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女入境採陰 自費採檢確診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以疫情指揮中心19日指出,國內新增3例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病例,分別來自菲律賓、緬甸、日本。其中,自緬甸、日本返台確診個案均為本國籍。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新增的3名個案包括一名20多歲菲籍男性(案504);以及分別自緬甸、日本返台,均為本國籍的30多歲男性(案505)、50多歲女性(案506)。  其中,案504因工作於17日來台,入境時無症狀,在機場完成採檢後前往集中檢疫所檢疫,18日出現喉嚨有痰情形,於19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中。  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接觸者共22人,其中13人為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列居家隔離對象;9名機組員列自主健康管理對象。  案505於2月至緬甸經商、17日返國,入境時無不適症狀,主動告知在緬甸曾與確診個案一起用餐,由機場檢疫人員安排採檢後至集中檢疫所等待檢驗結果。個案17日有喉嚨癢,18日出現咳嗽、喉嚨痛、鼻塞症狀,19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中。  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接觸者共18人,其中13人為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列居家隔離對象;5名列自主健康管理對象。  案506長期旅居日本,8月28~30日出現喉嚨痛症狀。11日返台奔喪,入境時因有咳嗽症狀,於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雖然個案18日已無症狀,因申請外出奔喪由衛生單位安排自費採檢,19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中。  衛生單位目前暫匡列接觸者1人,為入境接機的家人,目前無症狀;因雙方均有佩戴口罩,列自主健康管理對象。  另,針對日前有6名自台返菲移工確診武漢肺炎一事,指揮中心19日公布最新疫調進度指出,在台期間有122名相關接觸者,PCR、血清抗體均為陰性,已向菲律賓政府詢問個案Ct值及標準,但未獲得回覆。

Read More

城隍廟大駕夜巡 抓陰間逃兵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農曆七月過後尚有逾假未歸的鬼界「逃兵」,四處躲藏遺害人間,全台首邑縣城隍廟十九日晚間舉辦「暗訪巡查」,今年因應防疫政策,僅採大駕夜巡,在路口、巷弄、公園等暗處捉妖。  農曆七月初鬼門開,七月底就「收假」,總有一些鬼怪留戀人間,捨不得回去,變成逾假不歸的逃兵。縣城隍廟在農曆八月初舉辦「暗訪巡查」行之有年,為了維護陽世秩序,讓孤魂野鬼不要留在陽世搗亂,城隍爺親自出巡將鬼魂們趕回陰界,等同於警方的掃黑行動。  每年縣城隍廟夜巡日期不定,也沒有固定路線,去年光是扛轎的人、陣頭加上旗牌手等人員就有約五百人,今年因疫情關係,僅採大駕夜巡,規模縮小許多。城隍爺暗訪巡查,若發現異狀,轎子就壓低與鬼魂溝通,如果不聽勸就會蓋上黑旗讓城隍爺處理,以免鬼魂在人間搗亂。  廟方指出,民間相信農曆七月陰曹地府的鬼魂回返人間,接受十方善信的普度款待,七月底鬼門關即需收假,不可逾期未歸。縣城隍廟夜巡迄今舉辦逾三十個年頭,盼能申請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

Read More

國慶煙火吸人潮 黃偉哲:住房率增3%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今年國慶焰火首次在台南登場,也衝高台南各大飯店住房率。市長黃偉哲表示,預估會帶來二十萬參觀人潮,增加三個百分點的住房率,而國慶焰火只是平台,目標是吸引更多人來古都一遊。  黃偉哲說,因為飯店訂房要用身分證預訂,所以數字不能造假。九月及十一月是傳統的旅遊淡季,只有十月跟十二月開始是旺季,希望在淡季不淡的時候,能夠讓更多人來台南,國慶焰火只是一個平台,藉此讓大家想來看煙火進而欣賞古色古香的古都。  目前有五星級飯店傳出國慶連假訂房逾九成,黃偉哲說其實訂房率還可以更高,現在台南市飯店平日大概有五成多,假日都九成以上,希望平日也能衝到六、七成。而三倍券也發揮相當大的助力,目標是二十點八億,但現在已經是二十二點二億,真的沒有想到會那麼快達標,而且已經超標。在住房率及來客率台南應該都交出漂亮的成績單,最重要的是希望品質能維護,不要像有些地方人一多起來,觀光旅遊品質就下降。  至於國慶焰火的觀光效益,黃偉哲表示,估計大概二十萬人觀賞,扣掉本地如果有十萬人,那麼外地也有十萬人,其中如有五千人留下來住宿就很厲害了,因為飯店平日本來就已經有住客了,如果能再多五千人,大約增加三個百分點的住房率,就算是一個很好的成績單。

