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玩桌遊 延緩失智

民生醫院附設護理之家舉辦「樂齡瘋桌遊」活動,改善人際關係及延緩失智。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附設護理之家與桌遊廠商舉辦「樂齡瘋桌遊,健康阮照顧」暨家屬聯誼會活動,邀請機構住民動動腦,同遊桌遊活動,希望透過遊戲,激發高齡長者對預防失智及延緩失能相關知識的學習動機,並增進長者彼此間的互動及社會參與感。  民生醫院護理之家將首次將靜態桌遊活動導入住民休閒項目,透過專業桌遊廠商組成的瘋桌遊志工隊陪伴弱勢並提供教育學習,激發腦力,從桌遊互動獲得真正與人交流的快樂及自信。  活動在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醫護人員及志工的互相協助下,透過桌遊,運用動物配對及平衡,訓練長者手眼協調能力,讓其專心於遊戲中,增加腦部思考能力,練習手部肌肉拉力,減少身體機能退化。  院方表示,將桌遊團體工作與住民互動結合運用,幫助機構住民學習運用桌遊改善人際關係及延緩失智、憂鬱的發展,可為生活添增幸福與樂趣,達到鼓勵並輔助住民身心活化的效果。

Read More

奇美戳戳樂 認識癌症與化療

 奇美醫病人安全週,由首席醫療副院長林宏榮(右八)率領品管等團隊透過闖關遊戲教導民眾醫病溝通小技巧。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奇美醫學中心107年四大癌篩總人數30805人,發現503名癌前病變或罹癌,追蹤及完成確診率達8成,拯救逾500個家庭。15日在病人安全週中透過闖關遊戲,讓民眾了解早期發現可有效降低大腸癌、乳癌及口腔癌死亡率約2~4成,子宮頸癌降幅更可高達9成。  奇美首席醫療副院長林宏榮表示,衛福部自93年起委託醫療品質策進會於每年10月的第3週舉辦「病人安全週」活動,以提升民眾對病人安全的關注及參與。108年病人安全週宣導主軸訂為「醫病溝通」,以「病人安全我會『應』」作為口號。  奇美醫在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大廳舉行「病人安全週」活動,由品管、癌症中心、癌篩站、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人員,帶領民眾一起探討如何面對自己的健康問題,跟醫師一起做治療決定,並邀請民眾一起響應主題活動。  病人安全我會應主題有「響應、回應、反應」3應,奇美醫呼籲民眾就醫時可運用此3應,除讓醫病溝通無障礙,醫療人員也更了解民眾就醫需求。  活動規劃4站闖關遊戲,其中「醫病拼一拼」透過連連看與大家來找碴遊戲,宣導3應內容,並提供「蘋果響應卡」讓民眾一同參與。「憶起顧頭腦」透過益智桌遊帶領民眾來認識失智症及10大警訊。  由癌症中心設置的「樂活一起愛」,以古早戳戳樂遊戲將癌症、化療安全相關知識融入,民眾在輕鬆和歡樂氣氛中學習。另推廣「健康存摺」,教導民眾下載及登錄,讓自身的健康訊息一把抓。

Read More

民眾疑癲癇發作 球友林賢政伸援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竹北市高鐵站附近一家羽球館2日發生民眾疑似癲癇發作,一名球友實施CPR,救護隊到場後實施AED,聯手救回一命。消防局找到見義勇為的球友林賢政,縣長楊文科15日於主管會報頒發獎牌表揚(見上圖,彭新茹攝)。  林賢政表示,他過去有消防替代役初級救護技術員與救護經驗,當時聽到朋友說隔壁球場有人疑似昏倒,立即前往查看並判斷出患者屬瀕死式呼吸,情況危急,立刻實施CPR持續至救護員到場接手。  林賢政說,很多人都知道CPR,但是不清楚什麼時候該執行,以及敢不敢執行。他當下判斷患者需要立即實施CPR。  消防局表示,救護員到場後,發現現場已有一名球友實施CPR約10多分鐘。救護員接手評估後,發現該民眾仍無呼吸、心跳,立即繼續CPR外;經AED監測後為可電擊的心律,立即實施2次電擊並持續CPR,上救護車前該民眾已恢復自主呼吸、心跳,送往東元醫院接受治療,當下意識清醒,於心臟科加護病房治療,2天後恢復狀況良好回家休養。

