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黃粉爆蘇丹紅 高雄查扣逾4千公斤

高雄市衛生局查扣德和貿易公司庫存4,225公斤薑黃粉。(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針對桃園及台北兩市抽驗富山食品行及健康樂活生醫之薑黃粉等產品,檢出蘇丹色素1號及4號,其原料進口商係高雄市德和貿易有限公司,為此,高雄市衛生局派員前往查察,共查扣薑黃粉庫存4,225公斤,並令已售出5,714公斤立即下架回收。 衛生局指出,桃園市抽驗全聯販售之健康樂活生醫之生機薑黃粉(有效日期2026.06.18)檢出蘇丹色素1號,及台北市抽驗富山食品行販售的「純印度薑黃粉」(有效日期:2026.6.7)、「嚴選印度薑黃粉」(有效日期:2026.7.10)檢出蘇丹色素1號和4號,高雄市衛生局接獲通知,即啟動調查。 經查該批產品係由高市德和貿易公司於今年7月16日自印度進口10,000公斤薑黃粉,截至目前共售出5,714公斤、庫存4,225公斤、損耗61公斤,已命業者立即下架回收。 衛生局也呼籲食品業者倘購買該批產品,應主動停用通報。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7條第5項規定,未依規定通報者,將依同法第47條規定裁罰3萬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Read More

國中女打流感疫苗 罹格林巴利症

基隆一名國中女生去年11月接重國光流感疫苗,陸續出現頭暈等症狀,經診斷得了1/10萬的格林巴利症,行動不便,學業中斷。(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市一名李姓國中女生的家長於臉書貼文,痛訴女兒去年11月打了國光流感疫苗後,診斷罹患1/10萬發生率的「格林巴利症」,從此行動不便、學業中斷、被言語霸凌,沒人關心協助,跑遍各處公家單位被打回票,不能申請殘障手冊、重大傷病卡。每次入院打免疫球蛋白5天要25萬元,求助無門。 基隆市長謝國樑看到李姓婦人貼文,表示會請衛生局關懷、慰問。衛生局、教育處人員前往探視表示,將協助疾管署申請藥害救濟及在家就學等輔助措施。 李母說,女兒打疫苗後不久開始肚子痛、頭暈頭痛、肢體無力,甚至無法走路,到診所就醫也沒有改善,轉院檢查發現得了「格林巴利症」,除了龐大醫療費用的壓力,每次回診也要使盡全身力氣,從舊公寓的5樓上下移動,一不小心兩人就一起摔下樓。女兒怪自己生這種病拖累家庭,母女相擁而泣。 衛生局長張賢政表示,格林巴利症候群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8月接獲疫苗預防接種傷害救濟,已向醫院調閱相關資料,9月初已向疾管署藥害申請審查中,待結果啟動相關輔助機制。

