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濃度精油護膚 須先稀釋免灼傷

醫師王正坤提醒,冬季乾燥皮膚保養採用油性保濕方法,護膚精油常具有刺激性需稀釋以防灼傷。 (醫師王正坤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冬季乾燥氣候易使皮膚水分流失,皮膚乾裂。台灣美容醫療促進協會理事長王正坤分享冬季乾燥皮膚保養之道,與使用精油的正確方法,避免越抓越癢或被高濃度精油灼傷。他說,乾燥性皮膚炎又稱冬季濕疹,需要採用比較油性的保濕方法,例如塗抹凡士林,若抓癢抓到流血,必須找醫師治療。 王正坤指出,冬天皮膚乾裂、脫屑、發癢與色素不均是許多人的困擾,皮膚最外層是角質層,角質層含有3種脂質成分為神經醯胺、膽固醇、脂肪酸,當皮膚表面的油脂流失,皮膚就會乾裂,是冬天常見皮膚病之一。 患者常因皮膚乾、癢,甚至抓癢抓到睡不著,冬天乾燥寒冷,患者表皮油脂含量不足,含水量下降,皮膚乾燥粗糙,有時會有網狀脫屑,嚴重時會有裂痕,一般多分布在四肢伸側,以下肢,尤其是小腿前面最為常見。主要病因為寒冷造成皮膚血管收縮,引起皮膚汗腺及皮脂腺的功能下降,皮膚會因為缺油脂、缺水分,而表現出乾燥粗糙。 他說,有些人有使用精油保養皮膚的習慣,高濃度的精油常具有刺激性,易導致過敏、灼傷等,所以必須稀釋,加入基底油來調和,稀釋到1~3%左右,以免造成皮膚灼傷。

Read More

嘉義縣衛生局響應世界糖尿病日 推出「控糖3撇步」衛教影片

嘉義縣衛生局響應1114「世界糖尿病日」,推出「控糖3撇步」衛教影片。(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衛生局響應1114「世界糖尿病日」,衛生局長趙紋華及營養師蔡佳珊攜手錄製「控糖3撇步 抵嘉報你知」衛教影片,在衛生局網站、臉書粉絲專頁及世新電視台播出,提醒民眾飲食注意食物含糖量,注意糖分攝取,遠離慢性病。 嘉義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營養師蔡佳珊表示,現代人常有外食習慣,無形中不小心攝取過多糖分,長期下來將導致肥胖,也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風險,可透過控糖三撇步來控制血糖, 第一步「看標示,減糖量」,選購飲料或是包裝食品時,首選糖含量標示為0的產品較健康,建議每日糖攝取量不超過五十公克;第二步「選原味,尚簡單」,選擇原味且不過多加工的食品,例如乳品建議挑選無調味鮮奶或優酪乳,減少糖攝取;第三步「喝開水,蓋健康」,每天攝取至少一千五百至二千四百c.c 的水分,有助於血液循環及促進代謝。 趙紋華說,選擇低糖、高纖維、含適量蛋白質的食物,能減少血糖波動,搭配適當運動能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如發現血糖值處在糖尿病前期(空腹介於100-125mg/dl或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二小時後介於140-199mg/dL)的範圍,也不用太過緊張,除了尋求專業醫師協助穩定血糖,還可以透過飲食及運動來控制。 嘉義縣積極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如有相關問題歡迎洽各鄉鎮市衛生所。「控糖3撇步 抵嘉報你知」衛教影片已於衛生局官網(https://reurl.cc/dybvZk)上線,如有相關營養問題,歡迎洽詢嘉義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

