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慢半拍 姚正玉為民發聲

國民黨中西區參選人姚正玉呼籲支持反對黨,以監督政府做好防疫政策。(姚正玉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隨著疫情急遽升溫,染疫人數飆升,民眾開始搶購家用快篩劑,搶打第三劑,但早已買不到快篩劑,也排不到第三劑,包括幼童接種疫苗、停班停課標準、3+4居隔等相關防疫政策,許多民眾怨聲連連,大表不滿。 爭取國民黨台南市中西區、北區市議員提名的姚正玉表示,拜票的過程中,有不少民眾向她訴苦,不滿政府防疫政策慢半拍,連黃偉哲、侯友宜等縣市長都出來喊快篩劑不夠用,民眾轉而寄望在野黨,尤其看到她是國民黨議員參選人,忍不住要她多加油,為民發聲。 民眾表示,若政府決定「與病毒共存」,難道沒有推估疫情發展?沒有預料家用快篩劑的需求會大增嗎?等到市面上一劑難求,政府才說要徵用,數量、價格全是政府說了算,心慌的百姓只能無奈接受。 目前政府已同意開放孩童接種疫苗,但卻是副作用最強的莫德納,姚正玉指出,希望政府坦白和民眾溝通,並且讓家長有充分選擇。

Read More

移工防疫 雇主應成立專責小組

勞工局、衛生局聯合辦理移工防疫宣導,提醒事業單位必須依據「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持續營運指引」成立防疫專責小組,(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勞工局、衛生局廿六日聯合辦理「外國人COVID∣19防疫措施宣導會」,提醒事業單位要成立防疫專責小組,防疫由生活細節做起,並依疫情變化應變。 邀請成大醫院新冠肺炎應變中心執行秘書,成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感染管制師吳宛靜擔任講師,講述COVID∣19基本認識、個人防護措施、企業持續營運指引及雇主聘僱移工指引等內容,使事業單位能了解現行法令政策及採取因應措施,以降低疫情所造成衝擊。 衛生局則宣導移工防疫重要事項,提醒服務的移工夥伴們防疫從生活細節做起,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Read More

學子觀摩營造工地 推動職安教育

南市勞工局和交通部鐵道局南部工程處合作,辦理「營造與職安實務觀摩宣導會」,邀請台南高工學生參與,強化學生對營造工地職場安全意識。(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南市勞工局廿六日與交通部鐵道局南部工程處合作,在南市鐵路地下化工程辦理「營造與職安實務觀摩宣導會」,邀請台南高工學生參與,透過現場觀摩學習加強本職學能,並了解營造工地安全衛生管理重要性,強化學生對營造工地職場安全意識。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為讓職安意識向下扎根,今年將職安教育延伸到校園,繼三月結合台南高工校慶辦理「5D工安演練觀摩宣導會暨施工架贈與儀式」,透過多元工安體驗活動設計及贈與施工架供教學使用,提升師生職場安全衛生觀念及危害預防意識。 廿六日再和交通部鐵道局南部工程處合辦「營造與職安實務觀摩宣導會」,邀請台南高工土木科學生,參觀南市大型公共工程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透過營造工地現場觀摩,加深對營造工地職場安全意識。

Read More

全球爆逾百例兒童急性肝炎

最小才滿月 至少1死、17人等換肝 世衛疑與腺病毒有關 病發前有腸胃道症狀 日本出現疑似首例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包括美國在內等11個國家爆發兒童急性肝炎疫情,迄今已通報169例病例,最小患者為1個月大,至少有1名患者死亡與17名需要肝臟移植,這種對兒童有威脅的肝炎也在亞洲現蹤,日本傳出一名患者疑似罹原因不明的嚴重兒童急性肝炎。 根據世衛23日發表的聲明:「目前還不清楚肝炎病例是否增加,還是肝炎以預期速度發生但先前未被診斷出,如今因對肝炎的認識增加而發現。」「雖然腺病毒是種可能假設,但已展開病原體調查。」 聲明說,「確診病例的症狀是急性肝炎、肝酉每顯著升高」。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患者年齡介於1個月到16歲間。 肝炎通常是感染病毒引發,在這些病例中,至少有74起病例檢測出一種被稱為「腺病毒」的常見病毒,但腺病毒通常不會在沒有嚴重健康問題的人身上引發嚴重肝炎。 世衛表示,實驗室檢測已排除A、B、C、D和E型肝炎病毒。 CNN報導說,雖然大多數兒童沒有發燒,但許多兒童「在演變成嚴重急性肝炎前」有腸胃道症狀,如腹痛、腹瀉和嘔吐,及肝酉每和黃疸指數升高。 迄今通報的169起病例,有114例出現在英國。美國阿拉巴馬州衛生當局上週通報9起病例。 西班牙出現13例,以色列有12例,比利時、丹麥、法國、愛爾蘭、義大利、荷蘭、挪威和羅馬尼亞也有少數病例。 世衛表示,調查需著重在COVID-19爆發期間,是否因腺病毒傳播水平降低,使得鮮少接觸腺病毒的兒童因而對腺病毒的易感性增加,或者可能出現一種新型腺病毒,抑或是合併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本週發布一份關於不明原因急性肝炎病例的衛生諮詢公告,建議考慮對患有肝炎的兒童進行腺病毒檢測。

