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集> 林敏霖─薑桂之性 老而彌辣

 前台中縣議長林敏霖接任國民黨市黨部主委,這與他多年性格有關。儘管他多年未擔任公職,但他與地方政治交流從未中斷,他的政治歷練就是廣結善緣,多交朋友。  林敏霖觀察此次台中市立委大選,八席之中,原本藍軍看好在原三席之中獲得蟬聯,另外帳加一,至少可拿下四席與綠軍對弈。結果卻是顏寬恆與沈智慧遭到重挫,且原副市長楊瓊瓔僅以一千餘票險勝對手洪慈庸,藍軍反掉一席,只剩兩席。這件事情說明民意變化如此之快與變化莫測,其中網軍(空軍)影響力遠超過基層佈樁(陸軍)。  互聯網竄起,網軍帶風向成為主流,造成一個在高雄選議員未上壘之陳柏惟,可以空降當選,即可證實民意變得太快,目不暇給。政治人物若抓不住主流趨勢,稍有疏忽,很容易馬失前蹄。  林敏霖觀察地方政治風向,也覺查基層民意天天在變化。以市長選舉為例,綠軍除了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有意問鼎之外,屯區之立委何欣純更是重要備胎。這兩人在原台中縣經營多年,都是前縣長廖永來麾下悍將。蔡、何兩人,那一位與盧秀燕對峙很難說,但綠軍兵臨城下與盧秀燕直球對決,是非常確認的。  林敏霖主委昨天就職說了一句話是重點「市長連任、議會過半」。「薑桂之性,老而彌辣」,老幹雖愈老愈辣愈濃,也要讓新枝展露頭角,他的黨務輔選布局就是老幹新枝通力協作,為盧秀燕再度拿下灘頭堡。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在野監督天經地義 何來「唱衰台灣」

韋灝  這是一個從不虛心檢討自省的政府,這也是一個獨霸專斷硬拗的政黨;面對在野的依法監督,他們總是說「唱衰台灣」,回應來自民意的檢驗,他們又嗆聲「見不得台灣好」。民進黨全面執政下的台灣,似乎已經成為黑白顛倒、是非不分、價值混淆的社會。  這不是危言聳聽。從此次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來台訪問過程中所發生的幾個事件,可以印證台灣的民主發展正遭受嚴重的扭曲與斲傷:  ■行政專機「最高規格」—阿札爾部長本月九日搭乘美國空軍C-40B行政專機飛抵松山機場,機身上漆有美國國旗,綠營人士紛紛以外交專家的口吻誇讚,稱「這是台美斷交後第一次有星條旗行政專機出現在台灣,也是最高規格的訪問」。事實上,翻開歷史,也不過是兩年多前的二0一八年二月二十日,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參議員詹姆斯‧殷霍夫(James Inhofe)率領國會代表團訪問台灣,他們同樣是乘坐美國空軍C-40B行政專機到訪,機身也有美國國旗。然而,當輿論提醒「阿札爾搭行政專機訪台並非斷交後首例」時,卻遭到綠營人士帶有敵意的嘲諷。在綠營及其支持者眼中,歷史事實並不重要,如果有人說了真話,那就是在「唱衰台灣…見不得台灣好」。  ■總統稱謂「口誤風波」—由於阿札爾在拜會蔡英文時,誤將「蔡總統」(President Tsai)唸成「習總統」(President Xi)引發爭議,國民黨呼籲總統府應提出嚴正抗議,卻引來綠營在事實未明前,即展開全力護航行動,府院黨及綠媒綠粉都加入口水戰。總統府、黨政人士說「在野黨操作無意義的事,貽笑大方,是雞鳴狗盜的帶風向」;民進黨中央則拿出抹紅老招,指稱國民黨超譯為「習總統」,驗證靠向中國立場的積「習」難改,以及唱衰台灣外交的「習」慣成自然。而社會上也突然出現許多「英文教授」說文解字,認定阿札爾發音「百分之一萬是Presidency(總統職位),不是President Xi」。  這就是綠營與其側翼團體不分青紅皂白,惡言惡語急著護航的眾生相,只是,在當事人出面解釋後,他們像是被狠打了一記耳光。阿札爾是這麼說的:「我在致詞時提到蔡總統五次,其中一次意外發音失誤(accidentally mispronounced),也確定蔡總統並未感到被冒犯」。至此,事實真相大白,但是對綠營來說,事實真相也不重要,他們在乎的只是能否達到羞辱在野的目的,但卻讓人們更看清綠營的本質:瞎掰硬拗、指鹿為馬,絕不檢討自己是否犯了錯,是否濫扣帽子。  ■醫衛合作「白目爭議」—阿札爾訪台期間與衛福部長陳時中共同見證,由台美事務委員會主委楊珍妮與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代表雙方簽署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內容包括全球衛生安全、傳染病防治等多項領域 ,與今年三月十八日外交部長吳釗燮和酈英傑發布的台美防疫合作聯合聲明相較,在具體合作內容方面,反而更顯空泛不具體,多屬原則性宣示,連台灣最需要獲得協助的疫苗也未見觸及,引發醫界普遍疑慮。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即認為,若無法實際解決台灣在疫苗方面的需求,阿札爾就「白來了」;未料此言一出,竟激起陳時中強烈反彈,痛批「不禮貌,毫無國際觀…真是白目」,令各方深感錯愕。  其實,陳時中自從二月起領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因防堵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擴延表現不差,而獲得高民調以來,似乎也讓他的政治細胞活躍起來,不但經常有政治淩駕專業的發言,指揮中心的防疫策略也非常「排外」,特別是堅拒醫界專家「全面普篩」的建言;令人難以想像,萬一哪一天邊境出現破口,導致台灣防疫成果功虧一簣,誰該負起責任?曾經有過抗SARS經驗的蘇益仁,善意提醒我方應積極向美國爭取購買疫苗或共同研發,竟遭致陳時中像刺蝟般痛批「白目」,簡直是莫名其妙。如果疫苗問題不重要,為什麼在蘇益仁表達「白來了」之後的第二天,當副總統賴清德與前副總統陳建仁等,宴情阿札爾一行的餐會中,雙方交談均聚焦在疫苗研發及供應問題?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白目?  蔡英文在首次當選總統之初,曾公開表明,未來施政要「謙卑、謙卑、再謙卑」,也說過「人民的聲音政府聽不見,可以大聲一點…第三次聽不見,可以拍桌子」。然而,隨著民進黨全面執政,掌握了絕對權力,這些宣示早已成了坊間的笑談;及至蔡高票贏得連任,民進黨專權獨霸、族群對立分裂的現象益發嚴重,民主台灣似乎成為一個容不得與執政當局持反對意見的一言堂社會,動不動就扣上「唱衰台灣…見不得台灣好」的大帽子。前述阿札爾來訪所發生的一些風風雨雨,不正是當今「綠色執政、唯我獨尊」的最佳寫照? (作者為台灣資深媒體工作者,本文為大華網路報授權刊登)

Read More

<社論>兩岸如果開戰,會不會首戰就是終戰?

 大陸解放軍日前宣布在台灣海峽及南北兩端舉行軍事演習,使得台海局勢越來越緊張。中國大陸與美國會不會發生軍事衝突?兩岸之間會不會重啟戰端?已經令人憂心,萬一真的開戰,會不會真的首戰就是終戰?更使人忐忑不安。  一般認為,共軍這次演習是針對美國衛生部長艾薩訪台所做的反制,其實這只是一小部分因素。真正的原因是,美國的軍機、軍艦近來多次穿越台海、逼近中國大陸偵查,而且高密度多次在南海「自由航行」,並進行大規模軍演,僅上半年美國軍機在南海的活動就多達兩千多次,雙航母在七月又進行兩次高調的軍演,馬上又要展開環太平洋軍演,這些動作不只是要威懾中國大陸,當然也有力挺台灣的意味。大陸的軍演顯然就是要警告美國,即使美國力挺台灣,中國大陸仍有能力應對。  毫無疑問,解放軍的動作是在威懾台灣,警告台灣不要妄想「聯美抗中」;同時也挑明,只要台灣繼續往獨立方向邁進,大陸將會採取強硬手段壓制。可以預見,未來大陸還會繼續施壓,包括軍機密集繞島飛行、多批多架越過海峽中線,甚至侵入台灣領空;導彈試射逼近台灣領海或是飛越台灣本島上空;以及在台灣東部海域展開軍事演習等,在在都有可能。這些無疑都會使台灣民眾陷於恐慌。  在這樣的狀況下,台灣除了要評估跟大陸對抗的代價,當然也要思考在軍事上能否跟大陸抗衡?從現實來看,日本今年版的防衛白皮書即指出,兩岸軍事平衡已朝對中國大陸有利的方向傾斜,且差距年年擴大。  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時,中國大陸的軍事支出僅為台灣的兩倍,今年大陸的軍費已經是台灣的十六倍;每年大陸還以百分之七以上速度成長,而台灣在大量增加軍購的情況下,成長也不到百分之六。大陸在二0一九年有二十五艘各型戰艦下水,總排水量將近二十一萬噸,比起台灣現在全部二百三十艘艦艇的總噸位還多。