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醫療 4期攝護腺癌華僑重生

醫師林威宇表示,攝護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有異狀須追蹤。(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一名86歲的旅外華僑,因解尿困難長期服藥仍未見改善。經醫師確診攝護腺癌第4期,攝護腺指數(PSA)高達165,骨盆腔淋巴結腫大達7公分,已壓迫左側輸尿管導致明顯左腎水腫,癌細胞甚至已轉移至骨頭,已屬末期癌症。 嘉義醫院泌尿科醫師林威宇立即安排跨院的手術解決左腎水腫的問題並開始男性荷爾蒙阻斷治療,改善病人的症狀與不適。病人待在新加坡治療並透過網路諮詢,疫情解封返台就診追蹤,攝護腺指數(PSA)降至<0.025,左腎水腫消失回復正常,骨盆腔淋巴結縮小至1.3公分。5年過後86歲的他至今持續環球經商並每週打高爾夫球。 林威宇表示,攝護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超過30%的病人診斷時已經是攝護腺癌第4期。早期診斷,透過積極性的治療不論是攝護腺癌根除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合併荷爾蒙注射,5年存活率都超過80%。 攝護腺癌根除手術的好處,不僅可以摘除罹癌器官,同時清除可能罹癌的淋巴結,許多患者因此意外發現淋巴結轉移。因此,根除手術獨特的價值在於診斷癌症嚴重度的正確率超過90%,避免低估癌症嚴重度,以做為後續治療的依據。此外,近年來達文西手術的精準治療透過義大利醫師發展的新術式,更讓許多病人在術後1週恢復正常排尿不漏尿,並且回歸日常甚至參與路跑活動、球類競技與百岳攻頂。 林威宇提醒,攝護腺癌早期幾乎沒有特殊症狀,所以如果有攝護腺指數(PSA)異常、持續性排尿困難或下泌尿道症狀、血尿、血精等特殊狀況,應盡早由泌尿科醫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Read More

食藥署將加強稽查加工蛋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27日宣布,啟動112年醃製蛋及調理蛋製造業稽查專案,配合地方政府對皮蛋、鹹蛋、滷蛋、溏心蛋等業者,加強稽查及抽驗,不合格業者最重可裁罰2億元。 食藥署指出,蛋可製造出各式各樣的蛋加工品,如皮蛋、鹹蛋、滷蛋、溏心蛋等,是許多人餐桌上少不了的一味,為確保市售醃製蛋及調理蛋產品之衛生與安全,食藥署將啟動112年醃製蛋及調理蛋製造業稽查專案,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針對前述蛋加工品之製造業執行稽查及抽驗。 食藥署指出,本次稽查重點除包括食品業者登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準則、使用原料來源及使用情形、食品添加物使用情形、追溯追蹤等,另抽驗蛋加工品及原料蛋分別檢驗鉛、銅含量、蘇丹色素、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或動物用藥殘留等。 食藥署呼籲食品業者應落實自主管理,遵守食安法相關規定,維護消費者食用衛生安全。如果經衛生單位查獲不符GHP之缺失,經要求限期改正而屆期沒有改正者,依法將可處以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款。

