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綠線完成履勘 營運前須改善12事項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交通部二十五日表示,完成台中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烏日文心北屯線(綠線)北屯總站至高鐵台中站履勘作業,共提出三十三項須改善事項,其中十二項為「營運前須改善事項」,台中市政府確認完成改善並報交通部核准後,再由台中市政府決定通車日期。  交通部表示,履勘小組由路政司長陳文瑞擔任召集人,分成土建、機電及營運三組進行履勘作業,經過分組討論之後,最後於總結會議中確認履勘結論。履勘小組共提出須改善事項計有三十三項,其中十二項為「營運前須改善事項」、十一項為「一般注意改善事項」及十項為「後續建議改善事項」。  有關「營運前須改善事項」部分,台中市政府於確認完成改善並報交通部核准後,再由台中市政府決定通車日期;「一般注意改善事項」則請台中市政府自行辦理改善及追蹤列管,至「後續建議改善事項」於辦理後續延伸路線時參考改善。  履勘範圍為係台中捷運烏日文心北屯線北屯總站至高鐵台中站,全線長約十六點七一公里,共十八座車站(十六座高架、二座地面),及一座北屯機廠,經台中市政府於八月七日辦理初勘,並完成「履勘前須改善事項」改善完成報告後,於八月二十四日報請交通部派員履勘。  交通部表示,台中捷運綠線計畫完工啟用後,民眾可搭乘捷運至台鐵大慶站、松竹站及高鐵台中站等銜接轉乘,提供高鐵台中站聯外交通及轉乘服務功能,並促進大台中地區民眾使用高鐵運輸之便利性,帶動台中都會區產業發展,紓解區域運輸走廊之需求,進而改善現有大眾運輸及道路交通環境。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數位治理,應思考政府核心價值