空軍方面,亦復如此,大陸在台海當面部署的軍機數量約七百架,遠多於台灣。  更重要的是,大陸海空軍的主戰武器裝備,除了少數核心零組件之外,幾乎全部自製;而台灣的主戰武器裝備和主要零組件,絕大部分仰賴國外進口。兩相對照,一旦兩岸開戰,台灣主戰武器的戰力維持也令人擔憂。  無庸置疑,兩岸如果發生戰爭,台灣勢必陷入苦戰,最強而有力的外援,就是美國可能出兵助陣;但自從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以來,美國從未公開承諾會出兵援台,各國軍事將領和學者專家也普遍認為,在兩岸發生軍事衝突時,美國最可能的是提供台灣武器裝備,而不是派兵直接參戰。退一步想,縱使美國真的出兵協助,在美國的軍力還未到達前,台灣能不能撐得下去?  國防安全研究院在兩年前出版的《二0一八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中,就明確指出「中國」軍力正朝向實質掌握西太平洋地區發展,以便在未來的台海戰爭中能夠速戰速決;並認為兩岸近期不可能爆發大規模衝突,但「中國」目前的戰略是「首戰即決戰,讓美軍未到,戰事已定」。換言之,國防部出資的國防安全研究院都認為大陸方面有此企圖,怎能怪馬英九直言不諱?  持平而論,大陸目前要想入侵或是登陸台灣,當然並不容易;可是要讓國軍窮於應付,卻非誇大之詞。尤其是,兩岸軍力失衡越來越嚴重,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更重要的問題在於,兩岸有必要走到兵戎相見的程度嗎?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蔡政府防疫外交的虛與實

 ■李正修  自今年初新冠肺炎病毒開始肆虐全球以來,自詡為防疫優等生的蔡英文政府就一再操作各種自我宣傳模式,像是率先徵用防疫國家隊、嚴格管控國人口罩用量、大量贈送口罩給各國以宣傳台灣,趁著川普政府與世衛組織的嫌隙,大打「國際防疫體系不能沒有台灣」的悲情牌等,最後還想搭美國圍堵中國大陸的順風車。  幾個月來的操作確實有得有失:台灣的國際能見度達到高點、各國道德聲援台灣參與世衛大會的聲量勝過往年及中共的國際形象一落千丈等。然而,期望越高、失落越大,台灣非但無法藉天賜良機而順勢參與今年的世衛大會,更因川普總統決定一年後讓美國退出世衛組織而落入進退維谷的窘境。  應該是出於考驗中共底線與安撫台灣情緒的雙重考量,川普政府日前派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阿薩爾(Alex Azar)訪問台灣,因為《華爾街日報》同時披露,貿易代表萊海澤(Robert Lighthizer)否決國務院和國安會希望重啟美台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建議,原因就在於台灣的保護主義和貿易堡壘障礙。顯見川普政府雖不吝於在台海現況偏向台灣,卻也對蔡政府一再卡住美豬美牛進口的不滿。  根據美國在台協會的新聞稿,「阿薩爾為首位訪台的美國衛生部部長,也是六年來首位訪台的美國內閣成員,以及一九七九年以來訪台層級最高的美國內閣官員」。顯而易見,美方欲將外交成就作球給蔡政府,也算是履行國會於二0一八年通過的《台灣旅行法》。倘若華盛頓與北京的互信持續惡化,川普政府派更高層級內閣官員來台的可能性將大幅升高。  在台灣對外關係接連受挫的此刻,美國內閣官員訪台,確實為蔡政府注入一劑強心針,但看到民進黨及偏綠媒體大肆吹捧阿薩爾的身份地位、還特別強調他的總統繼任排序,卻完全忽略美國政治現實時,就知道美方此行以政治演出成分居多,也顯得蔡政府外交底氣的嚴重不足。  試問,台灣何時將衛福部長視為極重要的內閣官員?美國國土安全部成立於二00一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但難道重要性遠低於衛生部?當阿薩爾批評世衛組織不該玩弄政治而排除台灣時,美國又何曾為台灣的世衛參與主動提案?川普總統及國務卿蓬佩奧接連稱讚蔡政府的防疫成效,也多次拿台灣刺激中共,卻不願具體落實其協助台灣拓展國際參與的政策,難道不是把蔡政府視為其反中共大戰略的棋子嗎?  