼠藥的塑膠包裝始終完好,老鼠一口都沒咬。  大樓都有後樓梯通往後巷,清潔工逐層收下來的垃圾,從後樓梯清出後巷,堆上推車,再推去我們不知道的地方。彷彿這座城市存在這另一幅秘密地圖,谷歌地圖不會呈現的路線,只有少數人了然於心,避開眾人耳目,在其間默默往來。  本以為後巷是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在後巷佇足的人卻不少。最常見的是抽菸的人,尤其是女性,穿得漂亮整齊,從大街上閃入,或是從後樓梯的出口鑽出,靜靜掏菸,用一根菸的時間專注地滑手機。她們也許是上下班、公出的時候途經於此,偷幾分鐘的時間給自己;有些是在一旁的大樓上班,溜出來喘口氣。陰暗的後巷是她們「偷」給自己的空間,避開路人的側目,也許,還能避開公司門口監視的人眼與電眼。  這座城市被密密地監視著。監視者仔細盯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是否守序?是否準時?是否安於本份地、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社會,讓它穩定平順的運作?我抬頭計算監視器的數量,後巷的監視器是比較少一些。  望著頭上一枚又一枚的監視器,我想起台灣。開闊的藍天,原野,那些沒有監視器的地方。牆上的塗鴉推銷著通水管、搬家、二手傢俱電器買賣等業務,夾雜著「落實雙真普選」的口號,懸在老鼠不吃的老鼠藥上方。  這座城市的鼠患已經到了極其嚴重的地步,我想起1894年的香港鼠疫。那場鼠疫造成二千多人死亡,香港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數逃離此城,而鼠疫亦藉由香港四通八達的航運傳布全球。  政府宣導滅鼠的文宣海報貼在滿是標語與廣告的牆上,被大雨淋得破爛。我們都知道,密密麻麻的文宣海報沒有用,密密麻麻的老鼠藥沒有用,真正能從根本解決問題的手段,比方整治衛生下水道、環境基礎建設、減低居住人口密度、建立廢棄物與廚餘循環使用系統等等,卻避而不談。  走出後巷,眼前又是密密麻麻的監視器鏡頭。據說,每個人戴口罩的臉、不戴口罩的臉,都已經被建檔,若在不對的時間出現在不對的地方,穿著顏色不對的衣服,講過不對的話,後果自負。然而,我不知道究竟怎麼判斷對或不對,也許常常走後巷,也是不對的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 仲夏折騰夜

