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廣角鏡 〉「經濟融合」雙贏 「隔離斷鍊」雙輸

 ■鄧岱賢  在「海峽論壇」大會上,大陸政協主席汪洋透過視頻發表致詞時強調以下重點,包括:「兩岸親情」、「兩岸是命運共同體」、「兩岸交流則兩利,隔絕則兩傷」、「大陸的惠台政策」、「大陸釋出最新對台政策」、「大陸釋出對台政策底線」與「提到兩個百年」,這些內容值得台灣人民仔細思考,什麼樣的兩岸關係才最有利於台灣?  由歷史事實可知,過去兩岸經歷過戰爭、衝突、對抗,直到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台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開啟交流序幕後,雙方人員往來與經貿合作日益密切,目前中國大陸是台灣人民出外旅遊最多的地區、也是台灣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與第一大進口地區、亦是台灣對外投資最多的地區與貿易順差最大的來源。  由最近三十多年兩岸關係發展可以得到結論,兩岸避免戰爭,維持和平穩定,經濟文化全方位的交流融合,總比戰爭、對抗、隔離斷鍊強。舉其犖犖大者,截至二0一九年底為止,台灣人民赴大陸旅遊超過一億一千餘萬人次,而台灣總人口為兩千三百萬,另截至二0二0年二月底止,中國大陸人民來台總人數共計三千一百六十點八萬人次。兩岸人員往來不但可以增進彼此瞭解,同時還對相關產業發展提供助力。  然而,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緊張,再加上今年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衝擊,導致兩岸人民往來大受影響,台灣的航空、運輸、旅行、餐飲、旅館住宿、禮品、計程車、金融等產業受到嚴厲衝擊,由此可見兩岸人民正常往來的重要性,千萬不要再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  在貿易方面,據中國大陸統計,二0一九年兩岸進出口總額為兩千兩百八十點八億美元,其中大陸自台灣進口一千七百三十億美元、對台灣出口為五百五十點八億美元,台灣享有貿易順差為一千一百七十九點二億美元,由此可知大陸市場對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雙方貿易關係是互利雙贏,不是政治意識型態可以強行分離的。尤其是民進黨政府推出「新南向政策」,或是加強與美國、歐盟的鍊結,在短期間根本無法取代兩岸貿易。  在投資方面,截至二0二0年八月底止,台灣共核准四萬四千兩百四十一件投資案,核准金額為一千九百零三點七五億美元。而中國大陸企業自二00九年開放來台投資後,截至二0二0年八月底止,一共有一千四百四十二件,投資金額為二十四點零三億美元,在台灣雇用超過一萬名員工,兩岸投資為雙方帶來資金、技術、管理、通路、稅收、工作機會與創匯等,成效卓著。  在兩岸貿易與投資日益密切之時,雙方在二0一0年六月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期收穫」(Early Harvest)在二0一一年一月一日正式實施以來,台灣有五百三十九項出口大陸產品列入免關稅項目,迄二0二0年四月止,台灣核發原產地證明書九十六萬八千兩百一十二件,核發金額為一千四百九十三點五五億美元,累計出口大陸產品享受的免關稅金額達六十八點七七億美元,不但大幅降低我廠商的關稅成本,也增強台灣出口產品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  而由汪洋在「海峽論壇」的談話可知,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仍然是中國大陸對台經貿政策主軸,「兩岸交流則兩利,隔絕則兩傷」,同時大陸推出許多惠台政策,包括二0一八年的三十一條惠台利民措施、二0一九年又推出二十六條,今年再推出十一條,在在都顯示大陸希望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絕對不希望隔離斷鍊,而這也有利於台灣經濟永續發展,也正是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共同期盼。  總而言之,由兩岸交流的三十多年歷史可知,兩岸人員往來與經貿合作是互利雙贏的局面,因此,維持和平穩定、經濟融合發展是台灣最佳選項,絕對不是台獨意識型態作祟,使兩岸走向戰爭危險邊緣,經濟面臨隔離斷鍊的危機。兩岸「經濟融合」比「隔離斷鍊」強,相信絕大多數台灣人民已經有了深刻體認,絕對不會讓有心政客為所欲為! (作者為原海基會經貿處處長,本文為大華網路報授權刊登)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勞保虧損,豈能靠國庫撥補?

