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醫、維州癲癇中心 簽約交流

成醫跨科部團隊成員包含神經部醫師、神經外科醫師、精神部醫師、高齡醫學部醫師、藥師、專科護理師等專業人員。(成大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癲癇是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時至今日診斷與治療仍存在諸多挑戰。為促進國際合作、提升臨床治療與研究水準,成醫神經部癲癇科主任黃欽威受邀與美國維吉尼亞溫徹斯特癲癇中心建立「姊妹診療中心」關係,制定定期交流計畫,針對癲癇的診斷技術、治療策略及輔助療法建立合作研討。 美國維吉尼亞癲癇中心(Virginia Comprehensive Epilepsy Center, NAEC Level 4)今年6月與成大醫院建立「姊妹診療中心(Sister Clinic)」,雙方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計劃定期交流臨床經驗與研究成果,內容涵蓋癲癇手術、神經功能性手術及相關共病症的照護挑戰。 成醫神經部主任黃欽威與維吉尼亞癲癇中心主任Dr. Paul Lyons前共同主持今年首場線上交流會議,深入探討未來的合作方向,預計每1至2月定期舉行,深化臨床治療經驗和研究成果的交流。 NAEC專家團隊涵蓋神經科和神經外科領域的學者,而成醫跨科部團隊成員包含神經部醫師、神經外科醫師、精神部醫師、高齡醫學部醫師、藥師、專科護理師等專業人員。 黃欽威強調,跨科別的國際合作不僅為癲癇研究與治療注入嶄新的動力,更拓展臨床治療的思路和方向。成大醫院與維吉尼亞大學的交流,標誌著學術合作的新里程,未來也將逐步擴展至實地參訪與觀摩,促進國際學術進修機會,為成大醫院的國際合作開創新篇章,也期望有助提升癲癇患者的臨床照護品質。

Read More

男高血壓又嗜重鹹 睡醒腦梗

54歲羅姓男子罹患高血壓,未依照醫囑按時服藥而中風,經大甲李綜合醫師張峻誠術後,刻已進行復健。(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54歲羅姓男子罹患高血壓,卻沒有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平常喜歡吃重口味的飲食,月初在家中突然覺得身體不適,以為睡覺起來就會變好,醒後才驚覺左手無法伸直,眼球往右邊,緊急送醫,發現是梗塞性腦中風,馬上手術,20分鐘便順利移除血栓,患者治療復健後,已經順利出院。 大甲李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峻誠表示,患者家中有高血壓家族史,平時卻不按時服藥,飲食也不正常,導致胃潰瘍、胃出血,手術後,儘管有高血壓也沒有按時服藥,月初颱風全台放假,他晚上9點多入睡,清晨1點清醒後,覺得左側肢體輕微無力卻不以為意繼續睡,上午8點病情加劇無法行動,卻還是認為沒什麼事。 張峻誠透露,患者覺得身體不適後,覺得「睡覺起來就好了!」因此,再吃了兩顆安眠藥繼續睡,中午家人要叫他起床吃飯,驚覺他根本無法起身,左手屈曲無法伸直,而且眼球飄向右邊,家人緊急叫救護車送苑裡李綜合檢查,血壓飆高180mmHg,右腦梗塞性中風,轉送到大甲院區緊急取栓。 患者從苑裡院區轉送到大甲院區時,馬上聯絡各值班醫師,台中榮總醫師支援開刀,兩院醫師合作,只花了20分鐘便完成取栓手術,術後住加護病房觀察,病情穩定後轉出普通病房,已經順利出院。 「我以為吃止痛藥就會好,沒想到居然是中風。」羅姓患者說,他平時要服用多種藥物,只要身體有疼痛感,就想吃止痛藥,然後再睡覺,沒想到居然會是腦中風。 羅姓患者表示,他平常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雖然知道自己罹患高血壓,但是卻忌不了口,還常抱怨太太煮的飯太清淡,連吃荷包蛋也要淋上醬油。 張峻誠強調,高血壓的患者,一定要養成每天規律時段的量測血壓變化,更要調整飲食,要少油、少鹽、少吃加工食品,多吃蔬果、高纖的食物,還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要遵照醫囑規律的用藥,也要定期回診追蹤病況,才能穩定病情,減少腦中風的發生機率。

