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生術後腸阻塞 3次針灸排便

中醫全聯會指出,針灸可調節身體的氣血,對強化神經系統和免疫功能之功效卓著。(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21歲的女大學生左大腸憩室破裂,外科手術後造成腸阻塞,所幸經3次針灸後就可順利排便;因免疫系統問題造成修格蘭氏症之乾眼患者,經針灸後淚液分泌也有明顯改善。中醫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17日指出,針灸可調節身體的氣血,對強化神經系統和免疫功能之功效卓著。 馬偕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光偉指出,21歲女大學生1年前因左大腸憩室破裂接受手術切除大腸破裂處及橫結腸人工肛門,今年8月初住院進行人工肛門接回,但術後3週仍未排氣及嚴重腹脹,經會診中醫,於1週內針灸3次後,女大學生即能順利排氣與排便,腹脹消失及可進食,經會診中醫以針灸治療後1週即出院休養。 台北榮總傳統醫學部整合醫學科主任張清貿指出,修格蘭氏症之女性患病是男性的14倍,會造成眼乾、視線模糊,甚至感覺眼中如有砂礫般的不適,特別好發於45至55歲的女性族群。即便使用人工淚液,大多數患者仍無法徹底擺脫乾眼折磨。 張清貿表示,北榮與陽明交大中醫系合作,對50名修格蘭氏症患者及50名乾眼症患者進行了為期8週的試驗。結果顯示風池與攢竹穴針刺治療後,患者的淚液分泌量顯著增加,並減少了人工淚液的使用頻率。相比對照組眼淚僅0.18到0.64mm之改善,針刺組的淚液分泌量最高達到8.15mm,效果顯著,且無嚴重不良反應。 台灣明年就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20%,且45歲以上人口超過一半,退化性關節炎將成困擾中老年並嚴重危害生活品質的慢性病。北市聯合醫院昆明院區中醫針灸科主任蔡曜鍵指出,經對患者血海、梁丘、犢鼻、膝眼等穴道進行針灸及電針,都能有效緩解疼痛,平均每次治療均能緩解40%以上的疼痛,且每週針灸1次就可維持效果。

Read More

APEC數位醫療研討 6國專家交流

「APEC數位醫療暨智慧醫院推動」研討會。(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智慧醫療技術能提升醫療準確度精,利用遠距醫療與數據分析等創新應用,提供不同地區醫療的需求,還能優化醫療管理流程減少醫療成本支出,經濟部將攜手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全力助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金屬中心在產業技術司及APEC PPSTI小組補助下,這個月邀集來自日本、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5國專家學者,舉辦「APEC數位醫療暨智慧醫院推動」研討會,共同探討及交流各國在數位醫療技術的發展,以及智慧醫院的建置經驗,並透過經濟體的互動,共同帶動APEC區域的大健康商機。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戴建丞表示,醫療與資通訊是台灣產業中最具競爭力的兩大主軸,推動智慧醫療技術發展,將大幅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藉由智慧醫療技術輸出,可提升台灣在國際醫療器材產業市場競爭力。 金屬中心董事長林仁益則表示,論壇重點為智慧醫療技術服務模式和示範點應用,分成四大主軸,讓各經濟體代表了解台灣智慧醫療產業發展,並至陽明交通大學博愛校區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參訪,期望未來透過跨國合作協助APEC亞太區域內智慧醫療技術實現目標。

