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力仁
.從父親遺傳來的基因
小時候家規多,餐桌上少有對話,只有筷箸和飯碗的碰撞聲,尤其是父親吃得快,聲音特別脆亮,這時候奶奶慣常念道「急什麼?難不成還要趕另一頓飯?」響聲小下來了,可是明天餐桌上仍舊一樣。婚後,同樣的提醒仍在耳畔,不同的是叨念的換成我妻,而對象則是我。
我自小的反應不快,也不積極,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對任何事都很投入,甚至是急切。生活要充實,學習要勤快,工作要認真,至於吃飯,當然越快越好,因為還有很多事排著隊在等我做。
.快步調帶來身心俱疲
養成分秒必較的習慣,我還沾沾自喜,認為是「一天當作兩天用」。有陣子喜歡寫作,口袋裡只要有一支筆、一張紙,我可以站著,一手持筆,另一隻手掌上攤著紙片,振筆疾書。年節陪妻子去果菜市場買菜,因為市場內摩肩接踵,寸步難行,妻子囑咐我在外面等候,我就站著寫稿,見她接近時,再忙不迭的收起紙筆,接過蔬果放入菜籃車後,尾隨而行,邊走心裡頭還盤算著下一段要如何著手。
你若問我,這般看似很有效率的日子感覺如何?平心而論,固然因為多些「產出」而帶來了成就感,但是身心卻常常處在緊繃的狀態。一味追求效率的結果,有如在公路上疾駛奔馳,不但慢不下來,只有更快,直到發生事故為止;而且,一旦放慢速度,甚或停下來,就認為是罪惡。
這當然不是生活該有的正常步調,但是行之多年,就像上癮一般,時時在心裡作祟,催促我「快一點,多一點」。
我口袋裡隨時有卡片記著一件件本周待辦的事以及今天待辦的事,每當完成一項,就將他勾去,而隨時還會補充新的上去。有時完成的速度還趕不上新增加的,計劃和效率往往成為心頭的重擔。
.放慢腳步生趣盎然
壓力促使我的改變,我決定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且慢慢的作、專心去作,同時心存感謝。
早上晨泳時,除了游泳什麼都不想,慢慢的滑臂入水,擺動小腿,拍水前進,腦海裡不再牽掛今天打算要做的事,充分去享受浮沉水中的樂趣。除此以外,我也開始將生活的大小事情都放慢速度,每天騎著單車到學校時,穿越校園,端視著兩旁的花樹、幽靜的湖景以及不同風格的建築,再進到典雅莊重的圖書館。
不論閱讀或寫作,我也不忘給自己留出半個小時,走入校園,看看農場裡水圳中的魚兒,或學著辨識校園中的各種植栽。溪邊的水柳、橋畔的青楓、闊葉挺拔的緬梔、高聳常綠的小葉欖仁,處處生機盎然。
.樂在慢活帶來祝福
慢一點,同時少一點,心態的改變帶來了生活的調整,讓我享受到萬物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