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肖像》,1847年,油畫,荷蘭畫家阿瑞許菲爾(Ary Scheffer)作,荷蘭多德雷赫特博物館(Dordrechts Museum)藏。
文/圖 黃作炎
位於波蘭共和國首都華沙的蕭邦國際機場(Lotnisko Chopina w Warszawie),原名華沙奧肯切機場,是為了紀念波蘭著名音樂家蕭邦而改今名,是波蘭最繁忙的機場。
蕭邦音樂大賽之於波蘭,是有歷史傳承、創造力的象徵,1927年由波蘭鋼琴家茹拉夫萊夫(Jerzy urawlew,1886-1980)創辦,也是為了紀念蕭邦,他曾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不久,波蘭一般年輕人都熱中於戶外體育運動,生活態度也大都輕浮不定,一味沉迷於物質享受。我因此不宜拿來作為音樂學校教材。對於蕭邦的音樂居然會有如此誤解,我十分痛心。」
幾乎從大賽創辦人茹拉夫萊夫(Jerzy urawlew,1886-1980)開始就是如此。
茹拉夫萊夫在蕭邦的音樂傳統中長大,曾聽人說蕭邦的音樂太過浪漫,或過度感傷,他自己也受教於波蘭近代鋼琴學派演奏之父、蕭邦名家米夏洛夫斯基(Aleksander Michalowski,1851-1938),實在不能視而不見,於是決心創辦音樂比賽。
因為國家文化財遭受汙衊,波蘭才興起創辦蕭邦鋼琴大賽的念頭,希望藉由比賽來重塑蕭邦形象,宣揚波蘭人心中真正的蕭邦。也因為蕭邦如此重要,即使華沙全毀,舉國斷垣殘壁,1949年波蘭還硬是在百廢待舉的戰後重建裡堅持舉辦蕭邦大賽(第四屆),只因為那是蕭邦逝世百年紀念,波蘭沒有理由說不!
對蕭邦的愛正是波蘭人對祖國的愛,希特勒和史達林可以毀掉城市鄉鎮,可以屠殺、可以轟炸,但他們毀滅不了蕭邦,更毀滅不了歷經百難千劫的波蘭民族。
波蘭政府為每屆大賽提供約100萬美元的資助,每五年在華沙的國家愛樂廳、舉行一次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這項國際鋼琴比賽深受世界各國鋼琴青少年的矚目,華人音樂家傅聰、鄧泰山、李雲迪都曾在此大賽中,脫穎而出。
當你出了蕭邦國際機場之後,整個華沙城幾乎都可見到與蕭邦有關的東西,從建築物、鋼琴、椅子、鉛筆、便條紙、甚至是巧克力、伏特加等等造型,都與蕭邦有關聯,可見得波蘭政府對自身文化、對蕭邦的重視,而蕭邦可說是波蘭自古以來的文化財產。
「鋼琴詩人」蕭邦
傳奇性的一生
一生創作大量鋼琴曲,因此被譽為「鋼琴詩人」的蕭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是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生於波蘭華沙近郊的小鎮,父親是法國人,從事教職工作,母親是波蘭沒落貴族後裔。
蕭邦的作品有:4部敘事曲、10餘部波蘭舞曲,包括《軍隊》、《英雄》,26首鋼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首鋼琴練習曲包括《離別》、《革命》, 4部即興曲、3部鋼琴奏鳴曲,至少21首多夜曲,59首馬祖卡,2首鋼琴協奏曲、幻想曲、大提琴奏鳴曲和搖籃曲等。
自幼喜愛波蘭民族音樂,7歲時就創作波蘭舞曲,8歲登台演出,不到20歲已出名。蕭邦39歲時因病英年早逝,後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國,蕭邦一生前20年是在波蘭度過,後20年則生活在法國。波蘭和法國兩個國家對於蕭邦的性格以及作品風格都具有相當程度影響。
雖然家境並不富有,但父母總是想辦法提供孩子們舒適的生活,因此蕭邦的童年非常愉快。蕭邦在三、四歲時即經常自行玩弄家裡的鋼琴,父母見他對音樂如此有興趣,開始教他一些基本音樂知識。
