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黑幫轉業製毒 找雞犬護航

黑幫成員程姓主嫌(前)等四人製毒從高雄搬桃園,開養雞場並於其內設製毒工廠為以躲警查緝,但最後仍遭警逮送法辦。 (記者孫曜樟攝) 用雞屎味掩蓋惡臭 飼養10多隻惡犬示警 警扮雞販攻克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竹聯幫仁堂游離成員程姓男子從詐騙轉行製毒,為躲警方追查,他將製毒工廠從高雄北遷至桃園,並尋得楊梅區一處偏僻養雞場設置製毒工廠,以利用雞糞臭味掩蓋製毒散發的惡臭,並還在雞場內放養十數隻大型凶猛犬隻當警衛,台北市刑大為清查製毒廠所在位置,只好多次扮演雞販深入探查,日前將程嫌、徐姓製毒師兄弟及張姓男子等四人逮捕,並查扣安毒成品兩公斤多及大批製毒工具。 警方調查得知,該製毒集團以四十七歲程姓男子為首,其原為竹聯幫仁堂成員,後因長期未受幫派重視而變成游離分子。近年也曾與柬埔寨不法集團勾結從事詐騙,後因詐騙集團遭到各國清剿,程嫌決定「轉業」製毒。並聘請徐姓製毒師兄弟兩人教導他如何製作毒品。 台北市刑大在程嫌製毒工廠內查扣安毒二點七公斤及大批製毒工具。(記者孫曜樟攝) 程嫌為躲避查緝,將製毒工廠開設在桃園市楊梅區民安路一處養雞場內,可以用雞屎味掩蓋製作安非他命毒品過程的惡臭,且在養雞場出入口放養十數隻狼犬、獒犬,遇有陌生人靠近隨即狂吠示警,導致警方專案小組蒐證難度倍增。 警方雖鎖定程嫌涉案,但在蒐證過程中因對方「有雞犬護航」,員警幾經思量,最後決定扮演雞販在周邊四處遊走穿梭,藉以混淆對方耳目,歷經數月埋伏、跟監蒐證,日前見時機成熟,持搜索票展開拘提搜索行動,將程嫌、製毒師徐姓兄弟及張男等四人逮捕到案。 警方在雞場內的製毒工廠計查扣安非它命成品二點七公斤、製毒鹵水半成品一桶、硫酸、醋酸、氫氧化鈉及鹽酸各二瓶、氫氣鋼瓶九支、催化劑鈀金三瓶、防毒面罩個、鈦合金氫化反應爐一個、過濾漏斗濾瓶一個、加熱鍋爐、乾燥工具等製毒工具一批;四人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送辦。

Read More

辱罵李沐晴 蘿莉塔敗訴判賠10萬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女藝人蘿莉塔被控於3年前在臉書,留言指女藝人李沐晴「吃別人老公」等,刑事上已被依加重誹謗罪判刑2月、得易科罰金定讞。民事上,台北地院7日判決蘿莉塔應賠償10萬元。 民國109年6月26日,蘿莉塔(本名李晨菲)看到網友在臉書分享批評李沐晴的文章,即留言指「因為她已經吃別人的男友老公很多次,她也應該體會一下女生傷心的感覺」。 李沐晴事後獲知此事,對蘿莉塔提出加重誹謗告訴。檢方認為蘿莉塔的留言內容與公益無關,足以毀損李女名譽,110年7月將她起訴。 蘿莉塔答辯指出,當年她的男友招認與李沐晴約會,且發生逾矩的事情,她透過關係向李沐晴套話時,李女曾親口證實過。李沐晴表示,原以為蘿莉塔道個歉就可以了事,但對方開庭卻持續侮辱、誹謗她。 法院審理後依加重誹謗罪判決蘿莉塔2月徒刑、得易科罰金定讞。李沐晴另提起附帶民事求償2百萬元。 蘿莉塔先前挺孕肚出庭,認為刑事判決是錯誤的,自己無罪,且懷疑李沐晴提出醫療證據是不實的。 法院依據刑事判決結果及相關事證,認定蘿莉塔確已侵權,審酌兩造的經濟等狀況,判決應賠償10萬元。全案仍可上訴。

