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三
隔壁青婆:「心啊,透中日晝,你袂去兜?」
阿母:「阮袂去海裡,拆墩抓魚啦!」
海水快退潮了,阿母匆匆扒碗番薯粥,一襲簡便長袖素衣褲、頭臉蒙上花巾微露雙眸、戴上草笠、腳底套著膠鞋,側背裝有手套、螺鉤、小型魚網的魚簍,疾行至鄰村白沙赤崁海域「拆墩」捕魚。
「搬咾咕石,要由外口向內面拆,墩愈拆愈小,魚網仔嘛要跟著縮小,咾咕石全部搬走的時陣,雙手抓住木桿,合起魚網仔嘴卡起網。魚網仔的開嘴要逆著水流放,網仔嘴才會撐開;而且要站在順流的方向,這樣躲在石頭裡的魚,才會順著海水,流向網仔內。」經驗老道的阿母,絮絮述說「拆墩」捕魚的竅門。
「拆墩」捕到的魚類,幾乎都是「歸仔魚」(野生玳瑁石斑魚),「歸仔魚」魚肉結實Q彈,四季都可捕獲。因唾手可得,經濟價值不高,魚商也沒興致採買,「歸仔魚」就成了家中的日常主菜。此魚就跟澎湖的女人一樣,韌性堅強,在風災、鹹雨、貧瘠的惡劣環境中,不畏困境,堅強的跟生命中,起伏不定的風浪搏鬥。
小時候的我,身虛體弱,每當病懨懨時,阿母就會特地「落海」補抓鮮魚回家。「歸仔魚」湯,加幾片生薑,就是一碗進補的好食材!
家中八個小孩,食指浩繁,阿母都是靠著這道「歸仔魚」湯,把我們餵養長大,個個長得高又壯。
長大後,離鄉背井來到台南就業,阿母常常郵寄家鄉魚獲,讓我解饞,飯桌上不時會出現這道「歸仔魚」。阿母走後,感謝我的大哥,工作之餘,趁著潮汐水流,三個小時耗能在大海的礁石中,捕抓「歸仔魚」,宰殺、清洗、冷凍,郵寄漂洋過海,只為延續母親愛的味道!
今晚饞食這碗「歸仔魚」湯,百味雜陳,蘊含家鄉味、母親的愛、還有大哥的情意,又何需櫥櫃裡花樣佐料來料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