Read More

早產兒回屏基 見證生命韌性

屏基早產兒回娘家同樂,看見孩子健康活潑,醫護見證生命韌性。(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基督教醫院16名早產兒16日回娘家。新生兒科主治醫師黃富槻表示,回想小朋友們在保溫箱裡孱弱的模樣,對比如今的健康活潑,不僅醫護團隊備感欣慰,也讓人感動堅韌的生命力。 參加活動的早產兒於近5年出生,出生週數未滿37週、體重2500公克以下,在家人的陪伴下,回醫院歡聚一堂。 出生體重1833公克的小婗在新生兒加護病房25天,歷經呼吸窘迫、氣胸等難關,幸運的是沒有腦部及心臟損傷,終於讓父母安心。 屏基表示,屏東縣1年約有420名早產兒,超過1/3分由屏基新生兒加護病房照顧;出院返家後,個管師持續陪伴父母度過艱難的育兒階段,提供睡餵奶、呼吸喘、胃食道逆流等居家照護諮詢及家庭訪視等服務。 此外,屏基並安排定期回診評估神經系統、智力發展、學習能力、肢體發育成熟度等,以便及早發現發展遲緩問題,掌握黃金治療期。 屏基新生兒照護團隊於活動中帶動跳,一首韓國夯曲APT變成幼兒律動,醫護人員一起投入擺動;最受小朋友歡迎的OPEN!將表演活力四射,隨後到病房探訪,讓住院中的孩童暫時忘卻住院的苦悶。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16日舉辦早產兒回娘家─一起來逛園遊會,邀請107~110年在該院新生兒病房長大的67位早產兒及家屬共約200位,一起切蛋糕慶祝。並邀請啦啦蹦家族的大姐姐帶領小朋友唱唱跳跳,還安排小小園遊會及闖關挑戰,場面熱鬧有趣。 新生兒科醫師張日錦表示,彰濱秀傳每年約有60~80多位早產兒誕生,整體存活率超過9成,顯示團隊照護能力已達成熟水準。小兒科主任李俊毅表示,只要細心與良好的照護,每位早產兒都能健康順利的成長茁壯。

Read More

皮膚顏色再生醫療 國際關注

台灣國際白疤中心創辦人曹賜斌(左)以及中國附醫雷射美容科主任張長正發表「皮膚顏色再生醫療」論文。(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第4屆亞太疤痕醫學會在印尼峇里島登場,台灣國際白疤中心針對白疤及白斑2個皮膚顏色異常困難療項,聯手發表「皮膚顏色再生醫療」2篇突破性論文,贏得熱烈回響,成功打進國際醫療舞台,寫下台灣醫療史新頁。 這場疤痕醫學會每2年舉辦一次,日前在印尼舉行。本屆有來自亞太地區近300名醫界人士參與,包括來自日本、台灣、大陸、新加坡、澳洲、東南亞等人士。 我國由台灣國際白疤中心創辦人曹賜斌,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雷射美容科主任張長正等代表出席,2人並首次聯手接續發表「皮膚顏色再生醫療」2篇論文,深獲重視與肯定,讓台灣醫療品牌揚名國際。 曹賜斌指出,白疤與白斑是國際醫界束手之皮膚顏色異常疾患,一為外傷、一為內疾所致。他和張長正早年都在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服務,同是已故恩師羅慧夫院長的弟子,師兄弟志同道合為宣揚白疤及白斑有救的公益精神而努力。 2人首次以「皮膚顏色再生組合醫療」做為論文發表創新品牌,以克服皮膚顏色異常的難題為研究主軸,聯手分別研發創新突破科技。此舉做法創新、聚焦、含金量又高,首度成功出擊,打響台灣實力與品牌。 曹賜斌指出,外傷或手術引起之白疤,以及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導致之白斑,用傳統去除性醫療模式,包括雷射、手術、光療、冷熱療法等皆無法根治;改用再生醫學模式,以再生膚色方式予以突破性地治療解決。