15歲時蕭邦首次出版作品,積極從事演奏活動。17歲時以一首採自莫札特歌劇「唐‧喬凡尼」的變奏曲,贏得當時的知名音樂家舒曼的讚賞:「紳士們,請脫帽,……我在這位年輕的音樂天才蕭邦俯首,他以達到大師級的表演水準。」18歲前往柏林舉行幾場演奏會,也彈奏一些自己的作品,獲得相當好評。19歲時首度前往維也納,維也納音樂界對他頗表歡迎,使他對未來充滿希望。
在他返回波蘭途中,又遊歷布拉格、德勒斯登等地,增廣不少見聞。20歲時蕭邦再度拜訪維也納,當抵達維也納沒多久便爆發波蘭抗俄戰爭,和他一同到維也納的朋友,都相繼回國參戰,蕭邦希望隨友人一起回國為祖國效力,但父母認為他體格太弱,恐怕無法適應軍旅生活,要他繼續留在維也納。
由於奧匈帝國支持俄國,維也納人民多半不敢再和波蘭人接近,蕭邦因此失去舉辦演奏會的機會,也喪失經濟來源。蕭邦在維也納面臨生活困境,親友也都因身陷戰爭無法提供救濟,所以生活相當拮倨。
1831年7月蕭邦決定離開維也納,當行經斯圖卡特時,聽到波蘭革命失敗、華沙淪陷的消息蕭邦,在悲痛下創作出「革命練習曲」。隨後,轉往法國巴黎。
初抵巴黎時,蕭邦認識了李斯特,當時李斯特(Liszt Ferencz,1811-1886)已是巴黎樂壇的知名人物,他對蕭邦非常友善,也頗為推崇蕭邦的演奏和作品,李斯特曾讚揚蕭邦說:「他是一位傑出的抒情鋼琴家,他那輕巧、甜美的手法,以及作品中的獨特魅力,都是無與倫此的。」
1832年在巴黎的首次演奏會,立刻獲得樂界的注意與好評。當時的音樂會,開始演奏前,燈光將全部熄滅,因為在暗黑裡,觀眾失去視覺,聽覺會更加敏銳。於是,李斯特想出一個非常有創意的方法,在熄燈前,是李斯特坐在鋼琴前準備演奏,等到燈一滅,悄悄地換成蕭邦來代替李斯特演出,彈奏完畢,燈一亮,蕭邦的演奏果然擄獲全場觀眾的心。
更幸運的是,蕭邦遇到雷齊維王子,他將蕭邦引介給巴黎的上流社會,使蕭邦一夕成名。不少貴婦們著迷於蕭邦風采,都要求跟他學琴,也使得蕭邦在經濟上無後顧之憂,可以更安心地從事創作。此後十年是蕭邦一生中創作最豐富的時期。
在巴黎的最初幾年,蕭邦多半寫作一些如夜曲、圓舞曲及馬祖卡舞曲等具有沙龍性質的音樂,相當受到人們喜愛,可是當蕭邦的名望日盛一日時,他也漸漸失去舉行公開演奏會的興趣。1835 年後,蕭邦只有在1841年、1842年、1848年舉辦過演奏會,大多數時候他只喜歡在社交場合為朋友們彈奏。
小說家喬治桑畫像。
作家喬治桑與音樂家蕭邦
蕭邦終身未娶,不過氣質出眾、才華洋溢的蕭邦,當然經歷過許多次浪漫的愛情。從初戀情人蕾波狄娜到康斯坦、瑪莉亞沃金斯卡……等,都維持不久,直到1836年女作家喬治桑(Georges Sand,1804-1876)的出現。
如果沒有李斯特,或許不會有這段刻骨銘心的戀情。喬治桑與蕭邦在李斯特家中碰面,經由李斯特介紹認識,喬治桑的年紀比蕭邦大六歲,離過婚、有兩個小孩,喜歡做男性打扮,因此蕭邦對她的第一印象並不好。
不過,喬治桑理性的特質與堅強個性,和蕭邦優柔寡斷、感性的性格,完全相反,彼此卻互相吸引。尤其蕭邦染上肺病,虛弱的身體,健康的喬治桑,又具有母性光輝來照顧他,不久兩人便墜入情網。
蕭邦與喬治桑共同生活九年,在喬治桑的照料下,蕭邦一面可以安心養病,一面又可專心作曲,蕭邦許多創作都在這個時期完成。
在1838年11月,蕭邦與喬治桑、她的兩個孩子從巴黎前往巴塞隆納,再搭船前往馬約卡島(Majorca),以躲避巴黎的濕冷寒冬。他們在帕爾馬山區一處半廢棄的修道院落腳。在那兒友人為他找來包薩製造的小鋼琴,讓蕭邦得以創作,造出浪漫主義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品,著名的二十四首前奏曲(24 Preludes)。從在喬治桑的小說《馬約卡島上的冬天》中,我們讀到蕭邦當時創作曲子的心境和表情,甚至連島上偶爾的暴雨和大自然的聲響,也被蕭邦巧妙融入樂曲之中。
蕭邦與喬治桑回到巴黎,他們分道揚鑣,老死不再相見。此後,蕭邦的健康情況日益衰敗,幾乎不曾再寫出任何作品。1848年2月蕭邦舉行他在巴黎的最後一場演奏會,從演奏會後蕭邦疲憊的神情,顯示出他當時的身體狀況已非常差,可是蕭邦仍然抱病訪問英國,在倫敦頗受英國上流社會歡迎,並在維多利亞女王御前演奏。倫敦潮濕多霧的氣候,對他的健康造成了更不良的影響,咳嗽日益轉劇,有時連呼吸都感到困難,11月他回到巴黎,幾乎已病入膏肓,