 趙家麟  前言: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與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合作,於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兩天在台南舉辦聯合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二0二0的新世代願景:全球在地化下公共治理的傳承與創新」。會中的「高階論壇」,針對國際上所面臨的公共治理實務、台灣在全球化下的治理挑戰,邀請學者專家提出觀察分析。茲彙整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蘇彩足、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主委暨國家文官學院院長郝培芝、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丘昌泰三人重要發言如下: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蘇彩足。(記者趙家麟攝) 公共治理 多些專業少點政治  蘇彩足(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當前官僚體系的國際形勢,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就強調,政府雖利用委外、多元用人模式,但公務人力仍應以文官為主。另,行政學者Diulio也認為,「代理巨靈」(Leviathan by proxy)是不好的,應聘僱更多公務人員,以有效回應民眾需求。  現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各國普遍認為官僚體系的「功績原則」比以前更為重要。某些國家甚至憂心任用親信、政黨偏見,對官僚體系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台灣近期以來可以看到幾個引起議論的新聞話題,包括彈性用人的「政務官可任三級機關首長,上限二十五人」、雙軌進用的「約聘三年熬成鐵飯碗?人總:不會變公務員」,以及廢考監的「文官中立,不能沒有考試院」等。  文官體系所面臨的挑戰,蘇彩足認為,要重建文官尊榮,亦即讓文官體認到擔任公職是有尊嚴的。建議從兩方面著手:  其一,我們應該要維持行政中立環境。中立的文官體系是公共治理的基石,建立一個不因政黨輪替、計畫就大轉彎的文官體系;充分的人事權、擴大彈性用人,這是理想,但有「權」應該就要有「責」,如何建立權責相符的環境?如何避免彈性用人淪為依據政治忠誠度和關係用人?台灣現在有擴大彈性用人的條件嗎?都值得深入思考。  其二,少點冗事,多點踏實。如果只有加法,沒有減法,文官體系不斷新增業務,公務人員時間的機會成本是零嗎?  曾碰到一個政府行政部門,官方臉書一年內就拍了二百多部的短片,還強調每部短片都是單位內同仁自己編劇製作。政策行銷、政績宣傳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當然會排擠到公務人員踏實工作的時間。政策行銷重於政策內涵?政績宣傳重於真正的執行績效?我們的公共治理,要多一些專業、少一點政治,找回公共服務的動機與成就感。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主委、國家文官學院院長郝培芝。(記者趙家麟攝) 趨勢逆轉 更全球化更在地化  郝培芝(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主委、國家文官學院院長):二0二0年是關鍵轉折點,世界局勢變化可從四個概念現象來觀察:  第一,按下暫停鍵。許多國家的人民不能出國、學生不能上學,人類社會的活動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  第二,大封鎖狀態。過去有過經濟大蕭條,但人們還能夠移動,這次是大封鎖,飛機停飛,許多人只能靠網路遠距上班、上課,從封城、封國到封洲,而且還在持續。  第三,新冷戰結構。過去的冷戰是美蘇對抗,是戰略的、是有地緣關係的;現今的新冷戰則是美中對峙,還有生產結構的翻轉。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展開金融、科技、人才等全面性的對中戰爭,又遭逢新冠肺炎疫情,而加深、加大了兩個強權的戰爭,並且還向國際外延,例如五眼聯盟也加入了圍中的戰略。  第四,產業鏈改變。原來的生產鏈斷鏈,形成中國與非中國的雙鏈,產業分工也朝向多樣、少量(或多量)的珍珠鍊式發展。換言之,國家要有多樣性的生產鏈,特別要將與生存有關的戰略物資納入產業佈局。  前述四個概念現象,又形成新常態,並加速了數位經濟、數位社會與高度個人化的時代來臨。實體經濟大量轉為數位經濟,新產業的布局改變了全球分工,使之更區域化、更在地化。全球化趨勢正在逆轉,一方面更全球化,一方面更在地化,亦即很多國家都必須開發內需市場。  新常態下,促使公共事務加速邁向數位治理,主要特徵表現在快速暫停又要快速啟動的能力。但台灣因為防疫工作相對其他各國表現較佳,對於疫情嚴重國家發展出的快速社會治理模式,對台灣將是一大挑戰。  未來,我們需要一個更強大的「智慧國家」,數位化程度將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從核心人才的養成教育來看,必須有更強的數位與跨域能力,並重視數位資源平權,以因應更激烈的競爭。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丘昌泰。(記者趙家麟攝) 文官跟隨政治風向 國家危機  丘昌泰(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現在是一個電子治理新時代,網路發展快速已徹底改變了過去的行政學。現今的網路裡,假新聞出來了,但如果假新聞的來源是政府該怎麼辦?UBER出現了,也正在改變人們交通服務與居家生活型態。  在電子治理時代,行政院還有必要設置東、西、南、北各區服務中心嗎?其實,很多事只要在辦公室裡加上5G設備就可快速解決。我們現在許多法規也太落低伍了,下一波影響人類變革的擴增智慧(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簡稱IA)正在發生,政府該做什麼呢?  其實,科技可為公共治理解決很多問題,但我們要問,政府的核心價值在哪裡?行政中立、被信任,才是國家進步安定的基石,如果文官跟著政治的風向走,那會是國家的危機。 官僚體系的國際情勢,重視公務人力應以文官為主。(記者趙家麟攝) 處於這個電子治理時代,建議公共治理要從「減法」與「把核心價值找出來」的兩方面來努力:「減法」就是刪除政府不必要的負擔。民間可以做的事,政府就放手、不必去搶做事;政府應該掌握公共性,做民間不願意做的,例如長照等。對於政府年年砸大錢放焰火這類的事,應思考其必要性。  其次是「把核心價值找出來」。我們的文官體系要強調清廉、公平、正義,在快速發展的電子治理新時代,文官的公共治理不能只被當成政治工具而已。(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三星會長李健熙78歲病逝

