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港口塞港現象緩解 美東及灣區持續壅塞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引據我駐外機關蒐集當地海運物流情況彙整,其中美西港口因塞港而改道美東港口,使塞港現象有所緩解,美東及灣區港口仍持續壅塞。 截至上(十)月底美國各港口情況分述如下: 一、洛杉磯港:部分進口商為避免年終購物季前美西港口塞港而改道美東港口,使塞港現象有所緩解。目前約有三艘船等待靠岸,等待時間約為 3.2至十一天。 二、長堤港:目前有兩艘船等待靠岸,等待時間約三至九天。 三、紐約及紐澤西港:每週平均等待時間為2.23天。 四、塔科馬港:碼頭運作順暢,無需等待。 五、西雅圖港:碼頭運作順暢,無需等待。 六、休士頓港:外海有十五艘貨櫃船等待入港卸櫃,平均等待時間為 18天,等候進港情形已較先前有所改善。目前進、出口貨櫃所需裝卸櫃時間分別約 5.13天及 9.84天,且貨櫃車架仍有短缺情事。 七、奧克蘭港:因貨櫃場地空間不足,塞港情形較前月嚴重, TraPac與 SSA碼頭目前分別有五艘及十艘船等待靠泊,平均等待時間最長約 廿天。 八、芝加哥:美西港口目前正常運作,惟美東及灣區港口仍持續壅塞,尤其紐約港嚴重壅塞。美國境內鐵路運輸狀況仍持續堵塞,鐵路運輸效率低落,從美西港口至芝加哥時程仍需等待 三至八週以上 (塔科馬至芝加哥六至八週以上、洛杉磯至芝加哥三至五週以上 ),火車到站後,卸櫃時間約二至五天不等。卡車運送部分,整車運輸安排順利,散卡業者運送時程亦正常運作。

Read More

江蘇揚子江船業建造MSC兩艘2.4萬TEU貨櫃船出塢

MSC新船出塢(圖取自揚子江船業)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全球貨櫃船隊規模排名第一的地中海航運(MSC)委由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建造兩艘2.4萬TEU超大型貨櫃船出塢。 揚子江船業表示,由該該集團旗下揚子鑫福造船分別為交銀租賃、國銀租賃、地中海航運(MSC)建造的兩艘全球最大裝櫃量24000TEU超大型貨櫃船出塢,該型船是基於客戶的營運需求,進行定制化研發的目前全球載重量最大、裝櫃量最大的新一代超大船型,目前在手共六艘該型船,均由集團旗下揚子鑫福建造,本次出塢的兩艘為首批次新造船於2021年11月29日點火開工,2022年六月進塢、上(十)月底出塢,塢內週期總計144天。據悉,該兩艘新造出塢完成試航後交付船東,另外四艘預計在明(2023)年交付。 MSC新船出塢(圖取自揚子江船業) 該型船舶總長399.99米,型寬61.3米,甲板面積達24000平方米,相當於3.5個標準足球場,型深33.5米,結構吃水17米,服務航速22.5節,入級DNV船級社。該型船最大裝櫃量為24346YEU,最大單bay堆櫃層達25層,相當於22層樓的高度,載重量近24萬噸,是航運業公認的"超級帶貨王"。該型船採用新型隱形球鼻艏、大直徑螺旋槳和節能導管等推進設施最優匹配設計,使船舶的快速性能和低能耗得到充分體現;配備高處高壓掃射式滅火水炮和貨艙浸沒式滅火系統,提升了整船的消防安全性能。該型船採用上建低風阻外型設計、水下空氣膜潤滑系統、配置軸帶發電機,有效降低船舶總能耗和燃油消耗,達到EEDIII能效指標,減少相應總量3%-4%的碳排。

