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出油飄異味,頭髮扁塌出異味,該怎麼處理?

如果已經有了異常出油的問題,陳俊豪醫師表示,除去遺傳因素以外,日常生活仍有我們能自己掌控的部分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天氣又熱了起來,摩托車上、安全帽下,不論長髮或短髮,接近頭皮那幾公分的煩惱絲,出門前細心照料,沒多久又扁塌,甚至飄出異味。現代人飲食、作息較難控制,皮膚容易出油,頭皮也是好發地帶,總是得面對造型維持困難,頭髮產生油耗味,甚至頭皮長痘。 出油為正常現象,過度分泌成困擾 整形外科診所院長陳俊豪醫師表示,肌膚出油主要來自於真皮層皮脂腺,會穩定在角質層分泌油脂,作為潤滑劑,保護皮膚、適當潤澤;第二影響出油的是角質細胞,也會分泌脂質,防止肌膚水分流失,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但此類功能如果過度分泌,導致失常的時候,就會造成許多困擾,有些人是遺傳問題,有些則是工作壓力、作息不規律,喜好高糖、高油、高鹽的飲食,或者季節變化──如夏季氣溫每上升一度,就會增加油脂分泌百分之十。 粉刺、痘痘、痘疤常見,頭皮更是影響髮量 陳俊豪醫師說明,頭皮與臉部出油過度,都會堵塞毛孔,造成發炎,臉部可能進而形成痘痘粉刺,甚至長久不癒形成痘疤,引起容貌焦慮;頭皮則是會頭髮偏細、易掉髮,如果油脂與汗水混合,也有高機率產生油耗味,影響社交,而如果因此清潔方式不當──不論過油或過於乾燥──都會產生頭皮屑。 預防勝於治療,醫學協助控制 如果已經有了異常出油的問題,陳俊豪醫師表示,除去遺傳因素以外,日常生活仍有我們能自己掌控的部分。例如調整作息、飲食控制、調節生活壓力等等,如果頭皮出油過盛,可以先沖洗頭皮、頭髮的髒汙,注意水溫不要過高,清潔用品搓揉起泡後,用指腹清洗,將泡沫帶至頭髮,之後清潔壓乾即可,吹風機溫度也建議盡量溫和,如果真的很油,適當使用吸油面紙也是方法之一。 在醫學上,陳俊豪醫師說明,也有一些方式能協助控油,避免肌膚過度出油與產生粉刺、痘痘問題,口服藥如A酸,但限制較多;療程則有藍雷射,在醫師專業判斷下,幾乎無限制。 抑制皮脂腺分泌,結合消炎滅菌功能,從根本解決 大眾較常聽聞的A酸,有較多副作用,用藥後,對肝臟功能有影響,且肌膚容易乾燥,也必須避免一些臉部療程,同時年紀限制多、孕婦不能使用;藍雷射則是以1450nm、450nm兩種波長施打,由於450nm波長為藍光,故稱為藍雷射。藍雷射除了改善肌膚出油外,也有消炎滅菌抗發炎的作用,幾乎無痛,過程不用敷麻,會先以1450nm波長進行處理,以此控制肌膚出油量,再以450mn波長滅菌,控制出油、消滅痤瘡桿菌兩者合一,不論是頭皮或臉部,都能從源頭改善肌膚問題。 出油問題並非無解,勿焦慮與過度清潔 陳俊豪醫師說明,想預防過度出油的問題──不論是頭皮或臉部──從生活調整,一定是最好的,陳俊豪醫師建議,對肌膚狀況有任何疑慮,最好讓專業醫師判斷,避免自行處理導致肌膚問題越來越糟。現代醫學有一些工具能協助治療肌膚的過度出油問題,如藍雷射,大多數人大概三到四次療程就能有感;嚴重的人,則可能要十到十二次的治療。 如果有肌膚過度出油的問題,只要願意進行治療,由醫師幫助治療,基本都能改善,一般民眾不用太焦慮於肌膚出油問題,出油基本都是肌膚自我保護,大多數只要沒有異常即可,如果因此過度清潔,反而對肌膚有礙。