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中)二十五日病逝,享年七十八歲。  (路透檔案照)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昨(二十五)日因病逝世,享年七十八歲。據韓聯社報導,李健熙二0一四年五月因急性心肌梗塞在三星首爾醫院接受住院治療,截至近期,他仍能自主呼吸,持續接受康復治療,後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二十五日去世。  李健熙一手打造三星王國,三星整體營收相當於南韓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五分之一。在李健熙一手帶領之下,三星從一家韓國公司,成長為全球性的科技大廠。  南韓《中央日報》報導,李健熙一九四二年出生於大邱,是三星創始人李秉喆的第三個兒子。在韓戰爆發後,為躲避戰亂而赴日本就讀中學,高中畢業於首爾師範大學附屬高中,之後又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和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進修。李健熙從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一日在首爾湖岩藝術廳舉行的董事長就任典禮開始,便始終夢想打造「超一流企業」。  李健熙二0一四年因心臟病發而長期臥病在床後,三星實質領導人就是現任副會長李在鎔。李在鎔二0一七年因捲入前總統朴槿惠「閨蜜門」案被判刑五年,但上訴洗清大部分控罪罪名,於關押近一年後得以獲釋。  三星電子昨發出聲明:「我們很難過地宣布,三星電子會長李健熙已經辭世。」「李會長十月二十五日辭世,包括副會長李在鎔在內,家人隨侍在側。」「李會長高瞻遠矚,把三星從一家本土企業,轉型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創新者和強大企業。」  韓聯社報導指出,三星表示將根據李健熙和遺屬意願舉行簡樸的葬禮,謝絕弔唁和哀悼花圈。據悉,夫人洪羅喜、長子李在鎔等家屬前一天得知李健熙垂危消息後到醫院為其送終。靈堂設在三星首爾醫院,具體葬禮日程正在商討中。

Read More

<中華副刊>滑板之歌

插圖/國泰 詩/唐明敏 會飛的雙腳 把青春溜成一葉扁舟 平行無阻 輕盈順流 乍然騰起轉圈 跌落一波三折的新鮮 不在乎的天空 閃電細雨奔雷 只是午後沾唇的茶點 滑向未知的盡頭 溜走煩憂 總是隨風

Read More

<中華副刊>十月的愛情

 ■蘇琳  這個時候的北京,天氣晴朗,微風徐徐的,十月的氣溫還算不錯。疲乏了一週,要看到她了,足以溫暖了。近來事情多,關係亂,總能忙碌很久。眼下,室內顯然比外面更暖和。屋頂上飄零著的黃葉,打著鋪卷兒,灰瓦一起...很美。  見到她了,她總那麼精緻漂亮。輕快又明媚的笑容,很有感染力。「笙,妳等等我,我去個洗手間,我們就出門。」她的聲音淺淺癢癢的。我站在窗前發著呆,聽到她的腳步聲,我轉了頭。  是她呵,她走近,輕輕的:「阿笙,我們走吧。」說罷,她挎住了我。去的地方是家老館子,人不多,很安靜。但是不乏碰見熟人,她便微笑著替我打著招呼,拉攏著情誼。這樣的伴侶,很好了吧。  記得初遇她,是在去年的冬天。印象裏,那天她被裝點的,活像個「瓷娃娃」,精緻的瓷娃娃。她比瓷娃娃可愛,也比瓷娃娃有生氣。她像個天使,有自己的小世界。有時,她會露出不解的神情;有時,又很有主見般的難以接近。薄薄初雪,路上泥極了。急急地,我就這樣撞上了她。  當時我想,如果她有了喜歡的人,一定不會喜歡那種黏黏膩膩的。她或喜歡那種最純淨單純的男孩子,斯文又書生氣;亦或是那種穩重成熟的男子,穿著天青色的長衫。她喜歡的,都該是斯文人物。  念頭一轉,回到此刻,斜陽灑瀉,懶洋洋的。我和她一起看了個電影,叫《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取材來自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創作的小說。電影拍的很經典,很觸動。她...看得有些難過。這本小說是一個自述者的哀怨,是會哭泣的文字。讀完了,印象深刻的是,男人始終記不起女人的臉和花瓶裏枯萎的白玫瑰。我輕輕握了握她的手指,沒有說話。  出門抽了根煙,回來的時候,她窩在沙發上睡著了,像只軟膩的貓兒。我把大衣脫下,輕輕覆在她身上。站在陽臺前,看那個鋪滿了黃葉的屋頂。我閉上眼睛,聽落葉的聲音,很輕很輕,可還是聽得到。微微睜眼...適應光線。已是而立之年,許是該成家了。她...等我也等的太久了。就像屋頂上的黃葉,呆久了,過了這個季節,就落在泥土裏,消融了吧。想著,去周圍的首飾店買了個「素圈」戒指。  回到屋裏,她還沒有醒。沒拉好的簾子,偷偷溜進來幾縷光,映得她格外迷人。我悄悄的來到她面前,她的睫毛很好看,靈閃閃的。我吻了吻她的手,把戒指戴在她的無名指上。剛好,她醒了。「妳......」她的眼裏有淚光閃爍。「噓......」對視的目光,正是時光的美好之處。