Read More

幫臥床者澡回幸福 中華聖母基金會添購沐浴車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今年又添購一輛沐浴車,目前共有3輛,每台沐浴車配置3名人力,包括操作員、照服員及護理師。(張涵茹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嘉義縣15日電  長照2.0實施後,多數臥床患者都可以申請免費到宅沐浴服務,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為因應嘉義縣服務需求,今年添購沐浴車,目前共有3輛,並聘請專業護理師隨車服務臥床患者。  天主教中華聖母社會福利基金會是嘉義縣市唯一提供沐浴車服務的機構,自2008年引進全國第一輛沐浴車後,至今已服務上萬人次,對象以嘉義縣民最多。  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表示,除了阿里山鄉與大埔鄉因路途太遠沒提供服務外,嘉義縣其他16個鄉鎮都可申請到宅沐浴車服務。  黎世宏說,長期臥床患者有3成以上超過1年沒有洗澡,洗澡成為他們最大奢望,長照2.0實施後,沐浴車服務列入長照給付,多數臥床患者都可以申請免費到宅沐浴服務,為因應嘉義縣需求量大增,才在今年9月新添購一輛沐浴車。  他指出,一趟沐浴車服務至少需2個半小時,其中替病人洗澡時間就要花掉1個半小時,先前只有一輛沐浴車時,一天只能服務3名民眾,如今沐浴車陸續添購至3輛,一天可以服務達9人,一週就能服務超過40人。  中華聖母基金會公關專員張涵茹說明,一輛沐浴車必須配置3名人力,包括操作員、照服員及護理師,其中護理師最關鍵,如果被服務患者身上有傷口或插鼻胃管,就會涉及如傷口包紮、量體溫、量血壓、換鼻胃管等專業護理行為,所以沒有護理師在場就不能服務。  身兼台灣沐浴福祉專業照護協會秘書長的黎世宏說,中華聖母基金會十年來協助培訓各地沐浴車服務,目前全台已有48輛沐浴車,幫長期臥床的朋友「澡」回幸福。

Read More

工程師路倒 童綜合護理師張芷瑜CPR救命

戴姓工程師與童綜合護理師張芷瑜、台中港警察總隊、台中港務消防隊及童綜合醫療團隊切蛋糕慶重生。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南43歲戴姓工程師上月30日在台中港過斑馬線時突然昏倒,無呼吸心跳;休假中的童綜合醫院25歲護理師張芷瑜騎車經過,立刻上前進行CPR,接著由到場消防人員接力電擊,送醫救回一命。  戴姓工程師上月30日出差到台中港,走過中二路口與中橫一路口時突然昏倒,路倒地點就在大馬路上。當時車水馬龍,還有大型聯結車呼嘯而過,差點輾壓到他。幸有見義勇為的貨車駕駛與同伴趕緊下車,拿出三角錐幫忙阻隔維持安全,並打手機通知119救護車與報警;戴姓工程師15日看到路口監視器畫面後,直呼真的好驚險,很感謝所有救命恩人。  當時休假騎機車經過的張芷瑜立即停車衝到路口,查看戴男情形。她發現戴男已無呼吸脈搏、臉部也開始發黑,立即施行CPR,每分鐘至少按壓100下胸部,持續2分多鐘。  台中港務消防隊救護車抵達現場後,由救護員洪瑞仁、顏閎廷及替代役男張堡舜,從車上取出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搭配CPR,在現場總共進行3次電擊。  在所有人接力協助救命下,戴男終於恢復脈搏,並送到童綜合醫院進一步搶救。後來生命徵象恢復穩定,轉送到心臟加護病房。  因昏倒當下記憶一片空白,戴男家人只能從警方口中得知現場有名女子第一時間進行CPR,卻不知其身分為何。某日探病時,家人轉述警方說法給戴男聽時,沒想到一旁照護的張芷瑜竟對當下千鈞一髮情形了若指掌,才知道她就是好心女子,且後續也在加護病房輪班照顧戴男。  「很高興男子上了救護車後就恢復脈搏」,張芷瑜說,當護理師3年,第一次遇到路口救人,本能反應就只想要去救人,自然而然就進行在醫院反覆訓練的急救SOP「叫叫壓電」─叫病人、叫救兵、胸部按壓、等待電擊器。  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表示,面對到院前心跳停止病人,急救接力每一個棒都非常重要。心臟內科醫師劉誌宗指出,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情況時,第一時間愈早搶救後遺症愈少,通常4分鐘以上腦部就會受影響。

