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銷日 黃偉哲喊顧好品質

從台南出發銷往日本的鳳梨在麻豆封櫃啟運,市長黃偉哲前往見證。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麻豆報導 台灣鳳梨從台南出發,前進日本!今年首次從台南外銷到日本的台灣鳳梨,十八日上午在麻豆區金子宏集貨場封櫃啟航,共兩千七百三十箱、二十七點三公噸,市長黃偉哲前往見證。他說,很高興再次見證台灣鳳梨最好的實力,但擔心鳳梨的價格已經太高,會失去國際競爭力,也憂心農民搶收會影響品質。 黃偉哲表示,昨天這一櫃是要到日本,上次有一櫃是要到新加坡,但不管往北走、往南走,不管台灣的鳳梨是要南漂還是北漂,事實上都漂向最優質的消費者。 從台南出發銷往日本的鳳梨在麻豆封櫃啟運,市長黃偉哲前往見證。    (記者林相如攝) 黃偉哲指出,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二月份鳳梨每台斤才十幾元,每公斤不到二十元,現在已經漲到每台斤二十七元,每公斤四十五、四十七元,令人擔心會打壞品質,呼籲農民不要一昧搶收,品質沒有顧好,就會像香蕉銷日被驗出農藥殘留,就會影響整體。 黃偉哲強調,鳳梨因為獲全國民眾的支持,在政府和民間的通力合作,才能把價格維持在高檔,大家要珍惜這個成果,品質不好不要採,農藥殘留不要用,也不要隨便找非供果園的鳳梨。 他當場要求農業局,如果台南鳳梨被驗出有農藥殘留或品質壞的,一律公布姓名,剔除供果園,不能容許害群之馬。農民如果貪圖一時之利影響整體產業,是不可原諒,會成為全民公敵,呼籲要顧好品質。 黃偉哲強調,他還是對台灣鳳梨有信心,屏東、高雄、台南都是很好的鳳梨產地,只要不貪快,不要揠苗助長,因為還沒有成熟時就拚命採收上市,只能賺一次,賺不了下一次,希望農民顧好鳳梨品質,這才是最重要的。

Read More

成大會館舉辦「讓礙翻轉、身障朋友迎曙光」公益活動

成大會館捐贈十二萬六千八百八十八元勸募受贈基金予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為幫助伊甸基金會的身障青年接受職業訓練,成大會館舉辦「讓礙翻轉、身障朋友迎曙光」公益活動,不僅提供身障青年實際執行飯店房務工作,更號召民眾凡單筆捐款三百元支持身障青年職業訓練經費,即可抽成大會館住宿券,捐款金額累計十二萬六千八百八十八元。 「建民為了爭取房務實習工作,真的很積極!」伊甸職重中心組長陳詩雅表示,領有輕度智能障礙手冊及過動症的建民(化名),高中畢業後就來到伊甸心園小作所,因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神無法專注,常常把交辦的工作搞砸,為了爭取這次房務實習機會,建民改掉以往自暴自棄的脾氣,認真學習各項工作流程,不僅獲得老師稱讚,實習過程中更受到成大會館房務部的肯定。 成大會館業務部黃偉哲經理指出,舒適乾淨的飯店環境,仰賴一群辛苦的工作人員默默把關,房務整理工作是一項不簡單的挑戰,看到伊甸學員認真學習的態度,絕對可以為孩子們給予滿分的評價。 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張盟宜說,身障青年只要透過專業訓練,未來都有機會和每個人一樣擁有自己的一片天,感謝成大會館透過職涯課程,讓身障青年了解工作上所面臨的各項挑戰,找到自己的能力與自信。

Read More

本週五月天開唱宮廟遶境 多路段交通管制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本週台南很熱鬧,五月天開唱、多間宮廟遶境,加上部分提早返鄉掃墓人潮,市區活動多,多處進行交通管制,呼籲用路人提早改道,避免塞車。 五月天在台南開唱五天,又逢宮廟遶境及清明祭祖活動,因應台南市可能出現大量車潮、人潮湧入,交通局請民眾提早規劃替代路線,避開可能擁擠路段。 五月天演唱會地點在台南市體育場,體育園區及水交社重劃區周邊部分道路,將於演唱會當日下午二時起,開始進行交通管制;另因清明祭祖時節將近,周邊也是祭祖路線,交通局提醒欲前往崇孝塔民眾,體育路、大林路及竹溪街將有交通管制,建議於交通管制時間前進入管制區。 另,本周中西區、南區及北區有宮廟遶境活動,屆時將影響西門路、南門路及健康路,請民眾可改走府前路、中華東、西、南路及金華路等路段,交通局也會利用行控中心管控號誌。 此外,春祭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釋奠典禮將於二十日上午舉行,六時舉辦釋奠典禮、七時舉辦拔智慧毛活動,歡迎民眾前往觀禮。

