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壁水腫周邊有少量腹水 研判為膽囊炎併發膽囊壞疽 術後取出禍首膽結石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辦理膽囊炎(膽囊壞疽)講座,由外科醫師黃寬志主講。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一名39歲的男性,自詡是個健康寶寶,但因為工作需要應酬,加上喜歡吃速食、披薩等油膩且高熱量的食物,偶爾在飯後覺得腹部脹脹的,有點不舒服而已。某天上腹突然隱隱作痛,認為跟以前一樣休息一下就好了,沒想到接著腹痛加劇、全身盜汗,甚至無法行走、站立,才趕緊至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診就醫,檢查發現是極為嚴重的膽囊炎併發膽囊壞疽,若延誤就醫膽囊恐破裂。
該病患就醫檢查,初判可能為腹膜炎,白血球數值高達27,000/uL,有敗血症之虞。急診醫師透過腹腔電腦斷層攝影確認,影像顯示膽囊壁水腫,膽囊周邊及肝臟附近竟然有少量的腹水,研判可能是極為嚴重的膽囊炎併發膽囊壞疽,甚至有膽囊破裂之可能,並造成膽汁外溢至腹腔內。
病患轉至外科後,醫師黃寬志採用腹腔鏡的膽囊切除手術,術中明顯可見膽囊除了發炎、腫脹以外,已經因嚴重的發炎,造成膽囊壁壞死,膽汁從內滲出引起瀰漫性的腹膜炎,經以微創方式,切除已經壞死的膽囊,並清洗腹腔;膽囊取出後發現裡面有約0.2cm至0.3cm的膽結石,沒想到男子因為這幾顆小小的膽結石,而引起了如此嚴重的壞疽性膽囊炎。
術後男子接受抗生素治療,於術後2日腹膜炎症狀已消退,並可進食;術後一週進行抽血檢查,報告顯示白血球數值已恢復至正常值,順利出院返家休養,後續定期門診追蹤即可。
黃寬志表示,膽結石併發膽囊炎屬於相當常見的外科疾病,雖然一般的膽囊炎急性期大多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消退症狀;但膽囊的壞疽並不同,膽囊壞疽一旦明確診斷,無論病程長短,為避免產生敗血性休克等危及生命之嚴重併發症,都應盡快進行手術治療。
黃寬志指出,有高達90%至95%的膽囊炎為膽結石造成,民眾可採保守療法如「經皮穿肝膽囊引流取石術」、「溶石術」及「體外震波碎石術」等,但根據統計復發機率高達6成;因此在病人身體狀況允許下,接受手術、切除膽囊會是處理膽結石的首選。
黃寬志說,一般民眾會擔憂切除膽囊後,是不是就沒有膽汁了,其實膽汁是由肝細胞分泌,經由膽道流至膽囊內儲存。當有食物進入胃時,膽囊會收縮排放膽汁至十二指腸來幫助消化,所以少了膽囊後,只會降低膽汁的儲存量。因此在切除膽囊術後1至2個月內,建議飲食應以清淡、低脂高纖為原則,盡量避免高脂肪、油膩的食物,否則易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容易拉肚子。但此症狀會漸漸消退,對於日常作息、健康影響並不大。
黃寬志呼籲,臺灣的醫療相對便利,當身體出現明顯不適時,請儘早就醫檢查,避免耽誤治療的黃金時機。(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提供)
膽囊壞疽雖不常見,但是隨之產生嚴重的症狀以及致死的高風險仍不可輕視,黃寬志呼籲,台灣的醫療相對便利,當身體出現明顯不適時,請儘早就醫檢查,避免耽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