雖然在我國衛福部長陳時中及阿薩爾的共同見證下,我方台美事務委員會主委楊珍妮及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酈英傑簽署了《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雙方並發表聲明將擴大合作範圍項目、共同促進兩國在公共衛生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  只是令人不解的是,兩位部長簽署的聲明,竟然沒有各自官銜署名,彷彿只是在阿薩爾的聲明上簽名,實在有違基本外交規範,更何況缺少中文版本,更加啟人疑竇,恐怕是阿薩爾臨時起意的隨性之作,與正式外交聲明還差很遠。  雖說備忘錄是由雙方官員簽署,但嚴格來說,美國至今仍視該委員會為我方處理台美事務的白手套、絕非政府機構,可見得川普政府雖想拉近與台灣的距離,卻仍相當在意會不會激怒中共,蔡政府該好好檢討其好大喜功的習性,不要魚目混珠搞對內洗腦宣傳,如此反而貽笑大方!  國人當然歡迎美國制度化美台官員互訪,畢竟這是主權國家的重要象徵。然而,民眾也相當務實,只希望政府不要盡做一些虛有其表的外交工作,在捍衛主權、維護台海和平前提下,帶領中華民國重返國際社會方為正途。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兩岸的現狀架得起「民共平台」?

 ■桂宏誠  在五二0蔡英文即將連任就職前夕,民進黨釋放出將搭建「民共平台」的訊息,但實現的可能性預料並不高。民進黨此際放出「民共平台」訊息的目的,像是「出口轉內銷」一般,看似對外向中共主動表達善意而「遞出橄欖枝」(extend the olive branch),但民進黨真正要賣的商品,卻只是他們有追求和平的誠意,而行銷的對象則是台灣民眾。因此,中共是否會「藏起斧頭」(bury the hatchet)而與民進黨和解,很難讓人懷抱樂觀的想法。  「國共平台」搭建在二00五年,當年民進黨總統陳水扁獲得連任後,兩岸情勢也因「一邊一國」論而陷入對立。當時建立國共平台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反台獨」以維繫兩岸和平。然而,自從國民黨的馬英九執政後,政府直接與對岸溝通與交流的機會增加,國共平台的功能自也日漸減弱。到了馬英九第二任執政的後期,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更來台參訪,且和陸委會主委也建立了直接溝通管道。因此,國共間黨對黨的對話和溝通平台,其實漸漸被政府各主管機關所取代。  「民共平台」是不是指黨對黨的溝通平台呢?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民進黨在台灣是全面執政的政黨,蔡英文也擁有史上最高八百一十七萬的選票支持,何以不由陸委會和國台辦先「恢復」馬英九時代的聯繫和溝通的平台呢?事實上,過去國民黨所以能和中共進展到互相承認中央部會首長的「官銜」,這是以擁有「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政治互信的基礎。  蔡英文總統四年前就任以來,雖稱兩岸關係「維持現狀」,但卻不承認「九二共識」。這種矛盾的說法和立場,過去的確唬住了許多台灣民眾,更讓台灣民眾認為中共不想維持兩岸現狀,正積極著手「併吞」台灣。然而,當初國共之間均認同,唯有承認「九二共識」所體現的「一個中國」原則,才是兩岸關係間的「維持現狀」。  進一步來說,對目前的台灣而言,「維持現狀」的底線在於中華民國憲法的內涵,仍主張對中國大陸地區擁有法理上的主權。亦即,目前大陸地區雖係由中共政權所統治,但中華民國憲法及其法制仍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而「中國」也僅係指「中華民國」。相對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及其法制體系,在法理上也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台灣地區則是其領土的一部分。  由於兩岸雙方在法理上互不承認各自的「國家」,且同時認為對方實際統治的地區是自己領土,因而確認了「中國」並沒有分裂且主權仍完整。