Read More

〈中華副刊〉急診室風景

■陳甘華 星期六半夜一點多,大醫院醫師問:「妳為什麼來急診室?」「兩個星期前,我會畏寒,身體會放電?」醫師悶著頭說:「放電?扯太遠了。什麼時候 ,妳開始不舒服?」 「這星期三我開始有濃痰,喉嚨痛,診所就醫,沒有發燒,醫師開抗生素與其他症狀緩解的藥物,昨早喉嚨變更痛,濃痰更多,還有流鼻涕,透明的,我回診,醫師幫我快篩,一條線陰性不是新冠肺炎。換了抗生素,加強緩解藥物。到半夜,咳嗽更嚴重,五臟六腑要掏出來,乾咳喉嚨好痛,很喘……」 醫師沒等我講完,丟出單子叫我去照X光。蹣跚跟著先生走到X光室,幾分鐘後回來。 醫師看了片子說:「妳肺部都霧化了,是肺炎,加上本來心臟問題,所以會喘,你在急診室入口量的體溫,已38度多。」 很快工作人員推來病床,左邊護士抽我左手的血好幾管針筒,右邊護士幫我右手打點滴,五花大綁,醫師交代要再作心電圖、核磁共振,心電圖,PCR等。其他病人陸續進來,我被推到急診室觀察區。 深夜的急診室像是菜市場。大小通道都放了休息床,床上附有點滴架,床下可放自己的行李,床邊一張簡單的家屬坐椅,拉上簾子就是單獨的病房。 簾子裡,我的身體有如戰場。咳嗽像隻恐龍在我的肺部,牠要掙脫,犄角衝撞五臟六腑,欲出不能出。我奮力咳出一口褐色濃痰,醫師再次聽診肺部都是濃痰。夜半急診室咳聲此起彼落,我可能是太累了,或輸液發揮治療效果,睡睡醒醒到天亮。早上醫師來詳細說明,治療要留院觀察排病房病床,治療期間長短,端看每日的發展。 下午,我被調整到西邊的走道區,口乾喉嚨癢,突然聽路口病床的阿嬤喊:「醫師怎麼都不來看我?不開藥給我吃?我是第二次中風的孤單老人。」護士來安慰。半個小時後阿嬤又喊:「醫師都不來看我?」阿嬤拿著手機跟她朋友抱怨,外傭一直在旁,幾分鐘後,醫師過來跟阿嬤說:「妳是小小中風,沒有神智不清,現在醫院持續觀察妳的狀況,妳本來醫生就有開藥,今早護士看著妳吃了,妳考慮一下是要回家,排門診看醫生?還是在這邊觀察等病房?」又半小時後,她又跟朋友說電話:「都沒醫師來看我?」我想起有首歌「……寂寞的人」?心裡有一點酸。 因為多喝水,我也只是待在病床,除了的床上的伸展,最好的走路理由就是去廁所,這是病床外我唯一能關門的地方,每次進來不管前次者使用的情況,我都用牆上的噴霧酒精,將座位擦拭乾淨,輕鬆坐著,解放自己,放心咳嗽,想到許多戲劇女主角在廁所關門大哭三分鐘釋放恐懼深呼吸幫自己打氣,開門後重新面對世界。 走回急診室時,我緩緩通過走道要走到另一邊,但看到醫師診間門口有靜置的病床,上面蓋著緞布,世界無聲,我止步了,發生什麼事?工作人員雙手展翅,無聲「飛了」,原來這裡也是天使的轉運站,工作人員帶我從另一邊通道,繞了一大圈走到我的病床。 隔天繼續抗生素治療,醫師開了退燒藥一起打。先生與兒子輪流陪病,半夜不能躺,窩在小小的坐位動彈不得,勞累不輸於我,我勸他們回去,好好躺在床上睡覺,家裡才不會有二、三號病人出現。 第三天了我已像急診室的老鳥,知道何時輪班護士醫師,左右鄰居又換了兩輪,除了阿嬤。整天的休息,癒病,白天沒事睡覺,晚上要擔心的是失眠,一本林榮三文學獎輯像老友,陪我靜度夜晚。 半夜,護士拉開簾子,說要做快篩,原因是某個病床的病人確診了,移去隔離病床,病房消毒,所有的病人都作快篩。 晨光來臨,恢復了安靜,早安日常,今天仍進行抗生素治療。 阿嬤已變成我的床後鄰居,阿嬤問我怎麼沒有家人陪伴,我說他們回去休息了,她說:「先生過世後,女兒要照顧三個稚子的家庭,自己不好意思打擾,可是覺得自己好孤單。」我跟她說,感覺她很有生命力,聲音很有力,應該可以起床,不要坐輪椅,在步道散步,不大的中風,之後的復健會甚於醫藥。阿嬤請外傭扶她下床,牽她拿拐杖走路,來回幾趟,我看著阿嬤臉上的汗珠,給她比手讚。 跟阿嬤說話後,我覺得體內的恐龍好像消失不見,胸口輕鬆,只剩一般的咳嗽,日班的醫師聽診說我肺部好很多了,生化檢查沒有病菌了,可以考慮回家,安排門診,我很欣喜,我想念黑白花花狗Dona,我知道牠在我回家的時候會撲向我。 我拿起電話要跟先生說時,也聽到阿嬤詢問醫師她是否也能回家。

