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種病毒剋星 我研發單醣化疫苗 抗體增2.7倍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中研院研究團隊發現,單醣化棘突蛋白疫苗可針對可能抗原表位引發更強免疫反應,以防止感染相關變異株,實驗證實,使用單醣化疫苗,對於正在台灣肆虐的英國株變種,產生中和抗體的濃度比現行疫苗多了2.7倍,對D614G及南非變種也有更好的保護效果。 由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翁啟惠前院長及馬徹研究員領軍的一個研究顯示,目前幾乎所有COVID-19疫苗所使用的抗原,皆以棘突蛋白為目標,其表面醣基化程度很高,聚醣覆蓋的抗原較少突變,其所能誘發的免疫反應極具開發潛力。研究團隊設計研發單醣化棘突蛋白疫苗,可以更完整地針對棘突蛋白質序列中所有可能的抗原表位,引發更強的免疫反應,並提供更好的保護,以防止感染相關變異株。 團隊實驗證實,使用單醣化疫苗,對於正在台灣肆虐的英國株變種,產生中和抗體的濃度比現行疫苗多了2.7倍,對D614G及南非變種也有更好的保護效果。 應付變種病毒,研究團隊從發展廣效流感疫苗所累積的經驗著手,他們發現棘突蛋白表面醣化的多寡對病毒和抗體的結合力有重大的影響。因為聚醣下面所覆蓋的部分較不容易突變,可以用做抗體辨識變種病毒的特徵。 研究團隊進一步表示,只要把表面多餘的醣剃除,露出更多可供辨認的特徵,能夠讓疫苗產生數量更多且更多樣化的抗體,更有效地對抗新冠病毒及其變種株,達到以不變應萬變的目標。 馬徹形容,「移除棘突蛋白上多餘的醣,就像是讓病毒脫去偽裝,是發展對抗新冠病毒廣效疫苗最有效的策略。」 依據這樣的理念,馬徹團隊運用專有的醣蛋白工程,移除疫苗棘突蛋白表面會干擾辨識的醣,開發出單醣化棘突蛋白疫苗,並以兩種動物模型驗證這個廣效疫苗的效用:一是以倉鼠模型模擬輕症的患病情境;另一個則是使用替換成人類ACE2受體的基因轉殖鼠,模擬人類受到病毒感染引發成重症的狀態。 在團隊成員詹家琮領軍的P3實驗室,兩個動物模型實驗結果都顯示,比起一般的全醣抗原,單醣棘突蛋白疫苗在對抗新冠病毒(非變異株)具有更加好的保護效果。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單醣疫苗對抗英國株的表現特別亮眼,所產生的中和抗體濃度是現有疫苗的2.7倍。 此研究成果已申請美國臨時案專利,並於5月25日於匯集報導SARS-CoV-2最新研究的Preprint線上期刊網站BioRxiv公布。

Read MoreRead More

市長籲旅外者端節別動

受疫情三級警戒影響,大台南公車運量下滑八十四%,在公車站等公車的民眾零零落落。(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受疫情三級警戒影響,台南市大眾運輸運量雪崩式下滑,但為免端午節三天連假成為防疫破口,市長黃偉哲四日呼籲,請外地的鄉親、遠方的遊子等台南子弟共體時艱,留在原地不移動保護自己保護家人,可多加利用電話或視訊方式表達對親友的關心。 黃偉哲表示,現在正當疫情嚴峻時期,台南市有很多古蹟及觀光景點,但是古蹟不會跑掉,請大家端午假期稍微忍耐一下,減少南北移動,避免搭乘台鐵、高鐵及客運等長時間待在密閉空間的風險。大家留在自己住的的地方過節,才是真正的愛父母、疼家人的表現。 交通局統計,五月十五日發布進入準三級防疫狀態後,台南市道路人車流量皆有明顯減少,顯示市民均有正確防疫觀念,減少不必要移動,降低疫情擴散風險。

Read MoreRead More

疫情假消息 再抓到2起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網路社群流竄大量不實訊息,近日出現指稱確診者曾前往苗栗、新北等多處的不實足跡,恐誤導民眾、引發社會恐慌,調查局溯源偵辦後查獲兩案,約談兩人到案,訊後依肺炎防治條例移送偵辦。 調查局指出,近日LINE謠傳「注意!XX個案(十人大家庭)的家人在XX市場(早市)賣水果」、「豈知今日校正回歸確診,全家十口集體於頭份XX醫院隔離中,還有鄰居?人~」之不實訊息。 不僅有人假藉地方村長名義轉發,更將確診家屬居家隔離的狀況,謠傳成於「XX醫院」隔離,全案經苗栗縣調查站溯源調查後,查出為林姓女子涉嫌散布,已於三日將她約談到案。 另一起謠傳「狂咳男…已經被查出,在新店…請大家留心」、「最新消息:今晚七點有確診者剛被帶走」及「XX市場,郵局對面,XX國宅對面」的不實訊息。新北市調查處向當地里長及自助餐店查證,確定無人確診,但該店家生意遭受衝擊,經查為張姓男子所散布,雖已二度約談,但張男仍拒絕到案。