Read More

<中華副刊>桑樹,新菜色

 ■久彌  林中野櫻桃,野葡萄,野海棠,六月莓,小藍莓等會結果或莓的樹,藤很多,但一直沒見有桑樹。  發現後園林邊那棵小樹,葉子極像桑樹,是令我滿蠻興奮的。可是多年了,我一直耐心的問它是不是桑樹,但一直沒回音。他春天既沒好看的花,秋天也沒耀眼的葉子,卻佔了一個向陽的好位子。去年我忍不住了,告訴它:你若再不給我講清楚,明年我就把你砍了,讓出那空間給旁邊的小楓樹。  今年春初,我看見它葉間掛出些青青的莓狀物,像桑椹,不由心想有時樹也要恫嚇一下才行。但我仍不敢確定那就是桑椹,要熟了嚐了才算。可是真熟了,恐怕我也無法摘來嚐,以資證明。因它已長得瘦高,枝幹禁不起爬,也架不住梯子,無法摘。  近來有些紅了,雖還沒紫,可已是很像我印象中的桑椹了。今晨,看到幾隻鳥來,嚐了幾粒紅的,他們飛去,又引了更多鳥飛回,可能覺得味道還不錯,有了他們的點頭認可。這就不僅幫我證明了它是一棵桑樹,更令我高興的是,本山家小店又新增了一樣菜色,可招徠更多食客。