Read More

高端內線交易案 疫苗審委夫妻起訴

夫涉洩密、妻買股 另包括基亞董座等15人均不起訴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士林地檢署偵辦高端疫苗公司涉嫌炒股案七日偵結,認定食藥署疫苗專家審查委員會劉滄梧涉嫌洩漏疫苗重大訊息,其妻施庭芳獲知該重訊後買股獲利萬元,分別依洩密及內線交易罪嫌起訴。其餘包括基亞董事長張世忠妹婿黃子亮等十五人涉犯內線交易部分均不起訴。 同案被告中,涉嫌內線交易的王信雄、涉嫌操縱股價的股市作手廖學邦,士檢認為無管轄權,已移轉館轄由台北地檢署偵辦。對此,北檢表示日前收案後已簽分「偵字案」偵辦,目前持續調查中。 檢方查出,民國一一0年七月十八日下午,食藥署疫苗專家審查委員會建議有條件通過高端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審查會專家委員劉滄梧涉嫌將此重大消息洩露給妻子施庭芳。 施庭芳隨即於次日、重大消息公開前,涉嫌分批買入二十張高端公司股票,檢方認定劉男涉犯洩密罪,劉妻涉犯內線交易罪,依法分起訴二人。 檢方指出,劉男為疫苗審查委員,因職業獲悉消息的內部人,但調閱資金來源、比對通訊紀錄後,難認劉男與妻子為共犯,內線交易部分獲不起訴。 檢方調查,其他十四人未經手或參與各該重大消息所涉的合作案、計畫案、採購案、核准案或終止案,無證據證明他們利用地位或職務以獲悉相關重大消息,買賣高端股票,涉犯內線交易部分均不起訴。 至於高端母公司基亞生技董事長張世忠、云辰電子開發董事長張姿玲、基亞前財務長歐朝銓等人,在內線交易罪嫌部分,並未被檢方起訴。

Read More

吃減肥藥膠原蛋白導致水腫 婦竟罹狼瘡性腎炎

醫師提醒,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健康食品、濫用消炎止痛藥或某些中草藥。(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30多歲婦女跟風吃減肥藥、膠原蛋白,前後兩次引發雙腳水腫就醫。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慧芬警覺有異,腎臟切片確認婦人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狼瘡性腎炎。 婦人雙腳腫得圓滾滾,手指深按後指痕久久沒恢復,病人說學同事吃減肥藥,希望成功瘦身,結果腳腫起來。醫師驗尿發現嚴重蛋白尿,囑咐病人按時服藥並規則回診追蹤,後續門診追蹤蛋白尿已慢慢恢復至正常。 幾個月後,婦人再次雙腳水腫。醫師追問吃了什麼東西?病人說「看朋友服用膠原蛋白後皮膚Q彈光澤透亮,所以跟著吃」結果雙腳腫起來。醫師詢問發現病人吃的減肥藥、膠原蛋白都沒有標示成分,驚訝婦人「勇氣十足」,判斷腎臟功能可能異常,經腎臟切片檢查,發現婦人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狼瘡性腎炎,持續服藥後才穩定控制。 陳慧芬指出,紅斑性狼瘡是自體免疫的全身性疾病,自身抗體會攻擊全身包括:中樞神經、腎臟與心臟等器官,其中腎臟是最常受侵犯的器官之一。臨床統計,超過60%至70%的紅斑性狼瘡病人會出現狼瘡性腎炎,成因是病人的免疫複合體容易沉積在腎臟,誘發免疫反應進而傷害腎臟,初期症狀不明顯,臨床表現有蛋白尿、血尿,蛋白尿嚴重時會像婦人出現下肢水腫。陳慧芬以相關研究報告提醒,1到3成的活性狼瘡性腎炎病人,若無早期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導致末期腎臟病,甚至有致死風險。 陳慧芬表示,紅斑性狼瘡常侵犯15至45歲女性,婦人兩次懷孕生子過程平順,30多歲才確診算比較慢。陳慧芬不敢斷言減肥藥、膠原蛋白觸發疾病,但不排除是減肥藥藉脫水瘦身,導致腎臟功能變差進而影響身體,出現下肢水腫意外發現狼瘡性腎炎,幸好沒有影響其它器官,目前固定抽血驗尿追蹤都正常。 紅斑性狼瘡早期診斷治療與追蹤進展快速,預後大為改善。陳慧芬醫師提醒,紅斑性狼瘡治療方式會有些副作用,確診病人遵從醫囑服藥十分重要,千萬不要因為害怕治療用藥的副作用,聽信偏方使用來路不明的草藥,等病情嚴重再回診,可能造成腎臟不可逆的傷害。