Read MoreRead More

颱風來襲 台電籲請民眾防災

記者羅玉如、翁聖權∕台南報導 輕度颱風彩雲來襲,台電台南區營業處提醒民眾做好防颱準備。若發生停電事故,建議使用網路通報、查詢停復電資訊。不便使用網路者,台電提供一九一一客服專線,也可撥打台南區處(0六)二一六0一二一停電通報電話。 台電台南區營業處強調,台電的配電自動化系統可即時監測各主要配電線路是否發生異常。如果民眾家中與附近住戶皆停電,台電會收到通知。提醒民眾耐心等候,不需急著報修,台電會儘速派員搶修。如果附近多數住戶有電,只有零星幾戶停電,可上台電公司網站http://www.taipower.com.tw,在颱風期間設置的「颱風停復電資訊」專區,輸入停電地址、停電狀況等,馬上查詢或通報停電資訊。 針對颱風造成的停電事故,復電程序將採「供電樞紐變電所→主幹線→分歧線」的原則來進行。同時先從捷運、火車、自來水及電話通信等公用設施,再到一般用戶的順序,安排人員搶修。搶修進度仍會受到停電範圍、交通路況、風雨影響,希望民眾多加體諒。 台電新營區處提醒,過去颱風期間常發生樹枝或招牌遭強風吹落時,破壞配電設備導致停電,或大樓地下室配電室淹水影響搶修,請民眾多加防範地下室淹水,戶外插座可用膠帶黏貼遮蔽,以避免觸電,並加強固定招牌看板與修剪樹木,防範強風吹落招牌或樹木倒塌而發生停電。 如果看到電線掉落或出現外露狀況,請立即通知台電處理,千萬不要去撿拾或碰觸,以避免釀成觸電意外。

Read MoreRead More

宅在家放粽食慾 洗腎風險升

避疫情宅在家,腎病友嗑粽爆量要洗腎,林正浩醫師建議有「三高」的民眾「三撇步聰明吃」。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端午節還沒到,不少因為身體情況不太穩定,回到門診追蹤健康狀況的高齡、熟齡的長期慢性腎病患者,在幾項檢查後收到「紅單」,檢查報告超標指數大飆升;經門診個案管理師了解,原來是近期防疫宅在家,吃多了粽子導致飲食失控失衡,只能衛教他們別再「放粽」食慾,冒著洗腎風險吃粽子了! 腎臟內科主任林正浩醫師指出,民眾避疫情宅在家的結果,很多人首先飲食失控,尤其端午節近了,料多味美的迷你肉粽,不知不覺一顆接一顆的吃,不僅體重跳級,連血糖、血壓和血脂都會上升,導致讓長期罹患腎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友病情惡化。 其實,臨床上看到不少平常控制不錯的慢性腎病晚期患者,每年的端午節前後,總是難改一餐吃兩顆粽子,持續半個多月後,回診時自然會發現腎功能大退步,有的患者甚至瀕臨洗腎的邊緣。 林正浩說,鹹粽除了是米飯(澱粉),內餡都是高油脂、高鹽份、高鈉及高鉀食材;花生、堅果或五穀粽含有高磷成分,對腎臟疾患者是不必要的負擔;對於糖尿病患者,粽子的危害在於熱量,一顆肉粽平均熱量500卡,比一碗200克白飯(280卡)還多,尤其晚期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離洗腎只有一線之隔,根本不建議吃粽子;屬於初期慢性腎臟病患者,一天頂多只能吃一顆,並要搭配青菜食用,來平衡營養及增加飽足感。 失控的健康指數,正是病情惡化的警訊,因為貪吃導致洗腎實在划不來。林正浩醫師建議有「三高」的民眾「三撇步聰明吃」,首先,佐醬料要少,淋醬含鈉量高,腎臟病及高血壓患者應該適量;其次,「省著吃」,一餐吃1/2個或是1/3個(依粽子大小),最後是「聰明吃」,得搭配低鉀蔬菜,既能幫助腸胃蠕動,又能降低體內膽固醇,這樣才會吃得美味又均衡。

