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驚見浮屍 疑失蹤13天男大生

頭城大溪漁港一艘漁船在北關海潮外海發現一具全裸男浮屍,疑似溺水的印尼男大生遺體。(記者林坤瑋翻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頭城鎮大溪漁港一艘漁船十八日出港進行捕撈作業時,在北關海潮外海發現一具全裸男浮屍,撈起後載回梗枋漁港,疑似五日在外澳海灘發生溺水的印尼男大生遺體。海巡人員報請檢察官相驗以確定身分。 花蓮慈濟科技大學七名外籍學生五日在頭城外澳海灘發生溺水事件,有三人下水游泳因體力不支溺水被海浪捲走,其中烏克蘭籍女大生自行游上岸,一名印尼籍男大生被救難人員遊艇救起;另一名印尼籍男大生至今下落不明,已經失蹤十三天。 一艘頭城大溪漁港出港作業的漁船上午於北關海潮外海零點五浬處發現一具男屍,隨即打撈上船載回梗枋漁港。但男屍腐敗相當嚴重,全身幾乎僅剩白骨,難以辨識身分,由海巡隊接手,報請檢察官相驗。

Read More

婦3公斤卵巢瘤 大如籃球

醫師林立展表示,一名60多歲婦人腹部腫大以為變胖,發現長了重達3公斤的卵巢腫瘤。(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一名60餘歲女子腹部腫大以為變胖,但伴隨食慾不振、頻尿等就醫,確診為卵巢腫瘤手術摘除,測得腫瘤重達3公斤。術後女子康復、減重3公斤。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林立展表示,一名60多歲女子日前就醫,稱肚子越來越大,原本以為是變胖,但腹脹食慾不振的情形日漸嚴重,且伴隨著便秘、頻尿等問題。 林立展說,經檢查發現為卵巢腫瘤,女子的卵巢腫瘤已壓迫到橫膈膜,而一般正常卵巢只有2~3公分,雖然有韌帶支撐,如果因卵巢腫瘤或異常組織增生,會導致卵巢變大、重量增加。 林立展指出,女子的腫瘤相當巨大並且罕見,手術取出直徑30公分左右,大小宛如一顆籃球般,重量達3公斤。隨後安排進行病理切片為良性,女子康復後只需追蹤,無大礙。 林立展指出,卵巢腫瘤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囊腫、也有卵巢過度刺激等,但卵巢腫瘤絕大多數都無法察覺,為隱形殺手,女性可透過定期到婦產科檢查,可達到有效預防、及早治療。

Read More

漁船救溺 船長意外救子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海巡署十八日獲報台東縣成功鎮小馬部落海邊有人浮潛被海流帶走,正在附近海域作業的昌勝漁船高姓船長立刻前往救援,不料救上船的竟然是自己的兒子。兒子說「是友人太緊張,沒事啦」。 海巡署和台東縣消防局接獲通報,有人在小馬部落海邊浮潛遭海流帶走,立即趕往救援。在附近作業的高姓船長聽到漁業電台廣播也趕往救人,當時看到海面上漂浮的人向他揮手,於是將船隻靠過去將男子拉上船,不料竟是自己兒子。 漁船返港時,岸上已聚集關心的民眾。被救上船的兒子、高姓男子說,和友人一起到小馬海邊浮潛,不料水流強勁將他帶走,他順著水漂,對他來說這種狀況「還算OK」,後來看到岸邊聚集很多人,還有海巡的橡皮艇,心想「可能發生事情了」,又看到父親的船開過來,於是向父親揮手。可能是友人太緊張報警,沒想到驚動這麼多人,還被父親的漁船救起來。他說,「沒事啦」。 高男的友人說,由於海象忽然變壞,從岸邊被海浪越帶越遠,他奮力游上岸才發現高男一直沒上岸,因緊張報警求援,沒想到高男熟悉水性,有點烏龍一場。 父子意外在海上相遇,兩人都說「沒事啦沒事啦」。