Read More

每2位紅斑性狼瘡病友就1位恐併發腎炎!醫提醒遵循醫囑治療

統計顯示,每兩位狼瘡患者中就有一位會出現腎臟的併發症,稱為狼瘡腎炎,且此併發症可能會隨時間而惡化,導致腎衰竭,因此不可忽視。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陳佳慧報導 「我們人體正常免疫系統是一個砲口朝外、抵抗外敵的防疫系統;而自體免疫疾病中最有名的全身性紅斑狼瘡則是一個免疫調控失去平衡而導致砲口朝內,攻擊了身體各式各樣的系統和器官。」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陳政宏醫師解釋道。全身性紅斑狼瘡(以下簡稱狼瘡)常見影響身體的部位,包括:皮膚、頭髮、關節、血液、血管、肺、心、腎、神經系統及腦。統計顯示,每兩位狼瘡患者中就有一位會出現腎臟的併發症,稱為狼瘡腎炎,通常在診斷後五年內出現。狼瘡腎炎在兒童相對於成人患者更常見,且此併發症可能會隨時間而惡化,導致腎衰竭,因此不可忽視。 ▲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 陳政宏醫師 紅斑性狼瘡需長期控制 和平共存、遵循醫囑是關鍵 狼瘡在過去由於治療困難,被稱為「不死的癌症」,但林口長庚醫院兒科吳昭儀醫師表示「這種說法需要調整了」,狼瘡是一個存在已久的疾病,目前國際上都有標準建議的治療方式。狼瘡的治療並非幾天或幾個禮拜就能控制,而是需要長期乖乖吃藥才能讓疾病處於穩定的狀態。因此,建議患者要學習如何與疾病和平共存。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 吳昭儀醫師 臨床上患者在病情控制住的情況下,有機會把藥物種類及數量降到很少或甚至只留一種,然而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需透過主治醫師的診治與判斷,切勿自行換藥或停藥。吳醫師強調:「患者必須配合醫師的用藥,才有機會良好的控制狼瘡。」 狼瘡治療目標:避免或延緩器官損傷 研究顯示,穩定控制疾病活性和可能造成復發的風險因子、及早使用正確的治療介入並降低類固醇使用量可讓器官損害的機會降到最低。目前有多種藥物可供選擇,包括奎寧、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及生物製劑等。吳昭儀醫師說明因為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和其他多種副作用,患者可以和主治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的用藥。國際共識已經提出了新建議,大劑量類固醇僅作為疾病活動期間使用的銜接療法(bridging therapy);針對長期使用,國際共識也進一步降低口服類固醇的每日可接受臨界劑量。亦即把類固醇的角色定義在”使用時間盡可能縮短,劑量盡可能降低;在醫師評估適合的狀態下,以停用為最終目標”。 吳昭儀醫師提醒治療方案通常需要患者與醫師共同討論,以找到症狀控制及藥物副作用之間的平衡點。因此,她呼籲患者們不要灰心,與主治醫師一起努力、穩定控制狼瘡。 Reference Lupus (SLE) Versus Arthritis. https://versusarthritis.org/about-arthritis/conditions/lupus-sle/. Brent, L. H., MD. Lupus nephritis: Practice Essentials, pathophysiology, etiology. https://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330369-overview#:~:text=Lupus%20nephritis%20is%20clinically%20evident,clinical%20manifestations%20of%20kidney%20disease. Musa, R., Brent, L. H. & Qurie, A. Lupus nephritis. StatPearls - NCBI Bookshelf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99817/ (2023). Pan, L. et al. Childhood-onset systemic…

