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團體呼籲政府重視清代縣署遺構,儘速讓其有文資身分,更能完整呈現台南為當時行政中心的歷史意義。(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清代道署遺構和清代考棚遺構,通過文資審議,文史團體肯定政府重視,惜清代縣署已提報多年,尚未取得文資身分,包括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和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五日共同呼籲政府,重視清代縣署遺蹟,更完整呈現台南為當時行政中心的歷史意義,凸顯台南建城四百週年的重大意涵。
文資協會在民國一0七年七月,接受樹谷文化基金會的考古文化資產維護推廣基金補助,進行「台南市舊城區文化資產歷史考古普查計畫」,經研究團隊歷史文獻蒐集研究並比對研評日治時期地圖,再地表踏查後,整理出中西區六處文化資產敏感區範圍,確定該六處為疑似清領時期的台灣府考棚遺址、台灣府大南門城城垣西段遺址、昭忠祠遺址、領事府遺址、萬壽宮遺址和台灣縣署遺址。
文資協會會同研究團隊之一,成功大學公共工程研究中心,針對該六處遺址進行透地雷達探測,確定地表下存有疑似遺址的建築遺構殘蹟,在一0五年八月提報給文資委員會審議。
文資協會理事長曾國棟表示,清代道署遺構取得市定古蹟身分、清代考棚遺構為歷史建築,目前只差臨門一腳,若縣署遺構也能具有文資身分,更可完整呈現台南在當時作為行政中心的歷史意義。
兩會表示,如今道、府史蹟已有文資身分,呼籲政府重視清代縣署遺跡,儘速審議通過保存,能更完整呈現台南為當時行政中心的歷史意義。兩會指出,清代縣署位於中西區成功國小,當時因挖到遺址,導致校舍興建延宕,雖然校舍已復工,然若能儘速確認其文資身分,即可從大方向思考如何保存並和周邊空間相互呼應,也讓校園、赤嵌樓古蹟和清代縣署之間能有最佳連接,更在台南建城四百週年前夕,凸顯台南的歷史文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