Read MoreRead More

重摔男童昏迷 教練10萬交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豐原區黃姓男童(七歲)學柔道遭何姓教練重摔昏迷住院,何男被起訴,台中地院裁定十萬元交保。黃童媽媽說,她的孩子還在與死神搏鬥,教練不認錯卻能交保,大嘆不公平。 台中檢方表示,何男並無柔道教練證,民國一0四年起在台中市豐原區的一間柔道館無償教學柔道。今年四月,國小一年級黃童尚未學習好柔道的基本動作、護身倒法,指使其他兒童與黃童對練。 黃童不願學習,並說「教練是大笨蛋」等語,何男涉對黃童過肩摔、丟體、拋摔等多達十多次,造成黃童重傷昏迷住院治療逾一個月。 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偵結提起公訴,地院昨天讓何男十萬元交保。 黃童的媽媽說,何男至今仍推卸責任,宣稱孩子是自己撞牆受傷,在孩子受傷後還要孩子的舅舅叫救護車,何男不肯認錯的態度,無法接受。 議員陳清龍昨天轉述黃媽媽的說法,相較於何男獲得交保,黃童至今仍與死神搏鬥,她只有心痛,也大嘆不公平。 豐原醫院說,黃童目前昏迷指數三,整體腦部、呼吸及消化功能尚不佳,呼吸狀況仍需依賴呼吸器。

Read MoreRead More

妻閉氣逃死劫 狠夫殺人未遂判6年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新北市許姓男子不滿妻子向法院聲請保護令,去年趁妻子熟睡時持刀砍殺,所幸許妻「閉氣裝死」逃過一死,再趁許男持刀自戕時打電話報警。台灣高等法院審理後依殺人未遂罪將許男判刑六年,最高法院四日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定讞。 家住新北市板橋的許男(五十五歲),多次於酒後打人及毆打妻子,與妻子感情不睦,許妻也因遭到許男恐嚇殺害,嚇的向法院聲請保護令。去年三月,許男收到法院的保護令後,心生不滿,趁妻子熟睡後,拿菜刀揮砍,導致妻子腹部、背部多處穿刺傷,傷勢十分嚴重。 許男犯案後拿刀到浴室清洗,再回房間確認妻子有無呼吸,並讓妻子右手抓握刀柄,意圖製造自殺假象。許妻雖痛不欲生,但忍痛閉氣裝死,最後逃過一死。 許男以為妻子斷氣,離開至客廳持菜刀自戕。許妻趁機拿手機打電話報警,警消人員到場後立即將兩人送醫急救。許男供稱,自己是先輕生才拿刀砍妻子,且當時有打開門讓警方入內救人,請求法官減輕刑度。 一審認為,許男違反保護令,犯案後又企圖製造妻子自殺的假象,到案後又交代不清行凶過程,犯後態度不佳,依家暴殺人未遂罪判刑八年六月。高院審酌他已坦承犯行,改判六年。最高法院昨日駁回上訴,維持六年刑度確定。(珍惜生命,若需諮商可撥一九九五專線。)

Read MoreRead More

警破應召站 兩負責外送馬伕被逮

市刑大破獲色情應召站外送女子到汽車旅館從事性交易案,當場歹捕馬伕。(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疫情期間,高雄市刑大會同多個警政單位破獲色情應召站,外送女子到汽車旅館從事性交易案,當場查獲從事性交易的林、郭兩名女子,並將負責媒介色情交易之馬、曾兩名馬伕逮捕歸案。 市刑大偵四隊是在接獲情報,指色情業者看準疫情宅經濟市場大餅,化整為零,改採網站預訂、外送到府等口號暗中經營,於是在高雄地檢署的指揮下,會同科技犯罪偵查隊、鳳山分局共組專案小組布線偵辦,在鳳山等兩處汽車旅館破獲此案。 疫情期間,警方查核四名犯嫌身分確認有無染疫失聯對象時,其中林女於網站中自稱年僅二十三歲,並採用美化修圖後照片,與警察調查資料所示現行容貌及三十四歲等情相距甚遠,一度懷疑是否為逃避稽查偽冒身分之染疫失聯者,所幸逐一比對後排除染疫,虛驚一場。 該四名犯嫌均未有發燒、咳嗽等染疫症狀,押送期間警方仍不敢大意,額溫槍、口罩、酒精、全套防護衣等防疫配備全副武裝,依高規格防疫措施辦理,杜絕可能傳染途徑。全案詢問後依傳染病防治法、刑法妨害風化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Read MoreRead More