也因此,兩岸關係的「現狀」只是分成「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的「分治」,而雙方在法理上為「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彼此互稱為「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  然而,民進黨執政後雖尚未觸及更改憲法上中華民國的國號,但在實際政策或宣傳上,卻竭力塑造兩岸間是「中國」和「台灣」的關係。尤其,蔡英文不僅執政後只講「這個國家」,迄今中華民國正確的國號也極少說出口,更曾說台灣年輕人都是「天然獨」,因而對自己的競選連任充滿信心。  上述這些民進黨執政以來的「台獨化」作為,只是尚未「完全改變現狀」,但確實已朝台灣獨立向前邁進,而對馬英九執政時期的「現狀」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民進黨釋放出建立「民共平台」的訊息,很可能只是個政治操作,他們並無架起平台的真心。換言之,民進黨當也不會為架起這個平台,而和中共共同找出互信的政治基礎,他們當只希望得到中共做出拒絕的回應,好讓台灣民眾誤以為民進黨曾為改善兩岸關係,做過符合台灣人尊嚴的努力。  (作者為民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本文為大華網路報授權刊登)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蔡政府政治化WHA才是功虧一簣的主因

 總統蔡英文。(中央社,資料照片) 今年的世界衛生組織大會(WHA)將於本月十八及十九日舉行,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年度會議不僅縮短為兩天,也為了避免群聚感染而改為視訊會議,並將於今年底前視新冠肺炎疫情的後續狀況,再決定是否在總部舉行全體會員國會議。  我國至今仍未收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邀請函,很顯然是因中共強烈反對而流失參與本屆大會的大好機會,尤其我國防疫工作的優異表現,甚獲各國肯定與稱讚,因此希望台灣今年可出席WHA與各國分享防疫經驗。  然而,事與願違,十四個邦交國共同提案(梵諦岡因只是WHO觀察員,故無權連署)、美英日等七國向秘書處遞交邀請台灣與會的外交照會、數十個國家國會發表聲明及上百個國際媒體聲援,甚至陳時中部長在主要國際媒體投書主張我國權益等,都無法抵得上中共對WHO秘書處的影響力。  這就是國際政治的真實面,再多的道德聲援都比不上外交實力。美國雖是WHO最大資金捐助國,但依據近年來國際慣例,該組織向來從非主要歐美國家選出,也因此中國大陸對秘書長選舉極具影響力。之前力拱香港的馮陳富珍,這次聯合非洲國家支持譚德塞出任秘書長要職。這也是為何縱使有這麼多國家力挺台灣以觀察員身份與會,卻從未想過要以投票方式解決我國與會問題,因為從過去經驗來看,我國從未贏得大會討論後的投票案。  處理國際事務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誠實面對問題癥結,設法找到解決之道,而不是自我吹噓有多少國家支持,否則為何他們到最後關頭卻都迴避,美國甚至還以「今年不適合領銜提案」為由,回絕我國的請求。  由蔡英文政府推動WHA參與案的策略來看,民進黨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刻意將國際支持轉成國內的政治宣傳,反而拉高國人對參與案的不切實際期望。對此,國人有兩個問題:一、民進黨是否真的希望帶領台灣參與WHA活動、還是依舊把此議題當成政黨鬥爭?二、若譚德塞真的發出具「一中原則」條件的邀請函,蔡政府會接受、不計後果出席嗎?  事實上,這兩個問題答案其實可合而為一,因為台灣無論能否出席大會,民進黨終究是最大獲益者,蔡英文既可將未接獲WHO邀請函的過錯,全都推給中共的蠻橫打壓,亦可在接到有「一中原則」邀請函後還是決定參加,並把出席年會轉換成「忍辱負重」、「為國犧牲」的場景,扭轉自己過去批評國民黨自我矮化的言行不一形象。  別忘了,民進黨過去嚴詞批判馬英九政府與會是「賣台」,卻辯解蔡英文初上任就派衛福部長與會的決定「沒有矮化問題」。