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不癒 當心菜瓜布肺上身

醫師指出,據調查,國內近9成不知聽診下背部有助早期診斷菜瓜布肺。 (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據調查,國內有近9成受訪者不知道看醫生時聽診下背部,有助於早期診斷菜瓜布肺,醫師指出,菜瓜布肺通常自下肺葉開始發生纖維化,而且纖維化的狀況也較上肺葉嚴重,當醫師聽診患者的後背下肺葉時,可以聽到連續性的爆裂音,呼籲民眾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就醫並透過精確的聽診位置,以利及早診治疾病。  台大醫院內科部王鶴健教授表示,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一種原因不明的間質性肺病,患者的肺部因為纖維化布滿疤痕,外觀猶如傳統菜瓜布,故俗稱為菜瓜布肺;常見症狀包括咳嗽、走一走就喘、疲累等。  振興醫院內科部部長陶啟偉表示,咳嗽是肺部疾病的常見症狀,但若是咳嗽持續超過8週以上即為慢性咳嗽,而菜瓜布肺、氣喘、肺癌等疾病患者,長期以來就會飽受慢性咳嗽所苦。菜瓜布肺的咳相較於一般咳嗽更加嚴重,患者一整天都會持續性的乾咳,過去更有因劇烈咳嗽導致肋骨斷裂的個案。  根據國內一項針對500位41歲以上民眾進行的全台對症就醫行為最新調查發現,有近8成的受訪者即使咳嗽、喘不過氣症狀持續超過8週,仍認為是一般感冒,而忽略可能是其他肺部或心血管相關疾病。  另外,有近7成受訪者沒想到原來聽診部位應包含下背部,甚至有近9成受訪者不知道看醫生時聽診下背部,有助於早期診斷菜瓜布肺。顯見國人對於菜瓜布肺症狀的病識感還有待加強。  王鶴健說,雖然菜瓜布肺成因不明,但臨床研究仍可發掘出幾項危險因素,第一是環境因素,經常接觸重金屬、粉塵等由肺部吸入的外來物質會有較高罹病風險;第二是吸菸,尤其是每年吸菸超過20包者。第三是遺傳,有菜瓜布肺家族史也應多加注意。  還有一項則是胃食道逆流,臨床多數菜瓜布肺的患者都合併有胃食道逆流的現象。根據調查顯示,逾8成者不知道胃食道逆流是菜瓜布肺的高風險因素。  至於該如何早期診斷菜瓜布肺,陶啟偉說,聽診是鑑別診斷菜瓜布肺的重要身體檢查,菜瓜布肺通常自下肺葉開始發生纖維化,而且纖維化的狀況也較上肺葉嚴重,當醫師聽診患者的後背下肺葉時,可以聽到連續性的爆裂音,此時,即會高度懷疑菜瓜布肺的可能性,並進一步安排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  王鶴健指出,菜瓜布肺若未及早發現與治療,患者的肺功能會持續下降,並有高風險發生急性惡化,進而導致呼吸衰竭,死亡率可高達5成以上。呼籲患者及早發現與治療,減緩症狀和肺功能喪失,避免急性惡化的發生。

Read More

新北中和區增2例屈公病 一個案發病後曾至台南市活動 疾管署通知市府防治

台南市衛生局針對新北市屈公病例曾來台南,已展開相應防治措施,也提醒民眾落實孳清。 (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疾管署昨(19)日公布新北市再新增2例本土屈公病病例,其中一名案例在發病後,在9月6、7日曾至台南市活動,疾管署也已通知台南市政府進行防治工作。  疾管署表示,今年截至目前,我國共83例屈公病病例,其中16例為本土病例,分別為新北市15例;另境外移入病例67例,感染國家以緬甸47例為多、其次為泰國10例,近一個月新增病例感染國家以緬甸為主。  疾管署指出,近日新北市再新增2例本土屈公病病例,分別為中和區力行里50多歲男性、及外南里60多歲女性。男性案例於9月6日起陸續出現肌肉關節疼痛、發燒等情形,於9月6日至12日間在台南市和新北市多次就醫,經12日、17日兩次採檢後,因檢出屈公病抗體陽性而於19日確診。  女性個案則是於9月15日出現嘔吐症狀就醫,因陸續出現發燒、頭痛及手腳關節疼痛等症狀,於17日再次就醫後通報,經檢驗屈公病抗體陽性於19日確診。目前2名個案在家休養,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說,這2名個案均無出國旅遊史,男性個案平時活動地以力行里住家及員山里工作地為主,發病前曾到錦和里周邊活動,因屬於國強嶺周邊區域,研判其於錦和里感染可能性較高;女性案例住家鄰近國強嶺,且發病前亦常至國強嶺周邊活動,研判於國強嶺週邊感染可能性較高。  由於男性案例發病後,曾在9月6、7日至台南市活動及就醫,由於南部的埃及斑蚊易造成屈公病流行,加上台南又有登革熱疫情,更要積極防治,以免疫情加劇,疾管署也已通知台南市政府進行防治工作。  南市府衛生局強調,已採取相關防治作為,同時籲請民眾如出現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等疑似屈公病症狀,請儘速就醫。