Read More

台北國際旅展將起跑 7大航空公司強勢登場

台北國際旅展主辦單位一日舉辦展前記者會搶先曝光展出亮點,為ITF台北國際旅展熱身。(台灣觀光協會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由台灣觀光協會主辦的「2022 ITF台北國際旅展」將於本週五(11月4日)起跑,主辦單位1日舉辦展前記者會搶先曝光展出亮點,為ITF台北國際旅展熱身。 為迎接疫後旅遊商機,今年ITF各大航空公司強勢登場,共有中華航空、台灣虎航、亞洲萬里通、長榮航空、星宇航空、越南航空、日本航空等七大航空公司,現場不僅有超值優惠機票、精彩表演,還有展場限定神秘禮物與優惠加購。包含日本航空推出台北至日本來回機票未稅7,998元起;其中星宇航空首次參展,將結合萬眾矚目的全新A350-900廣體客機為主題,讓大家在ITF開箱頭等艙體驗,此外,旅展現場購買機票除可享全航線九折優惠,再加贈星宇獨家好禮。 (台灣觀光協會提供) 「2022 ITF台北國際旅展」本(十一)月四日至七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展出單位包括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71個國家/城市,以及全台最大40餘家旅行業者、超過130間飯店餐廳、航空公司、遊樂園等,共1200個攤位參展,許多單位如美國德州休士頓、星宇航空、KKday等更是首次參展。 台灣觀光協會昨日搶先公開展出重點與優惠資訊,台灣觀光協會葉菊蘭會長與交通部觀光局林信任副局長為護照蓋上出入境章,象徵環遊世界、全面啟動,包含外國使節、中央部會、縣市政府等貴賓均蒞臨現場力邀民眾前來觀展,到旅展挖寶買好康。 台灣觀光協會葉菊蘭會長表示,作為ITF的主辦單位,三年後終於看見曙光,各旅遊業者和中央部會都熱情參加,並推出優惠的產品,希望全國喜愛旅遊的朋友前來參觀。此外,根據世界旅遊及觀光委員會(WTTC)的報告,亞太地區的旅遊觀光GDP可望率先全球在明年呈現正成長,在2032年以前,全球觀光產業工作預計成長1.25億,亞太地區占64.8%。意謂著觀光產業已走過最嚴峻的時刻,盼以觀光的力量帶動經濟發展,與業界攜手迎向亞太觀光閃閃發光的黃金時代。疫情改變旅遊消費趨勢與旅客偏好,旅客現在更強調健康與永續,ITF因此以永續旅遊為策展主題,也號召參展單位響應,更特別規劃永續星球展區,以闖關活動宣導永續旅遊,現場限量送出人氣插畫家咚東操刀的插畫口罩。 交通部觀光局林信任副局長則表示,ITF今年剛好是第卅屆,也是十月13日國境重啟後第一個盛大的國際旅展。為慶祝今年卅周年,交通部觀光局於旅展現場特別設立主題形象館、觀光圈及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遊樂園館等三個館,讓大家更認識台灣觀光。疫後觀光局也推出新常態旅遊三支箭,帶來新服務、新產品、新戰略。此外,邀請百位國際媒體和買家,讓國際能更了解台灣,預期帶來5萬人次國際觀光旅客、創造78億觀光財,相信未來亞太地區觀光產業的成長將領先全球。

Read More

揚州中船澄西承造首艘7萬載重噸木材船 交付營運

為保障新船安全下水,揚州海事部門重視本次下水作業,作業當天安排兩艘海巡艇現場維護。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新加坡航商PRIME STAR委由揚州中船澄西承造之首艘七萬載重噸木材船交付營運。 揚州海事局消息,全球最大新造木材船"刺槐"輪(CL ACACIA)下水,該船是揚州中船澄西為新加坡PRIME STAR公司建造之七萬載重噸木材船,總長217米,為全球最大型木材船,主要用於運輸木片等輕質貨種,不僅具有貨物密度小、容積大的特點,而且綠色環保油耗低,各項性能效率指標均處於國際領先水準,投入使用後將為船東大幅降低運輸成本。 據稱,由於該船船型大,對水位要求高,而今年的水位與往年相比較低,下水作業時間窗口較短,且該船廠下水作業水域位於嘶馬彎道下游,船流密集、通航環境複雜,為保障新船安全下水,揚州海事部門重視本次下水作業,作業當天安排兩艘海巡艇現場維護。