明明都是WHO秘書處邀請我國以「中華台北」觀察員身份出席,甚至蔡政府收到的邀請函還加註「一中原則」,怎會同樣一件事有兩者截然不同的解讀?這豈不是民進黨雙重標準的最佳範例嗎?  無論黨派或政治立場,絕大多數國人都希望我國能堂堂正正地參與各項國際組織及活動,不管是以「中華民國」、「中華台北」甚至是「台灣」都可接受,畢竟有參與的機會才能為國家爭取最大利益。然而,國民黨務實看待台灣面臨的國際處境,願意在不傷害國家尊嚴、符合全民利益考量下,爭取國際合作。相反的,民進黨喜歡以兩黨競爭利弊為最優先選擇,也因此多以政治手段處理外交事務,無怪乎會到處碰壁。  蔡英文總統即將展開第二任期,也該好好正視兩岸僵局對我國國際參與的阻礙,回頭解決民進黨與中共之間的政治歧見,切莫賠上台灣整體利益。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Read More

直言集 國家名器被戲耍 哀哉

 中央文化部出手撤掉位於台中之國家漫畫博物館,國家漫畫博物館從無到有,又變成空。其間變化令人捉摸不得,國家名器被戲耍,有如掌中玩物,根本是場兒戲。  大導演李安在台中拍攝「少年Pi的奇幻漂流」,前市長胡志強規劃在水湳經貿園區興建中台灣電影中心,編列十二億預算。  前市長林佳龍上任,中止中台灣電影中心的興建工程,和OT廠商解約;之後說要加上國家漫畫博物館,先找中央文化部簽訂MOU,之後文化部公文確認會補助四點四五億合建中台灣電影中心,林佳龍火速在選前動工。  文化部長鄭麗君在內閣總辭前,突然以中台灣電影中心不符合文化部的三原則為由,宣布國家漫畫博物館要找其他地方來蓋。議員李中抨擊文化部根本就是霸王硬上弓,又始亂終棄。鄭麗君又告訴媒體,經費會如數給,但國家漫畫博物館不蓋在中台灣電影中心了。  國家漫畫博物館整個的步驟完全荒腔走板,給了台中「希望的汽球」之後,又無情戮破。文化部「今天蓮花,明天牡丹」態度,變來變去作風,將國家名器與重要資源,因人設事、因地不宜將其搞黃。  楚辭說「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當今時勢,是什麼人卻居要位,是什麼人位居廟堂。國漫館變成被操作的工具與玩物,是何其不幸,何其哀哉。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宋楚瑜擔任海基會董事長能有作用嗎?

 ■桂宏誠  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辭職後,蔡英文總統隨即任命了海基會董事長位子尚未坐熱的李大維接任,因而也引起誰將接任海基會董事長一職的猜測。目前已有人向媒體透露,以宋楚瑜的所屬黨派和政治歷練,可能會是適合的接任人選。但也有人調侃,以目前兩岸逐漸升高敵對意識的情勢下,由誰擔任海基會董事長應都沒有甚麼差別。  全稱為「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的「海基會」成立於一九九一年三月,而在同年的十二月十六日,大陸也成立了全稱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的「海協會」。光從這兩會成立的時間來看,即可知道當時兩岸關係正是大步跨越與正向開展的時刻。  何況,海峽兩岸各自成立兩會的目的,是要避開兩岸間以「政府對政府」時將引發的爭議,故藉這兩會以受政府委託的「民間團體」身分,務實地簽訂兩岸進一步交流的合作協議。同時,在兩岸簽訂完成交流合作的協議後,海基會還負責辦理兩岸交流衍生兩岸人民權益上的事務性工作。  海峽兩岸的兩會成立不久,翌年就談判出了後來稱為「九二共識」的兩岸協商交流的政治互信基礎,也就是雙方都認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但目前兩岸處於兩個政治實體分治的狀態。在此政治基礎上,也才積極開展了兩岸間的和平交流,《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也於一九九二年七月三十一日經總統公布,並由行政院發布自同年九月十八日起施行。  事實上,上述兩岸開展交流的政策決定與進程,還要上溯到一九九0年十月七日李登輝總統在總統府設置了「國家統一委員會」,乃至於該會在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三日第三次會議通過及於同年三月十四日獲行政院會議通過了《國家統一綱領》。