Read More

走出膝關節疼痛困境!再生醫療技術為患者重拾行動力

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特管辦法》和《再生醫療雙法》的通過,為台灣醫療產業奠定了穩固的基礎,期盼創新醫療科技能為國內外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呂紹睿醫師攜手知名生技公司寫下臺灣再生醫療全新里程碑,是《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辦法)發佈實施以來,全台首度發表完整追蹤一年、具備統計意義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成果。 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刷新軟骨再生率 過去兩年,呂紹睿醫師為78名接受「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ACRFP)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進行「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不僅收案數佔全台脂肪幹細胞各適應症總收案數的51%,治療結果更刷新軟骨再生率,達到88%!這項突破也驗證了呂紹睿多年來提倡「軟骨可以再生」的觀念,為全台350萬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帶來嶄新的希望,近年飽受「膝關節疼痛」的公衛專家何美鄉醫師特別出席記者會見證。 圖說:呂紹睿醫師為退化性膝關節炎病患進行「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ACRFP)加上「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治療結果刷新軟骨再生率,達到88%! 據衛福部公布資料,全台以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的追蹤成效報告,平均追蹤217天,約六成病患疼痛指數降低;而呂紹睿醫師與知名生技公司合作的細胞治療計畫,詳細記錄病況、收案期程、疼痛及功能量表、治療前後影像及MRI等數據,已完成長達一年的完整追蹤治療成效分析,結果顯示:疼痛及功能指數有具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更有高達88%的軟骨再生率。 再生醫療技術推動 臺灣超越國際水平 此項「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追蹤成果,是目前台灣規模相當大且具有完整性的重要臨床實證研究報告,累積的數據與醫學成果也展現出國際水準。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特管辦法》和《再生醫療雙法》的通過,為台灣醫療產業奠定了穩固的基礎,期盼創新醫療科技能為國內外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流行疾病學專家何美鄉醫師近年苦於膝蓋疼痛,只要運動後就會痛,甚至要用枴杖輔助行走,直到她決定就醫接受治療,醫師居然跟她說:「妳膝蓋退化的程度,幾乎嚴重到可以換人工膝蓋了。」看過的醫師都只能提供減輕疼痛的治療;唯獨呂紹睿醫師對她說「退化的膝蓋有機會恢復」!何美鄉在接受這項治療後,兩個月就前往日本四國爬山;至今追蹤一年,主觀感受是打網球、爬山、跑步、重訓都不再疼痛。何美鄉希望自己膝蓋的「重生」經驗,能為再生醫學細胞治療累積數據,讓這項治療方法變得更普遍,讓更多人受惠。她表示「再生與退化是兩股互相拉鋸的力量,我的案例是,再生得到了初步的勝利」,她對未來參與各種運動的可能,沒有設限。 圖說:何美鄉表示「再生與退化是兩股互相拉鋸的力量,我的案例是,再生得到了初步的勝利!」 守護屏東偏鄉長者的劉力鈞醫師,他非常感謝呂醫師團隊為其終結長達10年的疼痛,讓他繼續為國境之南的耄耋耆老病患服務。劉力鈞分享康復經歷表示,治療之前,他不管走路、下車都痛,最多只能走幾百公尺,因為血液循環不好,即便身處熱帶的屏東也得穿上厚襪子保暖。他在接受呂紹睿醫師的ACRFP之後,每日可以自如行走1~2公里;進一步接受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後,不僅可以連走5~10公里,甚至可以陪伴家人前往阿里山步道健行。 「ACRFP」技術搭配細胞治療 加速患者康復 傳統觀念認為,退化性膝關節炎是自然老化,軟骨無法再生;呂紹睿醫師以近30年臨床與基礎研究證實,「軟骨可以再生,退化性膝關節炎其實並不是退化,更不是老化!九成以上是內側皺襞產生的內側摩擦現象經年累月磨損破壞軟骨所致」,不同病程的患者能以他獨創的「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KHPO)」三對策治癒,至今已造福國內外上萬名膝關節炎患者。其中,針對第二、三期關鍵期患者施行的第二對策「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ACRFP),因為能幫助患者軟骨再生,擺脫疼痛、重拾行動力,而倍受矚目。呂紹睿說,「多年的經驗,單純執行ACRFP,就能達到70%的軟骨再生率,我一直期待細胞治療的加入讓ACRFP如虎添翼,患者在經由ACRFP清理病灶、重塑關節腔大環境之後,若能接受細胞治療,將大幅縮短等候軟骨再生所需要的時間,達到更高的治癒率。20多年引頸企盼,終於等到相關政策開放,而ACRFP在加入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兩年後,果然見證了軟骨再生機率的大幅提高!」

Read More

器官捐贈如何進行?從意願簽署到檢驗、手術 器捐協調師說明背後流程!