Read More

重塑自信魅力!探討男性泌尿科整形趨勢及需求

從美學的角度而言,現在有許多人開始注重起包皮外觀,除了追求簡單俐落之外也希望能讓伴侶留下好的印象。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呂佳恆報導 整形風氣盛行的時代,讓許多人追求起變美帶來的自信,如今愛美也不再只是女性的專利,有越來越多男性也開始關注起自身的外貌,希望透過整形手術重新展現容光煥發的一面,也讓臨床上男性泌尿科整形需求有越來越多手術選項;雅丰診所泌尿科李秉叡醫師指出,愛美是人的天性也是權利,男性開始化妝、打扮也是這近十年發生的事,許多觀念隨著時間會慢慢改變,也許往後二、三十年,男生做醫美的比例或許會比女生還高。 包皮槍包皮手術 傷口美觀術後復原快 在男性泌尿科整形手術中,割包皮手術是最常見的手術之一,大致又分為傳統割包皮以及包皮槍割包皮兩種方式,最大差別在於傷口美觀度以及手術時間。傳統割包皮因使用手術刀切割,傷口無法達到器械切割般的漂亮並且因為創傷較大術後恢復長;然而包皮槍手術,則以包皮環切吻合器一次完成切割及縫合,手術時間短、傷口美觀、術後腫脹及疼痛感也較傳統方式低。 包皮反覆發炎感染 醫建議可做割包皮手術預防 李秉叡醫師解釋,以醫療角度而言而言,割包皮手術能幫助包皮割掉多餘部分,減少尿垢殘留、細菌滋生因而降低發炎、感染等問題,甚至還能預防罹患陰莖包皮癌的風險。從美學的角度而言,現在有許多人開始注重起包皮外觀,除了追求簡單俐落之外也希望能讓伴侶留下好的印象。 陰莖異體真皮植入增大手術夯 不須擔憂植入物排斥反應 另外,陰莖增大術也是近幾年在男性泌尿科整形手術的熱門選項之一,雖然選項包含包皮筋膜摺疊、自體脂肪移植、玻尿酸注射以及異體真皮植入等四種方式;李秉叡醫師提及,目前臨床上的趨勢逐漸被異體真皮植入的方式所取代;異體真皮的來源主要是透過將捐贈的皮膚經過放射線的方法消毒並去除細胞核,相較其他外來植入物能減少可能造成的排斥反應, 也能降低不必要的風險。 泌尿科整形手術成功關鍵 仰賴專科醫師臨床經驗 不過泌尿科整形手術成功的關鍵,最重要還是得仰賴專業醫師的臨床經驗累積;李秉叡醫師舉例,以泌尿科醫師而言,因對於男性泌尿等結構組織相當了解,因此相對在臨床手術過程懂得避開相關風險,減少後續引發併發症的機率,此外,除了選擇經驗豐富、擁有執照認證的專科醫師,術前諮詢以及配合醫師團隊術後的衛教,也是影響手術成功的因素之一。 術前諮詢、術後衛教 確保達到最佳理想成果 李秉叡醫師解釋,臨床不乏有許多因為盲從網路過度渲染、誇大不實的影音來追求泌尿科整形手術的男性,這時就得靠術前諮詢來幫助患者破除迷思,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至於術後也應配合醫師團隊的衛教,包括如何去按壓止血、消水腫或是避免過度拉扯等,才能避免造成傷口癒合不良,甚至併發症等情況發生。 愛美不分男女 台灣男性泌尿科整形正向發展  事實上,男性泌尿科整形像陰莖增大術在韓國已流行20年之久,南韓全國五千萬人口中每年約有五千名男性接受陰莖增大手術,已達到穩定的階段;相對比起韓國,我們台灣對於生殖器外觀的整形接受度還是有落差;李秉叡醫師則認為台灣的觀念正慢慢開放,像是比較在意美觀的年輕男性族群還無法負擔高昂的手術費用,而經濟富裕的中老年男性族群對於外觀也不這麼執著。不過儘管台灣男性在泌尿科生殖器官的整形手術還有一段路要走,至少我們已經未雨綢繆搭上這波先機。