Read More

貨輪擦撞沉沒 9船員獲救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載運台東離島物資的一艘貨船「大發壹號」二十六日凌晨與賴比瑞亞籍「LIA」貨輪,在綠島外海擦撞,導致「大發壹號」船身大量進水沉沒;海巡署第十五海巡隊獲報派出二巡邏艇前往救援,九名船員全數平安救起。 第十五海巡隊指出,二十六日凌晨零時接獲第十巡防區通報,我國籍二八四噸貨船「大發壹號」,與賴比瑞亞籍七三七二三噸貨輪在綠島西南方十二浬擦撞,「大發壹號」船身大量進水即將沉沒,船長宣布棄船,要求派艇前往救援。 第十五海巡隊立即派遣PP3595艇及PP3568艇前往救援,凌晨一時十八分抵達現場,由於天色昏暗、海流湍急,發現「大發壹號」船體將沉沒,只微露水面,有八名本國籍船員及一名印尼籍船員在救生筏上等待救援。

Read More

永康首季違規大型車 比去年增百件

永康分局精準規劃取締違規項目,確保用路人安全,讓民眾有感。(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永康警分局今年第一季加強取締大型車超載、超速、闖紅燈,開出紅單比去年同期增加逾百,也較同期減少四人死傷,交通事故傷亡發生率明顯降低。 永康分局交通組長葉敏旭說,每發生一件交通事故,就會造成一個家庭沉重負擔,經檢討分析去年第一季交通事故肇事原因最多者是違反號誌管制或特定標誌(線)兩百件,造成一人死亡、三百零二人受傷;其次是轉彎未依規定一百十四件,一百七十八人受傷。今年起針對重點違規加強取締,計取締闖紅燈四千三百多件、違規停車近九千件、轉彎未依規定兩千二百多件。 由於警方今年加強取締違反號誌管制或特定標誌線、未依規定轉彎,及違規砂石(大貨)車超載、超速、闖紅燈、酒駕等,各類開罰案件增加,相對地交通事故發生率,也跟著下降。像今年第一季砂石大型車肇事發生九件、造成十人死傷,較去年同期少四件(減降三成)且減少四人死傷,永康分局強調檢討肇事主因,精準規劃取締違規項目,以確保用路人安全,讓民眾有感。

Read More

類天皰瘡好發老人 易有紅疹

醫師劉貴中說,類天皰瘡好發於6、70歲以上的族群,且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郭綜合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84歲婦人患有失智症及巴金森氏症,長期臥床,1個月前軀幹及上肢開始出現少量、偶發性的水泡,2-3週後水泡明顯增加,造成身體多處傷口。就醫診斷為類天皰瘡,給予口服類固醇治療,1週後無新發水泡,原有的水泡傷口也逐漸癒合,逐漸降低類固醇劑量持續給藥,病況已穩定超過半年。 郭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劉貴中指出,「類天皰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起因於體內產生抗體,攻擊位於表皮層與真皮層交接處用來固定表皮細胞於真皮層上的某些結構蛋白,產生發炎反應,導致表皮層與真皮層分離,形成皮膚水泡。自體免疫抗體產生的原因,絕大多數是自發性,少數可能由某些藥物、某些慢性皮膚發炎性疾病、紫外光或放射線治療等引起。 劉貴中說,類天皰瘡好發於6、70歲以上的族群,且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男女性得病的機會差不多。另外,類天皰瘡的患者有比較高的機會合併有中風、失智、巴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等神經系統問題,且神經問題通常早於類天皰瘡發作。類天皰瘡的典型病灶,是在軀幹或四肢出現會癢、膚色發紅或正常、大顆、緊實的水泡或血泡。約有一半的患者會先出現發癢的紅色風疹塊,幾天或幾週後才在風疹塊內出現水泡。水泡傷口通常2-3週後自行癒合,不產生疤痕;頭皮、臉、黏膜處的病灶較少見。治療以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或調節劑為主。 他說,類天皰瘡一旦發作,通常會持續數月至數年,病情可能起伏變化或穩定,然後自行緩解;緩解後又可能復發,其中以年紀大、健康狀況差、有前述的神經疾病、病灶範圍廣等的患者復發機會較大。類天皰瘡可能的併發症,包括水泡傷口感染,紅皮症導致水分及電解質不平衡等。美國資料顯示,類天皰瘡的每年死亡率約6-19%。