 ■李沃牆  根據二0一八年的精算結果,勞保基金在二0二六年的保費總收入為四千三百七十九點三二億(台幣,以下同);而扣除老年給付、生育、傷病、失能及死亡等保險總給付六千六百三十八點五六億後,保費收支逆差為負二千二百五十九點二四億,期末基金餘額為負八百三十四點八六億,將面臨破產。  據統計,目前勞保超過五十五歲以上的被保險人約一百五十一萬餘人,將是未來五至十年內陸續退休的待退族;另再依據「二0一八年簡易生命表」估計,國人平均壽命再創下歷年來新高水準達到八十點七歲;勞保基金是否於二0二六年破產,攸關他們的退休生活。  勞保改革的《勞保條例》修正案,至今仍擱置立法院,改革淪為口號。近日,勞動部部長許銘春表示,先前草案僅能讓勞保基金破產大限延遲二年,沒有實益,現在必須重新思考年改方向。看來,政府想以施待變,改革恐遙遙無期。  勞保基金面臨提早破產的主要原因,大致可歸納底下幾點。首先,領的人多,繳的人減少:根據內政部於九月十日公布最新人口統計資料,今年前八月出生人數十萬五千一百六十一人,死亡人數十一萬六千三百八十九人,死亡人數比出生人數多出一萬一千二百二十八人,自然增加率為負成長千分之零點七一。換言之,台灣人口已正式進入「死亡交叉」,較上次推估提前二年。此外,台灣也將於二0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比上次推估提前一年。  另截至今年八月底統計,參加勞保人數共有一千零四十六點五萬人;由於台灣高齡化和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當勞工退休領錢的人愈來愈多,而繳費的人卻愈來愈少,再加上人口壽命不斷延長的結果,財務缺口日益擴大,基金將無以為繼。  其次,保費費率過低:依據《勞工保險條例》規定,勞保費率(含就業保險費率百分之一)上限為百分之十三。自二0一九年起,每二年調升一次,目前費率為百分之十,而明年元旦起將調升百分之零點五至百分之十點五,若加上就業保險的百分之一,也僅為百分之十一。然而,即使未來將費率調升至百分之十三上限,也難以覆蓋勞保逾十兆元的潛藏負債。因為根據精算報告,最適平衡費率至少須達百分之二十七點九四以上,二者尚有一段差距。  第三,勞保基金操作績效不彰:截至去年底統計,「勞保基金」規模共有六千八百五十九億,但今年截至七月底的報酬率僅百分之一點六八,不如大盤的百分之五點五七;去年報酬率為百分之十三點三,也遠遜於大盤的百分之二十三點三三;另近三年(二0一七至二0一九)平均年報酬率為百分之六點二,近五年(二0一五至二0一九)平均年報酬率為百分之四點四八,均比大盤表現差。  據悉,勞動部徵詢各方意見的指出,目前在「溯及既往」、「提高投保薪資上限」、以及「調降所得替代率」三方向未能取得共識。但為消弭破產疑雲,穩住民心,政府不斷強調勞保是國家辦的社會保險,一定會負起最後支付責任。行政院在今年已撥補兩百億、明年又編列兩百二十億挹注勞保基金。  但是,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最近的報告揭露,中央政府一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明年恐突破六兆元,未受公債法所規範的潛藏性負債已衝破十五點八兆元。若然,則負債占GDP比已超過百分之百。吾見政府不速謀勞保改革立竿見影,卻一直用國庫或納稅人的錢撥補,難道要債留子孫?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疫情口罩真偽,凸顯醫政管理體制亂象