Read More

南美館積木藝術展 堆疊快樂

南美館新任董事長蘇憲法(右二)與館長林育淳(右一)細細欣賞積木藝術家黃彥智作品「北港朝天宮」。    (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積木不只是玩具,更能成為藝術作品。南美館配合即將到來的兒童佳節,舉辦「堆疊快樂—玩具積木藝術展」,邀請多位藝術家以積木創造,引領觀眾走進不同面向的積木藝術世界。 南美館以大眾文化為藝術題材,透過玩具積木為藝術媒材,讓民眾了解,玩具不只是玩具、藝術也不純然為藝術,兩者可相互結合,在藝術中找快樂、在快樂中認識藝術。 此次邀請藝術家黃彥智、吳寬瀛、周珠旺、游孟書、葉怡利等人創作展出,其中黃彥智曾獲得全球十七位樂高認證大師之一,大件〈北港朝天宮〉作品,呈現台灣廟宇文化之美,也讓人感嘆其細緻之作,〈同安船〉也展現十九世紀台灣移民潮。 游孟書將積木堆疊成塔後,再翻製成石蠟,最後以毀形的蠟塊脫模製成水泥柱,呈現廢墟之感;吳寬瀛運用積木挑戰數學幾何圖形,其他人將積木與陶藝、靜物畫手法相結合,甚至呈現積木彎曲、柔軟感。 南美館表示,小時候玩積木,天馬行空的排列,激發想像力和創作力,其實和藝術也有共通之處,如立方體、三角體、圓錐體等基礎幾何造型以及堆疊建構玩法,都和藝術造型原理、雕塑的空間立體概念相似,當下次孩子在玩積木玩具時,或許下一個當代藝術家正悄然誕生中。展期即日起至十月十七日,地點於南美館一館二樓展覽室。

Read More

無人茶飲店 主打烏龍50元起

無人看管的茶飲店,二十四小時供應茶飲,但消費者得自行投幣買茶。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茶飲店人力加房租的成本高達七、八成,常令店家吃不消。一種不用人力、不用勞健保、沒有勞資糾紛的無人茶飲店在台南市成功路、西門路口開了第一家連鎖店,採自助點餐方式,二十四小時營業,讓民眾隨時可喝到好茶。 名為「最強農人」的無人茶飲店屬「茶魔」系統,它是全台第一家以烏龍為主打的茶飲品牌,在這家店可以喝到不同風味、層次與厚度的烏龍茶,包括梨山青玉、晶炭烏龍、炭焙烏龍和小農烏龍等四款烏龍茶,所採用的茶葉皆是純正台灣茶葉,並且純晶萃、零添加,其中「梨山高山青玉茶」還是限量版。只是這家無人茶飲店單瓶售價最低五十元起,以茶飲店來說價格偏高。 一杯投幣限量冷飲茶要價一百元,考驗消費者的荷包。 (記者陳俊文攝) 這家店在鬧區三角窗位置,夜晚明亮耀眼的外觀加上搭配植栽造景和打卡牆設計,吸引網紅和文青打卡體驗。業者預訂下個月在夏林路開設第二家店。 台南市津香茶葉負責人李漢坤表示,無人自助點餐的茶飲店過去就有人嘗試,最早有一家奶茶專賣店在海安路和正興街都有門市,後來收攤,主因茶湯有保存期限問題,一般只能常溫下冷泡,沒有殺菌情況下,放在自動販賣機內可能還有一週的壽命,奶茶的保存期限更短,可能「丟掉的比賣掉的多」。 業者指出,無人看管的茶飲店,售價偏高,在辦公區或文化水平較高的區域有競爭力,但是台南路邊一杯冷飲茶二、三十元隨手可得,這種店面可能得接受一段時間的考驗。