Read More

守護大腦健康營養師分享麥得飲食對抗失智症

營養師張家豪以麥得飲食原則,製作什錦堅果飯捲、甜椒鑲飯、生菜鮭魚鬆,兼具美味與健康,提供民眾參考。(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的數據,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的盛行率已達7.99%,失智症問題往往造成家人的困擾;台東馬偕醫院營養師張家豪推荐一延緩失智症飲食新模式「麥得飲食」(MIND diet),除調整飲食,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和良好的壓力管理,都是保護大腦健康的重要措施。 張家豪指出,麥得飲食是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高血壓防治飲食)的優點,針對腦部健康設計,並減少阿茲海默症及其他認知退化疾病的風險,強調攝取未精緻全榖雜糧、蔬菜、堅果和橄欖油等健康食材,並建議減少紅肉、速食、高糖及高鹽食物的攝取。 研究顯示,這樣的飲食結構不僅能改善心血管健康,還能有效延緩神經退化過程,對於大腦保護有顯著效果。 具體來說,麥得飲食鼓勵每餐攝取三分之一的全榖雜糧,同時多食用含有豐富纖維、植化素與抗氧化成分的蔬菜,這些營養成分能夠為大腦提供良好的保護。 此外,建議減少紅肉的攝取,並以魚類或植物性蛋白質取而代之,尤其是魚類中富含的Omega-3、EPA及DHA等成分,對於保護心血管和降低失智症風險具有重要作用。 烹調油則以橄欖油為主,不飽和脂肪酸和多酚類物質有助於大腦健康。堅果也是麥得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攝取一湯匙即可補充鋅、鎂等微量元素。 他強調,對於患有慢性腎臟病或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建議在營養師指導下進行飲食調整,避免因高纖維或高磷鉀食物,帶來不適反應。