Read More

施耐德提出CIO因應全球供應鏈格局3大建議

在管理智慧供應鏈時,資訊長需要帶頭採用最新技術。(施耐德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施耐德電機提出因應全球不斷變化供應鏈格局三大建議,包含「建立更智慧、更好管理的供應鏈」、「善用邊緣運算的數據處理」與「持續培訓專業人才」。 施耐德表示,國際供應鏈持續面臨許多挑戰,無論是疫情帶來的「短鏈化」現象、超高齡社會趨勢導致的缺工問題,亦或者日新月異的資安危機等,如何建立更佳智慧且更具韌性的供應鏈已成為業界普遍關注的議題。現今的資訊長(CIO)日常除了要管理與維持多樣化的IT系統服務外,同時也要思考如何推動公司的加值轉型,以帶來更高的商業價值。 為了滿足當今資訊長的需求,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領導者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提出應對全球不斷變化供應鏈格局前述三大建議。 根據Gartner研究預測,至2025年,75%的企業資料將在邊緣創建與處理。施耐德電機認為,「建立更智慧、更好管理的供應鏈」的關鍵在於,如何善用這些最新技術蒐集數據並產出有價值的商業洞察,以節省成本、提高盈利,甚至優化交付速度,進而取得市場的競爭利基。施耐德電機用於推動智慧供應鏈發展的工具之一為「邊緣運算」,該平臺緊鄰資料來源,連接所有資產並在本地進行處理,使公司得以在不犧牲高品質的情況下優化工作流程。 隨著各種新興技術與服務不斷推陳出新,為了確保公司能無縫接軌至最新應用,資訊長同時也要不斷培訓供應鏈的專業人才,並使公司的各個組織都維持順暢無虞的溝通,確保從最上位的管理階層,至一線的技術人員,都能了解最新技術的功能與優勢。 在管理智慧供應鏈時,資訊長需要帶頭採用最新技術,維護新工具並創建可大幅提高效率的流程。邊緣運算是資訊長觸手可及的最新工具之一,可以改變供應鏈的基礎設施,以因應國際供應鏈不斷變動的競爭局勢。

Read More

引水新費率實施 全國船代會:要有緩衝期及英文版本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針對航港局召開「引水費率修訂協商會議」,討論費率的調整方案,中華民國船務代理公會全國聯合會提出兩點要求,希新費率的實施日期要留有緩衝期,給予航運業者充分準備的時間,此點航港局已有注意到。至於緩衝期要多久,希望屆時充分徵詢各地船代公會的意見。 另全國船代會也表示,期新費率核定公告時,希望同步提供英文版本,以便船代業者通知國外船東。 據了解,對未來引水費率的修正草案完成後,將予以公告徵詢各界意見,再由航港局彙整各方意見討論定案後,報請交通部核定公告。

Read More

捷迅Q3傳捷報 創連續18季獲利成長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捷迅昨(一)日董事會通過,公告111年第三季度合併財報,Q3營收16.61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成長率23.49 %,稅後淨利1.78億元,年增118.57 %,每股盈餘(EPS) 5.95 元。前三季各項服務項目營業佔比分別為空運服務68%、海運服務23%、其他服務9%,各項服務項目營收YoY空運服務+37.56%、海運服務+5.25%、其他服務+10.6%。前三季表現符合預期,再創連續18季獲利成長的成績。 捷迅表示,面對疫情後各國邊境陸續解封的各項難題,通膨飆升、經濟成長放緩、能源不足、美中貿易的新二元化經濟版圖等,捷迅仍會展現實力,持續為客戶解決國際間的物流供應鏈等問題,與客戶共同度過此經濟放緩所帶來的各項考驗。過去市場運價呈現倍數成長,現今運價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捷迅的業績表現能一枝獨秀地連續成長,是經營團隊一直抱持憂患意識及挑戰成長的態度,優化整合型的服務,提供客戶靈活供應鏈解決方案。並掌握door-to-door的各類陸路運輸、航空或船班、關務、保險、倉儲等運輸狀況,有效管理運輸成本與時效,為客戶規劃出最佳的因應方案,扮演在物流供應鏈中重要的顧問角色。 歷經三年疫情的考驗,一場意外改變了人們的習慣,不論是改採線上會議、物流多元化、中國封控帶來的分散製造地思維、高運價的歷史紀錄等,都讓疫情後的企業需更加謹慎規劃未來的布局。面對經濟放緩的同時,捷迅早已事先準備好,不論是對外的的海外拓展布局計劃,抑或是對內的強化員工福利及教育訓練,也將物色適合的置產投資計畫案,為未來預做規畫及發展而準備。 捷迅除了穩健提供各項營運服務,追求成長的同時,也不忘在各項硬體及軟體上均衡發展,除系統開發及電腦升級上不斷更新,在物流分析系統與風險管控制度也已建構完成。 捷迅近年來不畏疫情挑戰,秉持著40年扎實的專業及服務精神朝目標邁進,並對社會公益從未停歇,每月一場於新北市推廣的5K公益路跑活動也已屆5年。對於未來的營運展望,捷迅有信心在眾多挑戰下,持續公益推廣並朝成長目標再創佳績。