Read More

疫後重生 林百貨咖啡館復古風

林百貨五樓「林珈琲」重新以新古典咖啡館風貌呈現,讓消費者享受四、五零年代的浪漫氛圍。 (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林百貨受到疫情衝擊,顧客人次和業績都明顯下滑,但仍趁疫情時刻進行大幅改裝,其中,就將林咖啡改為摩登復古咖啡館,推出復古年代的洋風和食,展現愈在地、愈國際的文創百貨新姿。 林百貨董事長陳慧姝表示,林百貨五樓咖啡館當年為相親熱門地點,一餐飯價格約當時一個月薪水,也讓相親成功率相當高,林百貨接手後,原為小食料理,為營造更多特色,將原位於四樓的林咖啡改至五樓,改裝為摩登復古咖啡館,營造和洋混合式。 林百貨開業七年,受疫情影響,參觀人潮從前年一百一十萬人次,減少三成,業績也從前年一億四千萬跌破億元。 林百貨進行摩登咖啡廳改裝,販售當時相當風行的咖哩蛋包飯,老台南人都知道,台南的蛋包飯是以蛋皮包覆「紅飯」,所謂紅飯就是加了番茄醬的米飯,酸甜滋味搭配咖哩,口感十足,而甜點「步步高升」有台南的伏苓糕、芋粿和鹹蛋糕、椪餅冰淇淋及上百年茶行的茶蛋糕和茶飲。 林百貨接續將推出棒球名將王建民攝影展、支持在地鳳梨和茄芷袋以及單品在地的「您好」系列,除繼續支持在地農特產品、發展林百貨獨創的文創伴手禮,並推出DIY等活動,爭取更多台南人認同屬於自己的林百貨。

Read More

迎天團 台鐵公車增班疏運歌迷

五月天週末開唱,台南市長黃偉哲視察交管防疫措施,相信音樂人員說明防疫動線。   (觀旅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林雪娟∕台南報導 五月天將於二十日在台南市立體育場開唱。台南市長黃偉哲十八日率觀旅、交通、警察等局處,視察交管規劃、救護及防疫工作是否準備就緒,體驗防疫入場流程。觀旅局長郭貞慧熱情邀約五迷留宿台南,二十八家旅宿、六十七家觀光工廠、美食伴手禮業者配合釋出專屬優惠,機不可失。 由相信音樂國際、台南市政府合辦的五月天「好好好想見到你 Mayday Fly to 2021」台南場演唱會,是天團五月天睽違十六年再次於台南開唱,粉絲早就迫不及待。 黃偉哲表示,五月天演唱會人數約為職棒滿場人數的二點五倍,因此人潮疏散、疏導更為重要。包括市府南島路、南美館二館停車場、大億麗緻地下停車場等周邊停車空間,步行至會場約需二十五至三十分鐘,應廣為宣傳讓參加民眾了解。 為疏運歌迷,相信音樂規劃多條接駁路線及返鄉專車,交通局針對周邊五條公車路線增開班次,台鐵也配合散場疏運需要,增開或延駛南下、北上共三班次。因應防疫,五場活動場外均無美食販售區,禁止私人設置臨時攤販。除了補充水分,場內、外全面禁止飲食。 同時,市府相關局處,成立緊急應變中心,協助活動現場交管、醫護及防疫措施等行政執行與因應。首日活動結束後召開檢討會議,採滾動式檢討,針對問題及時調整修正。 為迎接天團來台南開唱,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以五月天熱門歌曲為發想,推出「五大主廚十手聯彈」美食盛宴。憑五月天台南場演唱會票根,自助餐最低五折起優惠。

Read More

假日農市 當季鳳梨楊桃促銷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市農會假日農市二十、二十一日將促銷鳳梨、楊桃、雙色水果玉米、菇寶雞蛋、芒果乾。嘉義竹崎農特產的鳳梨,市價一斤二十五元,特賣會場一斤二十元,每日限二十五粒。楠西果樹班的楊桃市價一斤四十元,本週一包約三斤只要一百元。 嘉南地區鳳梨產季將登場。國產楊桃全年均有生產,但以三月產量最多。台南種植面積居全台之冠,主要產區集中在楠西。為鼓勵鄉親採購食用當季新鮮蔬果,本檔期假日農市以限量、優惠方式促銷鳳梨、楊桃。玉井農特產則帶來芒果乾,原價一包一百八十元,現場優惠價一百五十元,三包四百元。 偉旲的雙色水果玉米一斤二十五元,本週約四點五斤只賣一百元。御品園的菇寶雞蛋非籠飼,採全場放牧方式。一盒十粒原價一百三十五元,本檔期一百二十元,每日限量二十盒。三嬸婆的熟丁香魚,一包一百五十元,週六、週日兩天特價一百元。大故鄉的五穀雜糧沙琪瑪,一個十五元,特賣會場一份十一個一百元,每日限量五十份。旭明的土雞二節翅一盒五支五十元,買四盒送一盒;土雞小棒腿一盒八支一百元,買三盒送一盒,上述優惠僅限週六。