Read More

咳嗽2個月 男不菸不酒 竟罹肺腺癌4期

中國附醫昨日舉辦「罕見肺癌不擔心、精準治療不肺心」衛教活動巡迴展,由內科部副部長夏德椿(左起)、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等分享罕見肺腺癌末期患者接受標靶藥治療成效。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咳嗽2個月竟然已是癌末,台中市1名47歲男子3年前因咳嗽2個月轉診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未料一檢查就是肺腺癌4期,且已有骨轉移,男子相當錯愕,因為他不菸不酒、作息正常,又無家族史;幸經基因型別檢測,發現是較罕見的ALK基因突變,經接受健保給付標靶治療,腫瘤縮小,期間他仍能正常工作,今年9月還帶著全家到義大利旅遊。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夏德椿指出,肺癌危險因子包括空汙、抽菸、烹飪爆露、基因遺傳等;中國附醫胸科外科主任涂智彥說,該男子沒有遺傳史,又相當重養生,飲食正常、規律運動,還不熬夜,沒想到竟咳嗽兩個月檢查就是第4期肺腺癌。  涂智彥說,過去基因篩檢只要EGFR陰性,只能以化療治療,隨醫療進步,目前針對ALK、ROS 1及BRAF等都有不錯的標靶藥物可用,尤其健保也已開放給付,這名患者罹患的這種型別ALK基因突變肺癌,僅占肺非小細胞癌4%到6%,透過第1代、第2代標靶藥物接力治療男子肺部腫瘤已從2.5公分縮小到0.5公分,且骨骼酸痛症狀已緩解。因治療副作用少,患者生活品質佳,他樂觀抗癌,還帶著全家到義大利旅遊。  中國附醫昨日在急重症大樓一樓大廳,舉辦「罕見肺癌不擔心、精準治療不肺心」衛教活動巡迴展,涂智彥現場分享罕見肺腺癌末期患者接受標靶藥治療的成效。

Read More

打噴嚏咳嗽漏尿 3成婦有困擾

醫師張瑋庭建議,有漏尿問題的女性,先到醫院就診評估嚴重度再後續進行適當治療,避免症狀惡化。(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已有3名小孩的45歲上班族女子,不但運動會漏尿,連日常打噴嚏、咳嗽就會有些微尿液滲漏到內褲上,怕同事聞到異味,上班都要多帶幾條內褲,後經接受3次陰道雷射治療後,跑步、打噴嚏、咳嗽都不再出現漏尿情形,擺脫漏尿的尷尬。  台中澄清醫院美容醫學科主治醫師張瑋庭說,台灣有應力性尿失禁困擾的女性約有3成,其中僅2成,也就是約6%的女性會求診,主要患者因隱疾害羞,或認為是生產、老化現象。他強調,即使是輕度的應力性尿失禁,若不治療易惡化,甚至長時間維持潮濕、護墊不及更換,出現外陰部的濕疹,或是黴菌感染,建議有漏尿問題的女性,先到醫院就診評估嚴重度再後續進行適當治療,避免症狀惡化。  張瑋庭表示,應力性尿失禁是在運動,提重物,咳嗽,噴嚏等增加腹壓的情況下,因為膀胱壓力上升,及外尿道括約肌鬆弛,導致尿液外漏。一般常見在多產婦,停經後婦女、或是曾經接受股盆腔腹部手術者患者。漏尿會大大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影響到患者的性生活,性行為時有漏尿、或尿液的味道而減低性行為的意願。  張瑋庭指出,目前針對應力性尿失禁會先評估嚴重程度,如果症狀輕微,可以先從生活作息調整,包括避免憋尿、減重、少喝含咖啡因會刺激利尿的飲料。另外還有許多非侵入式的方式,包括凱格爾運動、行為治療、口服藥物。  張瑋庭說,尿失禁治療輔助療法,像是陰道雷射治療,透過雷射光熱效應,刺激陰道周邊膠原蛋白再生與重組,並提升尿道支撐力,刺激骨盆筋膜組織緊緻,改善骨盆底支持系統,使外尿道括約肌閉鎖,進而改善漏尿困擾。症狀是屬於嚴重程度,就會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例如:膀胱頸懸吊手術。

Read More

今年已845人接受器官移植

傳愛大使「小麥貝兒熊」於花蓮慈濟醫院進行器捐宣導宣導活動。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依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台灣目前等待器官捐贈移植的人數超過一萬人,花蓮慈濟醫院與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昨日在醫院大廳,舉辦器官捐贈宣導活動,邀請傳愛大使「小麥貝兒熊」、世界金牌小丑熊熊與民眾互動及拍照,並廣邀大眾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陳培榕現場分享親戚發生的器捐小故事,陳副院長的舅舅、舅媽兩人都是慢性肝炎患者,但舅舅等不到器官移植就離開人世,舅媽則是幸運的等到肝臟移植,讓她的生命得以延續。陳培榕表示,感恩器捐者大愛,讓很多像舅媽一樣因疾病正在等待器官的病人能接受移植,讓生命得以重生,他也鼓勵民眾簽屬器官捐贈同意書,將大愛在他人生命中延續。 花蓮慈濟醫院舉辦支援器官捐贈宣導活動,現場民眾熱情響應簽署器捐同意書。(記者林有清攝) 活動現場還有一對母女檔將大愛化為行動一起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女兒王小姐表示,經過宣導後,了解器官捐贈沒想像中的可怕,若是有那麼一天,希望捐出身上還有用的器官,讓其他等待的病人有獲得重生機會。  花蓮慈院承擔東區器官勸募中心 (花蓮、台東),今年度已協助十位器官捐贈者完成大愛遺願,目前完成兩例心臟移植、一例肝臟移植、三例腎臟移植、一例肺臟移植、一例小腸移植、十二例眼角膜移植,讓二十位病人獲得重生的機會。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從今年初到十月十四日的資料顯示,不包含皮膚與骨骼移植,台灣有八百四十五人接受器官移植,還有一萬零二十八人等待移植。