Read More

〈中華副刊〉無止盡地航行──寫給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渡也 這艘龐然巨船開進五權南路 2012年 太空船,純白,五層樓高 一直擺出最美的pose 讓台中的天空讚歎 讓來來往往的眼睛拍照留念 船艙滿載線裝書、日文舊書 中文書、台灣資料、電子書… 一百六十多萬件 船身外觀宛如河流 圖書宛如在大河中航行 知識航行 人類航行 這艘豪華輪從過去航行 到現在,航行到未來 船是現在,船也是未來 無止盡地航行 讀者在巨船中看到 船前進呼喚的聲音 水流的聲音 春天花開的聲音 讀者在巨船中聽到 圖書的葉子、果實、花蜜 散發出芬芳 只要在這艘巨船方圓數里內 都會聽到知識波濤洶湧 都會看到智慧香氣四溢

Read More

日傳遭蜱蟲叮咬死亡 赴日勿摸鹿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日本茨城縣一名70幾歲婦女因蜱蟲叮咬,感染OZ病毒死亡,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27日指出,據日本方面對鹿隻蜱蟲的檢驗報告,日本中、西部鹿隻蜱蟲對OZ病毒帶原呈陽性帶,雖然目前全球僅發生此1例死亡案件,但仍提醒民眾出國旅遊儘量避免與野生動物接觸。 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茨城縣一名70歲女性患者,去年出現有發燒、倦怠等症狀,經醫院檢查發現,她的右腳被蜱蟲叮咬,判定她因蜱蟲而感染OZ病毒,病發26天後,因心肌炎病逝。 這起人類感染OZ病毒發病死亡不僅是日本首例,更是全球首例。據觀光局統計,疫情前之108年全年赴日旅客達491萬餘人次,不少民眾去日本也會去公園餵食野鹿。 羅一鈞指出,經疾管署了解,這是全球唯一一例因鹿隻蜱蟲叮咬死亡的案件,在日本以外的其他各國都沒有發生,日本方面已對各地鹿隻蜱蟲進行病毒檢驗,雖沒有檢測奈良市的鹿隻,但其周圍的三重等地鹿隻蜱蟲化驗卻呈陽性,且經查日本本州西部地區有2名獵人也感染Oz病毒。 羅一鈞提醒,計劃到日本的旅客,儘量避免接觸野生動物,如一定要進行餵食活動,也應先噴妥防蚊或防蟲噴劑,以維自身安全。