由此歷史脈絡來看,可知海基會成立的目的,即是追求兩岸和平統一中的一個重要進程。  然而,目前在民進黨執政下的海基會,任誰都不會相信他們知道與認同該會所肩負的歷史性任務。在失去了歷史任務座標之指引下,目前的海基會只具辦理事務性文書驗證工作的功能,的確由誰來擔任海基會的董事長,其實都不具有實質上的意義。  尤其,「九二共識」是海基和海協兩會商談的成果,且海基會的存在及其現有的業務,也是因「九二共識」而體現出其意義。但執政的民進黨既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更不接受其內涵與精神,就算宋楚瑜擔任了海基會董事長,難道就可表示民進黨回到「九二共識」的立場嗎?  李登輝總統任內推動成了兩岸兩會「準官方」的會談、交流與合作,而與李登輝在那段時間「情同父子」,並擔任國民黨秘書長的宋楚瑜,毫無疑問地也應清楚知道海基會成立的目的,乃是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劃時代進程。只不過,宋楚瑜曾協助陳水扁和蔡英文兩位總統,嚐試為兩岸「化冰」,結果都是無功而返。如果宋楚瑜真的擔任了海基會董事長,相信兩岸的僵局仍難有突破。 (作者為民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本文為大華網路報授權刊登)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新媒體難逃政治鬥爭

 ■賴祥蔚  在年輕族群當中很受歡迎的抖音與TikTok不僅捲入政治,而且還成為美國總統口中的國家安全大敵,這真是鮮明反映出新媒體不只離不開政治,而且更難逃國際強權的政治鬥爭。  美國總統川普六日下令封鎖中國大陸的TikTok及海外版微信,美國企業以及個人在此命令發布的四十五天後,不得與這兩家公司交易。  白宮發出的行政命令將TikTok列為國安威脅,強調TikTok蒐集的資料讓中共可能追溯聯邦雇員和承包商的位置,可能涉及間諜行動。  從理論上來說,白宮的指控不無道理,因為大數據確實可以比對出新媒體的使用行為,從而掌握足跡。這是所有新媒體都會有的潛力與威脅,不只是TikTok。問題在於,理論如此不等於實際上也如此,因為TikTok未必有這樣的企圖與能力,而且其使用者以年輕人居多,裡面恐怕少有聯邦雇員或承包商。就算有,美國政府可以提醒美國公民有此疑慮,或是直接禁止聯邦雇員與承包商使用。  TikTok等新媒體真的威脅國安嗎?目前美國政府沒有提出任何證據,只是推理可能會有國安疑慮。推理可以成為定罪的理由嗎?在司法上絕對站不住腳。問題是,國際政治從來就不講法律與證據。美國政府單方面指控他國的特定新媒體,本質上已經是國際貿易的衝突了。以往這類衝突可以交給世界貿易組織(WTO)仲裁。但是麻煩的地方在於,美國總統川普已經宣稱要退出WTO,勢必不會再接受WTO對美國的拘束。如此一來,這場美國政府直接施壓TikTok的事件,最後只能靠實力來決定結果。  值得玩味的是,川普總統在稍早的二日公開表示:TikTok必須脫離中國大陸母公司,否則就無法在美國營運。言下之意是只要TikTok賣給美國的公司,變成美國的新媒體,就沒有國安疑慮了。事實上也是如此,既然變成美國公司,當然就不會為其他國家服務了。問題在於,以後全世界其他國家的新媒體是不是只要足夠強大,只要在美國境內擁有使用者,美國政府都可以援用這次的案例與說詞,直接施壓,以便美國的企業可以強買?政府在這一邊施壓,企業在那一邊強買強賣,這完全落實了以往第三世界國家對美國是帝國主義霸權的批評。  面對美國的攻勢,以往中國大陸當局總是會立即採取符合比例原則的反擊,例如美國政府三月針對五家中國大陸主要新聞媒體,限制其在美國工作的中國大陸籍員工數量。中國大陸隨即宣布為了反制,要求《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在華記者交還記者證,今後不得在中國大陸及港澳繼續從事記者工作。  這次中國大陸會怎麼反擊,委實令人好奇,因為美國是開放社會,中國大陸的新媒體很容易進入市場;相較於此,中國大陸的媒體與新媒體市場一向不對外開放,所以一般民眾幾乎不使用美國的新媒體,這就使得中國大陸如果要採取符合比例原則的反制,需要多思量。  廣受歡迎的新媒體,確實會涉及使用者個資遭到掌控的疑慮。真正的解決方法應該是建立公開透明的跨國監督制度,絕對不能變成直接由特定國家控制。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走過幽谷,否極泰來的蒸汽火車時代