Read More

3年獵殺4黑熊 同夥9人起訴

屏東檢方將涉嫌獵殺台灣黑熊,並騎車載著熊屍搖擺逛街等九名嫌犯依法起訴。 (記者毛莉翻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地檢署七日偵結台灣黑熊遭獵殺案,查出三年內竟有四隻台灣黑熊慘遭獵殺,都是同一票嫌犯所為,將九人依涉嫌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提起公訴。 屏東地檢署指出,去年十二月八日保七總隊第八大隊通報有台灣黑熊遭到獵殺情資,並於當天晚上在屏東縣霧台鄉一處民宅冰箱搜出台灣黑熊及台灣野山羊屍體各一具、台灣水鹿腳十四隻、水鹿頭標本及一把土製獵槍。 屏東檢方偵辦台灣黑熊遭獵殺案,追查出在三年內竟有四隻台灣黑熊遭獵殺。(記者毛莉翻攝) 屏東檢方展開近四個月的追查,發動九次搜索二十五處地點、訊問二十四人次,並拘提多人到案,發現自民國一0九年一月至一一一年十二月,三年內時間,共有四隻台灣黑熊及台灣水鹿、台灣野山羊等保育類動物遭到獵殺。 屏檢表示,四隻台灣黑熊遭到獵殺的時間分別為一0九年一月間、一一0年五月間、一一一年十月及十二月間,嫌犯均持獵槍射擊,且狩獵行為也從未經主管機關許可,分析黑熊遭到獵殺的地點與居民生活部落有數公里的距離,並不符合緊急要件。 檢方表示,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獵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者,可處六個月至五年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二十萬一百萬元罰金;對於獵殺動機將進一步釐清,並追查背後是否有商業行為。 檢方七日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的違法獵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等罪,將顏姓等九名嫌犯提起公訴。

Read More

持3kg啞鈴深蹲閃到腰 骨鬆惹禍

高榮南院高齡骨科暨創傷科主任陳建宏提醒,骨鬆患者居家訓練以徒手為主,安全性較高,若負重訓練需有專人正確指導。(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50多歲趙姓婦女在家做重量訓練,雙手各拿3公斤啞鈴深蹲閃到腰疼痛不已,高榮南院骨創傷科檢查診斷為骨質疏鬆症,加上曾跌倒腰椎第2節骨折,經接受藥物、物理治療及基本的運動介入後,疼痛獲得改善。提醒民眾居家重量訓練要有專人指導。 高榮南院高齡骨科暨創傷科主任陳建宏表示,趙婦2年前曾跌倒腰椎第2節壓迫性骨折,經各種疼痛藥物控制仍持續不適,因而在骨折處補骨水泥做為疼痛的改善。同時採用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進一步檢查,發現骨質密度T值-2.6,診斷為骨質疏鬆症,因趙婦合併脊椎骨折,建議在疼痛控制下,透過專家指導阻力訓練來「儲存骨本」,多方治療後背痛明顯獲得改善。 陳建宏說,下背痛是現代人的文明病,造成下背痛原因很多,其中骨質疏鬆更是無聲的隱形殺手。隨著年紀增長骨頭的強硬度也會隨之退化,尤其是女性在停經後因荷爾蒙減少,骨質流失速度會加快,可能在跌倒或輕微碰撞時便發生骨折。 另外,改善下背痛維持正確「姿勢」是最關鍵的,怎麼坐、怎麼走、怎麼運動,如何提重物?對於腰背健康都有決定性的影響。居家訓練建議以徒手為主,安全性較高,若要做負重訓練時,則需要有專業的教練或物理治療師來進行正確指導,才能避免運動傷害,達到預期改善的目標。 陳建宏表示,研究顯示骨質疏鬆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重量訓練,骨質密度可有效增加。提醒民眾在重量訓練時除要有專家陪同,更要視自己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及持之以恆,尤其是骨鬆者務必放慢、放緩動作,避免受傷,如果停止運動骨質又會快速流失。 針對腰椎日常保養,陳建宏呼籲民眾必須要有正確腰椎保健的運動方式,來維持骨骼、肌肉的健康,也才能有助於降低未來再度骨折的風險。

