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預防肺炎 接種疫苗最有效

醫師張維元說,肺炎感染的威脅不容小覷,而接種疫苗已被證實具相當保護力。(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據統計,大部分的肺炎病例發生於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隨著人口老化,情況將會更加明顯。台南市安南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張維元說,肺炎感染的威脅不容小覷,而疫苗接種產生的保護力已被證實,尤其是對老人、免疫力差或多重慢性病的成年人以及嬰幼兒族群更是有效。  60多歲的陳先生,有糖尿病及慢性腎病變,雖有服用藥物但遵醫囑性不佳,因發燒三天送安南醫院急診。由於病人還伴隨有咳嗽、濃痰及呼吸急促等症狀,檢查顯示其右側肺部呼吸音呈現囉音,實驗室檢查發現白血球增多以及C反應蛋白升高,胸部X光呈現右下肺也發生實質性病變,臨床診斷為社區性肺炎,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住院過程當中病人尿液肺炎鏈球菌抗原檢查呈現陽性反應,病人於五天後出院,回診已獲顯著改善。  張維元指出,根據醫學文獻顯示,在肺炎的致病菌當中,「肺炎鏈球菌」依然為最大宗,以預防醫學角度來看,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是目前防護力最強的方式。目前國內核准上市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二種,分別為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疫苗和新型的13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23價疫苗針對23種最常見的肺炎鏈球菌血清型做防護,約佔成人肺炎鏈球菌感染的六成比例;13價疫苗含有13種血清型,保護時間較23價持久且再次接種可有效提高抗體濃度。兩者皆可對人體作有效保護。

Read More

基因篩檢泡泡龍 婦產下健康寶寶

醫師許釗凱(中)與成醫團隊,發表提供泡泡龍患者基因檢測等資訊,作更好的醫療照護。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住台中的陳小姐去年懷第一胎時出現早產,寶寶全身出現多處水泡及皮膚傷口,經診斷為先天性表皮鬆解性水皰症,俗稱「泡泡龍」,因反覆感染只活3個月。懷第二胎,經成大醫院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與皮膚病理檢測,找出致病基因,並做產前基因篩檢,確認胎兒健康未帶原,順利生下健康寶寶。  成大醫院皮膚部醫師許釗凱表示,「泡泡龍」是一種罕見的皮膚遺傳性疾病,不會傳染,發生率為大約5萬分之1。其遺傳模式包括染色體隱性或顯性遺傳,基因突變有可能來自父母親,也可能是自發性突變。泡泡龍患者臨床症狀嚴重程度不一,有些會合併皮膚癌、營養不良、貧血、關節變形、胃幽門閉鎖、食道狹窄及心臟肥大等病變。患者終其一生要與水泡引發的傷口對抗,有不少患者每天需要花2-3個小時換藥。  案例陳小姐第一胎是在彰化基督教醫院被診斷為泡泡龍,小嬰兒因反覆感染,只存活3個月。許釗凱說,案例為體染色體隱性ITGB4基因異常,除了會造成身上與黏膜處出現水泡外,合併出現的胃幽門閉鎖更是導致嬰兒無法存活的主因。懷第二胎,仍擔心是否會再生出另一個泡泡龍寶寶,經彰基與台灣泡泡龍病友協會理事長古寶英轉介到成大醫院;由成醫皮膚科與遺傳中心提供完整的基因報告解釋及遺傳諮詢服務,彰基婦產科提供產前照護與產前基因篩檢,確認胎兒未帶原,並順利生下健康寶寶。  許釗凱指出,目前泡泡龍治療以傷口照護為主,國外有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等臨床試驗正在進行。106年底,德國和義大利醫療團隊,在德國以基因置換方式治療一名泡泡龍小男孩,治癒八成傷口,成效相當好,當年並發表於國際期刊,為泡泡龍患者帶來新希望,惟受限於龐大經費花費及技術,目前尚法無法普及。

Read More

雙酚S 干擾內分泌

 消基會16日舉行「感熱紙調查測試,23件樣品驗出雙酚S」記者會,公布檢驗28件發票、明細等感熱紙,發現有23件驗出也會干擾內分泌的雙酚S,呼籲政府比照雙酚A管理模式,也訂定雙酚S使用在感熱紙上的含量標準。                     (中央社,新聞刊保健版)