 ■王冠斌  國內口罩廠爆出混充陸製口罩以來,對於國家代表隊,以往是以國家為榮的企業,因不斷不斷的爆發為人難以理解的不正當行為時,造成國家公權力失據,企業形象蒙羞。但這都不是最重要,更重要的是,哪裡的口罩是可以讓人放心的,不是國家代表隊最值得讓人信賴嗎?這一次,傷害恐成為更大的防疫信心破口。  九月十七日衛福部防疫指揮中心決定硬起來,宣布從九月二十四日起台製醫療口罩將全部被國家徵用,也就是說,以往搶口罩、排隊及更多被哄抬的問題肯定會有更多的問題,因此光一個口罩管理,居然比瘦肉精的問題更造成大家的恐慌,也更突顯醫材管理的醫政體制失序。  首先,從醫政管理的角度來看,恐有過度干涉與控制的問題。時序從新冠肺炎疫情三月以來,我們國內的管理控制,的確也對於國民健康的保護,相於於他國而言,我們是值得為人借鏡,也是值得為學習的對象。  但陸續從讓小明回家議題、美國及捷克官員來台、瘦肉精議題等,一直在消耗身處該身份的信任度及立場焦點。猶記得,美國川普之所以讓人失望,不是政治性格,而是對於專業工作者的評論上,忽略了一般人所認知的智慧,也就是為什麼領導全美防疫政策的白宮抗疫小組主席及公衛權威佛奇,縱然與川普的防疫意見時常相左,但川普仍然無法如佛奇般更為人所信賴及尊重。  政府的組織功能本該就是依據政策目的及特性,作一定程度及系統的干涉與控制,但從醫材議題及這次的口罩問題,可見其他的單位及團體,在目前的體制上,仍是少數單位為溝通單位,甚至是背書單位,這對於國家體制,雖然更有效率,但相對的,是否會更有機會往極端單一決策可能,是為人所擔憂的。  其次,醫政與藥政也恐存在管理混亂的問題。這一陣子,衛福部成為所有新冠疫情、醫材上限、瘦肉精、國家隊問題時的單一說明窗口,而目前部長陳時中便成為好似的單一發言人,然常見可能因資訊不透明或政策未確定時,而作為當下的發言,卻往往招來前後不必要的補充說明的情況發生,這也便突顯不同局處之行政管理單位,未見其專業之發言,或逕自發表其局處的行政規定,如食藥署有關於瘦肉精在檢測值中有關ppm或ppb的測量方式,居然呈現不同的看法說明,這也讓普羅大眾更認為,這個國家機器是怎麼了。  再從醫療政策與市場的角度來看,由於我們的醫療政策及管理,在健保體制下,成為管理、控制及相當程度的扭曲市場的健康性,但也因為如此,我們的口罩,在當時,的確也不至於被過度的哄抬和壟斷,在此時觀之,我們稱頌。但另一方面,也因如此的行為,讓醫療從業人員,從醫師、藥師、醫檢師、護理人員等,變成政策下的勞動工作者及政策執行者,卻弱化了其專業上的評論與建議,更別說其工作的相對報酬,成為可計酬的的量化服務指標。也因此,讓願意投入的人員,相對減少外,也漸漸地往相對報酬高的國家或市場游移。  近期在醫材上限上路、瘦肉精上路、口罩雙鋼印、勞工退休金縮減、科技偵查法等,都在在反應出該議題來得過於粗糙,或是不像過去有六十天公告期,讓社會有一溝通及理解,甚至有辯思的機會,但目前從這幾個案子,及隨手可及的議題,未見有已經思索過程的社會共識及心理準備,相信這將對社會造成傷害,也恐對政府產生失望及高度不信任。 (作者為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副理事長)

Read More

〈 學者觀點 〉美反中動作頻 難脫大選考量

 美國國務次卿柯拉克十七日抵台參訪,共和黨議員帝芬尼同天便發布聲明表示已於十六日提交「第一一七號共同決議案」,代表「國會意見」要求美國當局恢復一九七九年前與台灣正式邦交關係、終結「一中政策」以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同時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參與國際交流,以及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同時間,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十六日與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李光章共進午餐後,形容這是歷史性的會面,並表示願協助台灣進一步參與聯合國事務。美台關係升溫,罕見的在台北、華府、紐約三地同步上演。  其實,美國對於台灣加入聯合國,向來的態度都是傾向支持的,但並沒有實質的動作與幫助。克拉夫特與李光章的見面餐敘,似乎只是一場午餐,並不是官方會見的正式場合,美國真正的用意是什?還要再觀察。若只是營造一個台美高層接觸升溫的效果與氣氛,對台灣就沒有實質的助益。  至於共和黨議員帝芬尼提交的共同決議案,要求美國行政當局恢復台美建交,要從三方面來看:  一,雖然是「共同決議案」,但國會議員各有不同立場,行政部門對國會的意見,執行與否,自有其考量;其二,美國國會此舉,不能與支持川普大選劃上等號;其三,美國國會議員本來挺台的聲音就多,值此美國大選投票前,決議案的背後,是否有台灣藉此時機出力、促成?  