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豪
日前蔡英文總統出席「台北市美國商會」(AmCham Taipei)二0二0謝年飯時強調,台灣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仍維持增長,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百分之二點二,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並認為美中貿易衝突對台灣經濟有正面影響,對商會的業務無太大負面影響,讓蔡英文感到振奮,也充分展現台灣在身處變動環境下的經濟韌性。
同時,國發會也公布七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二十一分,燈號續呈黃藍燈;領先指標連續四個月上升,這反映疫情衝擊影響持續減弱,加上振興三倍券加持,國人消費意願大增,帶動七月零售及餐飲業表現均較上月改善;同時積體電路外銷活絡,七月以美元計價出口擺脫連續四個月負成長,轉呈正成長,未來景氣可望往更好方向發展。
從最近的經濟環境訊息觀察,台灣經濟景氣似乎都朝向正面發展,但筆者也觀察到有若干隱憂浮現,擔心十月後台灣經濟可能會面臨嚴峻挑戰。
首先,在疫情期間台灣經濟能維持穩定,高科技產業功不可沒,究其原因除了疫情帶來居家辦公與學習造成視訊及電腦設備需求外,半導體和5G基礎建設投資使資通訊產品及服務的需求大增也是重要原因,。
但也不要忽視華為因應美方新禁令再出招,急叩供應鏈搶備庫存,除了高階晶片,近期鎖定供應吃緊的驅動IC,主動加價向台廠供應商緊急拉貨,以備妥充裕庫存。但美方新禁令擴大華為取得晶片限制,九月十五日起,幾乎所有晶片廠都無法供貨華為,屆時這波緊急拉貨潮是否會打回原形?
其次為了挽救國內傳統產業,行政院除了祭出兩波紓困措施外,也推出三倍振興券、農遊券、藝FUN券、動滋券等,透過「大撒幣」方式,刺激國內消費,帶動傳統產業市場。到八月十日振興券使用約為一百九十億,未來還有多少效果,實在不無疑問。
同時因為疫情減緩及政府挽救兩岸關係不佳帶給旅遊業的衝擊,在暑假期間政府推動安心旅遊方案,帶動一波「報復性旅遊」,使得旅遊與服務產業度過黑暗期,但隨著九月中小學與大專院校陸續開學,安心旅遊方案經費即將用罄,旅遊與服務業能否繼續支撐,令人擔憂。
日前旅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旅行業品保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強調安心旅遊補助如果提前喊卡,屆時至少可能會有一、兩百家旅行社倒閉、上萬名旅遊從業人員失業。(上)
(作者為崑山科大副教授退休,現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