Read More

〈中華副刊〉小胡同裡的大千世界

文/圖 劉惠芳 我住北京,近日疫情混亂,人人生活保守而寂靜,因為一時念想總有不凡體會,就像那天去蹓躂胡同。 從梁實秋舊居方向走去,跨進史家胡同和內務部街兩條老街,手機導航系統顯示不遠就是史家胡同小學……據說是由明清官宦人家史可法祠堂改建而成的;它離鬧市很近,生活很方便,但又似很遠,因為近百年。 我愛胡同,疫情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胡同是北京大街裡的小巷,也是貫通大街的網路;天也黑了,我覺得安靜是看得見的,尤其胡同裡。 突然我見一熟悉小身影,便尾隨跟去;奇了怪了,她的身影像極了我小學同學張瑞雯,那身高體重細瘦高條,甚至掛著眼鏡,就像是當年我們班的知識份子,讀書人,不是我們「普羅大眾」;因為她考試永遠功課第一名,畢業也獲新竹縣長獎;距今事隔近半世紀了,我也回到了我自己,難怪想念。 遙想張瑞雯真是一個知識份子啊,戴眼鏡表示有學問,她是我們班唯一戴眼鏡的人,我為了能戴上近視眼鏡常常強眼所難,折騰折磨我的雙眼多年,最後還是戴不上。其實當年一般「大眾」的貪念,除了想學習她的功課實力,物質條件更想擁有像張瑞雯穿的那雙生生皮鞋,修長而明亮,更像讀書人,我們多穿球鞋或布鞋。我雖穿不上皮鞋,卻總暗暗學她的步伐樣子,至今右腳微微歪斜,就是當年為了學她走路的樣子。 胡同這時候突然有一緊急煞車,我扶好老花眼鏡閃到牆邊,躲開危險再放眼一看,咦,前方三百公尺有紅燈籠,不自覺又挨過去了,看來那戶人家多為文官或商賈,燈籠掛在兩個箱形門墩上。他家正有喜事,我也拿出包裡的飲料,好像想為喜事湊一杯。 剛剛胡同那個黑身影沒跟上,卻聽到一陣熟悉的風琴聲,像是屬於一種過去的聲音。學校沒有任何人了,我的小學同窗前兩年也沒有了,想念因癌症已到天家的老同學,我仍低低念了念「張瑞雯」,像呼喚一個親暱朋友名字。 我的風琴下意識自我調為「小蜜蜂」,那是當年在張瑞雯家聽她彈風琴學到的童謠,不會彈琴的我,至今仍會彈簡單卻難忘的四四拍子:「533 422 1234555 533 422 13553……」校園漸漸消失在胡同靜沉沉夜色裡,低音「小蜜蜂」像仍嗡嗡聽到,意猶未盡。我對眼前安靜依舊使勁看去......我的小學生活雖不曾有過驚心動魄,卻難忘與張瑞雯共同的風華少女,我們都愛畫畫寫字,還有一場同台相聲表演經驗。於是記憶常定格碧潭國小教室,小六我們一起表演「相聲」,放學後總留校聽老師安排錄音機播放,因此知道北京相聲著名主講人吳兆南與魏龍豪,那又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文化篇章。 如果生命藝術是多樣性,那麼表演藝術讓我們在泛藝術中學習更多樣性;當年相聲我唱「蘇三起解」吃力,練習多日後瑞雯仍答應換轉角色,唱我唱不上的「蘇三」:「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我心好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 大千世界,猶如水中花,鏡中月,到頭一場空。一切隨著歲月跋涉,深知它永遠不會消失,因為已經成為生命的一部分。我的小學時光不再浮現,往事已遠,舊事已老,雖感情用事卻丰采婉約,相聲表演讓我體會許多生命本質的真相。 隻影孤單,正津津有味欣賞胡同,一戴眼鏡老者走近,不,更像我的小六級任老師張阿堂,他是我人生最好的導師;對方猛一句標準京腔「吃了沒?您,慢點兒!」 老北京胡同驚夢,把我拉回了2021年,胡同人氣彷彿更多喜氣,對了,春節也快到囉。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主編精選〉〈城市與閱讀〉康樂記