不論是器官捐贈、大體老師等其實都可以作為一種生命的延續,把愛的故事繼續傳承下去。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當生命走向盡頭時,你是否想過自己遺留下的身體該怎麼辦呢?有些人會事先計畫自己的安葬方式、葬禮儀式,有些人則是選擇當大體老師,也有人希望做器官捐贈,讓生命以不同的方式延續下去。不過若要捐贈器官,需要經過哪些流程呢?北榮器官移植小組組長暨器官捐贈協調師廖麗鳳一一說明。 如何簽署器官捐贈?可以指定器官、捐贈對象嗎? 想要做器官捐贈,必須要先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除了在路上或活動中,看到器官捐贈宣導攤位可以前往簽署外,其實還有其他的管道。廖麗鳳協調師表示,像每個醫療院所的服務台、社工室幾乎都有相關服務,以北榮來說,每天固定都有志工在宣導牆處進行服務,也會有協調師利用快閃活動提供服務。 如果不方便到醫院簽署,也可以在線上簽署意願。廖麗鳳協調師提到,民眾前往「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網站,就有專區能幫助民眾進行線上簽署,相當方便。 簽署意願後,便會註記在健保卡及衛福部後台。廖麗鳳協調師表示,在簽署意願時可以選擇要捐贈哪些器官、哪些不捐,也可以指定捐贈,不過僅限五等親內,而且不能只指定一個器官其他都不捐,一定要捐贈超過一個以上同時受惠給其他人,而三等親內若有人在等待器官移植,等待序位還可優先往前。 簽署意願≠可以捐贈 捐贈前須經過「這些」評估 不過,簽署只是表達意願而已,最後能不能捐贈還是要經過醫療評估。廖麗鳳協調師說明,若捐贈當事人發生不幸或生命末期已呈現腦死狀態,經臨床判定為不可逆的死亡時,就會依據當事人器官捐贈的意願並和家屬進行諮詢,開始啟動器官捐贈的流程。 首先在捐贈器官前,會先進行一連串的檢驗評估,廖麗鳳協調師表示,B肝、C肝、梅毒、愛滋等傳染病檢驗是一定要先做的檢查,當檢查結果出來後,還要做抗原、抗體等器官配對相關檢驗,檢驗完畢後會經過第一次、第二次腦死判定,腦死判定通過後,如果是意外死亡,一定要檢察官相驗通過後才能進行器官捐贈手術。 在進行器官捐贈手術前,捐贈者都會住在加護病房獲得良好照顧,以維持血壓、血氧等生命徵象穩定,確保其器官都處於灌注良好的狀態。廖麗鳳協調師表示,由於進入刀房進行手術出來後,捐贈者就是一個遺愛人間的大體了,因此住在加護病房的這段期間,會開放時間讓家屬和捐贈者好好地道謝、道愛、道別。 器官捐贈手術如何進行?手術後會被棄之不理嗎? 而捐贈者的器官摘取手術和受贈者的器官移植手術,幾乎會同步準備並在同一天進行。由於捐贈的器官不一定只有單一一種,而且器官會依照器官捐贈登錄中心的系統分配給各個所需的醫院,因此捐贈者的手術過程可能會有不同的團隊、不同的醫院參與。 廖麗鳳協調師說明,如果捐贈者是外院的患者,受贈者是本院的病人,跟雙方聯絡後,確定受贈者能前來接受手術時,會先將捐贈者及受贈者的血液交叉比對,確認為陰性才會進行手術,手術當天本院的醫療團隊會前往外院進行摘取手術;如果捐贈者是本院的患者,那摘取手術就會全程由本院安排,包含捐贈者什麼時候要進刀房、有哪些醫院團隊會參與、什麼時候開刀等。 進行捐贈手術後,醫療團隊會持續關懷捐贈者家屬,廖麗鳳協調師表示,除了會提供醫療費用減免、喪葬補助外,受贈者還會製作感謝卡向捐贈者家屬致意,在告別式當天院方也會致意並給予關懷,甚至過了一段時間後都還會持續關心捐贈者家屬,像北榮每年會舉辦2次捐贈者家屬聯誼活動,進行靜態療癒、後續關懷等,並不是捐完後就不予理會了。 生命旅程別避談死亡 提早了解更知道如何面對 在迎接「生」時,人往往會感到相當喜悅,但面對「死」時,常會讓人想逃避,甚至對生死議題避而不談,但人生總有下車的一天,雖然這一天或許還離我們很遙遠,不過不妨從現在開始慢慢思考如何面對死亡這件事。 廖麗鳳協調師也認為,現在大家比較避諱談論死亡的議題,生死教育如果能更早一點介入校園,讓孩子提早認識死亡議題,才能幫助民眾在未來做好面對死亡的準備,不論是器官捐贈、大體老師等其實都可以作為一種生命的延續,把愛的故事繼續傳承下去。

Read More

台商心肌壞死 空中加護病房保命

為載送心臟衰竭的顏姓台商回台治療,飛特立航空將飛機改裝為空中加護病房。(振興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53歲顏姓台商8月初因心肌梗塞造成心肌壞死,心臟功能僅剩10%,振興醫院、梧棲童綜合醫院與飛特立航空共同打造飛行加護病房,成功將病患由上海載回松山機場,經振興醫院裝置「心伴左心室輔助系統」,患者已恢復可自由行走。 顏太太表示,8月初發現丈夫說話很喘,且有發燒、全身痠痛狀況,原以為是感冒,但吃成藥多日都未改善,7日就醫才知是急性心肌梗塞,沒想到病情急轉直下,一進醫院就出不了院。 在友人建議下,決定找振興醫院協助回台治療,但飛機需加裝主動脈氣球幫浦,及葉克膜等2項裝備,成為空中加護病房。振興院長魏崢指出,2項設備已達飛機荷載電力上限。 在飛特立航空與梧棲童綜合急診團隊護送下,順利將顏先生於8月20日送抵松山機場,並轉送至振興醫院。 魏崢表示,顏先生經心臟超音波檢查顯示心臟功能低到10%,是十分嚴重的心衰竭,必須進行心臟移植,但在等待移植過程中,顏先生出現體溫偏高的感染症狀,並不適合進行心臟移植。 經顏先生同意裝置「心伴左心室輔助系統」,隔天就可以坐起、不再發燒,肺部感染狀況也明顯改善,10月1日順利出院。