Read More

10大抗癌鬥士 活出精采

台灣癌症基金會16日在台北舉辦2024第18屆十大抗癌鬥士頒獎典禮,前副總統陳建仁(左5)與台灣癌症基金會董事長王金平(右4)頒獎表揚抗癌鬥士吳興傳(右5),吳興傳的親友團也一同上台開心合影。(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全國第18屆10大抗癌鬥士選拔」經過各領域評審專家2階段評選,選出10位「抗癌鬥士」,包含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61歲的林禹宏、罹患急性淋巴性B細胞白血病20歲的吳嘉源、罹患乳癌45歲的許雅婷、罹患扁條腺癌62歲的簡顯德、罹患胰臟癌54歲的石心梅  、罹患肺癌62歲的柯協助、罹患肺癌72歲的劉德龍、罹患乳癌及淋巴癌70歲的徐梅清、罹患大腸癌67歲的吳興傳,以及罹患卵巢癌45歲的盧崇璞 。 台灣癌症基金會每年舉辦10大抗癌鬥士徵選活動,迄今第18屆,與超過百位抗癌鬥士一同走過精彩的抗癌之旅,希望透過他們的經歷,破除民眾對癌症的恐懼,並呈現鬥士們活出精采的癌後人生。 林禹宏作為一名婦產科醫師,正處事業高峰被診斷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雖然首次化療效果顯著,但化療引起的敗血症卻多次將他推向生死邊緣。 他第4次化療後癌細胞復發,接受兒子的幹細胞移植過程很成功,但1年後癌細胞又再度出現;隨後進行淋巴球輸入以對抗癌細胞,引發嚴重的反排斥反應。林禹宏2020年罹患肺囊蟲肺炎,病情惡化導致呼吸困難,需24小時依賴氧氣機,最後更靠葉克膜維持生命。 等待將近1年的時間,林禹宏終於迎來成功的肺臟移植。重生後的他選擇提前退休,將更多時間留給家人並將這段經歷寫成《二次重生》一書,稿費捐給「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希望鼓勵所有與癌奮戰「活著,就有希望」。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許多民眾面對癌症的恐懼源於不了解,癌症的發生率愈來愈高,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與癌共處的課題。期望透過十大抗癌鬥士徵選活動,消除國人對癌症的恐懼;亦藉由他們的經歷,鼓舞正在與癌奮戰的癌友在風雨中找到寧靜、在逆境中尋得希望,活出最美好的自己。

Read More

高醫大研討會 聚焦運動傷害照護

高醫大國際研討會,聚焦碰撞運動的運動傷害照護,進行跨領域探討。(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16日起一連2天舉辦「2024第4屆運動員照護與運動表現國際研討會」,主題為「碰撞運動的運動傷害照護」,專注於碰撞運動的傷害照護和運動員復原策略,並進行學術、醫學、研究、照護跨領域探討。主辦單位說,拳擊選手林郁婷今年在奧運為台灣奪下首面拳擊金牌,讓拳擊這項「碰撞運動」獲得更多關注與認識,也凸顯此類高強度運動防護與專業照護的重要性。 「碰撞運動」指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會進行身體接觸或碰撞的運動類型,常見的有拳擊、籃球、足球、柔道、跆拳道等;此次國際研討議題涵蓋運動醫學、運動傷害與復健、運動表現、運動健康效益及智慧表現與智慧科技;透過專題演講與互動研討,結合理論研究與實務經驗交流,提升運動員的照護品質與表現。 高醫大副校長林志隆強調,期望透過此次國際研討會,深化運動醫學的學術交流與實踐,進一步提升運動員的安全和健康,幫助他們在賽場上發揮最佳表現。 高醫大重視醫學及體育運動的推動,積極服務全民及運動員的健康需求,不僅培養醫療領域的專業人才,亦訓練具備體適能指導、運動傷害防護及運動技術科學研究能力的專業人員,在推動運動醫學研究與發展上不遺餘力;期待透過此次研討會,推動更廣泛的學術與實務合作,提升社會對運動安全與照護的重視,結合多元專業知識與實證經驗,協助運動員提升表現、預防傷害,為國家的運動發展貢獻力量。