Read More

7旬嬤罹公主病 中醫針藥助眠

中醫師劉蕙瑜(中)以針灸搭配藥方治療7旬嬤的「公主病」,2個月後疼痛減半,且已可入睡。(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70歲林姓阿嬤全身疼痛1年多,頭痛、手腳痛、全身到處都感覺痛,甚至出現劇痛致無法睡,就醫診斷罹患「纖維肌痛症」,即一般俗稱「公主病」。經中醫針灸搭配中藥方治療2個月後,由2天發作1次減緩為1週1次,疼痛減半,終於能好好睡一覺。 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科醫師劉蕙瑜指出,纖維肌痛症是一種慢性廣泛性的疼痛,又稱「公主病」、「痛痛病」,通常伴隨疲勞、睡眠障礙、情緒障礙和其他病症,如腸躁症、慢性疲勞症候群。此病病因不明,病理機轉尚在研究階段,除了廣泛疼痛外,體檢、實驗室和放射學檢查也無明顯異常,常被認為是身心方面的問題,越無法確認病況,患者的焦躁與憂慮越發嚴重。台灣約有130萬的患者因此病困擾,女性患者居多達8、9成(以20~55歲女性族群最多),長期疼痛對醫療照護的需求甚高,後續導致生活品質降低甚至失能。 劉蕙瑜說,纖維肌痛症在中醫歸類為「痺症」,中醫常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無論是外邪、外傷及內在情志因素都可使經脈氣血運行不暢。中醫根據患者體質、疾病屬性加以辨證對治,針藥治療上亦依不同患者也都有專屬的治療方式。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6年提出64種針灸適應症;2018年美國中醫藥雜誌的研究顯示,美國人最常用針灸來處理問題的前10名,大多與疼痛、情緒、睡眠相關,如下背痛、頭頸痛、失眠憂慮等。上述適應症與本病3大症狀廣泛性疼痛、睡眠障礙、疲勞息息相關,歐洲抗風濕聯盟將針灸視為相對安全且有相當程度的治療方式,能有效改善疼痛。

Read More

護團爭居家訪視費 健保署:假日加成做起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護理團體喊話盼提高居家護理師訪視費用至少20%。健保署長石崇良12日指出,可先從假日加成做起。 護理團體12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理事長曾勤媛表示,不論刮風下雨,甚至COVID-19疫情期間,居家護理師依然到長輩家中提供服務,但10多年來物價飛漲,居家護理師訪視費卻從未調整。 為此,她向政府喊話,期能替居家護理師爭取調高訪視費至少20%,並強調很多投入居家護理的護理師,都曾在大醫院工作,擁有豐富經驗,多數因為無法輪值三班,而投入社區護理工作,有時開車來回1、2個小時,只為了服務1名個案,就算面對人力短缺危機,仍勇敢往前走。 談及人力缺口,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說,職場改善要循序漸進,且要從三方面進行,包含政府願意重視、投資護理;醫院管理者要照顧護理人員,要重視薪資與職場友善;護理人員本身專業也要提升。 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理事長邱智鈴指出,安寧病患善終可讓家人好好走下去,但政府給予護理人員夜班津貼,安寧病房被登記為特殊病床,導致安寧護理人員無法領到津貼,24小時的持續照顧更需要人力,這種排除恐造成護理人員流失。 對此,石崇良當天出席論壇活動時回應,考慮居家護理師到宅訪視,假日及夜間比較辛苦,可以調整加成給付比例,從假日加成做起。

