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大陸港口貨櫃量1.49億TEU增4.8%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交通運輸部發布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港口貨櫃量統計,一至六月大陸港口櫃量以1.4919億TEU維持成長(+4.8%),其中沿海港口佔1.3088億萬TEU比去(2022)年同期增加4.2%,內河港口1831萬TEU年增近一成(+9.7%)。 以六月份單月來看,當月櫃量為2712萬TEU,其中沿海港口佔2370萬TEU,內河港口342萬TEU,相較去年同月的2583萬TEU及前(五)月份的2665萬TEU保持增勢。 整體而言,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港口業續持續走高,各省市貨物總量達81.88億噸,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八,其中沿海港口佔53.31億噸較去年同期增七點三個百分點。外貿貨物量計24.71億噸亦較去年同期增加近九個百分點(+8.9%),其中沿海港口佔22.18億噸年增率8.8%。

Read More

〈陳建志醫師專欄〉天天暈 半規管扭曲復位需技巧

電腦斷層檢查水平半規管,左圖為正常呈現圓環狀,右圖為扭曲(藍色箭頭)無法呈現圓環。(醫師陳建志提供) 1名50歲婦人這幾年來只要一轉頭或突然躺下,就會感到一陣暈眩;躺下後,向右側臥也會暈眩,向左側臥會好一些。自行開車時,很怕進入停車場的迴旋車道,都得放慢速度,否則一停車不僅暈眩,還會惡心想吐。起初以為是「耳石症」作祟,接受復位術病症當下就會立即好轉;但隔日起床,一轉頭還是會暈眩,只好天天服用止暈藥。後來,當成是持續性姿勢感知性暈眩症,再加服血清素受器調節劑,但病症依舊。 病人來到暈眩門診,先請她坐著手扶住其兩側臉龐請她注視前方,再把她的頭快速地向右轉,就見到眼球在快速地轉動;把頭轉回原位眼球也會轉動,但幅度較小,顯然是右側水平半規管耳石沉積症。接受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其右側水平半規管無法在一個平面上呈現圓環,共分布在3個影像平面,原來是罹患「水平半規管扭曲症候群」。 半規管是人體感覺動態平衡相當重要的器官,每一側內耳各有3支(前、水平及後),在改變身體或頭部姿勢時,利用內淋巴液的慣性流動,半規管根部壺腹(壺狀鼓起)內的頂帽跟著擺動,使我們感受到旋轉角加速度。在孩童及青春期,若罹患中耳炎沒有得到良好的治療,阻礙半規管的成長,半規管遂成扭曲、狹窄、方形或多角型,而非完美的環形。 一旦橢圓囊內的耳石顆粒鬆脫,順著內淋巴液循環進入扭曲半規管內,就會在頭部轉動或身體姿態變換時,持續帶動內淋巴液,引起眼震及暈眩。 標準耳石復位術無法順利地解決此病,因為耳石會卡在扭曲處;最好先以平衡訓練搖散耳石,讓它們均勻地散布在膠態的內淋巴液中。接著進行復位術,反覆多次讓耳石逐一衝過扭曲處歸回橢圓囊。隨著時代進步,大多數暈眩症均可找到病因對症下藥,患者別灰心,只需要正確就醫,勿盲目服用止暈藥。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

Read More

大腸直腸外科權威 王照元接掌高醫

在高醫大校長楊俊毓監交下,由王照元教授(右)接任高醫院長。(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醫1日進行新、卸任院長交接,由高雄醫學大校長楊俊毓擔任監交,卸任院長鍾飲文將印信交給新任院長王照元,儀式簡單隆重。楊俊毓期勉新團隊致力傳承、創新永續。 王照元為高醫大外科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專攻領域為消化外科、大腸直腸外科、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腫瘤外科、癌症分子醫學、營養學等,從醫32年以來致力於大腸直腸癌手術與精準醫療創新模式發展,完成超過4500例的大腸直腸癌病人。 王照元領導之團隊獲國內首家醫院通過達文西機械手臂大腸直腸手術看刀觀摩與卓越手術醫院國際雙認證團隊,他也是國內首位執行機械手臂手術超過600位的大腸直腸外科專科醫師。在研究方面,迄今發表394篇peer review期刊論文,並擁有美國、歐盟、日本、台灣與大陸等11項專利,執行超過50件以上臨床試驗計畫與多項產學合作計畫。

Read More

日藥廠首支新冠疫苗待批准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厚生勞動省專門小組同意使用日本大型藥廠「第一三共」研發的COVID-19疫苗,厚勞省將儘速批准。這將是日本企業研發的COVID-19疫苗首度正式獲准製售。 厚勞省專門小組7月31日同意第一三共研發的COVID-19疫苗的使用。該藥廠採用mRNA技術製作疫苗,日本厚勞省將正式批准藥廠製銷。這將是日本國內製藥廠商研發的COVID-19疫苗正式獲准製銷。 另一家日本製藥大廠鹽野義製藥研發的COVID-19疫苗,厚勞省專門小組持續研議中。 日本在疫情流行初期均自海外購買疫苗,至今還沒有國產COVID-19疫苗。第一三共於1月向日本政府申請新型mRNA COVID-19疫苗的製售,是日本國內藥廠首度提出申請。