Read More

亞太疤痕醫學會/曹賜斌及張長正白疤及白斑論文成功出擊

第四屆亞太疤痕醫學會台灣發表兩篇論文成亮點。(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第四屆亞太疤痕醫學會在印尼峇里島登場,台灣國際白疤中心針對白疤及白斑兩個皮膚顏色異常困難療項,聯手發表「皮膚顏色再生醫療」兩篇突破性論文,贏得在場熱烈迴響,成功打進國際醫療舞台寫下台灣醫療史新頁。 這場疤痕醫學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日前在印尼舉行,本屆有來自亞太地區近三百名醫界人士參與,包括來自日本、台灣、中國、新加坡、澳洲、東南亞等多國人士。 第四屆亞太疤痕醫學會台灣發表兩篇論文成亮點。(記者許正雄翻攝) 我國由台灣國際白疤中心創辦人曹賜斌醫師,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雷射美容科張長正主任等代表出席與會,兩人並首次聯手接續發表「皮膚顏色再生醫療」兩篇論文,由於已分別將此兩篇論文出版刊登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故論文發表極具公信力,在場深獲醫師們重視與肯定,讓台灣醫療品牌揚名國際。 第四屆亞太疤痕醫學會台灣發表兩篇論文成亮點。(記者許正雄翻攝) 曹賜斌醫師指出,白疤與白斑是國際醫界束手之兩項皮膚顏色異常疾患,一為外傷、一為內疾所致,他和張長正主任早年都在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服務,同是已故恩師羅慧夫院長的弟子,兩位師兄弟志同道合為宣揚白疤及白斑有救的公益精神而努力。 兩人首次以「皮膚顏色再生組合醫療」做為論文發表創新品牌,以克服皮膚顏色異常的難題為研究主軸,聯手分別研發創新突破科技,此舉做法創新、聚焦、含金量又高,首度成功出擊,打響台灣實力與品牌。 曹賜斌醫師指出,外傷或手術引起之白疤,及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導致之白斑,用傳統去除性醫療模式,包括雷射、手術、光療、冷熱療法等等,皆無法根治,改用再生醫學模式,以再生膚色方式予以突破性地治療解決。 曹賜斌醫師為了強化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在國際醫學的學術地位,積極爭取2026年亞太疤痕醫學會,以及東方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學術年會,能與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年會在台灣聯合主辦,三會一期,讓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在學術上之成就,能更上一層樓。

Read More

排尿障礙揪攝護腺癌 海福刀解危

奇美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表示,奇美引進海福刀無創手術,結合即時影像精準摧毀癌細胞,無傷口恢復快。(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70歲林姓男子排尿障礙多年嚴重影響生活作息,就醫檢查發現攝護腺肥大,病理報告發現早期攝護腺癌,核磁共振顯示腫瘤有惡化趨勢,採取無創的海福刀攝護腺消融手術後恢復良好,無明顯併發症,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標也降低,核磁共振未看到明顯腫瘤,定期追蹤。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表示,根據衛福部112年國人10大死因的統計,癌症仍占據首位,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3126人,占總死亡人數25.8%。同時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在男性中排行第4(7481人/10萬人),死亡率高居第6位,死亡人數多達1815人。早期攝護腺癌經治療5年存活率可將近100%,可是一旦有遠端轉移,存活率就會降到3~4成。所以攝護腺癌如果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日後的存活率就會很不錯。 攝護腺癌在於不同的期別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其中從密切追蹤、電療、攝護腺摘除術、荷爾蒙治療、化療、海福刀等,如被診斷攝護腺癌時是屬於比較初期、腫瘤範圍侷限於攝護腺內、低惡性度,則可考慮使用海福刀治療。 林才揚指出,海福刀藉由傳遞高強度聚焦超音波能量至攝護腺組織,瞬間提升目標組織溫度至85~95度,以消融摧毀癌細胞達到類似手術切除效果,同時也可控制治療的範圍,因此可以避開周圍器官、組職、神經血管等來降低不必要的併發症。 新一代的治療系統更能結合核磁共振(MRI)影像、即時超音波影像依不同病人狀況、術後生活品質要求等,提供多元客製化治療方案精準局部摧毀癌細胞,同時達到癌症控制與維持術後生活品質雙重目標。 林才揚表示,隨著無創治療醫療技術的發展,海福刀適應症範圍廣泛,這種非侵入性療法適用於多種情況,為不同需求攝護腺癌病人提供更多選擇,不僅提升癌症控制效果,也為病人術後生活品質帶來更多保障。

