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童爬大凍山遭枯樹擊中頭部受傷 副市長葉澤山前往醫院慰問

消防人員檢視女童狀況,將其送往醫院診治。(民眾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住在市區的兩名女童廿八日隨父母到白河攀爬大凍山,回程下山途中突遭掉落枯樹擊中頭部,兩人均有顱骨骨折,八歲女童還出現腦出血症狀,經消防隊員緊急送往柳奇診治後,又轉院至成大醫院接受後續治療。市長黃偉哲指示副市長葉澤山前往成大醫院關心,視家屬需求提供相關協助。 台南市消防局廿八日中午十二時四十三分接獲報案,指六歲與八歲的兩名女童隨父母到白河關子嶺風景區攀爬台南市最高峰大凍山,中午下山返家於第一、第二涼亭途中遭枯樹擊中頭部。其中六歲女童眼睛腫漲,流鼻血頭暈,意識清楚;另名八歲女童,嘴角有傷口、意識模糊,仍有呼吸心跳,分別由白河及關嶺消防分隊隊員送往柳營奇美醫院救治。 女童母親向消防人員說,當時兩名女兒走在她與丈夫中間,突然聽到一聲巨響,一大截枯木掉落打中兩名小孩頭部,連閃躲避難的時間都沒有。兩名女童倒地哀嚎,幸好山友幫忙下用半走半跑方式,快速將小朋友運送下山,由救護人員緊急送往柳奇醫院就醫。 兩位女童經柳營奇美醫師救治,初步診斷均有顱骨骨折,其中八歲女童有腦出血,二人意識不清,因女童住在市區,均已轉院至成大醫院接受後續治療。 市長黃偉哲獲悉兩名女童與父母登大凍山突遭斷落枯枝擊中受傷送醫非常關心,除指示副市長葉澤山前往成大醫院關心,視家屬需求提供相關協助外,另已通報大凍山步道主管機關林務局。

Read More

im.B主嫌找鄭文燦喬警界人事?警政署駁斥

媒體二十八日驚爆im.B主嫌找鄭文燦喬高階警人事,警政署嚴正駁斥絕無此事。(記者孫曜樟翻攝)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有媒體二十八日報導指,im.B吸金詐騙案主嫌曾國緯(本名曾耀鋒)找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提拔」某三線星高階警官。警政署針對此事發出新聞稿加以嚴正駁斥,並表示,絕無此事。 據聯合報報導,曾國緯(本名曾耀鋒)女友張淑芬創辦的「豐沛國際」,今年初舉辦盛大春酒,曾國緯在此之前,親自邀請鄭文燦出席,當時正逢警政署發布高階警官人事,調升名單包括一名剛調升三線二星的副局長,曾國緯還順勢請託鄭文燦說,「這我好兄弟,提拔一下」;鄭文燦回覆,「某某副局長,我先記起來」。 專案小組發現,身為通緝犯的曾國緯警政關係極佳,人脈從三線一至三線四都有,他不僅曾和警政署前署長陳家欽餐敘,也與捲入「八八會館」遭記過請辭的警大前校長陳檡文合影,im.B事件爆發前不久,還找來掌管警察風紀的高階督察長餐會。 對此,警政署表示,高階警察人事陞遷係依據警察人事條例及警察人員陞遷辦法辦理,參據各適任人選之品德操守、專業能力、工作績效、發展潛能、職務倫理及內外勤職務歷練等原則作通盤檢討後報奉內政部核定(布),今年一月初警政署高階警察人事命令異動前後,均未接獲行政院鄭副院長關切報載所稱im.B吸金案主嫌曾國緯請託之高階警察人事。

Read More

國中女兒肚痛看醫生 父發現有性經驗氣炸提告20歲藝術家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二十歲年輕藝術家在去年間透過交友軟體認識一名國中女學生,雙方成為男女朋友後,發生三次性關係,因女學生肚子痛被父親帶往醫院就醫,這才驚知女兒不但有男友且已有性經驗,父親因而暴怒提告,藝術家賠償二十萬元,一審判刑五月,緩刑二年。 判決書指出,台中市一名曾經辦過畫展的年輕藝術家,去年五月間透過交友軟體認識一名就讀國中的十二歲少女,進而成為男女朋友,並在同年五到六月間,陸續在少女房間內發生三次性關係,後來因少女肚子痛,被父親帶往醫院急診治療,才被院方人員發現有過性行為。 少女父親得知氣炸報警提告,警方循線查出是該名年輕藝術家所為,經通知到案他承認與女友發生性行為,但辯稱是在兩情相悅下自然發生;案經台中地院審理期間,男子已與家屬達成和解,並賠償二十萬元,也獲得少女及其家屬原諒。 台中地院法官審酌男子沒有前科,與父親、祖父母同住,曾捐款給公益團體,認為依對未成年性交罪,判刑五月,緩刑二年,緩刑期間接受法治教育三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