Read More

〈中華副刊〉《文訊》不惑

■劉俊 我與《文訊》結緣甚早。一九九O年夏,那時我尚在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博士學位,就寫了一篇評論臺灣作家的文章《冷眼看人生的思索者∣∣論王幼華》刊登在當年八、九月的《文訊》上(分兩期連載)。文章發表後收到樣刊,我感到特別驚訝:《文訊》印得太漂亮了∣∣當然更漂亮的是它的內容:資訊紛呈,圖文並茂! 後來李瑞騰教授來江蘇訪問,我們有緣相識,我與《文訊》的緣分也更深:不但在《文訊》上又陸續發表了一些文章,而且還幾次應邀出席由《文訊》主辦的「青年文學會議「並擔任講評人。那幾年每次赴台見到《文訊》同仁,都是非常愉快的經歷並總能留下豐富多彩的美好回憶。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臺灣社會/政治等各方面發生巨大變化,《文訊》的出刊環境也有了相應的改變,進入新世紀,刊物維持生存和尋求發展更不容易。令人欣喜的是,在封德屏社長兼總編輯的帶領下,《文訊》克服種種困難,成功轉型,不但成立了「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以支持《文訊》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還承接經營「紀州庵年文學森林」,以更加多元的方式,介入臺灣文學的生產、積累、傳播、形塑,以堅韌、持久、多角度、有創意的姿態,形成《文訊》的臺灣文學維度,為二十世紀世界華文新文學,提供了富有中國歷史和在地特色的臺灣形象。 封德屏在《文訊》二十周年「臺灣文學雜誌展覽目錄」前言中這樣總結《文訊》:「它站在文學立場,關懷社會文化;站在臺灣立場,關懷華人世界;站在當下的立場,關懷歷史積累」,這樣的概括,可以說完整準確地為《文訊》進行了歷史定位和特性突顯。許多《文訊》的讀者/臺灣文學研究者都會和我有同樣的感受:要想瞭解/研究臺灣文學,離不開《文訊》,因為《文訊》從創刊伊始,就非常重視文學資料的收集、整理和介紹,當然,如果把《文訊》僅僅視為是一個「藝文資訊」的「彙集地」,那就小看《文訊》了,事實上《文訊》在彙聚藝文資訊、整理文學史料、報導作家活動的基礎上,還做了大量評論作家作品、探討文化現象、設計專題展示、出版各類特刊/論文集等工作,並以《文訊》(編輯人員)為核心,展開一系列組織學術會議、引領學術話題、出版研究著作、編纂各類資料集/作家作品目錄/准文學史等活動/工作。就我個人閱讀《文訊》的經驗而言,《文訊》不斷「出新」的「專題企劃」/「本期專題」欄目,以及各種特輯乃至專刊/特刊,都是自成一格非常精彩的臺灣文學研究成果,像「作家的第一本書」、「戲劇與文學」、「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女性與臺灣文藝的發展」、「這一代的青年文學」、「中國大陸現代文學發展與思潮」等專題,以及「報紙副刊特輯」、「短篇小說特輯」、「懷念無名氏先生特輯」、「詩人節特輯」等「特輯」,都令我深切感受到《文訊》編者的創意和用心,而《親情圖∣∣作家用照片說故事》《瞬間永恆∣∣臺灣資深作家照片巡迴展》等「特刊」,更是在幫助人們瞭解臺灣文學的同時,提供了圖像/照片的直觀形象,使人既耳目一新又過目難忘,深具創意!二OO九年是「五四」運動九十周年,《文訊》出版了一本名為《懷想五四 定位五四》的「五四」九十周年紀念專刊」,邀約了秦賢次、陳信元、盧瑋鑾、郝譽翔、黃英哲、陳國球、陳平原、鍾怡雯、柯慶明等眾多名家,暢談「五四」的「風潮與典範」和「啟蒙與批判」。這樣的「專刊」大概只有《文訊》才能做得出來,因為它除了對「五四」進行歷史回顧和特質解讀,還特別對「五四」與臺灣的關係、「五四」對臺灣的影響進行了整體觀照,像黃英哲的《「五四」火種的臺灣傳播者:許壽裳》、秦賢次的《五四時期臺灣學生負笈行∣∣柯政和·宋斐如·王慶勳·洪炎秋》等文章,都是關於「五四「與臺灣歷史聯結的難得好文,這樣的「懷想五四 定位五四」視野,也許並不是只有《文訊》才具備的,但能做出如此具有歷史感「專刊」的,唯有《文訊》。 一轉眼,《文訊》已經四十歲了。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以我對《文訊》的觀察和瞭解,對於自己的行進方向、行進方式和行進目標,《文訊》從一開始就沒有「惑」過!能與這樣一個立足文學、不忘歷史、充滿關懷、極具情義、專業素養精深、創新意識強烈的刊物結緣並從中受益,我感到非常高興!相信以文學品格呈現歷史風貌、以人文精神展示中華風采的《文訊》,還會在第二個四十年、第三個四十年、乃至無窮多的四十年裡,繼續不惑!永遠不惑!

Read More

本土猴痘+17 分布北中南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疾管署27日公布新增17例猴痘病例,上週公布猴痘首例女性個案,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新北90多歲婦人以感染源不明結案,擬擴大2類疫苗接種對象,包括1年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者及性接觸對象1年內有高風險性行為者,若專家會議通過最快7月初實施。 疾管署指出,唯一感染猴痘的女性,新北90多歲婦人目前尚未痊癒,皮膚紅疹也未結痂,仍在家中自主健康管理,疾管署調查與老婦人則接觸之家人與居服員等,均未發現有感染猴痘者,故以感染源不明不再進行疫調。 衛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指出,新增的17例猴痘本土確定病例,居住縣市為新北市、桃園市各4例、台中市3例、新竹市及台南市2例、彰化縣、台北市1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經疫調匡列相關高風險接觸者24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 羅一鈞表示,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也將大猴痘疫苗接種對象,第1類是將現制「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者」放寬至「1年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者」;第2類為「性接觸對象1年內有高風險性行為者」,若提案通過最快7月初實施。 羅一鈞提醒,可接種第2劑疫苗民眾,可儘速完成第2劑接種,以達9成保護力。經統計確診個案中約9成無接種疫苗,且接種疫苗後,身體需要時間,約需14天產生抗體,以達保護力,在14天內或僅接種1劑的民眾仍要適當保護自己,減少暴露風險。