Read More

孩子成長「三大」健康警示 發現異狀應及早診治

臺北榮民總醫院為響應國際兒童成長意識月舉辦衛教講座,增加家長對孩童健康意識認知。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陳佳慧報導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兒童健康問題日益成為家長與醫療專業人士關心的重點。隨著生活習慣的轉變以及外界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各種健康挑戰,尤其是生長遲滯、性早熟以及營養不均衡這三大問題,逐漸引起廣泛重視。生長遲緩影響孩子發育,也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長期影響。性早熟可能引發孩子在生理與心理上的不協調,進而對其未來的成長與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此外,營養失衡也是當今兒童健康中的一大隱憂。因此,對家長而言,深入了解其原因及治療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才能確保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生長遲緩警訊 家長應時刻注意孩童生長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陳燕彰醫師說明,生長遲緩是指兒童的身高或體重未達年齡和性別標準,通常以生長曲線衡量,當身高或體重低於同齡兒童第3百分位數或生長速度異常緩慢時,可能被診斷為生長遲緩。其成因多樣,包括遺傳因素、營養不良、內分泌異常、慢性疾病及小於胎齡兒(SGA)。對於生長遲緩的兒童,家長應與臨床醫師合作,定期就診進行生長評估,依照醫師診斷評估使用生長激素治療,此治療方式通常在開始後幾個月內顯現效果,早期介入能更有效促進生長,建議在生長板尚未閉合前進行,以便獲得更顯著的增長,及早開始生長激素治療至關重要。 陳燕彰醫師提及孩童在不同年齡,家長應注意是否有提早發育的情況,女孩約在九歲開始發育,男孩則約十歲,如在七歲或八歲前出現徵兆需警惕。家長應與醫師合作,定期評估孩子的生長情況,並確保均衡飲食、早睡及適量運動,以支持健康發展。 兩大關鍵年齡 須注意孩童是否過早發育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特約主治醫師黃正宏提到,性早熟是指兒童在正常年齡範圍之前出現性發展的情況,通常女孩在7歲之前,男孩在8歲之前。常見原因包括內分泌失調、腦部腫瘤、遺傳因素、或接觸環境中的激素類物質等。性早熟的症狀可能包括女孩乳房發育、月經來潮、男孩陰莖增大、陰毛生長及聲音變化等。這些變化通常伴隨著身體其他青春期特徵的提前出現。 黃正宏醫師說明,性早熟對孩子的影響除了心理壓力外,還可能導致生長板過早閉合,從而影響最終身高。由於骨骼成熟的速度加快,身高的增長可能會提前停止,導致最終身高低於預期。若孩子被診斷為性早熟,醫生通常會進行一系列檢查,包括血液檢查以測量激素水平、骨齡評估和影像學檢查(如腦部MRI)以排除結構性問題。治療方式可能包括使用激素抑制劑,以延緩青春期的進程,讓孩子有更多時間成長。早期診斷和適當的治療對於減少性早熟的長期影響至關重要。 現代兒童肥胖與營養健康亮紅燈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任楊佳鳳醫師指出,現代兒童的營養健康問題中,肥胖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挑戰。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許多兒童攝取過多高糖、高鹽和高油脂的食物,這不僅影響體重,還可能導致未來的健康問題。快餐和加工食品的普及,使得兒童接觸原型食物的機會減少,進而攝取不健康的添加劑和化學成分。許多常見食物和醬料中隱藏著大量糖分,這加重了不良飲食習慣對健康的負擔,並與代謝症候群有關。 家庭環境對兒童飲食習慣的影響深遠,許多家長錯誤地認為肥胖是健康的標誌,因此有必要提高對飲食健康的認識。確保兒童攝取均衡的營養素,包括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至關重要。學校午餐的營養品質也應限制含糖飲料和加工食品的供應,以改善飲食結構。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家長和學校需共同努力,引導兒童攝取原型食物,並教育他們正確的飲食觀念。 此外,楊主任補充,對於發育較遲緩的兒童,除了生長激素的治療外,應先確定發育遲緩的具體原因,然後改善飲食習慣。均衡攝取營養是促進健康成長的關鍵,而藥物治療不建議在12歲以下使用。長期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所有家長及兒童的必修課。 ▲左起:臺北榮民總醫院 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陳燕彰醫師、兒童醫學部 部主任 牛道明醫師、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任 楊佳鳳醫師、兒童醫學部特約主治醫師 黃正宏醫師 響應兒童成長意識日 北榮舉辦衛教活動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遺傳內分泌科牛道明部主任表示臺北榮民總醫院所舉辦的兒童成長倡議行動衛教周為響應9月20日國際兒童成長意識日,旨在提升家長及社會對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視。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的生長狀況認識不足,可能忽視了早期診斷與介入的重要性。牛道明部主任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讓家長瞭解定期追蹤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此外,暑假結束,牛道明部主任建議家長協助孩子調整作息,恢復規律生活,並保持均衡飲食,特別注意補充營養,促進健康成長。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別是在新學期來臨時,適當的支持與鼓勵能幫助他們順利過渡到校園生活,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Read More