■劉先昌  時序入夏,眷村低矮的房舍,屋內燠熱如蒸籠。住戶都搬了板凳坐在門口,手持大蒲扇和鵝毛扇不時揮動,驅走蚊蟲,煽來涼風。愉悅的是,忙完了家事,一天就只有這個時光能與鄰居聊扯,東家長、西家短,無傷大雅的抒發藏不住的話語,直到夜涼、身體能適應室溫,這才進入屋裡。  這段納涼時光,也是孩童無憂夜。暑假本就沒有太多課業,吃完飯後,家裡待不住,邀朋引伴一同嬉戲。那是沒有玩具的年代;就算有玩具,多半也是自己製作,像竹刀、巴拉槍、線軸車子,紙糊風箏、手帕降落傘、「穿繩瓶蓋」嗡嗡響的不知名玩具……;至於彈橡皮筋、打彈珠、鬥圓牌、橄欖核也隨興轉換,只要有人帶頭立刻群起跟隨,樂趣自在其中。  不玩自製玩具,那就玩玩遊戲吧!「1、2、3」木頭人、雙腳跳剪刀石頭布,腰力扯繩、騎馬搶寶,跳馬划拳、沒有人不玩得笑聲大起,大汗淋漓。但是玩得最多的還是躲貓貓。趁著暗夜,做鬼的伏牆數到十,遊伴已借夜色、屋舍、竹籬躲藏起來,做鬼的人可大費腦筋,不僅眼力要好,腿力要夠,還須反應要快,才能比衝過來的人更早奔回「家」,找到下一個「替死鬼」。  也就是在玩躲貓貓時,闖出了禍。那晚眾人划好拳,輸的人伏牆數數,一溜煙的大夥全消失了。我竄到十步外陳家院子,門虛掩著看不到外頭動靜,有一汽油桶靠竹籬笆擺放,我想爬到高處觀望,借著一樹叉就蹬上去;在還沒站穩那一刻,左腳猛的插進了腐銹桶面,痛得我大叫一聲,扶著籬笆上沿,艱難的抽出小腿,跌在地上,片刻後一拐一拐拐的走回家去。  那是民國50年,舊眷舍尚未改建之前;屋舍窄小,燈光昏暗。我用手按著疼痛小腿,感覺黏濕的血汨汨流出,不敢吭聲怕被大人罵。正好十七歲的大哥進屋,聽到我抽噓聲又手捂著腿,他低下身一看,忙驚叫大人,背起我就往外跑。走出了村子,朝建國二村旁診療所而去。不久,家人也趕到了。院子乘涼的醫師及原住民大媽護佐,忙把我攙扶進去。檢查傷口後,作一連串清洗、消毒措施,我看到護佐已在燒水消毒器具。  疼的實在無法忍受,但腦子還清楚;最讓我驚駭的是,軍醫對爸媽說診所沒有止痛藥;年約七歲的我,也清楚沒有麻醉縫合會是怎樣滋味,立刻沒有了英雄氣概,扯開喉嚨哭號。也不知大人怎麼商量的,只記得四個人按住了我,醫生狠心的將針線穿過我腿上皮肉,大概也沒多久時間,應該是痛昏過去,在無力抵抗情況下,傷口縫合手術完成。  口渴醒來時,已是夜半在家裡床上,媽媽在一旁陪著我。飲罷水後又昏昏睡去,再醒來時已日放光明,躺也躺不住,掙扎起身後,看到床頭備妥兩隻撐拐,就這麼一蹦一跳的出了臥房。休養期間,家人照護不歇,因為受傷不輕,也省了挨罵挨打這一程序。但一個月後逐漸休養妥當,一頓長罵還是沒能躲掉。我重回陳家院子,那個從未看清的油桶早已搬離,害我想來個「思苦憶痛」也沒了對象。  退伍後在中學教書,放學換上短褲與學生三對三鬥牛,他們看到我腿上長條疤痕,免不了好奇詢問。這時候我編了故事:「唉!你們看老師當年在外島當職業軍人容易嗎?半夜水鬼摸上來,矇面持利刃一刀劈下,幸虧老師年輕機靈,雙手抓住持刀的手,往左一帶,避開了兇險,但仍刺進了左小腿。嗯,這一刀疤就是這麼一回事!」聽得他們一楞一楞,我想起喜劇中一條「無傷大雅的吹噓矇騙」理論。  眷村搬遷後八年,一次轉去大華老家回顧。老四號村子已被軍備局鐵皮封住,上面有「禁止侵佔」警告標語。我開車繞到大華國小旁下車,眼見叢莽竄生,光線幽暗,一棟廢屋座立。費力撥開樹叢,踩著亂藤野草走進屋內。進門是掛號室,兩塊沒有清除「視病猶親、視疾如友」、「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標語落寞掛在壁上。診所現在看來實在太小,居然也隔出掛號、葯房、內外科、手術室。我回頭望望門前小院,想起 53年前就在這裡,白面瘦小軍醫,大媽護佐,在仲夏之夜悠閒乘涼之際,突被急診進來的頑皮小孩,折騰了大半個夜;我很想知道,當年手辣心善醫生,以及那位面容和善護佐,他們如今安在?

Read More

<社論>陳水扁目無法紀,蔡政府也可目無法紀?

