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右)與英國國際貿易大臣特拉斯(左)於10月23日簽署FTA。(路透)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部長會議於十一日進行最終協調,各成員國領袖可望於十五日簽署協定。儘管印度已於去年十一月表示不會加入RCEP,但RCEP仍將成為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貿易協定。RCEP與台灣關係密切,但台灣卻不得其門而入;RCEP正式生效之後,台灣的對外經貿空間將更受到壓縮。
在印度退出之後,RCEP成員國仍包括東協十國、中國大陸、日本、南韓、紐西蘭和澳洲,這十五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約占全球GDP的百分之二十九。RCEP簽署之後,也將成為全球GDP總量、人口數最多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而且貿易總額也僅次於歐盟,其影響力可見一斑;儘管印度宣布退出,但日前傳出日本打算透過「特殊文件」的方式,允許印度無條件加入RCEP;如果印度也加入RCEP,RCEP的影響力將更為驚人。
其實,東協十國與中國大陸、日本、南韓、紐西蘭和澳洲都早已各自簽署FTA,但RCEP簽署、生效之後,區域內的各國之間將互降關稅,甚至零關稅,而亞洲的生產供應鏈也可能因此重整。雖然台灣對RCEP成員國已有七成金額的產品免關稅,但RCEP成員占台灣出口總額的比重高達百分之六十五,因此衝擊在所難免,而其影響層面恐波及機械設備、塑化製品、紡織、石油及煤製品等產業。
再者,台灣對RCEP免關稅的產品,大多集中在資訊電子產業;一旦大陸、日本、南韓透過RCEP平台強化合作,恐不利於台灣電子科技產業。再進一步而言,當台灣產業遭受RCEP衝擊,恐連帶影響台灣的就業機會;而且倘若「投資移轉效果」顯現,台商前往RCEP成員的投資就將增加,更恐弱化台灣的產業發展。
由於RCEP規模龐大,馬英九前總統執政時即已表達加入意願,但事與願違;蔡總統上任之後,台灣加入的進度也停滯不前。而根據RCEP的規定,非RCEP成員要加入RCEP,除了必須是東協的FTA夥伴或RCEP外部經濟夥伴之外,尚須經RCEP成員共識決同意後才符合申請加入要件;而在兩岸關係不佳的現況之下,只要中國大陸或任何一個RCEP成員出面反對台灣加入,台灣仍將被拒於門外。
另一方面,「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也已於二0一八年十二月生效,其成員包括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及秘魯等十一國,這十一國的GDP總值,約占全球的百分之十一,總人口約為五億,台灣對CPTPP的貿易額約為我對外貿易總額的百分之二十四。CPTPP生效之後,台灣的紡織、石化及塑橡膠、鋼鐵、化學等產業所受衝擊較大,且也對台灣造成產業外移效應。
此外,日前英國已與日本簽署FTA,英國將之視為加入CPTPP的起手式;倘若英國加入CPTPP,甚至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之後推動美國重返CPTPP,台灣將受到更大的衝擊。
台灣既無法加入CPTPP,也難以加入RCEP,這已夾擊台灣產業;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能否存續,亦令人擔憂。倘若台灣不能克服這三大不利因素,未來的經貿之路勢將更為坎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