Read More

癌女預立醫療、捐贈眼角膜

奇美醫首席醫療副院長田宇峯表示,小婷勇敢面對生命終點,預立醫療減輕家人負擔。(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一名罹癌的30多歲女子小婷,2年多來進出醫院數十次,勇敢面對生命終點,主動安排安寧緩和醫療、器官捐贈及身後事宜等,並邀家人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希望在她離世後,捐贈「眼角膜」幫助需要的病人,讓愛延續下去。 在年輕時罹癌,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大打擊。年僅30多歲的小婷,面對命運的無情考驗,卻展現出令人敬佩的勇敢與堅強。 小婷2年多來積極配合治療,卻從不喊苦,一直面對生命有限的現實,並選擇以智慧與愛心為自己和家人規劃未來。小婷主動安排身後事宜,完成預立醫療決定,不僅為自己發聲,也體貼家人在面對艱難醫療決策時能夠減輕壓力。 小婷希望在生命最後一刻,家人能勇敢放開她的手,在她離世後捐贈眼角膜幫助需要的病人。家人也在小婷離開後延續了她的善行,並且捐贈奇美醫院「居家呼吸器」與「精神科居家訪視車」,造福更多病人。 奇美首席醫療副院長田宇峯表示,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全台迄今仍有11390人等待器捐,其中以腎臟最多,其次為肝臟。而至今年10月4日止接受器官移植者僅755人。 上述罹癌小婷勇敢面對生命的終點,預立醫療減輕家人負擔,以堅韌、愛心與智慧,成為了生命的典範,教導我們如何以勇敢的態度面對死亡?並以捐贈行善方式,將她的愛留存世間。

Read More

全球首創!胃癌腸癌二合一篩檢

台大醫院、彰化縣衛生局及當地醫療院所經10年研究,成功開發胃癌、大腸癌整合篩檢技術。(台大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16日指出,經台大醫院、公共衛生學院、彰化縣市醫院、診所以及衛生所10年之共同努力研究,完成全球首創之新型態胃癌、大腸癌整合篩檢模式,國健署已於今年起已在台南市等9個縣市試辦二合一糞便篩檢,未來將擴大到全台灣地區實施。 台大醫院表示,研究成功的全球首創新型態胃癌、大腸癌整合篩檢模式,研發成果於10月1日榮登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期刊。這項台灣公共衛生預防醫療新策略,顛覆傳統單一篩檢概念,提出整合篩檢創見,不僅提高篩檢效率,降低醫療人力、成本及增進民眾或病患受檢便利性,更具全球疾病防治普世價值。 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副主任李宜家表示,大腸癌令人聞之色變,但全球胃癌死亡人數卻更多於大腸癌。幽門螺旋桿菌是台灣常見疾病,更是胃癌主因,除菌治療可改善胃部健康,但多數幽門桿菌帶菌無明顯症狀,延誤治癒先機。預防幽門桿菌,就能大幅度減少胃癌風險,台大醫院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自111年起試辦二合一糞便篩檢計畫,在國家傳統大腸癌糞便潛血的基礎上,額外提供幽門桿菌糞便抗原檢查。 李宜家表示,胃幽門螺旋桿菌篩檢非侵入式檢查有碳13尿素吹氣法、糞便抗原檢查,只要冷鏈運送得宜,兩者準確度皆達95%。二合一附加幽門桿菌檢查提升民眾篩檢參與率達14%,可降低21%胃癌發生率,而幽門桿菌檢測陽性者轉介接受除菌治療,成功除菌率可達到97%,治癒後再感染率低,糞便潛血陽性者接受大腸鏡檢查,大腸息肉的偵測率也可提高,二合一篩檢作業是「一次動作,可以同時達成兩個疾病防治的雙重目標」。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指出,胃癌曾是台灣地區10大癌症死因第3位,胃腸肝膽科權威林肇堂與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於民國84年帶領團隊前往馬祖,奠定幽門螺旋桿菌篩檢基礎,而馬祖現在已成全台灣第2長壽縣市。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指出,目前在台南、基隆、新北、苗栗、台中、南投、嘉義市、屏東、澎湖等9個縣市試辦二合一糞便篩檢,明年起將擴大45歲至74歲終生一次的公費幽門桿菌糞便檢測,並以胃癌、大腸癌二合一篩檢擴大到全國實施為目標。