多發性骨髓瘤治療再進化!「四合一療法」降低復發率、延長存活

幾乎所有多發性骨髓瘤病人都會復發,且隨著每次復發,間隔縮短、腫瘤負荷增加,疾病惡化與死亡風險也會攀升。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韋彤報導 一聽到多發性骨髓瘤,不少人誤以為是長在骨頭的腫瘤,但其實它是一種骨髓內漿細胞惡性變化的腫瘤,屬於血液腫瘤的一種。幾乎所有多發性骨髓瘤病人都會復發,且隨著每次復發,間隔縮短、腫瘤負荷增加,疾病惡化與死亡風險也會攀升。所幸,現今多發性骨髓瘤用藥也有相當大的突破性進展,為這個被視為難以治療的疾病帶來更多希望,達到延緩復發並增加存活時間的目標。 多發性骨髓瘤好發於年長者 常以「CRAB」四大症狀表現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蔡淳光醫師指出,多發性骨髓瘤發病從50歲後慢慢跟著年齡上升,平均確診年齡為70歲左右,屬於一種老年人疾病。臨床上,會將其典型4大症狀合起來稱作CRAB(螃蟹),C代表高血鈣(Hypercalcemia)、R代表腎功能變差(Renal failure)、A代表貧血(Anemia)、B代表骨頭病灶(Bone lesions)。 其中貧血是最常見的症狀,若出現頭暈、全身無力就要有所警覺。值得注意的是,多發性骨髓瘤可能侵犯到骨頭,造成骨骼破壞,所以不少人是在骨折就醫才發現罹病。 多發性骨髓瘤無法根治、易復發 首次治療非常重要 多發性骨髓瘤沒有辦法根治,且復發性高,每次有效治療的時間會遞減,因此,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當前較理想的治療策略!不過,並非每個人都能如此幸運符合移植條件,蔡淳光醫師說,若一開始診斷太晚或未能及時用藥,當器官已受損、腎功能已經變差,就很容易發生感染,使後續的治療變得更加棘手。此外,治療藥物所產生的各種副作用,也是骨髓瘤治療中隨時都要注意的,成為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一大挑戰! 因此,「首次」治療非常重要,醫師會根據病人的年紀與身體健康狀況,從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降低併發症如感染、神經病變等,達到疾病穩定控制、延緩復發、提升存活率之目標。 多發性骨髓瘤現行治療4大方式 組合療法為治療主流 以往化療藥物是多發性骨髓瘤的第一線選擇,但因為罹病者多為老年人,考量病人的年紀及身體耐受性,治療常有所限制,使整體的治療成效不佳。但是,隨著精準醫療時代來臨,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選擇更多元,包括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物、類固醇、單株抗體等四大類,都是常見的治療手段,無論是治療疾病本身,或者預防併發症都有相當大幅度的進步,病人的存活率也有所改善。 蔡淳光醫師表示,在接受骨髓移植前,會使用蛋白酶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物以及類固醇,搭配組合成「三合一療法」作為誘導治療,減少癌細胞數量,提升病人移植機會與成功率。但若病人具有高風險復發因子,疾病穩定期就會縮短,治療難度也會跟著提高,此時就需採更積極、更有深度的治療方式。 四合一加強治療深度 盼第一線治療跟上國際腳步 根據數據顯示,光是一線治療到二線治療間,約有二到三成病友死亡而無法接受到下一線治療。蔡淳光提及,相較於三合一療法,目前國際治療趨勢可於第一線治療加上單株抗體,採用「四合一療法」,期能讓病人獲得更深度治療,延緩復發,拉長存活年數。而目前台灣健保單株抗體給付於第二線治療。若能根據病人情況,適時將單株抗體納入第一線治療選項,增強治療效果,對病人而言以期能降低復發和死亡風險。 出現疑似症狀盡早就醫 遵從醫囑有效控制 蔡淳光醫師也分享早期診斷及積極治療的重要性。門診間一名50歲男性患者,因背痛、貧血、骨頭痛就醫,進一步檢查發現罹患多發性骨髓瘤,在接受「三合一療法」的積極治療後,身體狀況進步,之後順利進行自體幹細胞移植,目前疾病狀況穩定,已返回工作崗位並於門診定期追蹤。現今隨著治療的進步,部分患者若能在確診的第一時間就加入單株抗體使用,以四合一療法加強治療深度,在早期能清除大部分骨髓腫瘤,達到有效控制疾病的目的,提前為後續骨髓移植做好準備。 蔡淳光醫師提醒,多發性骨髓瘤症狀不具特異性,很容易輕忽,通常發現大多已經錯過治療黃金時間,使治療過程較為艱辛且預後效果不盡理想,所以早期發現是最重要的關鍵。因此,若有高血鈣、貧血、骨頭痛、腎功能變差等症狀出現,建議應及早就診確認病因,以提高治療效果。