其實,依該共同決議案的訴求意見,要求台美建交、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同時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每一項都已觸及中國大陸底線,中國大陸勢必會有所反應,對中美關係必然會帶來未知的負面效應。  但是,除非美國行政部門真的有具體行動,否則,中國大陸還是會有一定的戰略定力來持續觀察,到底這只是美國政界幾個人在起哄、大選後就會煙消雲散?如果認定是美國政治菁英群集體的挑釁,那麼,中國大陸就有可能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出擊。  至於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率團訪台,這是一九七九年以來,訪台層級最高的現任美國國務院官員,美台官方接觸層級拉高、雙邊關係升溫的具體展現。但值得注意的是,柯拉克訪台的相關消息紊亂,有說只是弔唁故總統李登輝,實則恐非如此單純。  最先傳出要進行美台經貿對話,後來卻又「取消」、改稱「只是事前準備、協調」,這其中的轉折、為何臨踩煞車?目前真假難辨,恐怕只有等到訪問團離台後才會揭曉。  綜合而言,美中關係要等到十一月三日美國大選揭曉後才會逐漸明朗。美方目前動作頻頻,有很多都是受到大選因素考量;但無論選舉結果如何,美國菁英分子反中的氣氛已經很明確,並把中國大陸當成戰略競爭對手,只是反中的做法歧異而已。  隨著美國大選日期逼近,美方把中國大陸當假想敵,手段只會愈來愈激烈,但預期選後的美中關係,應該還是會趨於和緩,畢竟,美中之間還是有牽涉雙方重大利益的經貿談判要進行,不可能在台灣問題上一直打轉。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王宏仁口述,記者趙家麟整理)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台海築高牆反讓台灣深陷國安危機

 ■李正修  民進黨被認為是最擅長議題操作的政黨,此評論當不為過,從其近幾個月來炒作「親美仇中」的大內宣手法,眾人即有所領悟。面對美國與中國大陸陷入緊張對峙的當前態勢,蔡英文政府不思索如何謹慎化解兩岸歧見,反而想藉由美陸齟齬之際,在台灣讓仇共激情繼續延燒以拉抬民進黨執政聲勢,進而打擊主張兩岸應和平共處的在野黨。  果不其然,當國民黨日前正式宣布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將率團登陸,出席九月十九日在廈門舉辦的「海峽論壇」時,民進黨、泛綠媒體及綠營一四五0網軍即傾巢而出,輿論及網路充斥著一片謾罵抹紅、抨擊國民黨舔共賣台的叫囂聲音。還有民進黨立委以國民黨推遲與美國在台協會官員會面、卻急著向對岸輸誠為藉口,莫名指控國民黨走「親中反美」路線,執意偏離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  這完全是莫須有的指控與汙衊!國民黨自始至終都是主張「親美、友日、和陸」的中庸路線,此時或許因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美豬進口爭議而與美方有些許歧見,但彼此攜手維護台海和平及穩定區域安全的共同信念是不會改變的。國民黨也從未為了推動兩岸和解,就放棄捍衛中華民國主權與台灣民主自由的堅定立場。  反倒是民進黨處理兩岸事務的前倨後恭立場,才應該受到國人質疑與批判。該黨面對許多議題都有雙重標準,像是黨籍從政人員的貪腐私德問題、美牛美豬解禁爭議及公投法等,其變臉之快仿若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從蔡英文以降的民進黨高官們,至今仍不敢動ECFA的態度,就可看出其投機嘴臉。  民進黨過去將馬英九政府全力推動的各項兩岸協議視為糖衣毒藥,現在卻希望對岸不要終止,死抱著ECFA不放;該黨籍人士過去往來兩岸絡繹不絕,連現任陸委會副主委都曾參加海峽論壇,現在卻指控國民黨出席可能違反國安五法等。