Read More

<醫師專欄>心理諮商

 ■吳重達  20歲出頭的男性大學運動員因反覆性的腿後肌拉傷,近2年已反覆進出門診要求診斷、治療;當然也至其他醫院求診,甚至做了核磁共振,得到與醫師相同的肌肉拉傷診斷。  他基本上一直承受大腿後側的慢性疼痛。走路沒問題,慢跑就有感覺,速度稍快的跑步會有可咬牙忍受的痛。常常在練習或比賽時忘情的衝刺,就又發生程度不一的拉傷。  中、小拉傷他就忍一忍,受不了時就到診。老實說,醫師這些日子看他真的自己都有些受不了。這次,他跛著進診間,父母也跟來了。完成看診,做了解釋與治療建議,病人與家人也沒進一步問題後,換醫師有話不吐不快了。  醫師說:「年輕人,以下我要說的話也許會冒犯你,讓你不高興;或讓你不敢當面發作,幹在心裡。但,基於醫師職責,我不得不說。你已快畢業了,該是思考未來人生方向時了。推測你日後應該是工作、上班,而不是以運動為職業。你並非甲組運動員,國家隊或職業隊是你可望不可及的目標;既是如此,請問你,這運動值得你如此拚命,一直反覆受傷,自己受苦,父母一直提心吊膽嗎?萬一留下終身後遺症也值得嗎?多所得罪,請問,你有任何想法嗎?」  病人低頭不語一陣子,抬頭直視醫師說:「我喜歡運動,但我應該不會以它為職業。」那就對了,醫師鼓勵你好好運動,將它培養成終身的嗜好,享受運動帶來的身、心、靈好處,而不是承受它的壞處。「可是,教練、隊友那邊怎麼辦?」  真相大白。原來他一直承受旁人與同儕的壓力,不得不提早練習、出賽。畢竟,大部分的軟組織運動傷害傷者外表看起來是「整欉好好」,不知情者真會認為傷者裝病、偷懶呢。  醫師在診斷書載明需要強制的休息、復健期,請父母出面跟學校溝通。最後,父親跟醫師道謝,沒想到醫師願意花時間,還不怕得罪他們。其實,運動醫學不止看診、開刀、復健。還包括很多科學,運動心理也是重要的環節呢。 (作者現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

Read More

麻豆公所震災演練 逼真

麻豆區公所邀集相關單位舉辦震災演練,藉此提升緊急應變能力。(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國家防災日」將至,麻豆區公所十九日邀集相關單位,舉辦震災搶救、疏散、消防演練,提升緊急應變能力。特別是鄰近六甲區在上月接連發生三次芮氏規模四以上地震,發出國家級警報,顯示演練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麻豆區公所結合防救災志工、社區防災士、麻豆區衛生所及消防局第二救災救護大隊、麻豆消防分隊等,舉辦大樓防震示範觀摩演練,模擬木屐寮六甲斷層錯動引發強震後的應變演練。 現場第一家庭大樓住戶啟動自衛消防編組,從傷患緊急救護、初期滅火等社區自救演練,消防局二大隊動員鄰近的麻豆、下營、六甲、官田分隊七車三十六人,進行傷患緊急救護及射水滅火等,還出動空拍機升空偵蒐。 麻豆區長孔慶瑤表示,舉辦演練是希望災害初期居民可以自救救人,以社區大樓面對地震初期啟動自救為首要目的,並提升各單位緊急應變能力,加強防災準備及應變措施,就能減少災害損失。