Read More

高市學童停車場遭蛇吻 疑青竹絲

颱風過後蛇出沒,新上國小學童左足第3趾疑遭青竹絲咬傷。(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山陀兒颱風掠境後頻傳蛇類傷人事,一名國小學童傳出疑遭青竹絲咬傷住院,幸無大礙;17日衛生局也證實另有3起毒蛇咬傷就醫案,經緊急送醫治療均無生命危險,衛局呼籲若遭遇蛇咬請務必保持鎮靜,「明確辨識及早就醫」本市山區衛生所及急救責任醫院常備蛇毒血清,可就近盡速就醫或撥打119送醫急救。 衛生局指出,一名新上國小學童10月14日晚間9時許由家長陪同至高醫急診就醫,主訴在民間停車場(至聖路與光興街交叉)被「綠色」的蛇咬傷,左足第3趾有2個咬痕,因未及辨識蛇的品種,無對應之蛇毒血清處置,目前針對患者臨床症狀施以支持性治療住院觀察中。 對於學校周邊發生疑似有毒蛇出沒,校長王彥嵓指出,已要求針對校園戶外落葉殘枝的清除暫停,有成疊整堆的,均改由總務處以落葉吹風機清楚集中後,再由大人處理打包;再者,總務處即刻進行除蟲防蛇處理,同時也請老師加強學生戶外防蛇防蟲教育宣導。 衛生局指出,經再清查於颱風過後10月1日迄今另有2案毒蛇咬傷就醫案(1案為動物園員工、1案為民眾至左營軍區工地)已給予對應之抗蛇毒血清治療;於同期間消防局救護系統,10月4日那瑪夏區民眾除草時遭赤尾青竹絲毒蛇咬傷送醫一案,經送衛生所緊急施打毒蛇血清,意識及生命徵象均正常穩定。 衛生局指出,蛇咬風險以野外活動為主;應穿著具有防護功能的長袖長褲和包鞋,避免穿短褲涼鞋登山或夜遊;如果遇到蛇,切勿徒手打蛇或抓蛇,可通報市府1999轉請農業局處理。若遭遇蛇咬請務必保持鎮靜,「明確辨識及早就醫」,可盡速就醫或撥打119送醫急救。

Read More

長者3成下肢衰弱 坐著不用手撐難站起

屏基攜手7-ELEVEN串聯多元送取餐模式,降低屏東長輩骨鬆肌少風險。(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基督教醫院在今年與7-ELEVEN攜手合作,展開「地球永續你我日常.友善照護健康好福企」公益募款活動,於部分屏東社區關懷據點試行辦理,即早為據點長輩及志工,補充普遍缺乏的蛋白質及鈣質,降低骨鬆肌少風險。 屏基執行長余廣亮分享,今年衛福部發布的「111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指出,有逾1成的長者在1年間未刻意減重的情況下,體重減輕;近3成長者下肢功能衰弱,不依靠手支撐就難以從椅子上連續站起。 余廣亮強調,高齡族群更要比年輕人吃得好吃得巧,補充高密度營養的蛋白質及鈣質,維持肌肉量、減少骨質流失,才能降低因為肌力不足導致跌倒、骨質疏鬆造成骨折,所伴隨的臥床風險及照護壓力。 屏基與屏東縣府協力,針對據點長輩及熟齡志工,進行身體組成分析、肌肉及骨質密度測量,了解年長者身體狀況,適度補充營養點心。 屏基同時藉由畢嘉士基金會共同響應支持「饗樂餐廳」健康餐食服務,讓屏東長輩們不只享用均衡豐富的餐點,還能「吃飯配話」增進與人互動,達到健康促進、延緩失能退化目的。 畢嘉士基金會也運用與7-ELEVEN共同打造的全台第一家樂齡門市,加入「好鄰居送餐隊」服務行列,提供正式工時給薪模式與油資補貼,鼓勵門市夥伴用送餐行動,將愛心及關懷送到弱勢長輩家中。 這項「地球永續你我日常.友善照護健康好福企」公益募款活動,連結鄰近據點的7-ELEVEN門市,運用OPENPOINT APP「行動隨時取」功能,以線上、線下多元送取餐服務模式,提供可即食的蛋品及乳品等營養補充;即日起只要到門市投下零錢,或利用OPENPOINT APP、ibon便利生活站等多元捐款方式,就能支持屏東長輩吃得營養、老得健康。