 保外就醫的陳水扁前總統八日出席台灣國募款餐會,他不但違反保外就醫規定上台致詞,還語帶挑釁的「要求」法務部矯正署「來抓啊!不要逼我選總統!」陳水扁在二O一五年一月五日獲准保外就醫之後,不但屢次違規,而且越來越不把保外就醫的「四不原則」放在眼裡。令人不解的是,尚屬身繫刑責的陳水扁已公然目無法紀,蔡政府對此卻視而不見,這豈不也是目無法紀?  陳水扁擔任總統期間,因涉及若干弊案而遭到判刑定讞入獄服刑,後經醫療小組評估,陳水扁處於「進行性神經功能退化」狀態,若病情控制不好,有致死疑慮,法務部遂基於人道立場及相關法規,於二O一五月一月五日核准陳水扁保外就醫。由於陳水扁動見觀瞻,法務部也規定了保外就醫的陳水扁「不能參與選舉活動」、「不能參與政治活動」、「不能接受媒體採訪」、「不可參與顯然與疾病無關的活動」的「四不原則」。  陳水扁保外就醫初期,儘管曾在公開場合露臉,但基本上仍保持低調。但是,在蔡英文就任總統之後,陳水扁彷如解脫枷鎖,言行尺度逐漸逼近法務部所設定的紅線,而且猛打「擦邊球」挑戰法紀約束性。  例如,二O一七年五月,阿扁出席凱達格蘭基金會募款餐會,當時台中監獄要求陳水扁「不進入會場」、「不上台」、「不演講」、「不談及政治」、「不接受媒體採訪」;阿扁雖未公開發表談話,但以影音方式「上台」致詞,當時即已引發爭議。對於陳水扁的此次行為,中監認為已違反「不談及政治」的限制,要求阿扁「勿逾越相關規定,以免自誤」。  之後,陳水扁又在未經申請核准的情況之下,於二O一八年一月北上參加李登輝前總統壽宴,中監則以嚴厲語氣要求陳水扁「切勿一再自誤」;二O一八年三月,陳水扁參加其子陳致中造勢活動時,更上台送菜頭,儘管中監第三度認定陳水扁違規,但陳水扁早已不把中監放在眼裡。  令人納悶的是,儘管陳水扁已將蔡政府「視為無物」,但蔡政府不僅對阿扁持續沒轍,甚至還放寬對陳水扁的言行限制標準。去年九月,日本《產經新聞》在頭版刊登該媒體與陳水扁的對談,陳水扁主張台灣應強力舉行公投獨立,向全世界傳達台灣的聲音。豈料,中監竟認定陳水扁並非主動接受採訪,因此不做處置;法務部次長張斗輝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甚至表示不清楚「四不原則」。在蔡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之下,陳水扁當然肆無忌憚!  八日陳水扁出席台灣國募款餐會時,更是既上台講話、又高談政治,甚至揶揄中監「再加五不、六不、天龍八部(不)也沒關係」。持平而論,以陳水扁近兩、三年在公開活動中的健康狀況、言行舉止,早已逾越《保外醫治受刑人管理規則》相關規定,中監可根據此一規則報請法務部廢止其保外醫治許可,但中監卻捨此而不為,任令陳水扁糟蹋中監、糟蹋法務部、糟蹋法紀!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儘管陳水扁仍有若干涉貪案件仍在偵查、司法審理中,但蔡英文仍可以總統身分特赦陳水扁;再儘管陳水扁尚待審理的案件仍不確定是否將有刑責,但民進黨籍立委蔡易餘等人早已連署提出《赦免法》修正草案,此案通過之後亦可為陳水扁解套,但蔡政府卻坐擁立院多數席次而不為,台灣民眾也因此只能繼續看著陳水扁目無法紀。  陳水扁保外就醫已展延十八次,請問蔡政府,還應該讓陳水扁再展延下去嗎?