 ■蘇昭旭  回顧台灣戰後的鐵道史,真正淘汰台鐵蒸汽機車的關鍵車種,不是一九六○年起鐵路柴油化的柴油機車,而是一九七九年起鐵路電氣化的電力機車。  剛好在一九八一年,台灣鐵路還是以中華民國為正統,以中國鐵道史為歷史主軸,民國七十年發行慶祝中國鐵路一百週年紀念車票,從當時的車票與文獻資料,看見了台灣鐵路蒸汽機車的演進史,也看見了鐵路柴油化和電氣化的歷程。  當代「經濟學人」總編艾摩特(Bill Emmott),於二○○三年發表之作品〈從二十世紀出發的二十一世紀前瞻〉中提到,「前瞻必須從歷史出發,要看脈絡,不要光看事件」。脈絡早已有跡可循。一九七一年之後,在當時缺乏文化資產概念的決策下,蒸汽機車陸續停用,只有報廢一途。  但是同時期的歐洲與日本鐵道,已經有保存鐵道(Heritage Railway)的觀念,蒸汽機車停用之後,靜態保存建立「鐵道博物館」,動態保存為「文化資產觀光」,這一套火車新陳代謝,保存與再利用的機制,也是我們所欠缺的觀念與視野,更是台灣鐵路蒸汽機車未來的出路。  一九七九年七月鐵路電氣化完工,代表進步的自強號北高正式通車,成為十大建設的重大成果,全國人民為自強號連接北高舒適便捷而歡欣鼓舞。相對的,代表落後的蒸汽機車公告停駛,停放在台灣主要幾個扇形車庫等候報廢,包含高雄港、嘉義,彰化,新竹,宜蘭等機務段。這些曾經風光一時的功臣,只能在大地默默地奔馳,靜靜地消失。光輝燦爛的蒸汽火車時代,無奈地劃下了休止符。  一九七九年台灣鐵路電氣化完工,蒸汽機車公告停駛,蒸汽機車的地位大幅度地滑落,但是暫時保存,並沒有全面停用銷毀。因為七九至八四年這五年期間,蒸汽機車還有一個「國防需求緩衝期」,害怕兩岸戰爭發生,西部幹線遭到敵軍攻擊,破壞鐵路幹線的電氣線路,造成運輸癱瘓,所以當時國防部要求台鐵維護蒸汽機車,維持可動狀態,以備戰爭之所需。  一九八二年全台灣只剩下五十五輛蒸汽機車,這也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當時嘉義、彰化、新竹的扇形車庫,仍可見到蒸汽機車羅列,最後冒煙的黃金時光。然而,隨著兩岸情勢的改變,以及蒸汽機車的狀況不佳,報廢數目大增,一九八三年底僅存三十八輛,國防部不再要求台鐵維護蒸汽機車,一九八四年二月底,蒸汽火車正式宣告全部停用並開始移除。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八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台鐵公告全面停用蒸汽機車的日子來臨,除了送各縣市政府展覽運走的以外,蒸汽機車開始進入全面拍賣與解體的命運。一九九三年,台鐵西部幹線的鐵路線上,就只留下苗栗站兩輛,嘉義扇形車庫三輛,高雄港站兩輛,以及各縣市政府展覽的零星車輛。台鐵僅存十九部西幹線蒸汽老火車頭,其餘全部報廢。  然而時過境遷,隨著時代的改變,鐵道旅遊的風氣日盛,各國無不以蒸汽機車牽引懷舊客車,做為觀光列車的主題,尤以鄰國日本為最。因此,蒸汽機車沉寂多年,時來運轉,一九九八年起CK101復活,台灣鐵道又聞氣笛聲響,台灣進入蒸汽機車復活的多元時代。後續包含台鐵、台糖、林鐵,都有蒸汽機車加入復駛行列。二○一七年底,台鐵的動態保存CK101與CK124兩部Tank SL,以及DT668與CT273兩部Tender SL,台灣鐵路真正進入蒸汽機車動態保存的新紀元。  關於台南體育公園這兩部蒸汽機關車的未來,民眾有不少想像,雖然文資法有其限制,但國外不乏成例可供參考,例如日本東京東武博物館的五號蒸汽機車,即以壓縮空氣方式驅動,原地動態運行展示。市府不妨專人操作導覽,定時鳴笛噴煙,必能吸引更多遊客。  光輝燦爛的蒸汽火車時代,終於走過幽暗,走回否極泰來的新時代。 (作者為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館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