Read More

腦動脈瘤破裂 過半沒機會開顱手術

醫師張哲肇說,腦動脈瘤破裂常會造成蜘蛛膜下出血,典型症狀就是爆炸性頭痛。(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8旬曾老太太因失智問題就醫,經作腦部磁振造影掃瞄發現其右側內頸動脈有一顆將近1公分動脈瘤,立即接受「經血管內動脈瘤栓塞術」,術後恢復良好。  安南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張哲肇指出,腦動脈瘤破裂常常會造成蜘蛛膜下出血,典型的症狀就是爆炸性頭痛,病患通常會形容這種痛「好像被雷擊一般」,是有生以來最嚴重頭痛,且常伴隨頸部僵硬。一旦出血約近三分之一病患到院前往往已無生命跡象,經急救亦無法挽回性命;另約有三分之一病患即使送醫後,仍因破裂產生的併發症如再出血或腦血管痙攣,導致最終死亡或重度失能;僅有不到一半的病人有機會藉由「開顱夾閉手術」或「經血管內栓塞術」避免再次破裂出血,但仍有可能遺有水腦症需接受腦室腹腔引流管置放手術,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傷害性,可說是所有腦中風類型中最嚴重。  張哲肇表示,腦動脈瘤好發於4、50歲以上成年人,與抽菸、血壓控制不佳有關,而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或多囊性腎病患也有較高發生率。腦動脈瘤是常見的腦血管病變之一,在其未破裂出血前通常無任何症狀,少數情況如碰巧發生在腦神經旁會壓迫神經而造成單側眼瞼下垂合併複視,即有可能是後交通動脈瘤壓迫動眼神經所致,此症通常會在破裂出血前發現,多是因為已經造成病人生活不便,才會被及時檢查出來。  他說,多數未破裂腦動脈瘤並無明顯症狀,如同曾老太太一般,多在健檢或因其他病作腦部檢查時意外發現。若屬於有腦動脈瘤家族史、長期抽菸、高血壓控制不良,或紅斑性狼瘡、多囊性腎病的人,可考慮於健檢中加入磁振造影篩檢。據統計腦動脈瘤小於0.7公分以下者破裂機會低,大於0.7公分者一定要做醫療處置,避免破裂出血之危險。

Read More

宣導醫病溝通 高醫演給你看

高醫舉辦醫病週宣導活動,以手術室為背景演出話劇「手術室的春天」,告知病人及家屬在手術前溝通的重要性與病人辨識的重要性。(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配合2019年全國病人安全週宣導主題為「醫病溝通」,高醫十四日舉辦宣導活動中,更加入多元主題「感染管制」、「藥溝通,才安全」;候明鋒院長表示,希望大眾積極響應病安週活動,加強宣導病人、家屬、民眾與醫療人員「病人安全我會應」的口號與理念,建立正確的就醫觀念。  在「醫病溝通」宣導中,鼓勵病人回應醫療人員的提問與主動反應自己或家人的特殊狀況,今年高醫以手術室為背景演出話劇「手術室的春天」,告知病人及家屬在手術前溝通的重要性與病人辨識的重要性。  候明鋒院長提醒大家在就醫時要「大聲問」,減少醫療人員與病人、家屬間的溝通不良,拉近醫病間的距離,了解檢查的風險、需配合的事項、為什麼要檢查等,以提升醫病良好關係。  「感染管制」是預防感染捍衛病人安全最基本、最重要且最經濟實惠之策略,做好手部衛生是一個簡單、方便、人人都可以從自己做起的方式;「藥溝通,才安全」,用藥前「藥」看清楚,清楚藥品標示,清楚用藥的方法與時間,做自己身體的主人,與醫師、藥師做朋友,攜手維護用藥安全。  候明鋒院長強調,高醫持續推動「醫病共享決策」,透由醫病共同參與、共享訊息、建立雙方治療方案的共識,提升醫病溝通治療之效率及成功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