Read More

工研院「眺望2023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建構綠色生活產業鏈

工研院舉辦「眺望2023 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工研院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在經濟部技術處指導下,工研院自昨(1)日至10日展開為期八天,共16場次的「眺望2023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開幕論壇,首日以「淨零永續 x 產業趨勢」為主軸,邀請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郭英釗進行「永續綠建築」主題演講,並邀集多位臺灣淨零永續先鋒代表共同進行高峰論壇,從臺灣在地經驗出發,分享在各自領域推動淨零永續的策略。 今年同時於開幕論壇發表《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專刊,並帶出「永續能源」、「石化」、「特化與綠色化學」、「數位永續」、「永續營運」等淨零議題,也分享「全球產業趨勢展望」、「全球創新與轉型趨勢」、「半導體」、「通訊」、「零組件與顯示器」、「先進材料」、「機械」、「智慧車輛」、「生醫」與「健康照護」等重要產業議題,眺望2023各產業發展大勢及全球布局策略。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最近國際局勢變化快速,地緣政治與保護主義再起,加上全球暖化帶來氣候劇變,淨零排放趨勢下,產業面臨前所未見的考驗,卻也提供一個非常大的新興科技及產業發展的機會。在這場淨零排放浪潮下,沒有人是局外人,工研院2021年回應產業需求,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作為產官學研溝通橋樑,整合跨領域研發能量,從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環境永續、經貿法規五大構面架構臺灣淨零排放策略,並提出跨領域整合技術解方。今年更擴大與產業溝通面向,提出淨零排放跨域創新和實際的減碳技術,從淨零趨勢、碳盤查、碳認證、減碳服務團、碳排放人才培育、減碳製造技術及碳智權專利等面向,提供企業一站式購足的解方。他也特別提及推動民間的淨零永續行為,可運用輕推理論(Nudge Theory),未來朝適度誘因或鼓勵、提醒等方式,藉由社會相互影響,並提出容易落實的方法,更有效地落實淨零永續行為。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因應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標,經濟部在去年10月提出「低碳—零碳」與「能源—產業」2×2淨零轉型架構,短期優先推動成熟的綠能及減碳技術,讓能源和產業轉向低碳,長期則投入氫能、循環經濟、與碳捕捉利用封存(CCUS)等前瞻技術的研發。技術處自明年起四年將投入超過百億科研經費進行淨零排放技術研發,讓產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獲得減碳、增產、高附加價值等多重效益,與產業一起努力掌握未來的市場機會。「眺望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涵蓋技術處ITIS計畫對各重點產業進行前瞻趨勢及技術發展的分析成果,今年也有許多如何發揮在地生產優勢,強化半導體、電動車、再生能源、5G、低軌衛星等關鍵產業之國際合作夥伴關係,而這些都是臺灣產業持續投入與關注的領域,也希望能藉由分析師的調研,協助產業創造下一波創新發展的契機。 昨日上午登場的論壇,還有重量級貴賓進行主題演講,包括長期透過再生能源、自然通風、降低建材碳足跡等方式,打造許多知名綠建築精彩案例的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郭英釗。他從氣候變遷的全球趨勢談起,分享推動全臺第一座循環住宅「台糖沙崙智慧綠能循環聚落」的經驗,切入如何從循環經濟的觀點推動建築的創新永續消費與商業模式,同時也建議臺灣產業可和國際品牌和供應鏈進行以減碳為目標的對話,共同推動促進資源循環的生產和消費,為減碳和永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