Read More

對抗難纏RSV 已有疫苗可打

郭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郭婉渝指出,研究顯示老年人感染RSV可能增加心衰竭、心肌梗塞等心血管風險。 (郭綜合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歌神張學友睽違6年來台舉辦演唱會,卻因感染RSV臨時停辦,讓無數歌迷扼腕。至於什麼是RSV?郭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郭婉渝表示,RSV即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除了讓歌神失聲,也是造成老年人和嬰幼兒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我國食藥署今年已核准通過疫苗上市。 RSV初期就像一般感冒,但僅需3日即可能發展為嚴重的呼吸窘迫!而因病毒表面的蛋白基因序列的變異性高,患者可能重複、終生感染。而RSV可感染所有年齡層,除中、老年人外,RSV對於孩童、免疫力低下者、合併帶有心血管疾病者,容易增加呼吸急促、支氣管炎、肺炎、續發性細菌感染、心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氣喘等風險。 RSV除一般感冒症狀外,痰更多且更容易喘,惡化時可能引發嚴重呼吸道症狀,甚至導致呼吸衰竭或休克。據知名醫學期刊《The Lancet》去年研究,RSV是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RSV會引起呼吸道黏膜的局部免疫反應、釋放發炎物質,提升細菌感染風險同時也導致大量發病率和死亡率。《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研究也顯示老年人感染RSV可能增加心衰竭、心肌梗塞等心血管風險。 郭婉渝強調,RSV目前沒有抗病毒藥以供治療,預防工作也更加重要,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去年通過全球第一支疫苗,適用於60歲以上、50至59歲高風險族群。我國今年核准通過疫苗上市,提醒民眾可接種疫苗,並注意減少出沒公共場所、保持社交距離、配戴口罩及留意手部、環境衛生,降低感染風險。

Read More

流感重症202例、126死 10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疫情。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儘管流感疫情尚在相對低點,但疾管署12日表示,10月起截至11月11日已202例流感重症、其中26例死亡,均為10年同期最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以H1N1病毒來勢洶洶,重症死亡風險較高。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本流感季自今年10月1日起截至11月11日累積202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190例A型H1N1、8例A型H3N2、2例A型未分型、2例B型)、其中26例死亡,流感併發重症及死亡數均為10年同期最高,且26例死亡個案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流感重症個案中較年幼的是為北部5歲女童,11月初有咳嗽、流鼻水、發燒症狀,隔天家屬發現她突然失去意識,且四肢抽搐,到急診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都上升,診斷為病毒性腦炎,轉入加護病房治療,呼吸道檢體確診流感H1N1,經給予流感抗病毒藥物後症狀逐漸緩解,住院第5天順利出院。 至於死亡個案中,較年輕的是一位中部40多歲女性,本身有癌症病史,10月中旬開始出現一般感冒症狀,咳嗽有痰、呼吸困難,持續1週症狀沒有改善,至急診就醫發現發燒、血氧濃度偏低,已經雙側肺炎,立即收治加護病房,經確診感染H1N1,雖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但住院過程中持續惡化,住院第7天即因合併肺炎、呼吸窘迫不治。 羅一鈞分析指出,目前國內的流感疫情雖然尚在相對低點,但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數及死亡數已經雙雙創下10年同期最高,研判除了新冠疫後的免疫負債效應還在之外,也與目前流行的H1N1病毒殺傷力較強有關,尤其死亡個案都沒打疫苗,而目前預估H1N1將流行到農曆春節前後,然後轉換成同具殺傷力H3N2,所幸今年度流感疫苗對這兩種病毒都有涵蓋,具保護力,提醒符合公費資格對象儘速前往院所接種,以獲得疫苗完整保護力,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