Read More

XBB成主流 家用快篩性能待估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疾管署1日指出,上週平均每日新增89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較前一週的119例下降25.2%;上週平均每日新增25例死亡個案,較前一週的28例下降11%。新增死亡個案中89%具慢性病史、59%未打滿3劑疫苗,94%為60歲以上。 疾管署表示,國內近期COVID-19疫情雖下降,但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8%,且併發症及死亡個案多具慢性病史或未接種滿3劑疫苗。5月起本土併發症累計1萬7031例,未打滿3劑疫苗有8461例、約占50%;其中又以未曾接種任何一劑疫苗者約71%為多,達5985例。 另外,因應XBB成為COVID-19主流的病毒變異株,食藥署要求43件家用快篩試劑業者必須檢視性能,並限期提交影響報告。截至7月31日32件已回復、11件尚未回復,但目前快篩試劑對XBB篩檢準確性仍不明。 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副組長錢嘉宏表示,尚未回復11件中,2件未曾輸入、3件已無庫存、3件相同產品已有其他業者回報,尚餘3件需待廠商回報。 錢嘉宏說明,將於月初綜整所有回報資料,預計於中旬公布回報情形;此外,已有業者來申請正式藥證,包括輸入及國產,但家數不多,推測是因現在市場需求量不大,仍在審核中。

Read More

〈中華副刊〉異鄉訪友

■鄒敦怜 聽到我這次出差的地點,媽媽叮嚀我一定要去看梁阿姨,還提了好幾次。只是我去的時間很短,對這件事盤算著敷衍過去,到時就用「實在忙得沒時間去」來搪塞。臨出發前,媽媽卻塞給我一包健康食品:「我已經說好了,梁阿姨剛開過刀,這包東西記得帶給她。」 受人之託,只能忠人之事,我在異鄉代替媽媽訪友。從熱鬧的中環一路換著地鐵,來到新界的大埔市區,在每幢都長得很像的高樓大廈群中,找到梁阿姨的家。來應門的就是梁阿姨。她一看到我就像小孩子一樣興奮的叫了起來,我卻尷尬地張大嘴巴。 梁阿姨是媽媽從前的同事,以前很照顧我。她喜歡研究怎麼幫小女生綁頭髮,我的長髮就是她的小試身手的舞台;她喜歡做衣服,縫紉機踩呀踩的,裁製的全都是我的新裝;她帶著我去參加筵席,會故意說:「這我女兒!」等別人投來詫異的眼神,她就摟著我誇張的大笑。 這是我印象中的梁阿姨:豐潤美麗、活潑開朗,有天生嗲聲嗲氣的娃娃音。這些年我沒有機會更新腦中所保留的梁阿姨形象,很驚訝梁阿姨怎麼變成這副模樣:小光頭的頂上戴著一頂花花帽,瘦巴巴、乾癟癟的,混搭的衣服配色奇異,春夏秋冬都披在身上。眼前十足的老人家身影,有點不勝唏噓。 不過她當大剌剌過來摟著我,嗲著嗓子開口說了第一句話:「毛妹,你來了唷!」語音一落,我的感覺全都回來了。 「梁阿姨,您剛開刀?」坐定後我努力找話題。 「是啊,腦瘤,很幸運啊!」 這我不懂,生病開刀,怎麼會是幸運呢! 「你劉叔住院裝心導管時,我一連照顧了五天都沒闔眼,就在醫院倒了下來。」 劉叔是梁阿姨的先生,是個骨科醫生。我不解這怎麼算幸運,不是應該說「禍不單行」嗎? 「就在你梁叔工作的醫院,醫生護士都在一邊,馬上就處理了,誰能這麼幸運!而且啊……」梁阿姨眨了眨眼繼續說:「開刀時才發現,我這腦瘤腦袋瓜裡陪了我快三十年,像個不定時炸彈。我多幸運,等到醫療發達的現在,它才一口氣爆發。」 原來,幸運指的是這件事情。 梁阿姨依舊健談熱情,話匣子一打開就停不住。我也在聽了許多故事之後,再次熟悉這個媽媽念念不忘的朋友。臨走時換我摟了摟梁阿姨:「梁阿姨好好保重,我下次來,一定再來拜訪。」 我是真心誠意地說。

