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維基百科
賈忠偉
牡丹社事件的尾聲
回到牡丹社事件的發展,1874年11月13日日本正式宣布撤軍,12月27日西鄉從道的軍隊離台。這次征台,干擾日軍行動最力的並非原住民的反抗,而是臺灣南部炎熱的氣候與環境,尤其蚊蟲叮咬所帶來的瘧疾與當地惡劣地氣候和環境,對於基層士官兵所造成的傷害最大,事件結束後統計日軍征臺的兵員3,658人中(不包含海軍兵力),死亡593人(內含戰死12人,疾病以及不堪病痛之苦而自縊死亡多達581人,負傷17人),支出軍費361萬6,000餘元。(註五十一 )曾先期潛入臺灣進行間諜偵察活動的日諜水野尊就曾寫了一首七絕來抒發當時日軍士氣低落的狀態:
「白沙黃草埋枯骨,戍鼓無聲月色空。
曾向故山歸不得,孤魂夜夜哭秋風」
但即使如此,日軍的損失還比不上原住民的死傷累累,有些番社甚至遭到日軍屠殺而滅絕。由於臺灣附近海難事件頻傳,而鵝鑾鼻外海的七星岩暗礁則是最容易發生船難的地點,在牡丹社事件平息之後,受到英國、美國與日本的壓力,清廷不得不於恆春鵝鑾鼻設立燈塔,以指引航行於臺灣海峽東南部與巴士海峽船隻的方向與保障船隻的航行安全,這就是屏東鵝鑾鼻燈塔的由來。附帶提一下這個燈塔的命運,鵝鑾鼻燈塔是在1875年(清光緒元年)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畢其禮(W. F. Spindey)設計與建造的,經過多次與當地原住民談判,最後清廷支付了100銀兩從龜仔甪社原住民手中購買了燈塔預定用地。燈塔於1881年(清光緒七年)開始動工建造,1883年(清光緒9年)建成。由於燈塔位於番地之內,為了防止原住民的侵襲,因此在興建前後,清廷不但派有重兵防護,整個燈塔在建造時就採用武裝堡壘形式設計,燈塔外圍被漆成環狀白色圍牆,圍牆上則佈滿槍眼,而總共五層高的燈塔,第一層為儲油層,第二層則放置格林砲(Gatling Gun;又譯作加特林機關槍,是世界上第一把連發機關槍),第三層為外國技師休憩場所,第四層放置榕林砲,燈塔光源就放在最高的第五層內,燈塔建築的屋頂則被設計成可以蓄水的平台,可在雨天時收集雨水,並用水管將其導流到地面下九座花崗石建造的蓄水池內,這樣燈塔的水源就可以完全自給自足,避免被原住民圍困或是遭受外來攻擊時,無水可飲用,最初建成的鵝鑾鼻燈塔,是以點燃汽油的方式發光,由反光鏡反射火光至海面,初期的亮度只有1,000燭光,後來加大到6,500燭光,投射距離可達十海浬,整個燈塔建造總共花費了白銀20餘萬兩。
鵝鑾鼻燈塔-本報資料
到了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因甲午戰敗,清軍在離台前,當時擔任恆春知縣的歐陽萱奉清政府密令派兵焚毀這座燈塔。日本完全佔據臺灣之後,於1898年(日本明治三十一年)重新將燈塔整修完成,並於1929年將鵝鑾鼻燈塔定為臺灣八景之一。二次大戰末期,燈塔遭盟軍空襲而受損。臺灣光復之後,中華民國政府於1962年重建修復,並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是目前臺灣地區光力最強之燈塔,並享有「東亞之光」的美稱。目前燈塔最大光度為為180萬燭光,每10秒閃1次,照射距離可達27.2海浬--約等於50.3744公里(1海浬等於1.852公里等於1節【航速】)。
附註:
註五十一: 參見──陳碧笙:《臺灣人民歷史》(人間出版社),p203。
另范燕秋教授所發表的:《殖民醫學的先鋒︰從牡丹社事件到乙未戰役的軍陣醫學》中對於牡丹社事件中,日軍傷亡情形的記載則為:
依據當時日本政府提出戰役動員軍隊及戰場死傷統計,顯示軍隊動員總數3,658人(不含海軍官兵),其中包含:下士以上781人、軍人2,643人、軍屬172人、以及從僕62人;而且,戰場軍隊死傷總計590人,包含戰死12人、傷患17人、病死561人。換言之,日軍病死者佔95%,戰死者僅估2%,前者是後者的46倍多,兩者之懸殊確實驚人。從日本軍陣醫學的角度,日軍在戰地究竟遭遇何種疾病,讓隨軍軍醫難以置,以致造成嚴重病情?當時陸軍軍醫落合泰藏(?~1937)所留下的戰地紀錄《明治七年征蠻醫誌》,可解答部分問題。
依據落合氏記載指出,日軍進入蕃地不久,因水不良,多數罹患腸炎;軍醫以藥物治療之後,6月中腸炎病患減少,但6底至7月上旬,熱病患者逐日增多,7月下旬病情最為嚴重。8月中,軍隊幾乎全部病倒,包括部分軍醫,其中七八成罹患弛張熱(intermittent fever);由於軍隊病況慘重,落合形容:「將臺灣蕃地稱為當時日本醫院也不為過。」至9月中,大部分軍醫也病倒,包含落合氏;為此,只好請求日本國派遣代軍醫來臺。依據他詳細統計疾病狀況,指出此次戰役軍人、軍屬總599人然患者總為16,409人,即每名患者發病兩、三次,病死393人。就疾病分類統計・患者以博染疾病7,919人(次)為最多,病死以傳染病最多,共計356人;其中,傳染病患者以弛張热3,769人(次)最多,佔總數66%,其次為間歇熱(remitten)784人,死者也以弛張熱最多,總計101人。換言之,傳染性熱病、尤其馳張熱是日軍最大敵人。
然何謂熱病或者馳張熱?日軍軍如何理解治療此疾病?
依據落合氏的分析指出,熱病來源有二,一是日軍營地將遠古荒野墾關成新地造成動植物有毒分子浮游於空氣中所致;二是日軍不習慣熱帶地方所致,當地人較少罹患此熱病可資證實,即歸因於臺灣熱帶自然環境,因此日本軍醫對此病僅以地方命名稱為「臺灣熱」。至於所謂弛張熱或者間歇性熱,則以患者發熱的臨床症狀分類而已。
參見──范燕秋:《殖民醫學的先鋒︰從牡丹社事件到乙未戰役的軍陣醫學》(《臺灣史研究》/第 27 卷第 1 期/民國109年3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