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學院皮膚科教授朱家瑜(左起)、異位性皮膚炎病友邱先生、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秘書長丁淑敏、台大醫院小兒部特聘教授江伯倫,共同鼓勵異膚患者積極治療。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奇癢難耐、破皮、出血……。台灣有逾兩百萬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因症狀反覆發作,卻又恐懼類固醇的副作用而身心俱疲,醫師表示,隨著醫藥研發有成,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已有口服新藥及不含類固醇的外敷藥膏,供病友治療新選擇。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會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疾病,病人終其一生必須與疾病為伍,根據統計,在台灣有超過200萬名患者,其中近七成為輕、中度患者。
中山醫大附醫皮膚科主治醫師賴柏如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主要依「皮膚屏障缺損」與「免疫系統不正常活化」的嚴重程度分為三階段治療。
第一階段是重要的基礎保養和患者衛教,以保濕劑為主,維持皮膚保水度,輕度病患若有局部病灶可採用類固醇藥膏,同時也可使用口服抗組織胺舒緩癢感。然而,若反應不佳,或者為中度患者對第一階段治療進步有限,第二階段可加上局部免疫調節藥膏、照光治療、短期口服類固醇等治療方式。
若發炎症狀持續惡化,甚至為重度患者,第三階段則使用口服免疫調節劑,但可能造成肝、腎等較大負擔,需定期抽血追蹤肝腎功能和血球數量。
台大醫院小兒部特聘教授江伯倫則提醒,異位性皮膚炎終身難以根治,多數患者需要接受馬拉松式的治療來控制病情,研究卻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治療8週後,只有3成病友持續用藥,原因可能包含忘記用藥、經濟負擔或類固醇恐懼症。
台大醫學院皮膚科教授朱家瑜醫師指出,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是導致多數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治療順從性不佳的主因,輕中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目標是緩解局部搔癢、避免復發,過往常會使用類固醇類藥物治療;然而一份跨國研究指出,採用類固醇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而引發的類固醇恐懼症,台灣位居世界第三。
所幸醫學持續突破,朱家瑜表示,目前已有全新作用機轉的新型非類固醇外用藥膏,做為輕中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穩定控制、長期治療的新選擇。
至於重度患者,賴柏如指出,除了上市數年的生物製劑,政府今年也核准兩款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為中重度異膚炎病患帶來更專注、快速、有效且長期穩定控制的治療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