Read More

林文瑞受選舉排黑條款衝擊 無法參選下屆立委選舉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國民黨雲林縣不分區立委林文瑞受選舉排黑條款衝擊無法參選,傳出前立委張嘉郡及台西鄉人桃園縣議員凌濤可能是替代人選。張嘉郡表示,國民黨人才濟濟,相信很快就會有最好人選,如有合適人選她願當啦啦隊、助選員。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林文瑞受波及影響從政之路,她感到遺憾,林文瑞為地方服務很努力,也積極爭取鄉親的認同,兩年來也協助雲林縣政府爭取許多建設經費。    

Read More

蔣萬安:以孩子需求推動特教

台北市長蔣萬安出席「二0二三愛天使樂活園遊會」。(記者王誌成攝)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蔣萬安於二十八日出席「二0二三愛天使樂活園遊會」時表示,很高興在疫情後又能參與這個有意義的活動。看到許多家庭都是全家總動員出動,一起參加園遊會活動,讓他感到滿滿的溫暖及幸福;會中也和學生們一起體驗曬衣夾、磁力車等闖關遊戲,還有小朋友送給蔣萬安親自畫的畫像,過程中與小朋友互動熱絡,現場笑聲不斷。 蔣萬安說,藉由愛天使樂活園遊會活動,能讓長期關注特殊教育議題的社會大眾、特教家庭及特教小朋友們走出門外,進而建立自信心與勇氣,也能培養與他人相處或合作的機會,一步一步走入人群,園遊會中也特別設計讓一般生透過體驗活動,了解特殊生的不便以及困難,希望能培養同理心及換位思考的重要性。 蔣萬安指出,身為北市的大家長,對於支持特教家庭及孩子們的需求義不容辭且毫無保留。北市會持續推動特教政策,以孩子的需求為核心出發,更設身處地了解特教家庭、特殊教育的需求,加強適性發展、提升教學專業及教學品質。 蔣萬安進一步說,最重要的是,期盼社會各界能更友善對待特教家庭們,給予他們溫暖堅定的支持力量,陪著孩子們面對接下來的各項挑戰。希望結合更多民間力量透過參與園遊會的方式,大家一起走出來感受特教家庭需求、支持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及友善,讓孩子們都可以健康開心快樂成長。

Read More

竹市老屋開箱 探訪竹林印書局

竹林印書局自一九四四年開業迄今,其印刷廠保留使用多年的印刷機器、木刻版,更是目前全台唯一仍在印製「歌仔冊」的印刷廠。(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喚起民眾對舊城區老屋的關注、對於居住城市的文化認同,增加對新竹無形及有形文化資產的認識,新竹市「大同108舊城再生基地」以「老屋開箱」為主軸,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元的活動,市長高虹安邀市民一同探訪全台唯一仍持續印製「歌仔冊」的印刷廠,共同見證記錄庶民生活的文化空間,展覽時間自即日起至六月三十日,每週五、六下午二點至八點。 竹林印書局自一九四四年開業迄今,其印刷廠保留使用多年的印刷機器、木刻版,更是目前全台唯一仍在印製「歌仔冊」的印刷廠。(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高虹安表示,新竹市具獨特歷史底蘊、文化資產,本次舉辦老屋開箱季系列活動,藉由各行業的在地領路人介紹,讓民眾了解新竹城區內精彩的老建築及不同時代文化,更鼓勵民眾走入老屋商家,感受老屋風華與青年手創。 竹林印書局自一九四四年開業迄今,其印刷廠保留使用多年的印刷機器、木刻版,更是目前全台唯一仍在印製「歌仔冊」的印刷廠。(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竹林印書局」自一九四四年開始營運,直至今日仍印製著歌仔冊,保留台灣庶民生活的文化面貌,而印刷廠就位於書局隔壁,保留使用多年的印刷機器、木刻版,這次展覽將開放印刷廠,展示傳統產業的完整樣貌。 竹林印書局自一九四四年開業迄今,其印刷廠保留使用多年的印刷機器、木刻版,更是目前全台唯一仍在印製「歌仔冊」的印刷廠。(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都發處長翁義芳說明,自推動老屋開箱季系列活動以來,吸引許多民眾熱情參與,如「城區領路人」導覽邀請在地的或者文史書房、修復老宅的周益記團隊等多位講者作為領路人,以不同主題走訪新竹舊城各個區域;「老屋檔案夾」集章活動,則串連城區多間經營老建築空間的新創店家,如九慕咖啡、江山藝改所、新村小商家等商家,希望民眾走入老建築中與店家交談、觀察建築空間,進而認識老屋、支持老屋文創商家。