Read More

幻聽喊殺打不敢睡 長效針劑治療重生

醫師呼籲,民眾應正視思覺失調疾病警訊、病友則應積極治療。(公關提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男性在大學時開始出現幻聽,腦中聲音後來甚至變成喊打喊殺嚇得他不敢睡,每天晚上便跑到速食店或公園,天亮才回家,這樣的情況持續半年才就醫。在醫護的照護、並接受新一代長效針劑治療,他回歸了平靜的人生,保有正常的工作與生活。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楊蕙年表示,不同於身體器官生病,思覺失調症起因於大腦生病,病友常不知道自己生病,缺乏病識感,若再加上家屬也不曉得求助,通常會耽誤及早診斷治療時機。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醫師陳泰宇說,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嚴重、慢性,會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研究統計,大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首次發病年齡多在15~20歲。且研究統計,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病友因缺乏病識感,首次發病後平均將近1年半才就醫,耽誤搶救大腦功能的時機。 及早診斷與治療是翻轉思覺失調症關鍵。陳泰宇指出,當民眾出現工作和社交能力減退、思考、記憶、專注力變差、失眠、多疑、甚至幻覺、妄想時,都需要提高警覺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的警訊。 在治療上,陳泰宇說,現階段國際趨勢建議在醫師評估下優先使用長效針劑治療,不僅有助長時間維持血液中藥物濃度、提升用藥規律性、降低復發風險,也能減少照護者提醒按期吃藥而可能引發的衝突與壓力。

Read More

腸病毒重症+1 童染克沙奇A6型併癲癇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18日指出,依疾管署監測資料,上週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較前一週上升27.6%。 (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8日公布,新增1例感染腸病毒感染克沙奇A6型併發癲癇發作重症病例,個案是北部1歲男童;另新增1例腸病毒71型輕症。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5401人次,較前一週上升27.6%,近期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且高於2019~2022年同期,疫情傳播風險持續上升。近期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檢出以克沙奇A型病毒為多,腸病毒71型及D68型病毒亦持續於社區活動。 防疫醫師許仁毓表示,新增腸病毒重症個案為北部1歲男童,1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涕,且有喉嚨痛、嘴破等症狀。後因抽搐至醫院就醫;3日症狀未緩解再度就醫,診斷為疱疹性咽峽炎及支氣管肺炎收治住院,隔日出現局部性癲癇發作,轉加護病房觀察。 該男童經通報檢驗後,14日確認感染克沙奇A6型併發重症,經治療後病況穩定,目前已出院。今年累計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及克沙奇A6型。 至於另1名腸病毒71型輕症個案是北部1歲幼童,2日出現發燒、胃口變差及口腔水泡至醫院就醫,5~8日仍持續發燒、9日出現紅疹等症狀就醫,經治療後症狀改善已返家休養。今年累計5例腸病毒71型輕症個案。 許仁毓表示,兩名新增個案都在托嬰中心看到其他小朋友也有出現相關症狀,正在調查疑似群聚狀況。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為腸病毒流行期,除易併發重症的71型外,目前也出現克沙奇A型導致的重症個案。感染腸病毒71型及D68型,發生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比率較高。

Read More

薛瑞元:再生醫療雙法 助人體試驗更嚴謹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再生醫療雙法」在立法院進入逐條審查,因涉及醫師與病患權益,衛福部長薛瑞元18日舉行說明會,力拚於本會期通過。 衛福部2018年公布《特管辦法》,讓細胞治療合法化;今年修訂的《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草案,兼顧病人安全和急重症病患個人權益,並提升新興藥品可近性。立法院3月底完成雙法草案逐條審查,保留部分條文待黨團協商。 為力拚「再生醫療雙法」草案在本會期三讀通過,薛瑞元表示,黨團協商的最後版本要看協商結果,但針對最近外界各方專家提出的諸多意見,邀請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家寧、亞東醫院副院長張至宏、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部主任邱士華等專家參加說明會。 薛瑞元指出,「再生醫療雙法」主要為了在完善的制度體系下推動國內再生醫療技術,並避免出現假借再生醫療的醫療行為,減少民眾接受不正當的非醫療行為。 薛瑞元解釋,醫院投資生技公司合作,是因為醫院要擴充實驗室有困難,要借重生技公司的能力建置外,生技公司可以對多家醫院提供服務,最後透過雙方合作,公司有營利目的、醫療有公益目的,之間沒有互相衝突。 薛瑞元說,台灣現行依據特管辦法的管理架構比日本更嚴謹,由衛福部直接審查醫院提出的申請案,而非由醫院直接審查,且衛福部審查標準是基於人體試驗累積安全性及有效性結果,醫院經核准執行細胞治療技術須到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登錄管理系統登錄個案治療成效資料、細胞品質紀錄、非預期嚴重不良反應通報及年度施行結果報告等。 食藥署長吳秀梅也公布,為增進病人接受先進治療之可近性,並兼顧我國醫藥生技產業發展,考量再生醫療製劑之成分異質性、製程特殊性及治療複雜性,參酌國際間立法管理,擬具符合我國實務需求之《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目前臨床試驗發展現況,細胞治療已核准87件、基因治療則有33件,兩類治療共有39件進到第三期臨床試驗。