Read More

鼻腔幹細胞 可治脊損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圖)19日表示,神經繞道手術搭配鼻腔幹細胞治療,可望帶給脊損病人新希望。(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對於過去令許多人束手無策的脊椎癱瘓,專家指出,透過神經繞道手術,可重拾部分生理機能。另,未來手術若能再搭配鼻腔幹細胞培養促進神經細胞再生細胞,可望再創治療新契機。  第四屆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國際研討會昨日登場,台北醫學大學校友、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受邀出席,並發表脊髓損傷患者透過手術合併幹細胞注射的新型療法。 杜元坤表示,以臂神經受傷來說,30年前治療成功率只有10-15%,這是因為當年認為臂神經叢斷了之後,只要硬接回去就行,但這些神經是被扯斷的,受傷區域很大,就算硬接回去,也長不過去,治療成功率當然不高。  然而,他創了「杜式刀法」,以神經繞道方式重建,術後病人可靠肩膀聳動或呼吸來恢復原本的上肢功能。發展至今,臂神經叢治療已有8至9成的成功率。  此外,還有一項顯微帶血管的神經移植手術,可用來治療脊髓損傷癱瘓。杜元坤說,該治療是將臂神經叢的神經繞道觀念用到脊椎損傷,針對高位頸椎受傷或四肢癱瘓病人進行神經移植,可以恢復肩膀、手肘、手指頭動作,患者可以吃飯刷牙洗臉,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至於中低位脊椎損傷癱瘓的病人,進行顯微帶血管的神經移植,術後患者下半身可以活動,有些甚至可以自理大小便。 近年也有許多利用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癱瘓的研究,但因國際上沒有人使用帶有血管顯微神經移植手術的技術,重建的神經會缺血淍亡,加上使用幹細胞的盲點,成效不彰。  杜元坤指出,研究發現,鼻腔幹細胞、exosome(外泌體)及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的正確使用,可望突破幹細胞治療脊損瓶頸。鼻腔幹細胞可用內視鏡取得,顏面沒有傷口,且培養出來的幹細胞生存率非常高,植入病人的脊椎裡面,這些鼻腔幹細胞會變成類神經細胞,進而促進神經生長。未來可望讓神經再生醫療更上層樓。

Read More

78歲老菸槍喉嚨卡卡 竟罹喉癌

亞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黃純惟替患者做鼻咽內視鏡檢查。 (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霧峰報導  台中市一名78歲徐伯伯因長年抽菸,近來感到喉嚨卡卡,「連說話也很有磁性」,就醫檢查以為只是胃酸逆流導致慢性咽喉炎,但後續出現吞嚥困難、喉嚨疼痛等症狀,改到醫院就診,發現竟是喉癌第2期,為保留說話及吞嚥功能,醫療團隊建議接受放射線治療,目前狀況恢復良好,他也決定徹底戒菸。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黃純惟表示,患者數個月來受喉嚨卡卡所擾,但之前到診所就醫,均以慢性咽喉炎治療,直到赴醫院透過鼻咽內視鏡檢查後,發現喉部的會厭軟骨處有一個2.5公分大的腫瘤,經切片檢查證實為喉癌第2期,讓他震驚不已,焦慮的詢問:「我以後還能再唱歌嗎」?  黃純惟指出,喉癌位居台灣男性癌症中第17位,可分為聲門癌、聲門上癌及聲門下癌,並以聲門癌最多,也是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癌別;喉癌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且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男性,當出現喉嚨卡卡合併頸部腫塊、聲音沙啞、吞嚥疼痛等症狀,就得當心可能與喉頭病變有關。  黃純惟強調,喉癌是頭頸癌中預後較好的癌症,其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可依患者狀況選擇單獨或合併使用,因徐伯伯罹患聲門上癌,經評估透過放射線治療,除了可保留喉部的構造與機能,治療後也能經口發音,治癒率相當高,但若是喉癌晚期的患者,恐需透過手術切除合併放射線治療,才能根除惡性腫瘤。  因此,徐伯伯選擇接受放射線治療7週,每週5天,每次10到20分鐘,終順利恢復健康。  黃純惟提醒,長年抽菸、喝酒、嚼檳榔,以及有家族癌症病史的男性,若出現喉癌的症狀,一定要提高警覺,若能早期治療,通常早期喉癌治癒率高達8成,但若到晚期,則治癒率降至5成左右,千萬不能輕忽。