Read More

永康第二座失智友善館 揭牌

奇美在永康區第二座失智友善館揭牌。(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永康報導  奇美醫學中心關懷失智症長者,十九日在永康區烏竹社區阿公跟阿嬤歡舞聲中,成立第二座失智友善館。市長黃偉哲與中心院長邱仲慶、區長張睿民等一同揭牌。黃偉哲表示,失智與少子化都是國安問題,支持性照顧可延緩失智症,奇美是一股重要力量。  邱仲慶表示,去年在永康區中華里成立第一座失智友善館,社區店家有一百六十八家參與,社區居民也主動關懷,並以「看問留撥」四字真言,一旦看到疑似失智患者就加以詢問協助慰留,並撥打警方電話。昨天烏竹失智友善二館成立,再發揮奇美醫療團隊、社區等合作推動失智友善力。 奇美在永康區第二座失智友善館揭牌。(記者張淑娟攝) 十九日,在多位地方代表見證下,第二座失智友善館正式揭牌開幕。烏竹社區以「烏竹友智藝同‧憶起吾愛吾村」為主題,由烏竹樂齡班與不老樂團帶給大家歡樂舞蹈和鼓聲,一同慶賀友善館成立。在許多地方代表見證下,二館正式揭牌開幕。烏竹社區以「烏竹友智藝同‧憶起吾愛吾村」為主題,由烏竹樂齡班與不老樂團帶給大家歡樂舞蹈和鼓聲,一同慶賀友善館成立。 阿公跟阿嬤歡喜跳舞打鼓慶賀失智友善館成立。(記者張淑娟攝) 邱仲慶表示,烏竹失智友善館創辦「友智藝同工作坊」,將以在地農村、廟宇文化融合生活藝術,選擇較具代表性、共同記憶的社區景象為主題,來呈現社區的生活風貌,增加長者對環境的認同感,並營造友善溫馨的社區環境,讓失智者能自主經營生活、參與社區活動,甚至從事社區服務,讓失智者獲得正向健康且樂活宜居的社區居住環境。  黃偉哲表示,看到奇美醫療團隊和永康區里長團隊們都一起來參與關懷失智症課題,相信透支持性療法可以延緩失智症,也期待衛生、社會和醫學中心一起建構失智症友善環境。

Read More

一夜新娘一世妻到中壢 叫好叫座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客家委員會主辦的2020精緻客家大戲《一夜新娘一世妻》巡演,19日到中壢藝術館音樂廳演出。客委會表示,今年精緻客家大戲6月下旬起在台北、新竹、苗栗、台中、花蓮、屏東等地展演,受到熱烈回響;中壢場次更在開放首日即索票一空。  《一夜新娘一世妻》由甫獲第31屆傳藝金曲獎6項入圍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演出,內容改編自王瓊玲教授原著小說《一夜新娘》,敘述日據末期的台灣鄉間真實故事。,由曾入圍「傳藝金曲獎」的陳芝后、陳思朋、蘇國慶、陳怡婷等4人領銜主演;此外,本劇在服裝造型、舞台設計亦有精心安排,表演也融入歌舞元素,為客家傳統戲曲增添新樣貌。  今年度精緻客家大戲最後壓軸將在10月4日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登場,20日起開放索票。