Read More

乳癌荷爾蒙治療 縮小腫瘤免全切

長安醫院副院長吳嘉隆表示,荷爾蒙治療是乳癌患者治療的另一種選擇(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一名五十二歲林女士在接受免費乳房攝影檢查時,發現右側乳房有異常,轉診到太平長安醫院乳房外科進一步檢查,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有一點八八公分不規則硬塊,切片結果證實是惡性侵襲性乳癌第一期。吳嘉隆副院長在與患者及家人溝通之後,考量其希望保留乳房乳暈,建議她接受口服抗荷爾蒙治療,三個月成功將腫瘤縮小至零點八公分,日前再為她進行乳房腫瘤局部切除手術,目前術後恢復狀況良好。  林女士表示,她很慶幸透過免費乳房攝影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三個月的荷爾蒙治療期間,因為打停經針,所以除了一些更年期的症狀,如熱潮紅、倦怠外,並沒有任何不適,腫瘤也順利縮小免全切,保留乳房乳暈。  長安醫院副院長、乳房外科吳嘉隆醫師表示,大約七成的乳癌細胞內有女性荷爾蒙的接受體,在受到女性荷爾蒙的刺激後,會導致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而荷爾蒙治療就是以阻斷荷爾蒙對癌細胞的刺激,達到治療乳癌的目的。因為林女士尚未停經,所以每個月幫她打一次停經針,期間再配合口服的荷爾蒙治療,三次療程即讓腫瘤明顯變小,且淋巴腺沒有感染,整個治療過程對她而言很適合。  吳嘉隆表示,通常可以透過手術前的荷爾蒙誘導性治療,讓腫瘤縮小,雖然花費時間會比較長,但這類型患者接受荷爾蒙療法的效果很顯著,目前健保也有給付。  吳嘉隆表示,荷爾蒙治療副作用一般來說相對較少,比較不會像化療那樣有噁心嘔吐、掉頭髮、白血球降低等情況。但停經前的荷爾蒙治療,可能有一些副作用,出現類似停經的徵兆,如心悸、盜汗、心跳較快、晚上睡不著。由於荷爾蒙治療對於降低乳癌的風險、避免整體復發的影響,可以降低到三成,是乳癌患者治療的另一種選擇。

Read More

男腹脹 乙狀結腸積糞如車輪

男子先天性乙狀結腸過長,交叉壓迫腸道,整條乙狀結腸因糞便積留,脹成車輪狀,經醫師切除約40公分乙狀結腸,大腸腸道恢復正常狀態。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31歲男子出國前腹脹不舒服就醫,腹部X光發現不但先天性乙狀結腸過長,交叉壓迫腸道,整條乙狀結腸因糞便積留,脹成車輪狀,醫師先做減壓排氣排便,腹脹消失後,再進行縮腸手術,切除約40公分乙狀結腸,大腸腸道恢復正常狀態。  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馬秀峰表示,先天乙狀結腸過長的人,年輕時比較不會扭結,年紀增大越有扭結風險,最好及早做縮短手術,以免後患。正常大腸系統像ㄇ字形,乙狀結腸位在降結腸和直腸之間。  這名上班族年輕男子,在出國前夕,腹脹便秘不舒服而就醫,腹部X光檢查,發現乙狀結腸已脹成車輪狀,幸好沒有扭結,而是形成交叉,壓迫到腸道,使腸道扁窄,造成糞便堆積,腹脹不舒服。  馬秀峰指出,由於男子出國在即,先以肛管從肛門進入20公分處,將被壓扁窄化的腸道撐開,減壓排氣排便後,腹脹消失,但提醒患者先天乙狀結腸過長,類似腹脹病情容易復發,年紀愈大,大腸蠕動減緩,過長的乙狀結腸更容易扭結,如果錯失治療時機,恐會導致扭結腸道缺血變黑壞死,引起腹膜炎,危及生命。  馬秀峰表示,乙狀結腸是大腸的降結腸和直腸之間的腸道,正常約20公分到30公分,過長指的是50到60公分,男子從日本旅遊回來後,接受縮腸手術,切除40公分乙狀結腸,接上降結腸和直腸,大腸腸道終於恢復正常狀態。