眼見王金平即將成行,蔡政府又把調性放軟,一句「支持兩岸人民正常交流往來」就想轉身成溫和理性,其誰能信!  在美陸競爭越演越烈的當下,夾在中間的台灣本來就難以安然脫身。台灣固然需要美國為兩岸關係的後盾,卻也不能對台海現狀無動於衷,毫無主導兩岸對話之意。多位美國前官員或學者皆提出警示,切莫將台美友好關係視為理所當然,「美台友好無須建立在美陸衝突上,惡劣兩岸關係不見得造就穩定的美台關係」。  民進黨向來將兩岸及台美兩個雙邊關係視為不能並存的零和遊戲,讓台海形成一道難以打破的柏林圍牆,反而讓台灣深陷國安危機。美陸高層為了各自的政治理由而進行口水戰,但至少雙方仍維持低限度的工作接觸。反觀台海兩岸,官方對話機制不僅付之闕如,彼此還對另一方極度不信任,導致兩岸四年多來一直瀰漫著悲觀氣氛,甚至深怕會兵戎相見。  王金平此行可說是蔡英文上任後的兩岸破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難得契機。民進黨既然對台灣的民主自由極具信心,就應把國民黨當成願意為台灣利益共同努力的友好政黨,讓王金平能順利登陸成行,也讓今年的海峽論壇成為打破兩岸僵局的和平之旅。 (作者為國政基金會外交及國防組副研究員,本文為大華網路報授權刊登)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口才外表之外,政府發言人更應嚴控操守

 趙哲聖  週刊報導總統府前發言人丁允恭時任高雄市新聞局局長時,與女記者交往卻劈腿多名女子,逼迫女記者墮胎,甚至還公器私用在局長室拍性愛片。種種鹹濕、極度私人的縱慾情事,躍上大眾品論的舞台,這對政府形象、公務人員的品德,都有極大的殺傷力。  政府發言人代表政府與新聞記者打交道,發言人和記者之間關係,竟然發展出公務和業務以外的「渣男關係」。此事件的省思,我們該怎麼看待政府發言人,而各政府機關在尋求發言人時,該重視怎樣的訓練與要求。  首先,政府發言人都會與採訪記者群間保持正式或非正式管道,尤以當前利用社交媒體聯繫記者,在Line群組或個人之間「賴來賴去」,這類「後台式」自媒體發布消息、解釋想法、交換利益等手段演進下,官方發言人的工作變得更複雜。  社群複雜之優勢,發言人能迅速與想獲得資訊源頭的記者或大眾有直接溝通之管道,他們隱身成為小編,迅速解釋問題,形象塑造,快速的危機管理。  然而,社群複雜之劣勢,就是發言人操守與身分之拿捏。因為現代的發言人,得利於數位機制的便利,卻也模糊過往發言人與新聞守門人的「界線」,因他們能餵養特定媒體訊息,進而掌握媒體,甚至製造新聞。當發言人與記者之間處於這樣權力不對等的微妙關係時,男歡女愛的後台維繫,就成為此次事件最赤裸的外在控制,而當發言人操守不佳,主管不查,情色風暴就很容易發生。  用社會學家高夫曼的「劇場理論」來解釋發言人的表演角色。發言人當然有私人感情世界,只不過發言人之職責,不但要隨時主動闡揚政策,同時探求民意與蒐集輿論,才能提供首長決策或業務主管部門推動工作之參考。對於任何影響到公單位形象信譽、公眾利益,與社會安定秩序的消息擴散,發言人就應研判其可能的發展及影響並具體研擬對策。  發言人的「台前」是一種看得見的場域,因此他們的外表、舉止的形象表演,不但代表其「自我」,更是他背後機關刻板印象之總集,所以,發言人的社會角色腳本,理應扮演一致性、合理的演出。「台後」的丁允恭,當然可以有感情的私人表演,然而他卻利用公眾場域、身分位階、甚至與記者的權力對價關係,這不但沒有做到化妝師的適當角色扮演,他更危害到他所工作後台,也就是當時的高雄市府,甚或至現在總統府的公權力表徵。  事件發展至今,只流於一般人愛看風花雪月的八卦報導,而網路和談話節目也當成炒作熱點;但執政單位卻輕輕帶過,以當事人都已經辭職下台的閃躲態度,這是非常不恰當,我們沒有看到官員及女權團體嚴正的指責,批判此事件對女性社會舞台的負面影響,選擇「政治正確」噤聲,有輕輕放下的逃避觀感。尤其發言人在當時高雄市政府新聞單位的所作所為,都沒有對他的品德操守稽核查察,還讓他一路高升到政治最高的權力單位—總統府,實在諷刺。  迫於無奈,在常看大量桃色、扒糞羶腥處理的新聞後,已經涵化出眾人失衡的道德標準及口味尺度,好像對政治人物的情色緋聞見怪不怪;但發言人就是該單位整體形象的化身,這條嚴謹、光明、高標準的官箴守則,是非常重要的防線,因此,政府首長在領導用人,除了知人善任,維繫制度良否與公關經營外,政治文化下對發言人室部門的管理手段,不是只會在口才外表或反應上打轉,實在應該設下更嚴謹的台後管理素養,這代表政府的公信及道德要求。 (作者為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Read More