Read More

大江生醫進口荷蘭白醋栗 農藥超標

食藥署邊境查驗發現,自荷蘭進口的冷凍白醋栗農藥殘留含不符規定。(食藥署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12日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自美國進口的伍斯特醬又被驗出環氧乙烷不符規定,自義大利進口的新鮮黑松露及自泰國進口的旭蟹都驗出重金屬鎘含量不符規定,自荷蘭進口的冷凍白醋栗,也被驗出農藥殘留含不符規定。 被宣傳具有抗氧化、減少UVA傷害、阻斷黑色素並可平滑潤澤肌膚的白醋栗,近來頗受各方青睞,食藥署指出,經於邊境查驗由大江生醫從荷蘭進口的冷凍白醋栗,檢出殘留農藥布瑞莫0.02ppm、派美尼1.75ppm,而農藥布瑞莫定量容許極限為0.01ppm,派美尼則為不得檢出,2項農藥皆不合格,這1批112公斤白醋栗已要求業者依規定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不合格荷蘭進口冷凍白醋栗,進口業者為大江生醫,該公司在過去半年內是第1次被發現出現問題冷凍白醋栗,將從抽驗率為2%至10%的一般抽批查驗提升至抽驗率為20%至50%的加強抽批查驗。 食藥署指出,本週又發現美國進口調味醬不合格,欣臨企業自美國進口的伍斯特醬汁,被驗出殘留農藥環氧乙烷0.6 mg/kg,違反不得檢出規定,這1批444公斤貨品已要求業者退運或銷毀。林金富指出,近半年來美國進口醬汁報驗335批,有24批不合格,到明年2月11日前,美國進口調味醬仍將維持100%逐批查驗。 另外,城市綠洲公司自中國大陸進口的湯匙及鏟子,則是以正庚烷溶出試驗結果,其中湯匙檢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1.3ppm,鏟子檢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0.8ppm,溶出試驗不符規定,林金富表示,該進口商半年內首批問題餐具,從一般抽批升級至加強抽批。 由香港商璞黎貿易進口的義大利新鮮黑松露被驗出含重金屬鎘9 mg/kg,富嘉水產自泰國進口的冷凍旭蟹也被驗出含重金屬鎘1mg/kg,這批1.5公斤的新鮮黑松露,與8350公斤的冷凍旭蟹,也都要求業者退運或銷毀。

Read More

3餐不正常 上班族全身發黃

31歲劉先生常三餐不正常,突然全身發黃,光田綜合大甲院區許本麟醫師發覺患者總膽管內布滿結石等症所引起阻塞,診治後建議養成規律進食習慣。(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31歲劉先生是上班族,因工作忙碌常常3餐不正常,有時工作忙還會整天不吃,直接跟同事一起吃火鍋、消夜大餐,某天他發現自己全身發黃,嚇得他直接就醫,檢查時發現他的黃疸指數飆升至27,卻都查不出原因,經醫師檢查發現肝內膽管還有2顆非常大的結石,在清除結石後,劉先生聽從醫師的建議,養成規律進食的習慣。 光田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許本麟說,以膽胰管內視鏡技術,並搭配新一代導管式膽道內視鏡為劉姓男子檢測,發現其總膽管內不但布滿結石,還有2顆大結石,因此引起阻塞、發炎。 醫師表示,膽結石是因為膽汁分泌淤滯,而使之成石引起,常見於肥胖、高血脂的中高齡女性身上,但劉先生因為年輕,又是男性,各項數據檢查也都很正常,因此一開始在他院就醫時,被忽略了結石可能;劉先生肝內膽管的2顆結石大小都約0.9公分,且由膽固醇組成,因位置在肝臟內部膽管中,位置較高,電腦斷層掃描難以發現,才使之前反覆就醫2個月,甚至住進加護病房,卻都找不出造成嚴重黃疸的原因。 由於劉先生希望能在不開刀的狀況下處理結石問題,因此選擇膽胰管內視鏡技術,並搭配新一代的導管式膽道內視鏡深入肝臟檢測,才找到病灶。許本麟醫師解釋,新一代的導管式膽道內視鏡可深入肝臟內部,且為3D影像,視野角度較佳,確認肝臟結石位置也較為容易。此外,導管式膽道內視鏡,可在檢查時立即採用電震碎石的方式,將較大的結石分裂成小結石再取出,這使得原本要動刀休養近2週的手術,縮短至3天即可出院,讓劉先生可以不到1週,就解決結石引起的黃疸問題。 許醫師建議,過去膽結石多好發中高齡女性,近幾年因為不少上班族常因三餐不正常,加上暴飲暴食,臨床上不僅常見40歲以下患者,就連男性患者也增加,他呼籲民眾即使減重,三餐還是要規律,早餐還是要多少吃一些;另外也盡量避免整天禁食,晚上卻用高油高熱量大餐抵1天的飲食習慣,會讓膽汁變濃稠。唯有三餐規律、清淡飲食、並養成運動習慣,才能避免年紀輕輕就養出膽結石。