康樂邨的入口。 文/圖 王悅嶶 福熙路現在叫延安中路,是一條像台北的建國路那樣的高架道,終日車流不斷,上空是灰色的,充滿濕意與塵埃。可是,當走進康樂邨的牌坊,來到一排排披掛著衣物與歲月的弄堂前,每深入下一弄,外面灰色的空氣與塵埃彷彿就抖落一些,最後只剩鳥鳴、人家深院裡的桂影搖曳、停在後門的單車把手反射的日光;還有坐在弄口的居民投來眼神灼灼。 這已不是我第一次來上海,也不是第一次來康樂邨。 這個城市的鄉音,我是從小聽著長大的,但一個字也不會講。上個世紀八零年代末期,當祖父母忐忑著踏上返鄉的路,我正叛逆,一心只想走得遠遠,到一個祖宗八代都陌生的地方。 海峽彼端的大陸,我一點興趣也沒有。後來我果真飛過海峽與大陸,來到另一片遙遠的洲陸,而我所生長的那個世界,就在我飄走異鄉幾年中,經歷了巨變,再回首,居然,兩岸都直航了。 1945年,我的外曾祖父、天文學家高平子先生在上海康樂邨;高渠先生提供。 若永遠沒有離開我生長的島嶼,會不會有一天,對島上所眺望的那個「對岸」,也會生起追究的心?或許人在他鄉,更易興起尋根與懷舊的心情?也或許這純是年紀問題。我與祖父母同居二十多年,卻要等出國後、等老人都謝世,才更認識他們,比方說,知道他倆是在抗戰烽火歲月中、在上海的法租界結緣於一處叫康樂邨的里弄。他們第一個孩子就在那裡出世,乳名叫做康樂。 這幾年,經由巴黎—上海—台北的動線,我已數次翩然降落在那當年曾是遙不可及的「對岸」。旅居多年的歐洲新大陸,在我心中早已褪下了美麗天堂的形象,我已明白,自家會有的問題與煩惱,遠方一樣都有;而島,就跟當年離去時一樣,在情感、文化上,總難以作為心靈唯一的歸依。帶著這般割扯,我降落在充滿我家鄉音的大陸,發現傳說中的上海弄堂,原來有點像英倫的維多利亞連棟屋,連紅磚、後牆的形貌,連鄰里間彼此會有的臆測、流言與心事,似也大同小異。在歐洲,我喜歡探訪城市裡偶然對路人敞開門扉的老宅院,我到了海上城也是這樣,四處遊探巷弄間的生活痕跡,悄悄推開弄堂人家忘了掩上的大門,登入人家百味雜陳的樓梯間……所不同的,藏在這些門戶後的秘密與歷史,更與我自己的息息相關,而那些古色古香的歐洲宅邸裡,寫著是別人的歷史。 就這樣,有年春夏之際經過上海,找住處時發現,康樂邨裡竟開了一家民宿。 能在爺爺奶奶相識的原址過夜、在一幢格局相仿的房子裡,聽黃昏與清早的市聲、聞里弄裡一日各種時刻的氣味,看日光在窗前變化的光影……那豈不是一生的良機,讓我更加了解自己的來歷? 對這世上很多人來說,這根本沒有甚麼。我在台北從小到大很多同學,家裏就是他阿公出世的地跟厝。但,對我們這樣祖上三四代以來逃難客居的人,連在島上客居之所也已不留痕跡,如果說在這世上還有某個地址、某片簷下,留有記載著我血液與來歷的丁點訊息,都是珍貴的。 * 民宿是標準的石庫門建築,熱沉沉的午後,市中心的弄堂深處出奇的寧靜,連鳥鳴都慵懶,房間推出了一個小露台,九重葛的花莖顫抖。我們在露台前打開法國帶來的茴香酒,對面院中,站著一株高大的玉蘭樹,曾冷眼旁觀一部中國近代史,此際正開滿巨大潔白的香花。 向晚時,弄口乘涼的一名長者告訴我,我找的那門號,裡面現只獨居一位姓Zu的老先生,還說老先生從小就住在那個房子裡。康樂邨的鄉音如此親切,我卻慚愧弄不清是朱還是卓,這時,邨裡的保安大哥也晃了過來,指著那戶人家的後門,開口了:妳去敲敲門吧,看他在不在。   