Read More

彰縣國際海牛文化節 芳苑登場

王惠美和參加活動的民眾一起坐著「海牛」體驗漁民採蚵生活。(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化縣政府於廿八日在芳苑鄉普天宮前廣場舉辦「二0二三國際海牛文化節」活動,結合雙語製作活動文宣、雙語無形文化展及網紅雙語宣傳影片、著色寫生比賽中融入雙語元素、異國美食品嘗,另外還有以漁村風情為主題,以及運用「海牛」、「海洋」及「異國」等元素的創意舞蹈比賽,熱情展現漁村活力及異國風情。縣長王惠美表示,芳苑擁有濕地、紅樹林、王功漁港及海空步道等景觀,更有無形文化資產「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歡迎大家來體驗。 王惠美指出,這次國際海牛文化節,來到全國面積第二大的媽祖廟普天宮舉行,普天宮的天公殿金碧輝煌,旁邊還有海空步道,大家可以去看紅樹林,這次有潮間帶牛車生態,讓大家體驗蚵農生活、看看潮間帶的景觀,也規劃海牛無形文化展、海牛FUN藝彩著色寫生比賽、創意舞蹈比賽、親子樂遊闖關趣及產業推廣市集等精彩活動。為了保存鄉鎮特色,縣府在二0二0年已將「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文化,登錄為彰化縣「傳統知識與實踐」類別的無形文化資產,目前還有十二隻海牛,希望將無形文化資產綿延下去。 普天宮副主委許清安感謝大家這些年對普天宮的支持與協助,讓普天宮能夠快速落成,成為海牛節的辦理地點,並在媽祖的保佑下活動能順利圓滿;彰化區漁會總幹事陳諸讚表示,彰化芳苑擁有全台最大、最寬的濕地潮間帶,每次舉辦活動都人山人海,也帶動整個地方產業的發展,期望海牛節活動,能帶動彰化沿海的觀光旅遊潮。

Read More

老屋整修補助 增立面設計

文化局推歷史老屋整修,今年新增老屋立面融合新建築規劃設計。圖為一般老屋整修。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迎接「台南400」,市府文化局推出歷史老屋整修、設計補助,除原有的歷史老屋建物整修,今年新增讓老屋立面融合新建築的規劃設計類;將承載過去記憶的老屋,打造成合乎實際需求「老屋」,除活化環境,也貼近使用人需求。 今年度的歷史街區及歷史老屋振興補助計畫,針對一九七一年底前興建完成的歷史老屋,除推出整修最高可獲八十萬元的建物整修類,今年更特別推出保留原始老屋立面搭配新建築空間,最高可獲得三十萬元的規劃設計類。 文化局說,希望藉此引導搭配適當的設計與空間轉化,除了滿足現代生活機能需求,也能留下承載城市記憶的物件。 文化局指出,許多老屋歷經火災付之一炬,所幸立面尚留存,以往作法大都全面打掉新建,為保留街區和老屋意象,今年首度推出老屋立面融合新建築規劃案,單規劃最高可獲得三十萬元補助,希望能讓屋主對立面保存有高度誘因。 至於若是新建然仿古,文化局說,因包括施作能力、是否過假等,尚待評估,目前不列入考量。 文化局說,如中西區中正路的裝飾藝術(Art Deco),就希望在這項補助下,都能獲得妥善保存,也呼應振興街區歷史老屋目標。即日起至七月二十八日,若有疑問,輔導團隊也會提供諮詢、陪伴、培力、執行等支援,並向建材銀行申請舊料等。