Read More

聲帶變薄/失去彈性 嗓音也會老化 銀髮族6招護嗓養聲

亞東醫院耳鼻喉部語言治療師林峯全指出,銀髮族「嗓音」老化可透過科學儀器,客觀分析聲音品質,量身訂做養聲健聲計畫。(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隨著年齡增長,「嗓音」也會老化!亞東醫院耳鼻喉部語言治療師林峯全指出,嗓音也會隨著老化逐漸變得沙啞、微弱,甚至失去原本的音色。老化的聲帶可能會出現變薄、失去彈性等狀況,導致聲音沙啞單調,也容易因長時間說話而感到疲勞,進而出現嗓音顫抖、音高或音量難以控制的問題。 林峯全表示,嗓音的變化不僅影響日常溝通,嚴重時還可能引發自卑、焦慮等負面情緒,甚至減少社交互動,然而透過適當的保健措施,不但能延緩聲帶老化,還能改善嗓音品質。 林峯全提出銀髮族保持健康嗓音的6招保養妙方:1.保持聲帶濕潤,聲帶過於乾燥會使黏膜的震動不穩,影響聲音的清晰度;銀髮族應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尤其在說話或唱歌前),應避免攝取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飲品。 2.適度使用嗓音,適度說話或唱歌有助於維持聲帶健康,避免因缺乏使用而萎縮,不過用聲過度也會導致聲帶疲勞。因此,每天適度用聲最為理想。 3.接受嗓音訓練,就如同鍛鍊身體可保持肌肉健康,適當的嗓音練習有助於保持聲帶的彈性和力量。 4.注意呼吸運動,呼吸是發聲的動力來源,當呼吸淺而急促時,會影響嗓音的穩定度;建議每天練習深呼吸,維持規律運動習慣,提升肺活量與呼吸控制能力,促進整體嗓音健康。 5.避免刺激物質,避免吸菸和暴露在二手菸中,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會嚴重損傷聲帶外,減少食用辛辣食物及飲用過熱飲品,以免刺激喉嚨,影響發聲功能。 6.定期接受檢查,嗓音保健與其他健康問題一樣,需要定期檢查,建議銀髮族定期至耳鼻喉科檢查嗓音狀況,若發現異常變化應及早就醫,防止病情惡化。

