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及彰基醫護呼籲大眾對於血栓的認識與重視,並且關注血栓疾病。(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40歲電子工程師大維(化名)嚴重腰痛、下背痛,求診骨科服用止痛藥與肌肉鬆弛劑,症狀反而惡化,中醫針灸於後膝蓋窩放血之後,疼痛雖有改善,但隔天卻在辦公室喘到暈厥,送醫X光檢查發現肺纖維化,因右腳腫脹,以為是腎臟功能障礙服用利尿劑沒改善,左、右腳及大腿根部腫到腳底,再就醫系列檢查,才發現大維全身多處血栓,經抗凝血藥物、併血管內導管溶栓治療,症狀才緩解。
彰基指出,台灣靜脈血栓發生率,大人1000人中每年發生率可能在0.5人以下;發生靜脈血栓的原因很多,包括受傷、開刀、懷孕生產、久坐或久臥不動、心臟衰竭、癌症、抗磷脂抗體症候群、骨髓增生等後天性原因或是先天性遺傳;台灣地區遺傳性靜脈血栓佔總發病人口約50%,其好發症的主要病因,是S或C蛋白缺乏和抗凝血酶缺乏。但另外也有病友是完全找不出原因的。
彰基副院長林慶雄醫師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16秒有1人罹患血栓疾病、每37秒有1人因血栓死亡;尤其像現代人久坐的生活型態,加上肥胖、抽菸、飲酒等,都可能造成血栓風險,民眾除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戒除不良生活習慣之外,更需對身體狀況有警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獲得妥善的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