Read More

<中華副刊>紅花與乳房

 ■章杰  清晨五時許,拉開窗簾,出現陸地上的燈光,大溪地首府帕皮提近了。  大康凝視著愈來愈近的陸地,思緒不禁回到半個多世紀之前。那年他大三,特別喜歡高更的助教茉莉,夢囈似地對他說:「我們去大溪地吧,早晨看日出,傍晚看落日,白天在椰子樹下散步、作畫,就像高更一樣,拋掉一切,活自己的。」  當然,茉莉的話純屬夢囈。茉莉已申請到助教獎學金,即將離開台灣。大康才大三,還有一年畢業。畢業後還得到中學實習一年、服預備軍官役一年。也就是說,最快的話,也得三年後才能出國。即使出得去,也得為學業和生活拼命。至於遠走大溪地迎日出、看夕陽,恐怕是場很難圓的夢吧。  半個多世紀後,大康竟然來到大溪地,不期然地想起茉莉。當年大康問茉莉,到了大溪地怎麼生活,茉莉說:「我可以臨摹高更的畫,賣給觀光客啊!你嘛,就幫我賣畫吧。」  大康想,如果能夠在街頭看到一家賣臨摹高更繪畫的畫廊,而店主又是雞皮鶴髮、老得已認不出來的茉莉,那將是多麼傳奇的小說題材!當然這純屬幻想,茉莉到美國後隨即嫁人,哪會浪漫得到大溪地一圓年輕時的夢!  大溪地面積不大,包輛出租車就可輕易地環島一周,年輕乘客大多自由行。上了年紀的長者,大多花點錢隨團觀光。岸上觀光過午之後出發,還有足夠的時間到帕皮提市區走走。大康揹起背包,從七樓來到三樓,一大群人像小學生放學,或是監獄放封風般,雀躍地走下舷梯。  兩位身穿花布紗籠,頭戴花冠的大溪地女郎,手提花籃站在舷梯兩側,每人奉上一朵七瓣的茉莉花,這是大溪地的島花。碼頭對側的帆布棚下,六位男女樂者,彈唱大溪地傳統音樂迎客。他們的穿著和長像,使大康不禁想起高更筆下的大溪地。  大溪地以物價高昂著稱,買個椰子竟然五美元。不過想起高更畫筆下的大溪地,少不了女郎、海濱和椰子樹,就買了個大椰子,一面吸啜著,一面逛市場。他花了點時間為幾個孫兒挑選禮物,到了大康這年紀,為孫兒買東西永遠不會嫌多。  看看腕錶,還有點時間,信步走進一家畫廊,大康一進門,就被一幅《紅花與乳房》吸引住,這是茉莉最喜歡的一幅,不免駐足仔細打量。這幅高更的名作,以強烈的色塊,表現大溪地女郎健美、自然的胴體。畫幅繪兩位大溪地女郎,右邊那位斜披著紗籠,露出右乳,左邊那位上半身全裸,雙手托著一盤紅花,兩個豐碩的乳房就垂在托盤上。  臨摹畫作純屬商品,通常不會簽上臨摹者的姓名,但這幅臨摹的《紅花與乳房》,左側女郎的裙緣上,似乎有一排以不顯眼的色彩書寫,乍隱乍現、似有還無的字跡,順著裙緣蜿蜒。  大康從背包裡取出老花眼鏡,湊近仔細看,這才看清楚那些不相連綴的字母,組合在一起不正是茉莉的英文名字Melissa嗎?大康呆住了,口中喃喃自語:「是她嗎?是她嗎?」  Melissa是個很通俗的名字,大康的理智告訴他,臨摹者是茉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心中仍存著一線期望。年輕的女店員以為大康喜歡那幅臨摹,走過來兜售,大康恍然不覺,口中仍在喃喃自語:「是她嗎?是她嗎?」直到店員在她臉前揮手,才回過神來。  「這幅畫是誰臨摹的?」大康用英語問。  