Read More

新冠康復 恐有疲倦等5大後遺症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COVID-19本土個案單日確診數連日創新高。據統計,國內確診個案多屬中輕症、無症狀,然而,醫師提醒,康復者返家2至3週如有持續的極度疲勞或是呼吸不順,應立即就醫外,也可能出現疲倦、睡眠障礙、憂鬱等5大後遺症,後續應尋求專業治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胸腔內科主任朱曦表示,當COVID-19發病時通常為急性症狀,4週內會消失,若不幸病況嚴重時就需入住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或其他呼吸輔助用具。 他指出,康復出院後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就可視為COVID-19後遺症,最常出現的症狀為疲倦、咳嗽、喘氣不順、胸悶等。另,臨床上也有康復者發生嗅味覺喪失、失眠、流鼻水、關節痛、食慾降低、盜汗、腹瀉和頭痛等症狀。 除了生理方面的困擾外,也可能會出現心理層次相關症狀,像是腦霧、無法專心、記憶力受損、憂鬱、焦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而每位康復者的病症不同,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所有類似的狀況。 朱曦說,康復者出院後返家2-3週如有持續的極度疲勞或是呼吸不順,建議立即就醫。若是症狀持續惡化,或有新的症狀產生,也建議尋求專業治療。 至於COVID-19後遺症產生與否,嚴格來說並沒有明確指標可判斷。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接種COVID-19疫苗。除了接種疫苗外,維持社交距離,在公眾場所戴口罩,及常洗手亦可降低感染機會。

Read More

牙痛醫不好 竟是惡性腦瘤作祟

宋女士牙痛後半臉全癱,持續做復健她手腳功能已逐漸恢復正常。(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一名62歲婦人因牙痛四處求醫,原以為是蛀牙或牙周病,卻一直無法治好,直到疼痛延伸到眼後,檢查才發現長腦瘤,但醫師告知瘤為良性不用開刀,不料5年內右邊臉部、肢體無力,經醫師手術清除腫瘤,才免於癱瘓。 該婦人初期發現腦部有一顆2.5公分腫瘤,當時醫生說不用開刀,而且腫瘤是屬良性,如果會長大,也是1年才長大一點,不會造成影響,先做放射線治療,否則就是選擇手術把腫瘤拿掉,但手術的風險可能會癱瘓。因此,宋女士持續5年的時間,陸續做了20幾次的放射治療,但沒想到過程中,腫瘤長到3公分,然後再變成3.6公分,最後嚴重右邊臉部及肢體癱瘓,耳朵的聽力也變差,不斷出現耳鳴,晚上根本無法入眠。 宋女士經過一番折騰,最後到大林慈濟醫院,經陳金城醫師施行手術後,右半邊已慢慢恢復力氣,身體逐漸好轉,希望康復後,可以繼續從事最愛的跑步運動。 陳金城副院長表示,此種腫瘤為腦瘤之王,多數為良性,但宋女士的瘤經由病理切片檢查後,出乎意料竟為惡性。惡性周邊神經髓鞘瘤並不常見,尤其又是長在顱底這個位置的又是更少,全世界才3、40例。他提醒,雖然牙痛、耳鳴等問題很常見,但也有可能是因為腦部長了腫瘤所引起,因此建議大家若症狀持續未獲得改善,最好找專科醫師做詳細檢查。

Read More

白河20位模範母親名單出爐

白河里慈暉媽媽吳蘇燕(前排左一)與家人合影。(公所提供) 慈暉媽媽吳蘇燕 慈馨媽媽吳月錦 將接受市府表揚 記者翁聖權∕白河報導 白河區公所將於五月一日舉辦模範母親表揚大會,今年白河區各里共推薦二十位模範母親,其中白河里慈暉媽媽吳蘇燕與虎山里慈馨媽媽吳月錦撫育子女事業有成的事蹟感人,將於五月七日代表白河區接受市府表揚。 白河里慈暉媽媽吳蘇燕與丈夫從事勞力工作謀生,辛苦的工作環境,不識字的劣勢,讓她感悟到要讓下一代能夠脫離貧苦生活,必需要受教育學得一技之長,對孩子的教養格外用心,讓三名子女在職場上都有所成就,為鄰里稱羨。 虎山里慈馨媽媽吳月錦(圖右)與孫子合影。(公所提供) 虎山里慈馨媽媽吳月錦因次子離婚又身體狀況不佳,孫子乏人照料。她一肩扛起照顧孫子責任,適時填補孫子在童年時,失去的父愛與母愛,也教導孫子做人處事必須勤儉誠實、寬以待人,希望有朝一日在有能力時,去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 一一一年白河區各里模範母親如下:白河里吳蘇燕、永安里林吳秀絨、外角里林芸均、庄內里李美花、秀祐里楊方素增、河東里張李綠、大林里吳蘇秀華、崁頭里曾水哖、六溪里潘吳素霞、仙草里潘沈淑女、關嶺里邱黃秀錦、詔豐里李賴素香、廣蓮里張盧玉桂、竹門里王邱嶈就、崎內里陳番妹、昇安里許李謹、汴頭里洪吳玉枝、內角里魏張月、馬稠後里李鄭夜明。慈馨媽媽吳月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