〈直言集〉 看見進步 盧市政漸入佳境

 縣市長滿意度暨幸福城市調查,台中市長盧秀燕在六都之中,進入中段班。盧有努力空間,民眾主觀感受的「幸福感」部分,表現頗佳。  九大項目調查,治安狀況、 經濟發展、 交通狀況 、環境保護 、醫療衛生 、社會福利、 教育品質、 幸福感、 防制新冠肺炎相關措施。台中在醫療及社會福利及幸福感是強項;台中兩百八十萬人口,僅次於新北市;治安、交通及環保原本就較為複雜,這幾個機關首長還要加把勁,更上一層樓。  如果將這次民調與遠見民調相較,顯然盧秀燕是進步很多,由末段班進入中段班,這個「進步指標」無異對盧本人及盧團隊都是有所鼓勵與鞭策。  政治人物既由民選產生,民意走向是重中之重。雖說諸多人士的政治語言都表示民調只是參考、是參數,其實心裡是很計較,很在乎的。  盧秀燕入主市政,她重用台中本土傑出公僕或引進外地人才、或向朱立倫借將,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大台中成為優質城市,台中市民擁有高品質生活與就業環境,達到市民追求「暇滿人生」果實。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這是一種堅持和永不放棄的積極樂觀的精神。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能等到撥雲見日,雲散月明的一天。只要堅持到底,彩虹就會出現。  民調的起落,盧秀燕看到更多元的相貌與民意。盧及其團隊的努力獲市民肯定,也讓盧秀燕扳回一城顏面。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直言集> 得了便宜還賣乖 誰縱容的

 工廠違建案一直是地方政府心頭之痛,綠朝開一道後門讓違建就地合法,業者未必埋單,可見業者多麼頑強抵制。  工廠若屬實質違建,依法論處必須拆除。偏偏綠朝大開方便後門,一0五年五月之前可以申請合法,這已不符公平正義原則,憑什麼可以手眼通天,逍遙法外,違法者就地合法。社會譁然之舉,非但業者不買帳,申請率極度偏低,且地方政府財政拮据,區區一千萬元拆除費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農地違章工廠拆除費自付」自治條例是不錯想法,符合使用者付費原理,既然業者自己觸法,拆除費用由業者承當再合理不過。為何市府不積極提出單行法規自治條例,令人納悶。是市府怕得罪業者?這點應該說不過去,市府有公權力,何懼之有?既然不怕,為何又裹足不前?經發局言稱先 輔導再祭鐵腕,怎麼看總覺得市府過於軟弱。一個弱勢政府要幹點大事,無異緣木求魚。  不論是陳文政所言已申請三百多件或經發局統計兩千四百多件,若與總數一萬八千件相較,執行率明顯偏低。此案業者違建在前,未申請在後,顯有得了便宜還賣乖;是中央政府或地方過於縱容,或是便宜行事,造成地方之瘤,令人扼腕。  工廠違建案,各縣市碰到問題大同小異。陳文政能直言提出解決之道,是出生之犢不畏虎,陳文政有不錯的勇氣。這是得罪人之事,不是每個民代都肯說,肯直言無懼。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狠酸「五星市長」柯P:坐牢的坐牢、欠債的欠債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九日下午於市議會市政總質詢中,市議員洪健益質疑,遠見五星市長頒獎為何名單沒有柯文哲?柯文哲表示,「以前那些五星級的,我看也沒有多高明,坐牢的坐牢、欠債的欠債,也沒有什麼意義。」他在市議員王鴻薇的追問下指出,前總統府秘書長、前高雄市長陳菊是「one of them,其中之一啦!」  