Read More

胃癌手術後 翁體重溜滑梯

病友在良好的飲食品質,保有足夠的體力,才能在癌症治療中獲得最好的生活品質及結果。(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85歲的伯伯因胃癌進行胃全切除手術,經過了半年,體重下降10公斤,且有不斷下降的趨勢,原本豐腴的體型怎麼也補不上來。轉介經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王依屏營養師重新調配適合的熱量,搭配其身體狀況少量多餐,並正確選擇適合的營養品,伯伯體重下降的問題逐漸獲得改善。  中醫大新竹附醫表示,家屬表示都會準備很營養的飲食給病人吃,但病人體重始終無法止跌,經營養師評估後,發現家屬所準備的三餐為「魚湯、精力湯、雞湯」等,這些都是大家認為的營養補充聖品,但卻不知其所含的熱量很低,再加上術後病人的食慾不佳,喝完這些飲品後,沒再多吃其他食物,所攝取的熱量偏低,體重也跟著大量且快速的流失。  王依屏表示,在營養諮詢的過程中,癌症病人最常對「吃」無所適從,常因為「聽說偏方」而亂了方寸,每餐的飲食不知不覺變成了生活中的壓力。  另外,也有患者擔心“養肥”癌細胞而不敢吃得太營養,甚至連飯都不敢吃,更別說有額外補充營養品。然而,約有八成的病人在癌症治療過程中,會因為疾病本身、藥物治療及手術引起食慾減退或進食困難,進而面臨體重下降的問題。  因此,如何在治療過程中均衡營養、穩定體重及體力相對重要,王依屏營養師強調,在癌症治療及其手術後最需要補充的就是熱量及蛋白質的攝取,臨床上常見癌症病人無法持續治療的原因就是營養不良,所以這段期間病人更需要及時接受營養補充之專業評估及建議,了解營養不良可能提高風險相關訊息。  此外,大多數人認知以一些堅果類及新鮮蔬菜水果為主的精力湯,能夠提供許多抗氧化物質,可作為癌症療程中的飲食輔助。原則上,營養師並不建議癌症治療中及術後病人採取生機飲食,這類的飲食比較像是防癌飲食,容易造成熱量蛋白質攝取不足,導致營養失衡、並且化療中病人免疫力功能下降攝取生食反而增加感染危險性。  癌症病人的營養是否足夠,王依屏提供三種簡易方式自我檢測,首是身體質量指數BMI過低,BMI<18.5的病人屬於瘦弱型或較嚴重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惡化風險高。其次是自我體重監測,目前體重和前一個月相比流失5%以上或半年內體重流失10%以上,意味患者的營養狀況較快速惡化。如果體重流失5%以上,是營養不良警訊。第三是連日攝食量比平常更少,攝食量若是平常食量1/2或2/3,可能因接受治療導致口腔難以吞嚥或腸胃不適,也是營養不良預。