Read More

三陰性乳癌末期 她抗癌4年跳傘圓夢

台中榮總乳房腫瘤外科醫師蔡易臻(左)說明病患檢查發現乳癌腫瘤,並已轉移局部遠端淋巴及骨頭。(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年前、全球防疫新冠肺炎時,當時25歲的賴姓女子正在澳洲打工渡假,洗澡時意外摸到左側乳暈有約5元硬幣大小異物感。不料2、3個月後乳房腫塊快速變大,腋下也出現零星硬塊,此時腫塊大小已從5元硬幣變成壘球,肉眼可見左乳嚴重變形且開始疼痛,立即返台就醫,確認為三陰性乳癌第4期,合併骨頭及胸內淋巴轉移,腫瘤大小約10公分。 台中榮總進一步安排她基因檢測確認為BRCA遺傳性乳癌基因變異,接受PARP抑制劑藥物治療有效抑制腫瘤。抗癌至今4年,目前持續服用PARP抑制劑且每3個月檢查追蹤1次,腫瘤未復發也沒有轉移,今年暑假,她重新踏上澳洲一圓之前因病中斷的夢想,更完成了跳傘挑戰。 賴姓女子治療期間樂觀面對,以繪畫抒發心情完成line貼圖。(記者陳金龍攝) 賴姓女子說,經歷化療、落髮、疼痛的困難階段,她的堅持得到回報,腫瘤逐漸縮小並接受手術切除,乳房中找不到殘留的腫瘤細胞。 這次的經歷也讓賴女和家人更加重視自身健康,在醫生建議下,她的母親和姊姊接受了BRCA基因檢測,結果顯示賴媽媽為基因帶原者,目前定期做乳房攝影及超音波檢查。 台中榮總乳房腫瘤外科醫師蔡易臻解釋,賴女帶有BRCA基因變異與國際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家族的情況相同,此基因變異者終身罹患乳癌的機率高達83%以上,遠高於一般人約13%的機率。若有生育,將有50%機率把BRCA基因遺傳給子女。 蔡易臻指出,乳癌中「最惡性」的三陰性乳癌(TNBC)因術後5年復發機率高達28%,比其他類型乳癌高,且治療選擇有限,無法使用目前多數乳癌的治療方式,如荷爾蒙治療或標靶藥物等,主要治療以化療為主,約占全部乳癌類型的15至20%,未滿40歲的患者中發生率又更高,在三陰性乳癌患者中約3至8%可能帶有BRCA基因變異。 蔡易臻說,家族中有三陰性乳癌或卵巢癌病史的人士可考慮進行基因檢測。今年年中起,健保針對三陰性乳癌患者提供1萬點的檢測給付,而台中榮總醫學研究部有自行開發檢驗且獲衛福部特管法通過核可,可協助個案檢驗。 對於家族內有三陰性乳癌病史且帶有相關基因的人士,建議可針對已知的突變點位進行費用較低的桑格定序法檢測。一旦確定帶有相關基因,建議從20歲起就開始定期進行乳房檢查。

Read More

每年乳癌逾萬 我比歐美早10年好發

國衛院研究顯示,台灣女性乳癌患者之基因變異與歐美患者相似,但好發年齡層卻低約10歲。(國家衛生研究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有超過1萬名女性被診斷出乳癌。國家衛生研究院助研究員主治醫師陳尚鴻17日指出,台灣女性乳癌患者之基因變異與歐美患者相似,但好發年齡層卻較歐美低約10歲,可能是因為文化、飲食等環境因素造成的影響。 國家衛生研究院指出,乳癌治療涵蓋了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療法等多種方式。但因乳癌的亞型多樣化,不同的亞型會有不同的預後和治療反應。 為了建立台灣乳癌腫瘤組織的基因變異圖譜,幫助每個患者根據癌症類型和基因特徵來量身訂做治療計畫,國家衛生研究院對保存在奇美醫學中心的乳癌組織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檢測。 陳尚鴻指出,東亞女性癌症好發年齡層較歐美國家低,統計台灣乳癌發生率最高的族群落在45到55歲間,較歐美的55到65歲低,對於台灣社會經濟與家庭支持產生重大的負擔,但過往國內較缺乏對乳癌基因變異圖譜的研究。 乳癌患者在臨床治療藥物的選擇,可依據荷爾蒙受體、第2型人類表皮細胞受體(HER2)的表現,分類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陽性及三陰性乳癌等3種,研究團隊共分析了116份台灣乳癌檢體,經過440個致癌基因的檢測,發現常見突變之致癌基因包含PIK3CA、TP53、KMT2C等,顯示台灣乳癌常見之致癌基因突變與西方國家患者相似。 陳尚鴻說明,癌症的發生除與基因變異有關,環境也會影響基因表現,從研究結果來看,推測台灣乳癌好發年齡較低,未滿50歲的年輕型乳癌患者占所有乳癌患者的32%,是歐美國家的1.3倍,且好發年齡層較歐美低約10歲,可能是因為文化、飲食等環境因素影響,或是也可能是在這440個常見腫瘤基因之外,較少被討論或未知的基因突變造成。 國衛院主任秘書洪文俊指出,除了突變基因本身,其mRNA、蛋白質表現量、甚至蛋白質功能改變,都會影響癌症是否發生、與發生後的嚴重程度,因此需要持續從基因、轉錄到蛋白質體等,繼續做全面性了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