Read More

社區醫院協會籲壯大社區醫療

第5屆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開幕,其中包括護理團體聯展。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6大護理團體舉辦聯合記者會,希望透過聯展能讓民眾看到護理專業多元化。(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12日在南港展覽館揭幕,本屆以「照顧攏抵家」為主題,共400家廠商參展,總計使用700個攤位。台灣社區醫院協會指出,發展社區醫療、在地健康的服務模式,藉以落實全人、全家、全社區的協調與持續整合照護,希望壯大社區醫院來守護全民健康。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與台灣長期照護學會結合永和耕莘醫院、中英醫院、台北中山醫院、新北仁康醫院、李綜合醫院及竹山秀傳醫院共同參展,展示社區醫療的特色與活力;並以預防保健、社區共生、預立醫療、安寧照護、高齡友善、自我健康保健、長照與居家服務及在宅醫療等社區全人照護為軸心,要讓參觀民眾感受有溫度的在地醫療。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指出,為守護在地民眾健康,結合國家消除C肝政策,首創在展位提供年齡45~79歲之一般民眾,及40~79歲之原住民免費B、C肝篩檢服務。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與台灣長期照護學會指出,展期中參展之社區醫院將不間斷地為長者評估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情緒等6力,並協助長者下載健保快易通等服務。 永和耕莘醫院在會場介紹如何提高長照使用涵蓋率、加強照顧服務功能的長照3.0政策,展期中推出長照借問站,透過問答遊戲及諮詢服務,強化民眾對長照服務的認知。

Read More

在宅急症照護增安寧 最快明年上路

健保署在宅急症照護截至8月已收案255人,以尿路感染居多,近9成無再轉急診或住院。健保署長石崇良(左2)12日表示,將研擬擴大安寧個案為適用對象,估2萬人受惠,最快明年第1季上路。 (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在宅急症照護7月上路,截至8月已收案255人,其中以尿路感染居多,近9成無再轉急診或住院。健保署長石崇良12日說,研擬擴大安寧個案為適用對象,估2萬人受惠,最快明年第1季上路。 根據健保署統計,截至2022年65歲以上保險對象人數約占17.3%,醫療費用約占41.57%。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是將急性照護送到長者家中或照護機構,在熟悉環境得到合適照護是世界趨勢。 石崇良指出,明年度希望可以擴大辦理在宅急症照護適用對象與給付內容調整,包含規劃新增居家安寧個案可以全程在宅急性照護,未來不僅可能開放提供安寧癌症末期患者疼痛治療、惡性體質營養等急性處理在家提供服務,粗估2至3萬人受惠,最快明年第1季上路。 他說明,現行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對象為感染症,包含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等3類,截至8月已收案照護個案255人,照護對象以75歲以上長者為主,尿路感染居多、肺炎次之,醫療團隊定期到家訪視,給付採取多元性包裹式論日論次給付,還有回饋獎勵金。 石崇良表示,在宅急症照護透過建立「遠距醫療」與「遠端監測」,將醫院照顧延伸到個案家中,再加上執行中心確保24小時服務不間斷,以利滿足急症個案突發的送醫需求,接受照護個案近9成可以治療完成,無須再轉急診或住院,1成需要送醫治療者以綠色通道入院。 以往個案在醫院接受同樣的治療至少需要住院10天以上,所有個案整體平均照護天數約5.4天,其中肺炎6.2天,尿路及軟組織感染約5天,石崇良說,照護小組會協助評估,必要時調整或轉介長照服務,透過試辦計畫將健保居家醫療及長照服務資源整合。