Read More

每天3杯咖啡 她舌裂傷脾胃

腸胃不佳患者因長時間飲用咖啡,導致舌頭裂紋嚴重。(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42歲的李小姐每天習慣喝2、3杯咖啡,近年來反覆出現腹部不適,一躺平就胃脹痛,甚至是打嗝打不停,雖曾接受中醫及西醫的治療,但效果不佳,因此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就診。中醫部內科主任戴有志發現她舌裂情況嚴重,脾胃陰傷,勸她戒除咖啡並輔以藥物調理,兩個月後,李小姐胃部不適已大幅改善,舌裂紋路也轉為輕微。  戴有志指出,就中醫的角度而言,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大量喝咖啡,咖啡雖非致病因子,但屬性濕熱,經過烘焙的咖啡豆在中醫來說更是加重其化熱傷陰、助火上逆的表現,成為疾病的加重因子。若陰虛體質者長時間飲用大量咖啡,將會加遽身體原有的不適狀況。  戴有志說明,飲食不正常與生活壓力造成約8成的人一生中有過胃食道逆流的經驗。中醫認為正常情況下,肝的疏泄功能可以促進脾胃運行,脾胃的功能也助於肝的疏泄,二者相輔相成;但當「壓力」造成肝氣橫逆犯胃,胃火上逆,就會出現胃部脹痛、嘔吐、打嗝,使胃酸逆流加劇。此時若飲用屬性濕熱的咖啡,將加乘病患不適感,必須透過能降胃火的黃蓮與制酸的烏貝散治標,輔以固本的健脾養胃中藥來治療。  戴有志表示,中醫師除了透過「望、聞、問、切」了解病人體質外,也會觀察舌頭的樣態評估身體狀況,正常舌頭應為淡紅色,舌苔薄白、無裂痕,但腸胃狀況不佳的病患易出現舌頭裂紋,而濕熱體質病患則會出現黃色、油亮的舌苔。民眾可自行觀察,若舌頭出現這兩種情形,應減少咖啡攝取量。處於更年期的女性及易心悸或失眠的民眾,同樣因陰虛燥熱的問題而不建議飲用咖啡。  咖啡是許多人生活的精神調劑,有些人一天不喝咖啡就整天精神倦怠。戴有志指出,此種情況可改服用黨蔘泡製的茶飲,其補氣顧脾胃的特性同樣能有提振精神之效。但他也提醒民眾,就中醫觀念而言,白天屬陽,夜晚屬陰,下午三點後不適合再飲用易助陽上火的咖啡,以免陰陽失調,影響健康。

Read More

3招核心運動 顧脊髓防失智

體育老師曾英嘉(右)傳授71歲的失智症權威醫師曹汶龍(左)三招FoundationTraining核心基礎運動,透過身體拉伸、軀幹擴張、減壓呼吸,強壯脊椎的肌肉,身體也跟著變年輕。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是否覺得記憶力大不如前,常常忘東忘西呢?71歲的失智症權威醫師曹汶龍,奔走社區大力推展失智關懷據點,這份使命感讓慢性疼痛找上身;50歲的高中體育老師曾英嘉傳授3招核心基礎運動,讓曹汶龍透過身體拉伸、軀幹擴張、減壓呼吸,強壯脊椎的肌肉,身體也跟著變年輕。  曹汶龍發現自己的腰時好時壞,直到腳麻的症狀出現,三年前開刀治療後身上多了護腰,某次講座時曹汶龍傳授民眾照護與預防延緩失智方法,台下的曾英嘉發現他身上的大片護腰,久坐後需要幫忙攙扶;因此,特別傳授三招脊髓健康防失智的方法。  曾英嘉說,脊椎不健康引發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也間接連結腦部健康;因此第一個動作減壓呼吸法,主要動作胸腔擴張、脊椎拉伸,糾正成年人駝背、聳肩、頭前伸的體態,除了自主訓練將下巴向後拉直向前看,從鼻子深呼吸,胸部抬起避免脊柱向後彎曲,收緊腹部然後從嘴呼氣,甚至骨盆腔底肌肉也有動作 ,同時檢測自己是否有平衡、良好的行立坐臥姿勢。  其次是面牆基礎式,主要動作由基礎式進化而來,拉伸脊椎、胸椎,強化脊椎最深層的肌肉群,矯正我們的動作模式,是有強度的動作,挺拔脊椎的好方法。  最後一個動作反弓箭式,主要訓練身體裡的深前?,從伸拇指肌、脛骨後肌、腿內縮肌、髂肌、腰大肌膈膜、前縱韌帶與舌根全方位的拉伸,可以加強臀部和上背靈活度。  曾英嘉鼓勵大家善用生活上零碎的時間運動,這些深層的肌群將激活,就會有很好地訓練效果。

Read More

婦40天減10kg 甩油甩血糖

豐原醫院舉辦減重活動,遵照營養師個別化的飲食建議,幫助民眾減重。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豐原醫院新陳代謝科團隊舉辦減重活動,其中一名媽媽40天瘦了近10公斤,一對夫妻檔分別瘦4公斤和5.8公斤,全遵照營養師個別化的飲食建議。  新陳代謝科個管師游玉琳表示,糖尿病照護中心長期照顧糖尿病友,發現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主要是因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問題沒控制好,要控制好三高的不二法門就是減重,免費減重班邀民眾參加,藉由飲食及運動搭配,有效控制體重。  營養師賴侑伶說,會胖主要是吃太多動太少,課程透過修改飲食紀錄,找出問題點給予建議,依據個人的體重、身高及活動概況,設計6大類食物份量,學習如何選用低熱量食材及低油烹調技巧。  減重最多的陳秋美指出,從來不知道自己血糖這麼高,參加檢測時,血糖跟血壓高達160,超過標準,擔心會影響健康,每天遵照營養師給的飲食及技巧吃三餐,成功瘦了9.8公斤,血糖、血壓恢復到正常值。  另一對夫妻檔分別減下4公斤和5.8公斤。太太林美香表示,以前嘗試減重都沒有良好成果,這次遵照營養師的建議,將愛吃的麵包分量調整一下,沒想到喜歡穿的衣服也可以穿了,肚子的肥肉也少了一層。  先生艾長春說,他非常喜歡吃油炸類的肉類像炸雞、炸豬排等,營養師的肉類食物烹煮建議,採水煮、煎煮等烹調方式,改變吃肉飲食方式,腰圍小一圈,現在出門還要繫上皮帶,褲子才不會鬆垮。