新竹設高通量核酸檢測系統

「高通量全自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系統」,此為其中核酸萃取區之機械手臂自動分注試劑。(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因應疫情龐大的採檢需求,新竹台大分院4日引進目前國內最新、最快速的「高通量全自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系統」,此系統之檢驗流程全程自動化,採用機械手臂進行操作,載入專屬檢體編號,可避免因人為誤差造成的檢驗結果誤植,有效節省人力。 新竹台大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這套檢驗利器每日最大檢驗量可達1,440個檢體,加入防疫工作行列後,連同之前三院區的檢驗總量每日最大量能300件,每日最大量能將可提升至1,740件,大幅提升檢驗量能至5.8倍。近期內,將協助新竹在地的企業進行員工普篩,協助台灣經濟快速重返正軌。 新竹台大分院引進「高通量全自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系統」,實驗室陳乙順副主任操作檢測系統,讓PCR檢驗不塞車。(記者彭新茹翻攝) 余忠仁說,在目前疫苗施打率不高且疫情仍無法鬆懈的情況下,篩檢的需求不減反增。如何縮短檢驗時間、提高檢驗量能,且獲得準確的檢驗結果,已成為防止疫情擴大的關鍵之一。目前各醫院多數使用半自動PCR核酸檢測篩檢儀,一部分的步驟需要人工操作,因此醫檢人員工作量大、心理壓力大,感染的風險和出錯率相對容易增加,當務之急便是引進大流量、快速、準確、安全的PCR檢驗儀器,才能真正有效地解決檢體塞車的問題。 檢驗醫學部邵蓓嵐主任表示,目前的半自動PCR檢測的操作流程複雜繁瑣,而這套高通量全自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系統,檢體檢驗需經過第一站「核酸萃取」、第二站「試劑自動分注」、第三站「核酸放大即時螢光偵測」等流程,採用準確率99.99%的PCR檢測技術,全程在全自動、零汙染的情況下進行,90分鐘可連續上機,每150分鐘滾動完成96個檢體的檢測,大大降低醫檢人員的工作負擔及壓力,在人力調度上也可以更加順暢,讓醫檢人力運用達最佳化。

Read MoreRead More

〈 大台南中醫師公會專欄 〉中西醫合作治療腦外傷,縮短重度昏迷時間

一名37歲女性患者今年3月初因車禍傷重昏迷,經西醫判斷屬重度昏迷,於加護病房住院期間併發感染高燒且癲癇發作誘發顱內壓上升,西醫治療用藥效果有限,於車禍住院15天後,經醫院同意中醫介入開始治療。 中醫四診紀錄如下,望診:身型偏瘦,左側頂骨手術移除,面蒼白,插呼吸器與鼻胃管;聞診:聲音綿弱;問診(詢問護理人員):發燒(施打Vancomycin);腦波圖不穩定,出現創傷後癲癇;昏迷指數為重度昏迷,大便無日行;舌診:插呼吸器與鼻胃管而無法觀察;脈診:「左寸滑關尺細澀、右寸關細弱」。中醫辨證:「瘀阻腦竅、肝風內動」。內服處方思維:「通竅醒腦,息風止痙」。內服中藥(水煎藥)治療1週後,已恢復意識且腦波圖穩定,10天後成功拔管至一般病房,中醫介入治療後18天康復出院。 創傷性腦損傷,是指頭部受到外力直接或間接作用所導致的腦部組織功能受損,常見有硬腦膜出血、蜘蛛膜出血、顱內出血等。這類病人於腦創傷初期可能會出現創傷後癲癇,依癲癇發作的時間,通常以創傷事件發生後的第7天當作分界點,在事件發生後7天內歸為早發型,事件發生後超過7天之後才出現則歸為晚發型。 目前臨床上,病人發生腦創傷後,如果未事先給予抗癲癇藥品預防損傷後引發的癲癇發作,病人常因腦損傷放電出現嚴重的癲癇重積現象,反而加重腦損傷部位的代謝性需求,導致腦組織的再次傷害。在腦創傷病人的預防性使用並無太大差別,建議病人於腦損傷後可預防性投予抗癲癇藥品7天,並密切觀察病人腦波圖變化調整給藥期間,但不建議長時間給予。假若病人對 Phenytoin 出現療效不佳情形,可考慮改選用Valproate或Levetiracetam進行治療。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乃管轄精神活動之重要臟腑,創傷後昏迷乃瘀血乘心所致,昏迷或神志不清與心的正常生理功能受侵犯有關,治療已啟閉開竅、活血化瘀、升清降濁為主。中醫治療腦外傷可分為階段性治療:初期以開竅醒腦、降壓通絡為主;中後期以平肝潛陽、滋腎潤肝為目標,此早期中醫藥物介入經驗,可作為中西醫合作縮短腦創傷患者重度昏迷時間、減少病患住院天數以及提升療效之參考。   (作者∕台南市銘輝中醫診所醫師蕭銘輝)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