「不知道,我剛來不久。」  「你們老闆在店裡嗎?」  「不在,他和朋友喝酒去了。」  大康點點頭,心中盤算著下一步要怎麼做。看標價,五百美元。同樣尺寸的臨摹畫,在他處不過一兩百美元,大溪地的東西就是這麼貴!大康沒帶那麼多錢,也沒帶信用卡。大康表明自己是搭郵輪前來觀光的,徵得店員同意,用手機拍下那幅《紅花與乳房》,又留下名片,一再交代店員,等老闆回來,希望能夠打通對方付費的電話給他。  大康沿著來時路往郵輪停舶處行去,途中有家中藥行,看店的是位華人老太太。大康心想,如果茉莉真的在大溪地,老太太說不定認識,就駐足和老太太攀談,老太太能說國語,大康問她:「這裡有沒有一位華人老太太,年紀和您差不多,喜歡臨摹高更的畫。」說著秀出手機上的《紅花與乳房》。老太太連連搖頭:「沒有,沒有耶。」  回到船上,剛好趕上集合時間,大康參加「大溪地島觀光」行程,以順時針方向環遊大溪地一周。為免錯過畫廊老闆打來的電話,大康將手機掛在脖子上。  他們遊歷過好幾個景點,大康掛在脖子上的手機一直沒有動靜。  沿著海濱大道回到帕皮提到一家酒店用晚餐,自助餐相當豐盛,是純正的法國菜。大康吃飯時將手機放在餐桌上,直到吃完上車,仍然沒有任何動靜。  巴士剛回到郵輪停靠的碼頭,大夥還沒下車,大康的手機響了,大康趕緊接聽,傳來法國腔的英語:「我帶著那幅《紅花與乳房》和您要找的畫家在船下等您了。」  大康已年逾古稀,心臟仍不免卜卜卜的跳個不停,如果真的是茉莉,千言萬語,將說些什麼?觀光巴士就停在距離郵輪停泊處約一百米處,只見一位矮胖的白人帶著一幅畫,旁邊是位穿花布紗籠的女子。上了年紀的人看近處不行,看遠處卻看得清楚,那位穿花布紗籠的女子顯然不是茉莉!  大康走上前去,那矮胖白人說自己就是畫廊老闆,指著身旁年約三十的大溪地女郎說:「她就是你要找的畫家。」  眼前的大溪地女郎體態健美,大眼濃眉,嘴唇豐厚,白底紅花的紗籠裹不住浮凸的乳房,宛如高更筆下的大溪地女郎再現。她那略帶倔傲和狀似什麼都不在乎的野性美,使大康不期然地想起茉莉,仔細端詳,氣質和神情還真有幾分相似呢。  「先生,」女郎打斷了大康的遐想。「你找我,是要買我的這幅畫嗎?」那大溪地女郎會說英語。  大康只能點點頭。  女郎繼續說:「難得有人特別喜歡我的畫,真的很高興。我和畫廊五五分帳,我的一份就只少收五十美元吧。」  大康綻放出年輕人才有的燦爛笑容:「妳的一份不能少。」又轉過頭對矮胖老闆說:「你們等著,我上船去拿錢。」  五分鐘後,大康帶著錢下船,交給老闆五百美元,又給女郎一百美元:「這是給妳的。」  女郎喜出望外,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回過神來,抓住大康的肩膀,在大康臉頰上重重地吻了一下,烙上一個豐厚的唇印。  大康帶著那幅臨摹的《紅花與乳房》回到船上的房間,照照鏡子,望著那鮮紅的唇印,他決定寫篇小說,以虛實相參的筆法寫下一段往事。他取出筆電,寫下故事綱要:男主角到大溪地旅遊,無意中看到一家賣臨摹高更繪畫的畫廊,他走進去,戴上老花鏡,發現畫上有個熟悉的簽名,他買下那幅《紅花與乳房》,故事回敘至半個多世紀之前……。