Read More

大掃除後手指疼痛 婦罹板機指

醫師鄭弘裕籲有手指僵硬不要忽視。(陽明交大宜蘭醫院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65歲陳姓婦人大掃除後,隔天早上起床時驚覺右手中指的掌指關節出現嚴重僵硬與疼痛,把中指打直時手指還會發出「啪」的一聲,診斷得了「板機指」。經復健治療,病情未進一步惡化。 陽明交大附醫復健科醫師鄭弘裕說明,「板機指」是常見的手指疾病,尤其容易發生在大拇指、中指和無名指。當手指過度使用時,屈指肌腱與腱鞘反覆摩擦,導致發炎腫脹,使手指在彎曲後卡住,需用力或借助另一隻手將其扳直。由於這種現象類似於扣動板機,因此得名「板機指」,常見於上班族、更年期婦女、孕婦、糖尿病患者及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生原因包括退化、發炎、局部外傷等因素。此外,長時間使用手指或頻繁操作的職業如電腦族、清潔人員、機械工人等,也容易罹患此病。 板機指的治療早期診斷與介入非常重要,急性期患者可透過冷敷、服用消炎止痛藥、物理治療如石蠟浴、低能量雷射、超音波治療等方式緩解症狀,必要時可考慮局部施打類固醇針劑或使用掌指固定護木。慢性期則可進行手指伸展與肌力訓練,減少復發風險。

Read More

〈 幸福安婦幼專欄 〉我的寶寶有黃疸,怎麼辦?

使用醫療用測量黃疸儀,量測寶寶黃疸數值(左圖);黃疸數值過高時,使用新生兒光照治療裝置進行治療(右圖)。(幸福安診所提供) 新生兒黃疸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足月產的寶寶約有60%在出生後第一週內出現黃疸,早產兒比例甚至高達到80%。「生理性黃疸」是正常現象,黃疸是身體裡膽紅素的堆積,寶寶因為紅血球的壽命較短,且肝臟功能還未成熟,代謝膽紅素速度比較慢,容易產生堆積,大多數的寶寶在出生的第2~4天開始出現黃疸,在第4、5天左右達到高峰,在第7~14天內消退。 如果出院帶寶寶回家時,寶寶出生還未滿1週,黃疸指數可能還在波動;建議評估時,在明亮的地方觀察寶寶的眼白和臉,因為皮膚變黃有順序,依序是眼白、臉、肚子、手臂、腿、手掌、腳掌。如果眼白和臉看起來比前一天黃,表示指數可能正在上升,趕快看一下身體;如果肚子也變黃,需要趕快帶到醫院作照光治療。 輕微黃疸時,無論餵母奶還是配方奶,總奶量要足夠;因為糞便減少及脫水,會讓膽紅素代謝更慢。但不建議給葡萄糖水、白開水或退胎火水,這些不但無法改善黃疸,反而會加重症狀,影響食慾。如果新生兒篩檢結果還沒出報告,不知道寶寶有沒有蠶豆症,必須先避免接觸樟腦丸、紫藥水及某些藥膏或藥物,免得引起溶血,加重黃疸。黃疸的照光治療,需使用波長425~475nm的光(藍綠光),陽光或一般日光燈對黃疸沒有太大幫助。 寶寶有黃疸,需要停止哺餵母乳嗎?如果是「早期母乳性黃疸」,只要確保寶寶獲得足夠的奶量,黃疸慢慢就會改善;如果黃疸指數不超過15~17,可以繼續哺餵母乳,同時建議接受照光治療。但如果超過此指數,必須跟醫師討論哺餵母乳是否先暫停。 在寶寶黃疸完全消退前,需要密切注意觀察黃疸變化,也要小心是否有伴隨其他的異常症狀,例如嘔吐、膚色蒼白、活力變差、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發燒、小便變濃茶色、大便顏色變白等,表示寶寶病情有不好的變化,最好立即就醫。 (作者∕台南市幸福安診所小兒科醫師楊允翔)