洪健益先問柯文哲,罷韓投票到現在有沒有見過韓國瑜?或是打電話?柯文哲數次答覆都說「沒有」,表示很久沒有聯絡,等事過境遷再請他吃飯就好。至於高雄市民的選擇明智嗎?柯文哲說,「不要這樣講,高雄市民的決定,就尊重高雄市民的選擇。」  對於韓粉申請借凱道,柯文哲強調,只要符合申請條件依規定申請還是要借,不能事先就說活動一定不理性,他來借還是按照規則,符合申請標準會就借。  洪健益接著指出,有很多議會同仁在問下一個是柯文哲?或是民進黨會不會針對柯文哲?柯文哲強調,「我一向都很有自信」、「我們是相當認真,是經得起考驗的人」。  洪健益指出,遠見下午要頒五星市長,為何沒有柯文哲?柯文哲,「哎呦,這個不要緊啦,我也不曉得那個?」,他指出,「以前那些五星級的,我看也沒有多高明啊,坐牢的坐牢、欠債的欠債,表示說不見得有什麼意義」。洪健益則質疑柯文哲是雙重人格?柯文哲說,「不會啦,我本來就很多面向」。  國民黨議員王鴻薇追問,是否在說前總統府秘書長、前高雄市長陳菊,柯文哲笑回,「one of them,其中之一啦!」  王鴻薇接著表示,其中之一確實有陳菊?所以你覺得城市財政紀律還是很重要?柯文哲說,財政紀律是基本的,有時候太過分了。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台灣經濟現隱憂,十月後恐面臨嚴峻挑戰

馮國豪  第三,傳統產業還能維持競爭很重要一個因素是,雖然兩岸關係緊張,但維繫兩岸經貿重要「臍帶」ECFA還繼續維持,因此今年前七個月,台灣對大陸貿易享有的順差超過七百億美元,顯示儘管兩岸關係緊張,但因為有ECFA存在,經貿還是維持熱絡。  但今年九月ECFA即將到期,且最近台灣「親美抗中」立場意見明顯,大陸針對近日傳出民進黨政府將進一步嚴審限制陸資赴台投資,並將禁止台灣業者代理或經銷OTT等相關商業服務提出警告,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記者問題時,特別指出「民進黨當局此舉,將會斷送台灣的發展機遇,損害台灣民眾的利益福祉。」雖然他沒把話說死,但劍指九月到期的ECFA不言而喻。  八月二十四日勞動部發布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目前實施無薪假攀升至八百二十家、二萬零四十九人,再度破兩萬人大關,一周內增加二十家、三百六十人,其中製造業是重災區。筆者擔心一旦ECFA終止,台灣傳統產業能否經得起另一波衝擊。  第四,政府隨著美國採用「大撒幣」政策,除了對企業紓困也維持低利率政策,讓企業資金流通,造就了股市與房市的榮景,但也造成政府預算赤字與通貨膨脹的隱憂,這樣的「大撒幣」政策,美台政府還能維持多久,一旦收傘,是否會重演二00八年雷曼兄弟事件金融危機,政府不得不預作準備。  第五,目前公衛專家均擔心十月後是傳統流感盛行的季節,而新冠肺炎還未衰退,如果秋冬合併流感恐將大爆發,對經濟影響,恐超過今年年初的衝擊,政府也應及早因應,流感疫苗十月份施打後,更要嚴密觀察。  最後,今年十一月三日美國大選,目前各方預測不論結果如何,美中之間對抗型態不會有太多改變,但一般經濟學者相信川普第一個任期內向資本市場釋出的利多,可能在二0二一年走到盡頭,而他對貿易和移民的限制可能傷害經濟產出,而且股市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市場目前位階只靠疫苗進度的消息來支撐。選後無論川普或拜登當選,都要回歸美國經濟基本面,到時對台灣也可能同步影響。  同時筆者更擔憂,在台灣對美豬、美牛進口讓步後,美國是否會要求台灣做出更多對內外銷市場不利的開放;同時萬一川普落敗,新總統上任前,是否會對台灣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  以上幾點,或許是筆者杞人憂天,但也提醒民進黨政府未雨綢繆,目前不少官員還似乎沉浸在前兩季台灣經濟回到四小龍之首的樂觀氣氛下,但筆者認為台灣經濟真正的考驗恐怕十月才開始。(下) (作者為崑山科大副教授退休,現為作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