Read More

立委籲調整藥價 解決缺藥問題

民眾黨立院黨團在立院舉行「缺藥風波持續 通報平台不治本」記者會,民眾黨立委陳琬惠(右)、發言人楊寶楨(左)呼籲政府應有積極作為,調整藥價結構,加速解決缺藥問題。(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民眾黨立委陳琬惠、黨團副主任兼發言人楊寶楨18日舉行「缺藥風波持續,通報平台不治本」記者會指出,缺藥樣態愈來愈多元,即使衛福部建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基層藥局仍每天缺2~3種藥品,呼籲政府別再被動接收缺藥通報,應積極調整藥價結構,加速解決缺藥問題。 陳琬惠表示,政府對藥價過度控制,從民國102年實施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ET),連年壓低藥品支出,美其名是減少健保支出,但由於缺乏利潤,部分藥廠退出台灣市場,導致缺藥問題陷入惡性循環。 陳琬惠指出,近3年缺藥問題困擾民眾,但健保署1日仍執意調整健保藥價,減少健保藥費支出81.8億元;蔡政府應理解民眾真實而迫切的需求,「缺藥」對於一些患者而言,恐怕因無法獲得及時治療而病情加重,甚至發生不可逆的健康損害。 陳琬惠指出,當愈來愈多藥品無法進入台灣,即使擁有優質的醫療環境,當臨床醫師只剩價格極低的藥品選擇,治療效果和效價是否能與原廠藥物相比,確實令人擔憂;政府應在成本考量下,確保藥品維持相對合理的利潤水平,同時也要保障民眾的用藥安全和醫療品質,否則衛福部會「愈檢討愈缺藥」。 楊寶楨指出,衛福部11日成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要強化食藥署、中醫藥司、醫事司、健保署、國健署和疾管署的橫向溝通,但這些單位原本就位於衛福部轄下,她比喻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是「新瓶裝舊酒」的平台。 楊寶楨指出,政府不能成立通報平台後就想敷衍了事,必須檢討藥品供需失衡的結構性問題,妥善調整藥價結構;加快重大疾病藥品的資訊更新速度,方便醫師及早評估替代藥物,以免延誤救治病患。

Read More

為地球而跑 禾浩辰環保求愛失敗

禾浩辰擔任環保大使,呼籲一起為地球而跑。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家地理在台25週年,23日舉行第9屆「2023國家地理路跑─為永續而跑」活動,禾浩辰18日亮相擔任環保大使,呼籲一起為地球而跑。 禾浩辰曾是高苑工商籃球隊長、台南大學體育系畢業,熱愛運動,也喜歡動物和接觸大自然,還養成隨身攜帶水壺、環保餐具習慣,受邀擔任環保大使,讓他直呼從粉絲變成代言人,非常驚喜又開心。 近兩年愛上自由潛水的禾浩辰,最近剛去了一趟綠島潛水,大方展現露出雙臂,明顯看得出皮膚曬黑了一圈,原因就是為了海洋保育,已經不再用防曬乳,避免汙染海洋,但會在潛水後再用天然蘆薈幫肌膚鎮定保養。 提及「國家地理路跑」,禾浩辰表示,會下場參加4K賽程,還邀請身邊工作夥伴一起參加,但不會拚速度完成,以安全不受傷為原則,跑完也會帶大家去按摩一下當作獎勵。 禾浩辰透露,大學時期曾經有一段「環保求愛」節能減碳跑步表愛意的純愛故事。 雖然最後的結局卻不如人意,禾浩辰也自我安慰笑說,只能說年輕時期的夢想,多少總會有一些遺憾,「這種經驗一次就夠了,不要再來第二次」。