Read More

超級業務員爛牙 染蜂窩性組織炎

台中醫院牙科主任林佳詠提醒,定期牙齒檢查很重要。(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40歲百萬超級業務員,每天衝業績,應酬喝酒忙到沒空保健牙齒,2月間一場應酬意外摔破頭,住院期間沒有好好潔牙,接連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還一度併發肺炎命危,幸好醫療團隊及時啟動整合治療,成功保命,還他一口健康牙齒。 台中醫院牙科主任林佳詠說,這名業務員因為拚業績,2月跟客戶到KTV夜唱,酒後下樓梯不小心跌倒,撞傷頭部,腦出血昏迷送醫,幸運搶回一命,住院治療期間,居然因為蛀牙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其中一次還併發肺炎命危。 林佳詠指出,幫患者檢查口腔時,發現他長期未保健牙齒,下牙床蛀牙嚴重,另1顆橫長的智齒,長不出來,也讓他齒齦發炎,加上生病臥床沒有好好潔牙,接連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經召開整合會議,台中醫院醫療團隊結合牙科、胸腔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家醫科與心臟內科,為他穩定腦傷與治療蛀牙等症狀,還他一口健康牙齒。 林佳詠提醒,國民健康署提供成人每6個月洗牙、65歲以上長者或3高、洗腎、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等特殊族群3個月塗氟等牙齒健檢服務,及提供65歲以上高齡長者假牙補助,但很多民眾忙於工作或學業,忽略牙齒保健,呼籲民眾把握自己的健康權益,定期牙齒健檢,才不會讓平日就可以檢查跟治療的小蛀牙,變成併發腦膜炎、肺炎的致命威脅。

Read More

RSV凶猛 早產嬰兩天惡化胸凹

響應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攜手早產兒基金會一齊呼籲,將單株抗體健保給付放寬至33-35週的早產兒,且儲備多種預防武器,全面提升早產兒RSV防疫覆蓋率。(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早產兒胡小弟2個月大時出現流鼻涕和咳嗽的輕微感冒症狀,不料短短2天內轉為高燒、呼吸急促,甚至有嚴重的喘鳴聲及呼吸費力(胸凹)現象,被診斷為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及細支氣管炎,前後進出急診室、加護病房,一度更病情惡化併發肺炎感染,甚至插管搶救。 國內統計,台灣每年約有千名嬰幼兒因感染RSV而住院,9成為2歲以下嬰幼兒;而早產兒出生3個月內感染RSV,住進加護病房比例更高達7成。 響應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攜手早產兒基金會一齊推動「遠離RSV,按月接種加追蹤」,呼籲政府跟進日韓,放寬預防RSV的單株抗體健保給付至33-35週早產兒,並能同時儲備多種預防武器,安全穩定接種避免中斷保護力,全面提升RSV防疫覆蓋率。 收治胡小弟的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林明志指出,,胡小弟歷經呼吸器治療、高流量氧氣治療給予呼吸支持,搭配抗生素治療,終於在住院16天後平安出院。 林明志表示,早產兒的免疫系統與肺臟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感染RSV後重症住院風險遠高於足月嬰兒。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即便是比較大的33-34週中晚期早產兒,出生12個月內感染RSV,住進加護病房比例超過5成,更有約25%的寶寶可能需要使用侵入性呼吸器治療。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表示,如何降低早產兒罹病率、死亡率是亞洲國家新生兒科醫界關注的重點,而RSV目前尚無特效藥可治療,防治策略必須以預防為核心,才能有效降低感染後的重症、住院風險,減輕醫療和家庭的負擔。 楊生湳說,統計顯示,兒童因感染RSV住院,平均3到7天,嚴重者達20幾天,每名兒童患者醫療費用可能高達20萬,而接種單株抗體是目前最有效預防方法,尤其是早產兒高風險族群,應每月接種1劑,1歲前完成施打6劑單株抗體,提升防疫覆蓋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