Read More

金門感受戰地風光

金門莒光樓夜景。莒光樓是為了表彰古寧頭戰役中的國軍官兵而建,也是金門戰火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地標。 圖與文:記者趙家麟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國際蔓延,國人無法出國,許多人選擇出海,前進離島,搭機、免稅購物,享受悠閒的海島風情與人文景致。金門國家公園於一九九五年成立,是第一座以維護戰役史蹟、文化資產、保育自然資源為主的國家公園,兼具人文歷史與自然生態之美,成了許多家庭親子旅遊的首選。  金門舊名浯洲、浯江,明初東南沿海盜寇猖獗,金門因位處海疆交通要道,明太祖洪武廿年(西元一三八七年),江夏候周德興在島上築城池並設立守禦千戶所,因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金門」因而得名。  金門位處廈門灣,西距廈門外港約十公里,東距臺灣約一九0公里。其緯度約與臺中地區相當(約在北緯廿四度)。全島最高峰是太武山,高度僅為二五三公尺。 金門太武山上有蔣介石的「毋忘在莒」勒石。 金門在行政區上隸屬福建省,由十六個大小島嶼組成。國家公園分本島與烈嶼共五個區域(太武山、古寧頭、馬山、古崗、烈嶼),占大小金門總面積約四分之一。金門屬於鄰近大陸的副熱帶小型島嶼型氣候,春季多霧,容易影響旅遊航班,冬季屬乾冷天氣。農業方面,因旱作較盛,可以看到許多高粱田,金門高粱酒遠近馳名;冬季鳥況豐富,是賞鳥的天堂。  金門的文化特色,可以從商貿來探索。清朝鴉片戰爭戰敗後,廈門開放通商,金門人開始大量遠渡南洋、日本等地謀生。金門成了知名的僑鄉,許多在海外事業有成的金門人,出資修建金門古厝,為地方帶來許多洋樓建築風貌,豐富了地方多元文化。  旅遊金門國家公園,可以把握戰地風光、閩南文化、自然生態三個重點安排行程。金門與其他國家公園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戰地風光。 金門版「摩西分海」,退潮時進出建功嶼的石板路上,有鋼鐵牡蠣人藝術雕塑,是遊客熱門的打卡景點。戰爭遺跡多 建功摩西分海打卡熱點  金門歷經多次的慘烈戰役,留下不可抹滅的歷史遺跡,除了古寧頭戰史館、八二三戰史館、湖井頭戰史館,有系統的介紹相關戰史外,瓊林聚落與金城市區的地下民防戰鬥坑道,為了運補開鑿的翟山小艇坑道,彈痕累累的北山洋樓,還有各地可見的反空降樁、反登陸樁,乃至於馬山觀測站與強力放送的播音站等戰地風情,都劃入了國家公園的保護區域。  金門戰地風光的知名景點中,知名度最高應屬莒光樓與太武山「毋忘在莒」勒石。莒光樓與毋忘在莒,多次被做為郵票的主題,郵件遍及海內外,兩處景點成了金門最佳代言人。  初訪金門,必定要登上莒光樓。這座建築建於西元一九五二年,為表彰古寧頭戰役中的國軍官兵而建,是金門戰火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地標。 戰時供小艇運補的金門翟山坑道,隱身在花崗岩體內。 太武山上有蔣介石親頒題字的「毋忘在莒」勒石,激勵戰地軍民,期勉效法戰國時代田單復國、以寡敵眾的精神。此處也是遊客到金門旅遊拍照的熱點。  到金門,也不要錯過了金門版的「摩西分海」,建功嶼因為潮汐關係,是相當有特色的陸連島。長約五百公尺,穿越海面的石板步道與金門本島連結,途中有知名的芬蘭藝術打造的鋼鐵牡蠣人,是熱門的打卡景點,建功嶼島上留下有昔日的軍事哨所,還有一尊高聳的鄭成功塑像。 小金門沙溪堡的海岸步道美景。保留完整閩南聚落文化  金門除了戰地風光,豐富且保存完整的閩南傳統聚落與文化,是非常值得走訪的亮點。首先,金門地區因為有數十年基於軍事安全理由,沿海五百公尺內禁建,且樓層最高不得超過三層,全區大部分仍維持傳統建築風貌,構成金門本島特殊文化景觀。  其次,金門的民居形式大部分是沿襲閩南泉、漳式樣的傳統住宅,少部分是華僑移入的南洋式建築及兩者的混合體,傳統民居有馬背、山牆、燕尾脊,中西合璧的洋樓,如陳景蘭洋樓、得月樓等,各式各樣的雕鑿裝飾,都成了金門建築特色。 彈痕累累的北山古洋樓,經歷過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 第三,金門居民重視家廟,村落大部分均以宗祠為中心所形成,因此,宗祠、牌坊、寶塔等也是金門特色;此外各村落多有鎮煞避邪的風獅,形成特殊的地標。  如果要深度了解金門的閩南文化,金城鎮後浦小鎮有免費導覽活動,每晚七時卅分,在清金城鎮總兵署前集合,需步行約一點八公里,全程約兩小時。夜遊金門小鎮,專人導覽,全程免費。 金門炮彈鋼刀以彈片打造。高粱酒炮彈鋼刀 最富特色伴手禮  時序進入秋冬季節,金門的鳥類資源豐富。鳥類高達280餘種,密度為全台之冠。冬天的金門國家公園,可見成群結隊的鸕鶿等候鳥。  到金門旅遊,享受美食與採買特產也是一大樂趣。金門美食承襲了閩南美食特點,融合在地食材、烹飪手法,包裹著戰爭帶來的影響,形成獨特的飲食文化:「廣東粥配油條」金門在地人的道地早餐。「石蚵料理」蚵嗲、蚵仔麵線、蚵仔炒麵、海蚵煎蛋。「牛肉麵」吃酒糟長大的黃牛,肉質軟嫩多汁。「鍋貼」淋上蛋汁的鍋貼底部煎的焦黃酥脆。「閩式燒餅」鹹香酥脆,以麥芽糖為餡料的甜燒餅也很讚。「炒泡麵」是金門當兵的阿兵哥懷念的消夜小點。「芋頭冰」選用小金門的芋頭,滿足舌尖上的味蕾。  至於金門特色伴手禮,可以選購遠近馳名的金門高粱酒,用炮彈彈片打造的金門鋼刀,還有金門麵線、烈嶼(小金門)傳統糕餅、金門貢糖等。至於金門鎮煞守護神風獅爺各式紀念品,以及家庭常備用藥一條根等,也是熱銷的商品。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應大 舞出新力量

