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麗珠擔任寄家24小時日夜不歇照亮需要被照顧保護的孩子已逾32年,照顧超過50名寄養童。 (北台中家扶中心提供)
記者陳金龍、黃俊昇∕台中報導
家外安置是兒少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由於原生家庭無法再照顧保護孩子,為了維護孩子的人權,需要有個暫時的避風港,讓受傷的孩子有家的溫暖。北台中家扶中心的令麗珠擔任寄養家庭24小時日夜不歇照亮需要被照顧保護的孩子逾32年,照顧超過50名寄養童,為了穩定孩子在寄養家庭的適應和被愛照顧,申請喘息不超過5次,精神令人敬佩。
台中北家扶中心指出,在令麗珠擔任寄家的經驗裡,體會到愛是促進親子關係的潤滑劑,平時除了高度關懷陪伴孩子外,每日還在孩子睡前給予擁抱,營造生活中被愛的儀式感,產生親子間濃厚的愛,擁抱的那一刻孩子總會露出快樂滿足的樣子,創造家的幸福與溫暖是無價的。
此外,令麗珠將每位孩子都當作一張白紙,不論他的成長背景如何,能針對不同孩子的特質調整教養方式,一律鼓勵孩子在寄養家庭中重新學習和生活,給孩子關愛和機會鍛鍊,予以孩子在成長道路上莫大的支持和協助。
令麗珠曾照顧過2名特殊孩子,其中1名叫小馨的寄養童有說話構音問題,她積極陪伴小馨練習舔棒棒糖,訓練發音肌肉和舌頭靈活度,小馨已從說話不清晰到很清楚。而另1名叫小熊的寄養童因腦部開刀傷到視神經而不會說話,但她每天陪伴他說故事及提供語言刺激練習,持續一年後小熊已會開口說話,甚至能和他人對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