Read More

機場公司成立12周年 「乘風高飛 迎向世界」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桃園機場公司在昨(1)日成立12周年,發表「乘風高飛 迎向世界」影片,紀錄過去兩年多來國門防疫歷程,也向參與這場戰役的防疫英雄及服務大聯盟成員致敬,感謝國門第一線各單位堅守崗位付出與犧牲,在這場疫情試煉中,不僅讓民眾感受邊境防疫的安心,也讓國際看見桃園機場展現的韌性與蛻變,再度展翅飛翔迎向世界。 機場公司董事長林國顯表示,將近1000天的防疫日子,對桃園機場而言是一段意想不到的歷程,做為家園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以2003年SARS疫情應變經驗為基礎,短時間內整合中央與地方超過兩百多個單位,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執行各項防疫政策,防堵病毒於境外。當看到其他國家封城、醫療能量吃緊、產業停擺之際,台灣社會仍維持正常運作、人民正常生活,國門防疫功不可沒。 桃園機場公司成立12周年,發表「乘風高飛 迎向世界」影片(機場公司提供) 此外,桃園機場也積極為復甦做準備,迄今投入238億元經費協助航空公司、商業夥伴等130家相關業者渡過困境,希望機場夥伴維持基本營運,也要求因應運量提升逐步恢復營業規模。在設施整建部分,疫情期間正好讓機場公司得以在對營運干擾最低的情況下,加速推動空、陸側整建工程及軟硬體設施。這段時間已完成22項、52.1億元的設施整建更新,從旅客報到櫃台更新到候機室整建,從空橋汰換到南北跑道重新刨鋪,桃園機場積極蛻變迎接疫後復甦。隨著邊境解封,桃園機場已從營運谷底爬升,藉由這影片為服務大聯盟的夥伴們打氣,期許「Go together, We go further!」,一起大步前行,迎接疫後復甦的挑戰。 桃園機場「乘風高飛 迎向世界」影片紀錄從2020年1月23日底至2022年10月13日機場防疫工作各項點滴,包括專案包機返台、入境航班落地採檢、疫苗通關、國際防疫互助、旅客動線分流引導、防疫車隊疏運,航廈與行李高規格清消等艱困任務,以及配合重啟邊境調整檢疫措施的各項準備工作。

Read More

港務公司「海岸造林工作坊」 擘劃港群綠化新藍圖

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分享「港口與ESG」議題(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昨(1)日結合社團法人臺灣港埠協會與高雄港務分公司,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四湖工作站共同舉辦「海岸造林工作坊」,除港務公司同仁參加外,更邀請業界單位一同參與,「海岸造林工作坊」特邀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系邱祈榮副教授及海岸造林專家陳財輝博士講授如何在惡劣的海岸沙洲打造綠色長城,更帶領與會學員實地觀摩四湖工作站海岸植物園區6大區塊的海岸造林成果,從苗圃區的育苗作業到海岸防風林試驗區的混合林功效,讓學員正確認知適合港口永續經營的海岸綠帶。 港務公司表示,為促進環境永續,積極推動企業調適及轉型策略,以實際行動落實「2030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持續辦理臺灣港群植樹計畫。由於港務公司所轄各港大多處於臨海地區,栽植環境受季風、鹽霧及海岸氣候影響劇烈,冬季飛沙走礫,夏季暑氣逼人,因此氣候環境條件對於植栽來說可是一大課題,為了克服先天氣候環境的限制,本次工作坊授課內容係針對海岸林的經營管理、海岸林的生態及造林、解說適合濱海生長環境的樹種、特性、氣候分析、土壤改良,期盼能達到「適地適木」,讓樹木與環境可以互相搭配,免除樹木適應不良增加後續管理照護問題,長遠來看亦可達到綠化及固碳等功能。 課程中臺灣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分享「當港口與ESG相遇 」課題,向公司同仁說明臺灣港務公司經營目標與未來藍圖,其中董事長提到,臺灣港務公司應遵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臺灣港群植樹行動旨在實踐 SDGs11(永續城鄉)、SDGs13(氣候行動)、SDGs15(陸域生態),營造「創新、永續、生態、環保、再生」的多功能港群,為永續生態帶來一份影響力。 臺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總經理王錦榮表示:植樹造林不僅是一門學問,更需要實務經驗的傳承,透過專家講授及實務經驗分享,希冀提升各分公司植樹及養護人員之專業知識,以達事半功倍之效果。臺灣港務公司致力於SDGs全面發展,持續一步一腳印的努力,相信港務公司所提出2030年碳排減少50%,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絕非夢想,一起樹立港口驕傲,邁向永續發展嶄新里程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