南應大舞蹈系新二代學生穿上新移民母國傳統服飾,透過表演藝術傳達對新移民議題的關注,進而開拓多元文化新視野。(記者汪惠松攝) 台南應大舞蹈系致力於舞蹈藝術教育的推廣,今年應台南生活美學館之邀,於二0二0「東南亞魅台灣」啟動儀式中演出,透過表演藝術傳達對新移民議題的關注,進而開拓多元文化新視野,成功引導民眾認識新移民母國文化,展現敘事「新」力,深獲各界好評。  台南應大舞蹈系學生組成的舞團,一路走來不斷創新突破,積極推動國際文化交流,力圖將台灣舞蹈藝術推向國際舞台,例如舞團曾於二0一0、二0一一、二0一五年受交通部觀光局邀請,參加在日本三重縣安農津及北海道YOSAKOI的演出。同時並整合藝文資源,深耕南台灣舞蹈藝術,散播舞蹈種子,落實文化藝術之推廣。另南應大舞團更曾四度獲選台灣主燈會演出的主要隊伍,展現該校舞蹈藝術教育成果。  新移民女性帶著美麗憧憬,飄洋過海到台灣,在迥異於原生國社會文化的環境裡,經營夫妻、親子與婚姻等各種新關係,並展開自己的後續人生,同時還發揮「異文化搬運者」角色,豐富了台灣多元文化社會內涵。  因此,台南應大於一0八學年度參與教育部議題導向敘事力計畫,選定「新移民」為議題進行跨領域課程設計,除新聘來自印尼的老師胡明月擔任峇里島傳統舞蹈教學外,還邀請教授胡敏德透過東南亞音樂藝術,豐富學生創作內涵的文化底蘊。  在二0二0「東南亞魅台灣」啟動儀式中,更結合胡明月、印尼新移民李庭莉,以及越南新二代學生黃昱東一同演出雷貢舞劇《KANG CING WIE》,不僅有助於協助新二代強化自我認同,化解外界偏見,更能提升民眾對東南亞文化藝術的認識與尊重,落實文化平權的多元社會目標。  南應大舞蹈系主任戴君安表示,新二代學生穿上新移民母國的傳統服飾,在舞台上散發出來的自信,不僅令人印象深刻,尤其展現出來的不一樣敘事張力,更能吸引民眾從不同的視角聆賞新移民生命之美。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高合春 永信國小菩薩家長會長

永信國小家長會長高合春(右),支持校務推動,出錢出力改善環境設備,本學年度獲得連任,校長周豐榮頒發聘書,並感謝其對學校的付出。(記者汪惠松攝) 永康區永信國小家長會長高合春,多年前加入家長會行列,由委員、常委、副會長到會長,除支持校務推展、各項比賽,也舉辦節慶活動,出錢出力改善環境設備,經常主動夜間巡視校園安全,「菩薩會長」之名不脛而走。  事業有成的高合春,不忘熱心公益,曾當選縣府時期永康市九十七年社會優秀青年。加入永信國小家長會行列後,協助校務發展,一0八學年度當選家長會長。高合春認為,家長會運作原則應是關心校務而不干預,支持老師而不掣肘,因此與老師站在同一陣線,共同推動校務獲認同,並連任一0九學年度會長,校長周豐榮感謝他對學校的付出。  高合春希望能成為「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橋梁,因此每個月底定期舉辦家長會聚會~「午餐約會」,邀請家長會副會長、委員及學校校長、行政老師參加,除一起用餐增進感情,也面對面交流意見,了解學校發展及理念,最終達成親、師、生三贏目標。  高合春雖然事業繁忙,但儘量撥空參與學校活動,例如迎新活動、班親會、管樂團成果展、社團才藝發表、運動會、畢業典禮、畢旅等學校活動,都可看到他的身影。  此外,更舉辦家長會旅遊,讓委員們攜家帶眷一起戶外踏青,藉此相互支持聯絡情感。還有舉辦教師節敬師餐會感謝老師們的辛苦,也是讓家長會委員能和老師們相聚用餐,增進情感交流。永信教師會長倪曉雯在敬師餐會中特頒贈感謝狀給高合春致謝。  高合春說,他只是一名學生家長,希望成為學校堅強後盾,讓學校成為家長放心、學生安心的優質學習環境。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