Read More

雲檢破綠能蟑螂集團 4廠商受害

綠能蟑螂集團楊姓等四名嫌犯十七日遭檢警逮捕移送法辦。(雲林地檢署提供,中央社)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地檢署偵辦「綠能蟑螂」向廠商勒索或要求承包工程,甚至率眾包圍及阻擾施工,十七日指揮雲林縣警局等前往雲林口湖、台南市安南區、台中市西屯區等處執行搜索、拘提四犯嫌。檢察官複訊後,楊嫌、曾嫌、曾嫌等三人分別以十萬至五十萬元不等交保,黃嫌則限制住居。 雲林地檢署指出,去年四月至一一二年三月間接獲多件綠能蟑螂情資,彙整情資發現,太陽能光電案場設在口湖鄉之四家綠能廠商均遭綠能蟑螂犯罪集團勒索,認該犯罪集團疑係綠能蟑螂之常業犯,且集團之部分成員與統促黨張姓總裁往來密切,專案小組將集團成員提報為治平對象。 雲林地檢署十八日宣告破獲綠能蟑螂集團,涉嫌恐嚇勒索四家太陽能光電廠商。楊姓等四名嫌犯自一一一年三月至一一二年三月間,向綠能廠商要求承包工程或勒索財物,同時率眾阻撓施工,在太陽能案場附近綁抗議布條,使綠能廠商擔心工期延誤,被迫與他們協商。(雲林地檢署提供,中央社) 雲林地檢署指揮縣警局掃黑專責隊、北港、台西、斗六及斗南警分局組成專案小組執行掃蕩,十七日出動六十名警力,兵分七路至各犯嫌住居所、活動處等地,查獲楊姓及兩名曾姓、黃姓等四位犯嫌到案,同時約談前口湖鄉長林哲凌等證人到案說明。 經查,該犯罪集團向綠能廠商勒索財物或要求承包工程,同時以率眾包圍及阻撓施工、明示可透過公所阻擋廠商送件、四處向行政及司法機關檢舉,至太陽能案場附近綁布條等方式,使綠能廠商擔心工期延誤之違約責任、原物料價格上漲、利息負擔等不利後果,而被迫與曾、楊等人協商。 全案依組織犯罪、恐嚇取財、誹謗及妨害名譽等罪移送。檢察官複訊後,認楊嫌、兩名曾嫌等三人涉嫌恐嚇取財等罪,分別以十萬至五十萬元交保,黃嫌則限制住居在現住地。該四人皆由雲林地檢署曉諭如有再犯將依職權向法院聲請羈押。

Read More

<陳建志醫師專欄>漸進性後方耳蝸動脈狹窄症候群

後方耳蝸動脈(1號)進入耳蝸管,向前供血給中央段耳蝸管動脈(2號),向後供血給遠端段耳蝸管動脈(3號)。後方耳蝸動脈狹窄會產生搏動性耳鳴。(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30歲女姓近幾年來右耳老是聽見持續不斷「嘟、嘟、嘟」的聲響,節奏同於心跳,彷彿耳邊就有一支永不停止的節拍器;劇烈運動時節奏會更快,好像在打疾鼓。到了晚上睡前聲音會變小,幸好不影響睡眠。原本以為是聽力受損,聽力檢查卻無異常發現;以為是心律不整,心電圖檢查正常;曾以為是腦血管病變,頸動脈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亦無異常發現。最後,只能當作是「聽幻覺」,儘量不去理它。近來半年,開始覺得右耳悶悶的,宛如耳道浸水。 就診聽力檢查正常。耳鳴測定術顯示,耳鳴頻率2000 Hz,音量15分貝;深入檢查,右耳低頻處耳蝸有輕度障礙,聽神經完全正常。 該患者其實是罹患「漸進性後方耳蝸動脈症候群」。後方耳蝸動脈在耳蝸管大約2000 Hz處進入耳蝸管,向前供血給中央段耳蝸管(負責2000~3000 Hz聽覺),向後供血給遠端段耳蝸管(負責2000 Hz以下的聽覺)。一旦發生急性病變,會使中央段及後端段耳蝸管動脈血流驟減,影響到3000 Hz以下之耳蝸管,聽毛細胞受損,出現聽障及代償性耳鳴。但是,若病變緩慢進展,遠端段耳蝸管動脈有機會逐漸從中央段及近端段耳蝸管動脈調來血液,暫時不會出現聽障或耳鳴。 原本要從後方耳蝸動脈進入中央段及遠端段耳蝸動脈的血流只能逆回,好像撞到牆壁,恰好震動2000 Hz處的耳蝸管,哥締氏器產生聽覺,患者聽到一陣一陣聲音。 此病治療會建議每天口服抗血小板劑阿斯匹靈100毫克或保栓通75毫克,幫助紅血球順利通過狹窄處;大量飲水,增加血液容量,增加從前方耳蝸動脈來支援的血流;有三高者,宜好好控制血壓、血糖或血脂。本文個案在接受治療後1個月病症緩解,但仍建議每天服用1800毫克的二十碳五烯酸(EPA)至少半年,避免該處動脈管壁又狹窄。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