這批人,看我們兩個生人憑空出現在邨中東張西望,他們很快盤問出來,來人是來尋根的、不是房產仲介探子,他們態度一下子從極端戒慎,變得十分親切,這時辰正是街坊出沒的時刻,每條弄堂都有人慢慢晃過來,好多眼睛揪著我倆,不得已,只好硬著頭皮,走到巷底,按了門鈴。 爺爺奶奶初識的廳堂,天花板跟鑄鐵的窗櫺都還是當年的樣子。彷忽仍能見到八十多年前,初抵上海灘的年輕房客與房東家的閨女在這裡悄悄交換的第一個眼神。就像我曾入內窺探的那些弄堂房子,這裡也是處處充塞七十二家的共居氣息:樓梯間隔了廚房、廳堂上變了澡堂,那是一種親密又無奈、蹉跎又著急的黏噠噠的氣息,像上個世紀上海作家們的小說,是這城市如今難以抹滅的調性,怎樣也更新不掉、向前不了。我想到,Zu先生一家與這屋子,在那段隱晦的期間,不知遭遇如何,但,見他神傷欲言又止的樣子,卻不忍詢問細節。只知房子是在1987年的時候才歸還他家的,後來好幾年,樓間都還住著趕不走的不認識的人。 爺爺奶奶回大陸探親,也差不多那時吧。他們也曾回到這裡,在門前徘徊嗎? Zu先生拿出鑰匙帶我們登樓,參觀了每個房間,當我們終於登上頂樓的曬台,一日正將盡,是炎夏中最為輕快美好的辰光。 我心情激動起來。我曾見過一張外曾祖父的相片,就是在這露台拍的。相片的背景是弄堂斜對面一式一樣的磚樓:樓依在,屋頂間的老虎窗也樣子未改,放眼望去,一邊,景如當年,另一邊則滄海桑田。摩天樓群在泛紫的藍天裡閃著金光,霓虹燈都亮起了;在我們正前方,快速高架道上裝著醜陋的隔音牆,隔不住車流的轟鳴,提醒著人,時空已經變換。 往事不能再追。 為這個神奇的午後,我向Zu先生致謝,他也對我說,希望有天能夠到台灣,體會寶島的風土人情。就著向晚天光,主客在曬台上合影留念,互留聯絡方式,當Zu先生寫下名字,站在我身旁的J,一見那兩個中文初級教材裡都會有的國字,馬上高興著大聲唸出來。 「我叫祝中明,我生在抗戰裡,父親給我這名字,就是祝福中國前途光明 !」祝先生也高興地說。 J看不懂我的名字,對我的家人也僅知他們洋名,沒想到,康樂邨的中明,竟成為他能讀其名之第一人。 我們本是外出去逛南京路,卻不料都還沒走出康樂邨,一個轉彎,竟成了一趟時光旅行,短短幾步路,走了幾小時。當我們從祝先生家回到民宿,上海已夜,隔壁的石庫門屋,不知誰人家敞開廳堂,放起懷舊的老唱片。夜上海的磁性女聲自弄堂底部澎湃渲開,穿過架在天井的曬衣竹、穿過老虎窗、穿過紅瓦與露台,穿過這城市的滄海與桑田……,不要說我那無憂的旅伴、對這城的古往今來向來毫無想像亦無牽掛,都被勾引得心思悵然起來,而我是刻意安排來此,專想探聽後窗種種幽蔽的,卻也沒想到居然竟有這一場,泫然若夢。 午後日頭下曾短暫出現在對面曬台的抽菸男人跟晾衣的女人早已不見,夜風清好,簾影輕搖,家家戶戶的秘密,全都妥當當,收藏在簾後。 一派的太平甜美。 彷彿走過了長長的路,飛越了時空,又回到故事的一開始。 後窗閨閣裡的女學生,又在偷偷想著約會的男先生了。 誰也還不知情。連最愛搬弄流言的娘姨也不知曉。 那時還沒有王安憶,張愛玲也默默無名,只有弄堂外的夜上海懾懾閃動,弄堂裡,玉蘭浮影幽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