Read More

新北屈公病新增3例 皆有國強嶺活動史

 衛福部疾管署15日公布新北市新增3例本土屈公病病例,經查皆與中和國強嶺及周邊風險區域有關,衛生單位已派員前往國強嶺步道周邊加強消毒。 (疾病管制署提供/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昨(15)日公布新北市新增3例本土屈公病病例,個案分為中和區新增2例,新莊區增1例,皆與國強嶺及周邊風險區域有關,其中還不乏7度就醫都沒能確診,提醒當地民眾及醫療院所提高警覺。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新北市新增3例本土屈公病病例,個案為中和區內南里80多歲女性、中和區內南里60多歲男性及新莊區立基里50多歲女性,陸續於8月20日至9月10日間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關節痛、手指關節腫脹等症狀就醫。  3人皆於9月12日經醫院通報疑似登革熱、屈公病或茲卡病毒感染症案病例,經檢驗排除登革熱及茲卡,但3人均檢驗確診屈公病。3名個案症狀皆已改善,目前在家休養及自我防蚊,相關接觸者無疑似症狀。  羅一鈞表示,3名個案於可能被感染期間皆未出國,中和區兩名個案平時活動地以中和區內南里住家及周邊社區為主,住家也與中和區群聚事件前幾名個案住家相近,且鄰近國強嶺。新莊區個案平時活動地雖以新莊區住家周邊為主,惟假日會前往中和區國強嶺登山,其發病前曾2度至國強嶺步道登山。  由於3人居住地鄰近國強嶺或曾於潛伏期間有國強嶺及周邊風險區域活動史,研判於國強嶺步道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新莊區個案在8月20日即發病,較中和區群聚首次在8月26日公布還早,目前是最早發病者,症狀包含發燒、關節痛等,且症狀持續3週之久,可能因位於新莊,歷經7次就醫都沒有被警覺到可能是屈公病,直到近日中和群聚新聞爆發,個案才想起曾兩度到國強嶺爬山,才通知衛生所,經安排又到醫院採檢才確診。  羅一鈞表示,人類遭到受屈公病病毒感染的蚊子叮咬後2到12天才會發病,典型症狀包括發燒、皮疹、關節痛或關節炎,其中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手腕和腳踝,在關節活動時會感覺嚴重疼痛,約1成患者會出現慢性關節疼痛,其他症狀包括頭痛、結膜充血、輕微畏光、淋巴結腫大、腸胃不適、出血徵象等。  由於有關節疼痛等症狀,很容易誤以為是「老化導致的骨頭痛」,羅一鈞表示,如中和區的60餘歲男性個案,就曾因關節疼痛到骨科診所就醫,一被診斷成痛風。  疾管署再次呼籲,中和區國強嶺部分步道及周邊環境目前仍持續管制中,請民眾切勿擅闖以免觸法。  今年截至目前我國共77例屈公病病例,其中11例為本土病例,均居住新北市,其中的中和區群聚共10例,包括中和區8例、新莊區、新店區各1例,另土城區1例;另境外移入病例66例,為自2007年10月列入法定傳染病以來歷年最高,感染國家以緬甸46例為多、其次為泰國10例,近一個月新增病例感染國家以緬甸為主。境外移入病例中,本國籍共39例,出國目的以旅遊19例為最多、其次為商務8例、志工活動7例。

Read More

硬脊膜外麻醉 安全性高

 醫師蕭鴻宗說,硬脊膜外麻醉適用於老年人肺部腫瘤治療,安全性高。(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常見用在無痛分娩生產的「硬脊膜外麻醉」,也適用於老年人肺部腫瘤治療。成大醫院麻醉醫師蕭鴻宗表示,硬脊膜外麻醉是區域麻醉阻斷疼痛,相較於手術全身麻醉,安全性更高。  蕭鴻宗說,硬脊膜外麻醉是將很細的導管置入脊髓硬膜外,再由導管注射麻醉藥物和止痛藥物,注射部位可涵蓋胸椎到腰椎,達到麻醉止痛的效果。此種技術能夠執行作用的選擇範圍較大,麻醉止痛的範圍從肩膀、胸部,下至腹部到兩腳。硬脊膜外導管可以留作術後止痛,連續性給予低濃度的麻醉藥或低劑量的嗎啡類藥物,約靜脈用嗎啡的1/10、甚至1/30,就能達到很好的止痛效果,並大幅減少噁心嘔吐、皮膚癢等副作用。  蕭鴻宗指出,曾經作過多次肺部組織切除手術的肺腫瘤病人,如不適合再作肺部腫瘤切除,或不願再接受外科手術的病人,經評估或可改施行肺燒灼來消除腫瘤。但因燒灼溫度極高,且探針由電腦斷層影像導引,須病人吸氣、閉氣配合定位,所以一般會採行具區域麻醉效果的硬脊膜外麻醉,以有效阻斷疼痛。成醫使用硬脊膜外麻醉執行多例肺部燒灼治療,均達成兼顧安全與成效,病人的滿意度高。  他說,硬脊膜外麻醉也有禁忌,包括不能用在頭頸部手術、會引起呼吸功能障礙的手術,以及注射脊椎節處有感染、作過手術,脊椎神經有功能異常或病變,凝血因子異常、血小板過低、總體凝血功能不良,休克等情況也不能施行。

