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衛生局結合產後護理之家,去年實施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339人次,轉介高風險61人次。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是衛福部推薦使用的憂鬱篩檢工具,廣泛性的使用在國內醫療及產後機構。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16日表示,結合門諾產後護理之家、藍田產後護理之家推廣孕產婦心理健康觀念,針對產後媽媽初步以心情溫度計量表進行篩檢,呈現心情發燒者再使用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評估,產後憂鬱量表連續2週超過9分以上就轉介身心科醫療資源協助。去年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339人次,轉介高風險61人次。
朱家祥指出,懷孕生產是女性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經歷各種身、心、靈的變化,產後媽咪的身心面臨許多的未知挑戰,包括角色轉變、情緒起伏、體力的消耗、照顧嬰兒的責任等,大部分媽咪在生產後的3~10天內,會出現焦慮、緊張的現象,但許多新手父母卻不曉得該如何正確面對「產後憂鬱症」。
典型的症狀是情緒激動、哭泣、失眠、反應遲鈍、疲憊不堪、有強烈的罪惡感及擔心無法照顧好寶寶、無法集中精神處理日常事務,一旦發生過此狀況,媽咪只要使用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可以了解自己過去7天內的心理感受,勾選最能描述心情的感覺選項,自己就能初步評估產後的心情狀態,並且重視情緒與壓力問題。
為讓媽咪跟產後憂鬱說bye bye,提供4種方法:1.家庭的支援,對於剛卸下懷胎10月的寶寶,媽咪身心靈的疲勞是無法言喻的,此時家人應該分擔媽咪的壓力;2.尋求醫療管道,媽咪發現自己有憂鬱症的症狀,適時的尋找專業的醫療協助,可以儘早走出低潮;3.夫妻的產後規劃,在懷孕時就先協定育兒的方式與家事分工,找出最適合的育兒模式;4.媽咪規律運動,生產後6週的運動以緩和為主,例如散步、慢跑或瑜珈,適當的產後運動能幫助媽咪面對身為人母的壓力。
朱家祥提醒,產後的媽咪給自己一段適應期是必須的,產前有焦慮與憂鬱的婦女,是產後憂鬱症的高危險群。呼籲各位新手媽媽,若感到心理或生理上的不適,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