Read More

迎戰抗藥性 4不1要+診間3問

亞東醫院積極響應「世界抗生素週」昨舉辦抗生素衛教講座,期攜手大眾對抗抗生素濫用與抗藥性危機。(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抗生素濫用正將全球推向多重抗藥性和超級細菌的危機,預估到2035年可能使全球平均壽命縮短1.8年。面對此一威脅,行政院計劃從明年起推動為期5年的國家級計畫,2025年預計投入2億元。亞東醫院列出民眾常見抗生素不當使用,包括擅自停藥、分享給症狀類似的親友、自行至藥局購買,提醒「4不1要、診間3問」重要性。 亞東醫院響應抗藥性防治相關政策,12日舉辦抗生素衛教講座,邀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到院宣導,設計互動式問答加深民眾對抗藥性問題的了解,也設置細菌主題看板讓現場民眾合影,提升對抗藥性細菌嚴重性的認識。 亞東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楊家瑞表示,抗藥性問題嚴峻,必須共同努力維護抗生素多樣性,加強全民正確使用抗生素。 內科部主任廖俊星指出,臨床上遇到抗藥性細菌時,醫療團隊往往不得不使用副作用較高的第2線藥物,這不僅增加患者的健康風險,亦對醫療資源帶來額外負擔。 羅一鈞表示,衛福部已推出「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並獲行政院核准,預計明年投入2億元,期望達成5年內抗生素用量減5%等7項主要目標。該計畫的核心之一是提升民眾和醫療專業人員對抗生素抗藥性問題的認識,及攜手維護抗生素的多樣性,以應對日益嚴峻的抗藥性挑戰。 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楊家瑞指出,臨床上發現許多民眾對抗生素存在錯誤迷思,如擅自停藥、私自購藥、主動要求開立抗生素等;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守「4不1要」原則,即「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私自購買抗生素服用、「不」服用他人抗生素、「不」隨意停藥、「要」遵循醫囑使用抗生素。 楊家瑞主任也推廣「診間3問」概念,幫助民眾在看診時能與醫師有效溝通:1.「有沒有」藥物是否包含抗生素?2.「吃多久」處方中的抗生素應服用多長時間?3.「小心什麼」服用抗生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Read More

腸病毒就診單週破2萬 8歲童重症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疫情。(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王勗∕綜合報導 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12日表示,國內新增1例感染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個案為台南8歲男童出現雙腳無力疼痛、發燒,為首例感染克沙奇病毒A16併發重症,個案目前已返家休養。預估高原期維持到11月下旬,單週就診人次高點上看2.2萬人次,11月底逐漸下降,12月底脫離流行期。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依據監測資料顯示,上週門急診就診計2萬913人次,較前一週上升4.7%,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高原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其他克沙奇A型及腸病毒D68型等病毒亦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持續。 今年累計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 B4型各1例,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週新增腸病毒重症個案是為南部8歲男童,沒有潛在病史,11月初發生雙腳無力疼痛、發燒,就醫發現口腔有疱疹性咽峽炎,且有步態不穩狀況,診所建議轉診醫院收住加護病房,檢出克沙奇A16病毒,治療6天出院,為今年第7例腸病毒重症。 根據疫調,林詠青說,男童同住接觸者都沒有疑似症狀,同班同學有1人有疑似腸病毒症狀,推測同學可能為感染源,也不排除接觸社區無症狀感染者導致感染。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最新全國停課統計為單週347班高於過去4年同週,其中幼兒園263班、國小27班、托嬰中心等其他機構57班。預估高原期維持到11月下旬,單週就診人次高點上看2.2萬人次,11月底逐漸下降,12月底脫離流行期,請學校和家長仍要注意小朋友洗手好習慣及環境清潔消毒。