Read More

大甲鎮瀾宮浴佛 淨水贈信眾

大甲鎮瀾宮舉辦三天「浴佛」節祈福儀式,數千信眾相繼虔誠浴佛,並取淨水與家人飲用,祈求消災解厄、家庭和樂。(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隆重慶祝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六十七年誕辰、盛大舉行三天的「浴佛」節祈福儀式,數千信徒相繼湧進廟內虔誠浴佛後,爭汲藥引之王「甘草」淨水返家飲用,祈求消災解厄、家庭和樂,達到消彌業障增功德。 農曆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聖誕,原是佛家必辦的之成盛事,而歸屬道教的大甲鎮瀾宮卻也舉行「浴佛」儀式,令一般民眾感到奇怪,據廟務人員指出,鎮瀾宮早年是由和尚主持,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宮誌就記載有七代禪師,直至民國十三年,因住持禪師為深究佛理,遠遊大陸,一去不返,才由信徒推選代表管理,目前在該宮大殿金爐前擺設的釋迦牟尼佛銅像,就是由第一代若清隱禪師,於清乾隆五十一年自唐山恭請來台,頗具有歷史價值的神像。 大甲鎮瀾宮舉辦三天「浴佛」節祈福儀式,數千信眾相繼虔誠浴佛,並取淨水與家人飲用,祈求消災解厄、家庭和樂。(記者陳榮昌攝) 鎮瀾宮於二十六日起舉行三天的浴佛科儀盛典,由董事長顏清標、副董事長鄭銘坤率領全體董監事舉行一場三獻禮,以鮮花、素果、香茗等虔誠的敬拜誦經下,為前來浴佛的信眾祈福,議式簡單隆重,一小時結束,開始供信眾虔誠的用淨水為佛尊淋浴。 鎮瀾宮並以引藥之王-甘草,煮沸過的淨水,供來自國內各地數千名的信徒,搯三次淨水淋八寸高銅塑佛祖,浴佛儀式每天上午一直進行到晚間,信眾浴佛後,廟方也贈一袋淨水,帶回家供家人飲用。自古流傳浴佛淨水有辟邪、去病保佑一家平安健康及消彌罪業之功能。

Read More

解散72年 南管社團鳳鳴社復社

鳳鳴社舉辦「與神同行」活動,以邊走邊唱形式,至各廟宇參拜。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曾是府城知名的南管音樂社團、解散七十二年的「鳳鳴社」,二十八日舉辦「架棚復社」與「與神同行」儀式。社長王國清表示,復社不只是恢復藝陣,而是成立文化社團,日後將以走唱形式,將傳統文化扎根,文藝復興。 鳳鳴社「太平歌」屬南管音樂,昔日為大銃街元和宮四大軒社之一,七十二年前在團長王生過世後解散。古意唸歌團團長羅士哲和王生曾孫王國清熟識,發現王家妥善保存當年文物,王國清也有意復社,去年和同為台南塾友人、商滿生紀念館負責人商毓芳合作招生,令人訝異的是,包括耆老、其他館閣、成大學生、劇場者等不同世代、年齡層都前來學習。 鳳鳴社舉辦「與神同行」活動,以邊走邊唱形式,至各廟宇參拜。(記者林雪娟攝) 翻閱舊報紙,曾報載鳳鳴社得獎歸來新聞。商毓芳說,在清乾隆年前,平定林爽文事件後,當時十餘人獲釋,安置在總鎮署衙門鎮北坊水仔尾一帶,後發給丐首戳記,並賜匾額「天子門生」,以鄭元和為宗師,後成立音樂陣頭,只歌不舞,多稱「太平歌」。 根據資料,太平歌為民間小曲,原為丐歌一種,屬文陣類;商毓芳說,若稱南管為皇樂,邊走邊唱的太平歌,可說是南管中的通俗流行樂。 解散七十二年的鳳鳴社復社,所有人大合照紀念。(記者林雪娟攝) 王國清表示,目前全台太平歌團屈指可數,復社之後,不定位為藝陣,將不定期以走唱方式,將傳統民俗文化帶回公廟、並融合當代,唱出台南文化。 元和宮主委王炳元也相當支持,強調鳳鳴社承接民俗、推展文化,也將和推動「大廟興學」的朝皇宮交陪,共推廟宇就是學堂。 鳳鳴社社長王國清展示置放樂器的籮筐,距今近百年,保存良好。 (記者林雪娟攝) 鳳鳴社復社,由鼓開路,在守護神見證下,所有人沿路參拜開基武廟、大天后宮、祀典武廟、大士殿、忠澤堂、開基天后宮,前往大銃街元和宮,宣告回到公廟、走入文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