Read More

<社論>郭董若參選,國民黨選情勢必更加險峻

 明年初的總統大選尚未正式開打,但藍綠政黨早已全台走透透固樁。尋求連任的蔡英文總統當然不放過任何批評對手的機會,而且連她以前比較少去的宮廟都納入競選行程,顯見此次選戰之激烈程度。  國民黨雖於去年底地方選舉獲勝,也已產生總統提名人,但目前卻面臨分裂危機,因為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及鴻海集團前總裁郭台銘都可能獨立參選,成為此次總統大選的最大變數。郭台銘在接受日本媒體訪問時透露,他目前「朝參選方向準備」,雖然郭陣營表示這是日本媒體的解讀,但頻頻傳出他將於中秋連假宣布退黨並正式參選。不論最後決定為何,郭的動向確實牽動藍營整體選戰佈局,也是影響選舉結果的關鍵因素。  從藍綠整合角度來看,蔡英文集黨政力量擊退賴清德之後,綠營已無明顯挑戰者足夠產生威脅,讓她能好整以暇地等待其他陣營對手。更重要的是,民進黨藉執政之便,毫不掩飾地大舉啟動各項產業補助及社福支出,像是秋冬旅遊及育兒津貼,不顧國家財政是否健全,反正一切後果是由下一代承擔。為了勝選,國家財政並不是蔡政府考量的重點。  反觀藍營,由於國民黨初選留下的紛擾不斷,使得韓國瑜聲勢下跌不少,讓支持者更加憂慮選舉成敗;因為團結的國民黨已不見得能打敗無退路的民進黨,更何況是一盤散沙!倘若郭或王某一人加入賽局,國民黨選情勢必更加險峻。  郭陣營雖做了多次涵蓋面廣的民調,也對郭董從三人賽局中勝出抱持樂觀態度,因此暗中接觸藍營人士的傳聞不斷。基於維持與郭王的深厚交情,國民黨遲遲不願正面撕破臉,想方設法地呼喚回頭,希望他們能顧全大局、共同為中華民國及藍營存續奮戰,只是效果有限。  雖然從民調解讀,郭台銘有一搏的機會,但是選舉結果往往不是冰冷數字能忠實地呈現出來。從選舉現實層面來分析,自二OOO年以後的總統大選,不論是藍綠對決或三腳督賽局,民進黨籍總統候選人從未拿過低於四成選票,縱使在陳水扁家族貪腐醜聞不斷、兩岸瀕於攤牌的二OO八年大選裡,謝長廷仍能斬獲近四成二的選票,可見得在全國性大選中,綠營基本盤應以四成起算才正確,蔡英文在現有民調的支持度都算偏低,若加計近期兩岸關係僵持不下,再加上香港「反送中」運動所激起的「恐共」效應,蔡英文的得票率應會再增加幾個百分點。  在這樣已對藍營不利的選舉大環境下,國民黨只能爭取不到六成的選票,倘若出現分裂而導致票源瓜分,縱使郭台銘有把握比韓國瑜更能吸引中間選民的支持,其總票數恐難與蔡英文相抗衡。雙雙落敗的結果,不僅郭成了韓國瑜陣營尋找敗選原因的合理藉口,郭本人更將失去四年後再度挑戰大位的正當性。相信上述這些結果,應該不是縱橫商場數十年的郭董想看到,更是藍營選民無法忍受的。  郭台銘會在國民黨初選屈居第二的原因很多,主因應該是他在韓國瑜聲勢上揚時才宣布參選,起步太晚已錯失造勢良機。然而,郭董對中華民國的忠誠之心及對國民黨的支持,都讓藍營支持者及中間選民感動不已。  面對此次總統大選,藍綠都有樂觀期待,也各自有焦慮之處。在民進黨傾全黨之力保衛政權的情況下,國民黨實在沒有分裂的本錢!為了中華民國的生存及國民黨的存續,支持者都希望國民黨能儘快展現團結氣勢,讓選舉回歸正常的政黨競爭,才有保衛中華民國的機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