Read More

世延生醫搶攻東南亞市場奏捷 口腔癌檢測試劑獲新加坡上市許可

世延生醫口腔癌檢測試劑獲新加坡上市許可,成為台灣首個成功插旗的創新早期癌症快篩IVD產品。(世延生醫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世延生醫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口腔癌體外檢測試劑八月廿六日獲得新加坡衛生科學局(HSA)醫療器材上市許可,世延生醫得以正式進軍新加坡市場,成為台灣首個成功插旗新加坡的創新早期癌症快篩IVD產品。 世延生醫表示,根據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資料顯示,二0二二年全球口腔癌篩檢的潛在需求量約為二點二二億人,預期到二0三0年可到達二點三億人;資料更進一步指出,因南亞、東南亞地區與太平洋如印度、斯里蘭卡、泰國、新幾內亞、所羅門等國家的民眾多有嚼檳榔的習慣,因此未確診的口腔癌病患估計持續攀升。 世延生醫邱宏達董事長宣示,將布局東南亞市場,造福更多患者。(世延生醫提供) 世延生醫邱宏達董事長表示, 口腔癌易引發味覺失去、吞嚥困難、頸部皮膚脫皮及聽力減退等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併發症,對整體的醫療支出更是相對龐大。本次世延生醫口腔癌檢測試劑套組在取得新加坡上市許可後,將可以造福更多的患者,未來也可以結合AI運用,有望促進健康預防及提供疾病照護與治療方案。 世延生醫指出,口腔癌檢測試劑套組口腔癌檢測試劑套組是全球首創第一個應用於口腔癌的檢測試劑,透過檢測唾液中MMP-1(基質金屬蛋白?-1)生物標誌物,在早期預防和監控口腔癌領域,提供強大的檢測能力。這不僅是重大的技術突破,更有效提供高品質的診斷工具,已取得多國的專利布局,將與當地經銷商緊密配合,加速推廣與銷售,以期創造穩定的營收。 世延生醫目前已經著手提交澳洲的上市許可申請,將逐步進行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區域市場布局,實現公司「世人健康,延年益壽」的願景。

Read More

中秋烤肉,營養師推「吃這1種肉」有助控糖、促進腸道蠕動 但要留意鈉含量

中秋烤肉時,應遵循一高二低原則「高纖、低糖、低脂」,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還有助於血糖控制,讓更多家庭在中秋團圓時刻更加安心。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在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日益嚴峻之際,減少全球暖化速度已成為我們共同的目標。隨著植物肉的興起,不僅成為素食族群及環保擁護者的喜愛,也因對植物肉認識的增加,健康和環保的雙重好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供應商的關注。 「植物肉」不涉及牲畜 減少溫室氣體及全球暖化 奇美醫院營養科小組長王逸婷指出,傳統畜牧業(特別是牛)是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之一。牲畜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甲烷,這種氣體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更為強烈,加劇了全球暖化的問題。 相比之下,植物肉的生產過程不涉及牲畜,從而有效地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植物肉的製作過程能夠高效轉換資源,具有較短的能源使用周期,有助於降低碳足跡,從而緩解全球暖化。 植物肉須留意鈉含量 選擇微量營養素強化及高纖維 植物肉(又稱未來肉),相比傳統素肉,其主成分有所不同。臺灣傳統素肉主要由黃豆豆粕萃取的大豆蛋白製成,豆味較重,不如真正的肉類。而在歐美,素肉的蛋白質來源改為豌豆蛋白、小麥蛋白等,並加入馬鈴薯澱粉及植物油以增添口感,甚至添加甜菜根調整顏色,不僅外觀接近真實肉類,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更增加植化素及礦物質等營養補充。 王逸婷說明,植物肉是否絕對健康,取決於其製作過程中添加的調味料和賦形劑。市面上的植物肉為了增添風味吸引消費者,往往會添加過多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甲基纖維素、二氧化矽等),雖然挑選植物性食材保留了較多的營養素,但某些產品可能含有過多的鹽分(鈉含量),高鈉飲食將導致血壓升高,不利於高血壓及腎臟病病友。因此,選擇植物肉時應仔細閱讀營養標示,選擇鈉含量較低的產品,並參考「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建議每日鈉攝取量控制在2,300毫克以內。 中秋健康烤肉 遵守一高二低原則顧健康 王逸婷同時呼籲,中秋烤肉時,應遵循一高二低原則「高纖、低糖、低脂」,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還有助於血糖控制,讓更多家庭在中秋團圓時刻更加安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