Read More

骨鬆婦彎腰拿壺 腰椎骨折 物理治療師教2招在家運動 可訓練肌力 骨鬆

詹承偉示範兩招已有骨質疏鬆者可以在家做的運動,第1招拱橋運動。 (記者王正平攝)第2招屈膝仰臥起坐。(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60歲簡姓婦人泡茶時彎下腰拿茶壺起身倒水時,突然聽到背部一聲斷裂聲後腰痛難忍,直不起身來;家人連忙將她送醫急診,X光檢查確診為腰椎第4、5節壓迫性骨折。  物理治療師詹承偉指出,簡婦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骨質密度報告T值只有-2.5。有些中高齡骨鬆症患者可能只有變矮、駝背的外觀變化,大多不以為意,但只要輕微跌倒或突然過猛用力,如彎腰搬運物品,就可能造成骨折。他建議,50歲以上不論男女,都接受骨質密度篩檢,以掌握骨齡。  詹承偉指出,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出,年輕時期能多增加10%的骨質密度,就可使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延緩13年。因此,在各年齡層階段都需要攝取均衡且足夠的營養素維持骨骼健康;另可透過適當日曬增加體內維生素D3生成,建議每天上午10時前或下午2時後,陽光不是最強烈時,不擦防曬乳,曬太陽10~20分,但注意不要曬傷。  此外,從事負重運動做肌力訓練,可增加患者的骨密度和強健肌肉,幫助改善身體的協調與平衡,減緩肌力下降,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  至於骨鬆者是否適合運動,詹承偉示範兩招已有骨質疏鬆者可以在家做的運動,以訓練肌力;這兩招均為做每組10下,1次1-2組,每天做3次。  第1招拱橋運動:平躺,雙膝屈曲,腳底平貼於地面。屈膝同時向上挺腰、臀部抬高離床,保持腰、臀與大腿為一直線。可幫助訓練下肢與臀部肌力,以便可走得更遠、更穩,防止跌倒。  第2招屈膝仰臥起坐:平躺時雙手在腹部交叉,膝蓋彎曲,腳底平貼於地面。利用腹肌收縮使肩胛骨離開床面,再回到平躺的姿勢。幫助訓練上半身、核心肌群及腹肌,保持平衡,也可避免椎間盤突出。

Read More

不再只限第4期 中國附醫獲癌症免疫療法全許可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細胞治療中心今年6月啟用,如今已可利用細胞治療收治1到4期實體癌患者。(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日前通過衛福部核可,開放8種癌症的第1到3期患者,當第1、2線標準治療無效,即可選擇自體免疫樹突細胞治療,不只嘉惠病人,也領先全台成為1到4期實體癌皆可進行細胞治療的醫學中心。  衛福部開放的癌症細胞治療是利用自體的免疫細胞,經抽取後並在體外培養強大,最後再輸回體內治療癌症,副作用可能比一般癌症化療或電療低。  中國附醫原先只被衛福部核可的免疫細胞治療為樹突細胞,可針對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及續發性腦瘤(腦轉移癌)、上皮性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頭頸癌、肝癌、乳癌和大腸直腸癌等8種第4期的癌患治療,16日再獲1到3期的治療許可,院方向地方衛生局報備後即可收治病人。  中國附醫院長周德陽表示,能夠順利獲得許可,是因國外已有相關文獻佐證,使用樹突細胞治療上述癌別,且從第1到第3期介入均有效果。 周德陽說,雖然不同癌別對於細胞治療的預後皆有不同,但提早在1到3期就介入細胞治療,預後肯定比第4期再治療更好。畢竟到第4期才介入細胞治療,很可能會來不及救命。  目前第1到3期癌症患者進行細胞治療的收治標準為,按癌症治療指引使用第1線和第2線用藥皆治療無效,再復發時可以選擇細胞治療。由於細胞培養的費用成本相當高,接受完整療程同樣也是百萬起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