Read More

上班族疼痛 多緣自姿勢不良

 門諾醫院物理治療師教民眾運用輔助器材,改善身體疼痛。(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讓民眾對物理治療師有更多的認識,門諾醫院復健科透過有趣的「 PT大轉盤」遊戲,讓民眾透過體驗正確的運動方式及輔助器材,改善身體疼痛及加強生活功能,現場吸引許多民眾參與。  門諾醫院院長吳鏘亮表示,物理治療師是以非侵入性的方法治療病患,藉由運動處方、不打針或吃藥,針對患者的問題進行治療,由於使用非侵入性的方式,因此治療的時間較長,但患者康復後的效果也相對維持較久。  物理治療師陳奕廷強調,很多民眾往往因未能立即見效而放棄治療,相當可惜,他呼籲民眾,只要遵照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持之以恆,效果一定會看得見。而最常見的物理治療包括中風復健及心肺功能的重建等,服務對象更是從小孩到老人都有,其中低頭族常見的肩頸痛或是駝背、早晨下床踩地腳就痛的足底筋膜炎,或是落枕、扭傷等,都可以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協助。。  門諾醫院復健科強調,現代人工作忙碌,尤其上班族最容易出現這裡痛那裏痛的情形,其實這些病症都是姿勢不正確所引起的。建議上班族椅子要坐滿,手肘勿懸空等正確姿勢,也可以利用午休空檔或是下班後,伸展身體,放鬆筋骨;有良好的姿勢與適當的運動習慣,痠痛才不會找上門。

Read More

高雄鳳山登革熱新增1例 疑群聚感染

防疫團隊於鳳山區新富里進行高風險範圍登革熱防治家戶孳生源檢查,發現約有5成透天住家頂樓不僅積水,更查獲大量病媒蚊。(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14日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衛生局指出,個案是住鳳山區福祥里30多歲女性,其工作地(海洋里)及活動地(老爺里)皆位於第53、54例的國富里家庭群聚個案居住地500公尺以內,研判為工作地或活動地周邊社區感染的可能性較高,將進一步調查及病毒基因定序,以釐清感染源。  同時,個案住家附近的國宅市場也將於9月16日休市一天,以配合環境大整頓。  時值中秋連假,防疫團隊仍啟動緊急防治,於鳳山區新富里進行高風險範圍登革熱防治家戶孳生源檢查暨戶外噴藥作業,查獲7個陽性容器,實地場勘發現約5成頂樓堆積髒亂雜物,不僅積水,更查獲大量病媒蚊,形成防疫死角;現場也查獲住家門前花圃大量雜草樹木及帆布、花盆、雜物堆積積水而孳生病媒蚊,已輔導列管清除。  高雄市目前本土登革熱病例共55例,分布於9個行政區25個里別,其中22個里已解除疫情警報,處於監控警戒期為苓雅區(凱旋里)、鳳山區(國富里)及新增鳳山區(福祥里)。

Read More

臀部麻痛 女罹馬尾症候群

苗栗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聖文表示,罹患「馬尾症候群」的患者腰間四五節間受到壓迫。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栗一名四十多歲女子兩年前患有椎間盤突出的毛病,由於症狀不明顯,不以為意,日前卻突然雙下肢麻痛,不良於行,且臀部有麻木刺痛感,小便感覺變得遲鈍,才至部立苗栗醫院就醫,經神經外科醫師吳聖文詳細檢查後,診斷是「馬尾症候群」,當日安排緊急手術予以減壓,術中取出長達六公分的椎間盤,病人術後尿液感覺有恢復,但因神經受損嚴重,目前還在接受術後復健治療中。  該名女子表示,大約在就醫前十天,開始覺得腰痠背痛,過幾天後雙下肢開始麻痛,無法走路,且臀部的地方麻木刺痛,漸漸的連小便的感覺都變得遲鈍了,才警覺事態嚴重,而經友人介紹,至苗栗醫院找神經外科吳聖文醫師求診。  吳聖文醫師表示,人體在腰椎一、二節以上是所謂的脊髓,以下就變成一條條的神經,也就是所謂的「馬尾」,如果這個部位受到嚴重的壓迫,一開始會出現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嚴重一點,臀部地方會刺痛麻木,最後無知覺,再不處理就會出現大小便無感覺的狀況,甚至下半身癱瘓,此症候群通常發生在腰椎四、五節間,或腰椎第五節及薦椎第一節間。 吳聖文指出,治療上若影像學表現出嚴重的壓迫,而臨床上出現類似馬尾症候群的情況時,儘速向神經外科醫師求診是必要的,若是單純的坐骨神經痛表現,此時開刀處理通常不會有太多的後遺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