Read More

4歲童染腸病毒併發腦炎

醫師林亭妤說,腸病毒流行高峰在夏季,2個月至6歲兒童可打疫苗防重症。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4歲男童突然發燒38.6℃合併口腔潰瘍及全身倦怠,腳掌出現細小紅疹,第2天開始狂吐又頭痛,住進醫院仍有步態不穩、心跳每分鐘140下,確診為腸病毒71型重症併發腦膜腦炎,轉入加護病房觀察及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後症狀改善,第6天才出院返家。 郭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林亭妤指出,1998年台灣爆發大規模腸病毒71型疫情,140萬名孩童感染,造成405名兒童感染重症,78例死亡。之後數年,台灣持續出現腸病毒71型感染重症病例,流行高峰在夏季,腸病毒重症每3到4年有一波流行,感染後發生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比率特別高,依據疾管署資料顯示,重症致死率約1.3~33.3%,其中又以5歲以下幼兒居多,約占所有重症病例9成。 她說,腸病毒71型常見初期症狀,包括39℃以上高燒超過3天、手、腳及口腔黏膜出現針頭大小紅點的疹子或水泡等。若患者開始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動力不佳、持續嘔吐、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病徵,需要緊急送醫,如未及時治療,發病後3至7天內就可能引發腦幹腦炎、心臟衰竭、肺水腫、肺出血等重症。 林亭妤說,目前已有兩家廠商成功研發出腸病毒71型疫苗,分別為高端與國光及安特羅,已獲得食藥署許可,最快將於今年7月開始施打,施打對象為2個月至6歲之兒童,不需考慮是否感染過腸病毒。6歲以上兒童,非目前腸病毒71型疫苗通過核可之適應症,且感染腸病毒71型後重症比例較嬰幼兒低,是否接種此疫苗,可依家屬意願討論後決定。

Read More

腹悶痛 揪膽囊內滿滿結石

婦人上腹悶痛竟是膽結石作祟,醫師手術取出膽囊有多顆如「魚子醬」的膽結石。(記者陸瓊娟翻) 記者陸瓊娟∕岡山報導 一名50歲的許女士近3個月一吃完飯就脹氣、上腹悶痛,原以為是胃潰瘍,服用胃藥後卻未見好轉,前往醫院腸胃科做檢查,結果發現是膽囊炎,超音波照出膽囊內滿滿「魚子醬」狀的膽結石,醫師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後,終於恢復健康。 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一般及消化外科主治醫師吳柏宣表示,膽囊炎疼痛部位接近胃部,常被患者誤當胃痛而延誤治療,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常在吃完油膩食物時,會感到右上腹部疼痛。他也提醒,粽子中的糯米為高油脂食物,本就有腸胃道疾病及慢性病患者,建議不要餐餐都吃粽子,如未控制口腹之慾,誘發膽囊炎風險恐增。 吳柏宣指出,膽囊炎患者有8成是膽結石阻塞造成,門診病人常自述胃痛,吃胃藥卻未緩解,照胃鏡看起來也好好的,因而易與其他疾病搞混,延誤治療。吳柏宣表示,除了原本有膽結石者,較容易阻塞膽管造成膽囊發炎,根據統計,女性膽囊炎發生率高於男性,又以40歲以上女性為高風險群;孕婦在懷孕過程中,因為荷爾蒙分泌激素改變,也易出現膽囊發炎。 吳柏宣指出,92%的病人在接受膽囊切除手術後,膽道疼痛症狀完全消失,是最有效的處理方式,其中以腹腔鏡膽囊摘除手術是主流,死亡率較低,住院時間較短,對組織傷害較少,且術後恢復較快、照護相對容易等。

Read More

新冠仍處高原期 機構定篩延長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疾管署27日公布,COVID-19疫情仍處高原期,上週平均每日新增232例本土個案併發症,由於年長者受影響較大,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定期篩檢措施延長至7月31日止。 疾管署指出,近7日每日平均新增232例本土確定病例,與前7日之每日平均新增253例下降8%,平均每日新增24例死亡。死亡個案中,87%具慢性病史、53%未打滿3劑疫苗、94%為60歲以上。 疾管署指出,5月起本土併發症累計11,723例,未打滿3劑疫苗有5,764例(約49%),其中又以未曾接種任何一劑疫苗者約71%為多。上週平均每日新增24例死亡,較前一週之每日死亡平均數30例下降20%。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目前疫情仍處高原期,上週連假國人南北往返及聚會活動增加,可能導致疫情傳播風險上升,須持續關注連假後疫情變化。 疾管署表示,考量住宿式機構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者,應維持警惕避免發生機構群聚感染風險;且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因住民陽性率仍介於1.9%-2.4%之間,因此定期篩檢措施再延長執行至今年7月31日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