Read More

免受酷刑 趾甲矯正搞定凍甲

腳趾甲患者以矯正治療,免除拔趾甲恐懼。(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發生趾甲問題的原因很多,包括內嵌趾甲、捲甲以及服用標靶藥物導致的趾甲問題,尤其是腳趾甲長進肉裡的情況最令人困擾,常常引起患者疼痛無法走路,甚至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內嵌趾甲台語叫做「凍甲」,是常見的臨床問題,好發於大腳趾的內側與外側,趾甲的前角會嵌入甲溝的皮膚,造成鄰近軟組織腫脹和感染。一般而言,嵌甲的發生常常是因為趾甲修剪方式不當、穿著不適合鞋子以及外力因素導致。  聖馬爾定皮膚科醫師謝馥年表示,在過去傳統治療上,患者常常需要趾甲拔除或是開刀治療趾甲基質,同時給予抗生素以及藥膏治療感染,但是術後的恢復期常讓患者苦不堪言;現在有新的治療方式不需要將趾甲拔除,那就是「趾甲矯正」。  謝馥年表示,「趾甲矯正」目前常見的適應症包括捲甲、嵌甲,近年因為標靶藥物的使用,也有許多患者出現標靶藥物引發的甲溝炎,除了門診使用硝酸銀抑制肉芽增生,也能使用趾甲矯正解決大腳趾疼痛問題。  謝馥年醫師進一步表示,趾甲矯正主要是利用U型支架分隔兩側趾甲邊緣,藉由金屬鉤的拉力校正趾甲生長方向。因為每個人的嚴重度、趾甲寬度都不同,因此每次矯正時都需要量身訂做趾甲矯正器。治療過程大約1小時左右,過程不需要麻醉,高於90%以上有置放矯正器的患者會立即改善疼痛問題,並且可以正常行走,只要日常活動上注意不要拉扯矯正器即可。多數患者經過3個月的治療,都能達到大幅度的生活改善。

Read More

台管處蠔小子蚵南線上報名

「蠔小子蚵南」環教課程提供親子收蚵體驗。(台管處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蚵仔煎、蚵仔麵線、蚵嗲都是台灣極具特色的在地小吃,其中的主角,蚵仔(牡蠣)究竟從何而來?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將於十月十八日舉辦「蠔小子蚵南」環教課程,讓親子體驗綁蚵及收蚵的樂趣,以寓教於樂方式體驗國際級濕地生態及歷史文化。  台管處表示,台江濕地學校開發獨具地方特色的環境教育課程,「蠔小子蚵南」由蚵農現身說法,讓參與者搭乘船筏於潟湖上,化身蚵農巡視蚵田,體驗綁綁蚵及收蚵的樂趣,見證蚵仔的成長歷程,進一步認識潟湖變遷與環境變化對養蚵的影響,思考如何保護環境。  台管處指出,「蠔小子蚵南」活動將於十月十八日舉行,名額卅六人,採網路線上報名,民眾請上台江國家公園網站查詢http://www.tjnp.gov.tw,洽詢電話:(0六)二八四二六00轉一五一五。

Read More

旅外回台用健保 擬先補足保費

衛福部長陳時中(左)19日出席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頒發特殊貢獻獎給本屆獲獎的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衰竭中心個案管理師劉敏慧(右)。他出席典禮前受訪表示,未來旅外者健保費擬納海外收入。(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對於長年旅居海外者回台用健保爭議,健保署長李伯璋19日指出,正研議相關改革,未來不論停保後復保、退保後加保,都打算追回出國期間保費,預計10月展開討論。  李伯璋表示,長期生活在海外、都沒有繳健保的國人,返台使用健保人數雖不多,但仍會造成財務負擔,且民眾觀感也不佳,因此確實有改革的想法。  因此,未來不論停保後復保、退保後再次納保者,都可能追回出國期間的保費。李伯璋說,將針對「停保6個月返台者」、「出國2年以上除籍回國者」研議是否需補足所有保費才能復保,預計10、11月將展開相關討論。  中央社/台北19日電  許多旅居海外民眾長年不在台灣,生病選擇回台用健保,但因在台灣沒工作,保費大多比照無收入者,引發不公平疑慮。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未來旅外者健保費擬納海外收入。  陳時中今天出席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授袍典禮前受訪時表示,很多長期旅居海外的民眾,由於多年來都在海外工作,收入可能極高,但因在台灣沒收入、沒納稅,適用的健保費用費率大多比照無收入者,未來考慮將海外工作者的收入也納入保費計算,確保公平性。  陳時中下午出席2020第9屆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前受訪時進一步表示,未來針對停保、復保者,都應依據海外所得加強徵收保費,才符合公平性,至於如何確認海外收入,屬於技術問題,但這些改變都涉及修法,將持續研議並提到健保會討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