Read More

豬農未洗手碰傷口 染腦膜炎

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自強說,個案因為在發病當日即能盡速就醫,經由醫療團隊進行相關檢查找出病因,並給予最適切的處置治療,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陳金龍∕台中報導 53歲林姓男子因出現感冒症狀、高燒不退、脖子僵硬、劇烈頭痛與雙耳耳鳴等症狀,到鄰近醫療院所就醫,經過相關檢查,懷疑是腦膜炎,但未能找出致病原因。家屬要求安排轉院到童綜合醫院,到童醫院急診室後,患者已陷入昏迷意識不清狀況,緊急進行腦部電腦斷層、腰椎穿刺等檢查,確診患者受到豬型鏈球菌感染導致腦膜炎,入住加護病房並由神經內科主任楊自強給予抗生素治療,住院18天出院返家休養。 楊自強表示,豬型鏈球菌腦膜炎是因為豬型鏈球菌侵入人體腦部腦脊髓液造成腦膜炎發生,其他還可能引發敗血症、心內膜炎、關節炎及支氣管肺炎等。受感染原因主要是因人體傷口、黏膜接觸病菌,或食用未煮熟的豬肉,潛伏期為數小時到3天就會發病。個案是飼養豬隻的業者,本身罹患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疾病,免疫力較弱;個案表示雖然他雙手沒有傷口,但他在發病前曾拔牙有傷口,到養豬場接觸過豬隻後也沒有洗手就碰觸口腔,導致細菌經由口腔既有傷口侵犯腦部,造成腦膜炎並右邊聽力受損。 楊自強指出,個案因為在發病當日即能儘速就醫,經由醫療團隊進行相關檢查找出病因,並給予最適切的處置治療,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若延遲就醫治療,可能併發毒性休克症候群,會有生命危險。呼籲,豬肉切勿生食,豬肉、豬內臟或豬血應煮熟,料理過程也要使用不同砧板或器皿來避免生、熟食混雜導致交叉感染;並且處理生豬肉、豬內臟或豬血時,也要注意接觸的皮膚應該做好防護,避免傷口直接接觸,處理後也因徹底洗手。

Read More

中榮攜手國原院 推動核醫及AI影像平台

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右)與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院長高梓木(左)共同簽署雙方合作。(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榮總與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簽訂合作備忘錄(MOU),由中榮陳適安院長與國原院高梓木院長共同簽署。此次合作將攜手推動核醫藥物及人工智慧(AI)影像平台的應用,促進醫學的進步及民眾的健康。 台中榮總與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簽訂合作備忘錄。(記者陳金龍攝) 本次雙方合作項目包括:國原院開發的動脈粥狀硬化及肝功能造影劑、攝護腺癌標靶放射治療藥物、碘-123 MIBG藥物於路易氏體失智症診斷中的應用,以及腦神經退化疾病AI精準影像平台的開發與應用。藉由合作,雙方將共享最新的研究成果與臨床經驗,進一步拓展核子醫學在心血管、肝臟、癌症及神經退化等疾病領域的應用。 高梓木指出,國原院的核心使命在於透過原子能科技的應用,提升國民健康與福祉,並確保國內核醫藥物的穩定供應。國原院除了運行中的30 MeV中型迴旋加速器負責生產與供應核醫藥物之外,亦積極推動新一代70 MeV迴旋加速器的建設,預計2027年投入運轉,以強化核醫藥物的創新研發能力。 陳適安強調,台中榮總以病人為中心,持續引進先進的醫療技術與設備,提供急、重、罕、難症更好的治療,同時發展前沿科技與創新研究。很高興與擁有豐富的國際臨床試驗經驗的國原院合作,守護國人的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