Read More

台、波各1件黑巧克力 鎘鉛超標

消基會1月隨機購買20件黑巧克力檢驗,7日公布抽檢結果,編號18號的「100%台灣黑巧克力」,鎘含量每公斤超過0.8毫克,高於歐盟規範。圖為記者會現場展示本次抽檢產品。(消基會提供/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7日指出,經抽驗來自多國的巧克力20件,發現其中1件產地波蘭產品,若吃下1包,其鉛攝取量超過美國標準;另1件台灣本地產品鎘含量則超過歐盟規範。 近期美國消費者報導公布28件黑巧克力測試結果,多達2/3產品含鉛或鎘。消基會因而在今年1月間於雙北市通路、網路隨機購買20件黑巧克力檢驗,並於本月7日公布結果。 檢驗樣品來源包含瑞士、美國、土耳其、馬來西亞、羅馬尼亞、德國、日本、西班牙、義大利、俄羅斯及波蘭各1件,法國2件、比利時2件及台灣5件。 消基會檢驗委員會召集人李德仁說,調查發現,編號15號(產地波蘭)的「巧克優85%巧克力」,以每包90公克計算,吃下一整包,鉛的攝取量為13.5微克,超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對兒童和育齡婦女膳食鉛暴露的臨時參考基準(每天12.5微克)。 另,編號18號的「100%台灣黑巧克力」,鎘含量每公斤超過0.8毫克(mg),高於歐盟的規範,即總乾可可固形物含量大於及等於50%的巧克力限量為每公斤0.8毫克。 吳榮達指出,短期攝取大量鉛,可能造成腹痛、嘔吐和貧血;長期攝取少量鉛,會導致兒童的認知、智力發展遲緩。且胎兒、嬰兒和幼童易受鉛毒損害中樞神經系統。 鎘則是已知的人類致癌物質,長時間暴露可能導致腎臟疾病、肺的損傷及骨骼脆弱。吳榮達說,目前國內沒有規範巧克力產品的鎘含量,檢驗後參考歐盟的規範分析。 針對黑巧克力何以會含鉛或鎘,消基會說明,相關研究發現可可樹會從土壤裡吸收鎘,隨著樹的生長,在可可豆中積累。鉛則似乎是在豆類收穫後進入可可豆中,且通常是在可可豆的外殼上發現,豆子被摘下並從豆莢中取出後,鉛含量就很低,但隨著豆子在陽光下曝曬數日後,鉛含量又會增加,可能是豆子上積聚含鉛的灰塵和汙垢所致。 吳榮達建議,國內訂定的「食品中汙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的「食品中重金屬之限量」,未規範巧克力的鉛及鎘限量;中國大陸有鉛的標準,歐盟已訂鎘的規範,巧克力的原料若鎘含量超標,可能會流向非歐盟市場,政府應儘速研訂標準,抽驗並公布結果。

Read More

蒂蒂日記作家華嚴辭世 總統頒褒揚令

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右)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由華嚴女兒葉文心(左)代表受贈。(文化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知名作家華嚴去年12月10日辭世,享嵩壽100歲。為表彰其長期致力文學創作,開創長篇小說寫作形式貢獻,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7日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由華嚴女兒葉文心出席受贈。 文化部指出,華嚴著作以小說為主,兼及散文,多部小說曾獲改編為電視劇,其中「蒂蒂日記」榮獲第15屆金馬獎多項獎項;「花落花開」、「燕雙飛」等改編作品亦膾炙人口,深受社會大眾歡迎。 文化部表示,華嚴小說創作大膽採用各種敘事手法,例如「鏡湖月」的書信體、「蒂蒂日記」的日記體、「神仙眷屬」、「兄和弟」等篇則採全對話體,在台灣長篇小說創作史上具開創地位。 李連權表示,華嚴長期持續創作,開創華文長篇小說體例,作品普及流傳,影響國內大眾閱讀風氣至深。華嚴於2011年出版「迴夢約園」追述早年就讀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年少經歷,揭示深藏半世紀的文學初心,珍貴作品手稿現由文化部所屬台灣文學館典藏。

Read More

新冠降級為第4類 最快月底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疫情穩定下降,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7日指出,下一步重要工作為修改COVID-19法定傳染病類別,擬4月底、5月初進行,至於指揮中心去向由行政院宣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日公布,4月17日起,搭乘公共運輸可免戴口罩,校車、幼兒園專用車及校園接駁車比照辦理,但醫療機構、救護車這2場域仍強制佩戴。 隨防疫措施逐步鬆綁,各界關注指揮中心去留。王必勝表示,接下來有個重要工作就是把COVID-19從第5類傳染病調整第4類,預計4月底、5月初進行,詳細時間下週說明。 針對指揮中心是否隨COVID-19改類而解編或降級開設,王必勝說,已將相關建議提送至行政院,將由行政院依職權對外說明。 王必勝也提到,醫療照護機構的口罩令暫時不會鬆綁,因為除了COVID-19,還有其他傳染病,經與醫療單位討論後,為保護患者、家屬及工作人員,包括現行的陪探病限制跟規定都將維持,暫不會調整。 另,指揮中心修訂確定病例(併發症)解隔條件。無持續住院需求者,移除原本解隔出院須檢驗陰性(含Ct值大於等於30)規定,改為退燒至少1天、症狀緩解,可經醫院綜合評估解除隔離,治療並出院;出院前篩檢未轉陰性者,出院後應自主健康管理至快篩陰性,或距解除隔離日達10天(無須探檢)。 至於有持續住院需求者,原本須距發病/採檢日達20天以上綜合評估解隔,縮短為10天,且符合以下任一項,可解隔轉出負壓隔離病房或專責病房,包括退燒至少1天、症狀緩解,且1次快篩陰性或PCR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或距發病日/採檢日已達10天以上並經醫師評估適合解除隔離治療者,即可解除隔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