1849年,蕭邦溘然長逝,死於困擾他多年的肺結核,得年39歲。
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
蕭邦短短39年的生命,幾經流浪,最後在巴黎定居,一生思念故土,以及和喬治桑十年的相處關係,都對他的音樂造成莫大的影響。蕭邦的憂鬱氣質,不僅反應在他的音樂上面,在書信往返也可見一斑,閱讀他寫給喬治桑的信件,他曾告訴喬治桑:「我希望我不是那麼孤獨。」
舉止溫文爾雅,生性多愁善感的蕭邦,心思細膩,充滿豐富情感,以及強烈關注波蘭命運的音樂家。離鄉背井,對波蘭履遭瓜分的無力感,使得蕭邦終身憂鬱。蕭邦的日記上,寫道:「為什麼我們要活著,這可悲的生命,在這一刻,已有多少人死去,母親們哭喊著他們的孩子,有多少計畫已經落空,多少煩惱迎面而來。死亡,是一個人決定最好的事,但同時也是最糟的。」
蕭邦一生因戰爭無法回到波蘭,死後被安葬於巴黎市內的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下葬時演奏的是他的《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中的《葬禮進行曲》,但家人依照他的遺願,把他的心臟由他的醫生取出,由姐姐在1850年帶回故鄉波蘭華沙,安放在聖十字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Cross)的一根石柱裡,在柱子上,刻有聖經馬太福音6章21節:「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讓流亡海外多年的波蘭音樂家,回到心之所在。
蕭邦善用多變化而革命性的和聲效果和彈奏技巧,開發出多種鋼琴音樂型式。在精神上,他是無保留的激情主義者,以整個生命來愛他的鄉土、情人、朋友。他也是祖國波蘭音樂的代言人,在他的馬祖卡和波蘭舞曲裡,不單是波蘭的舞曲形式,還注入了波蘭民間音樂,如調性、節奏、重覆某一樂段等等形式,許多作品中,都有強烈的民族意識。
有人喜歡成名,有人喜歡賺錢,有人喜歡掌權,但也有人願意用自己的時間心力才華和天地對賭,賭一個虔誠用盡努力與悟性,最後在音樂藝術中見到「樂曲如天宇浩蕩,音符如同星辰位列」的感動。
蕭邦無法言說的情感,表現在其琴藝之中,時而柔美晶瑩、時而慷慨磅薄,唯有透過聆聽,才能悠然陶醉其中了。
大銀幕上的蕭邦、喬治桑與李斯特
《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1945)
一部蕭邦傳記形式電影。內容描述蕭邦和喬治桑的感情史,以及蕭邦因為不願意替異族俄國人演奏,因而搬到巴黎居住,在巴黎遇見李斯特,進而認識喬治桑,全片著重在喬治桑獨占蕭邦的人和情感,究竟是為了蕭邦好,抑或僅是為了滿足自我?雖然電影中不盡然是史實,但透過影像的呈現,可以想像和感受到當時社會氣氛的氛圍。
《蕭邦:琴戀喬治桑》(Chopin: Desire for Lovez,2011)
當才氣縱橫的蕭邦遇上以男性化裝扮主張女權自主的喬治桑時,會有什麼樣的故事產生呢?這是波蘭導演傑基‧安塔查克(Jerzy Antczak)的作品,他花了25年的時間寫劇本,蕭邦的音樂和他的生活是不可分的,因此在電影配樂裡也有精彩的表現,也特地邀請了馬友友等多位演奏家來錄製,使得本部電影具有可看性也有可聽性。
《春光奏鳴曲》
(Impromptu,1992)
在喬治桑與男爵離婚,扶養兩個小孩之時,某日,她前往拜訪李斯特,恰好遇到蕭邦,對蕭邦一見鍾情,也欣賞蕭邦的氣質和音樂,自此之後,和蕭邦相戀。這部電影以幽默的方式處理兩人之間複雜的情感交流,雖然也不是史實,但劇中呈現浪漫的元素,值得一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