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經痛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明顯的徵兆,患者可能在月經來前就會感到疼痛,甚至經期結束還會繼續疼痛。醫師提醒女性應注意經痛發生的時間,並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台灣婦科醫學會秘書長洪煥程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國內生育年齡婦女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中經痛是最明顯的表徵。
根據市調公司一項針對年齡25歲至45歲之間有經痛困擾女性進行的「台灣女性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關連調查」,回收共1181 份有效問卷,發現有近6成女性不知道經痛分為原發性、續發性兩種。若無法分辨經痛有兩種發病差異性,將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大的「防異」破口,使疾病延遲治療。
台灣婦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怡仁說明,原發性經痛指的是無明確的病理性疾病造成經痛,通常發生在月經來的期間,可能會有腹部痙攣和下腹疼痛,通常是月經來潮的第一、二天且疼痛感較輕微。
至於續發性經痛則可能是因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瘤等疾病造成,大部分患者會於月經來之前就會感到疼痛,甚至經期結束還會繼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