Read More

ALP指數偏高 增死亡風險

ALP指數偏高將提高死亡風險,台東馬偕重症團隊研究成果,在醫學會拿下首獎。(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ALP數值的高低能反映病人心衰竭病情的嚴重程度,進一步影響死亡率。台東馬偕醫院的重症研究團隊以「鹼性磷酸酶(ALP)在預測ICU鬱血性心臟衰竭患者死亡率中的預後價值」研究主題,在今年的中華民國急診暨重症醫學會年會上奪下首獎,這項突破性成果,為重症病人的診斷帶來新思路。 這項研究由心臟內科醫師趙川磊、胃腸科醫師鄭群翰、醫研科主任蘇珉一和身心科醫師陳紹基一起合作完成,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跨科研究案例。 這次的研究中,台東馬偕團隊使用MIMIC-IV資料庫,分析了超過4500名ICU心臟衰竭患者的資料。這些數據來自美國的醫療中心,包含超過20萬次的住院記錄和6萬次的ICU病例。藉由這些龐大的數據,團隊發現ALP數值的高低能反映病人心衰竭病情的嚴重程度,進一步影響死亡率。 胃腸科鄭群翰說,如果病人的ALP指數偏高,可能意味著肝臟或骨骼有問題,這些問題常常伴隨其他風險因素,例如全身炎症、營養不良或慢性病,都會提高死亡風險。 心臟科趙川磊也提到,在台東許多病人就醫不便且高齡病患多,不僅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問題,還常伴隨肝硬化或肝功能異常。因此,醫護人員如果能及早發現ALP異常升高,再配合其他數據分析,就能提早判斷哪些患者需要更多關注,進而改善病人的預後情況。 這項研究不僅幫助醫護人員快速評估重症病患的風險,也能讓患者獲得更符合自身需求的照護方案,為台東的重症心衰竭患者爭取更大的健康保障。

Read More

成醫急性胸痛AI模型 助醫師診斷

成醫醫務秘書(右)林志豪與臨床創新研發中心尤毓淮向國際展示AI醫療研究成果。(成醫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德國杜塞道夫醫療器材展(MEDICA)是全球最大的專業醫療器材展,也是醫療產業年度盛會,成醫今年結合成大學研智識的AI技術製作「急性胸痛AI模型」,研究成果參加今年盛會,展示AI輔助臨床決策應用和智慧醫療廣博發展。盼透過人工智慧技術改善急診診斷效率,減少醫療資源消耗,並提升服務品質。 成醫醫務秘書林志豪今年率團參加MEDICA醫療器材展,面向全國展示成大、成醫研究的「急性胸痛AI模型」。林志豪表示,AI平台優化了急診胸痛病人的風險評估,將有效縮減急診病人留院時間,緩解急診壅塞情況,並降低醫療支出。透過AI模型能將急性胸痛病患分為高風險急性冠心症、低風險急性冠心症且可返家,以及低風險急性冠心症但需留院排除其他病因三大類別,協助醫師更效率做出臨床決策。 除了判斷能力外,此AI醫療平台還是一套自動化機器學習平台,使用者無需編寫程式碼,即能高效分析醫療大數據,並進行資料處理與模型訓練,生成具有臨床意義的分析結果,對於診斷和治療方向提供重要資訊支持,信能成為醫療團隊的一大助力。在提升醫療效綠同時減少醫療資源消耗,並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成醫院長李經維強調,本次參與MEDICA醫療器材展,不僅呈現成醫研究成果,更藉由國際交流汲取醫療產業嶄新技術與服務理念,與各國攜手推動產業進步,期盼與世界醫療先進國家創造智慧醫療發展更高價值,並提升治療精準度和病人服務品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