Read More

本土猴痘+5略降 風險仍持續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疾管署1日表示,上週新增5例猴痘本土病例皆為本國籍男性,本土確診數下降,但評估疫情風險仍持續。流感疫情則已脫離高原期,但增23例重症及3例死亡,重症通報趨勢持平。 疾管署說明,新增5例猴痘本土病例包括台北市2例、新北市、高雄市及台中市各1例;雖然國內確診病例有減少趨勢,但因目前為旅遊旺季,美國疾病管制局(CDC)、世界衛生組織(WHO)都提醒注意傳播風險,評估猴痘疫情仍持續中。 疾管署統計,自去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年7月31日累計確診259例病例,含243例本土及16例境外移入,其中205例已康復,3例仍住院治療中、51例於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中。 另,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約6萬人,較前週再降5.3%,評估流感疫情已經脫離高原期。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流感疫情雖持續下降,但仍新增23例併發重症,年齡介於未滿10歲~90多歲,其中21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22例有慢性病史;並增3例死亡,年齡介於40~80多歲,感染型別均為A型H1N1;近期重症通報趨勢大致持平。 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新增3例死亡個案均未接種流感疫苗,且具慢性病史;據病例記載,這3人一開始都有咳嗽、喘的症狀,不排除一開始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已併發肺炎重症狀況。

Read More

新冠輕症或無症狀 15日起自主管理降為5天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疾管署1日宣布,8月15日起COVID-19篩檢陽性輕症及無症狀民眾,自主健康管理由10天調整為5天;軍職人員、公務人員、教師、學生等對象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之請假作業,也回歸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規定辦理。 疾管署指出,COVID-19自3月20日起調整病例定義,快篩陽性輕症或無症狀之民眾不須通報也不須隔離,改為自主健康管理10天或篩檢陰性止。8月15起,快篩陽性的民眾自主健康管理天數由10天調整為5天,即自主健康管理至篩檢陰性或距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達5天,建議適用對象包含篩檢陽性之輕症或無症狀民眾,以及距離發病日未滿5天但已完成治療之確診者。 疾管署表示,自主健康管理期間防疫措施仍維持不變,有症狀時請在家休息,並儘量避免非必要的外出,外出時請全程佩戴口罩。提醒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具慢性病或免疫不全∕免疫低下病史者等具「COVID-19重症高風險因子」之民眾於快篩陽性後盡速就醫,以利醫師及早診治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降低感染後引發併發症之風險。 疾管署表示,調整病例定義時,經協調教育部、勞動部、國防部及人事行政總處,提供各類對象自快篩日當日及隔日起5日內之病假,不列入全年度或全學年度病假或全勤獎金計算。但考量COVID-19疫情已呈現下降趨勢,經諮詢專家並與相關部會共同討論研商後,決議取消本項措施。後續民眾如有請假需求,依各類主管機關規定之假別辦理。

Read More

登革熱上週增215例 估將破千

本土登革熱疫情持續上升,上週再增2例重症患者,預估本週病例可能破千。圖為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登革熱疫情。(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疾管署1日指出,上週新增215例登革熱本土個案,截至7月31日累計達845例,為近10年以來同期最高,預估本週內今年累積本土病例會破千。另增2例重症,為台南6旬男與雲林7旬女,目前都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疾管署指出,上週新增個案台南市167例、雲林縣33例、高雄市11例、南投縣2例、屏東縣及台中市各1例。今年截至7月31日累計845例本土個案,其中台南691例、雲林115例、高雄32例、台中3例、屏東及南投各2例,全國病例數為近10年以來同期最高。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週新增2例登革熱重症患者,分別是來自台南的60幾歲男性與雲林70多歲女性,都有潛在疾病,經治療後2人生命徵象恢復穩定,意識改善,持續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其中,台南男子7月下旬開始發燒、發冷,後來有呼吸喘、缺氧情況,就醫時血小板下降,確認感染登革熱,因有心臟衰竭病史,感染後症狀加劇,入住加護病房。 雲林個案則在7月中旬發燒、肌肉痠痛,就醫後症狀持續,且開始食慾不振、上腹部疼痛,發病1週後再度就醫,當時血小板與白血球偏低,經胸部X光檢查有肺浸潤,並出現休克、呼吸衰竭、意識受損等重症情況。 今年累計9例重症病例,分別為雲林縣7例及台南市2例,另累計1例死亡病例。

Read More

染疫遭免疫系統攻擊 男5次血漿置換救命

彰醫顧問醫師黃伊文說明細胞激素風暴的症狀及治療過程。(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62歲邱男身體不適就醫,COVID-19快篩確診,出現發燒及重度呼吸窘迫等症狀;醫師指出,邱男感染病毒引發細胞激素風暴,免疫系統攻擊器官,經5次血漿置換術、輸入2萬5000cc血漿才救回一命。 邱男因身體不適,前往診所就醫進行COVID-19快篩呈現陽性,轉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 彰醫指出,邱男到院後病情急轉直下,出現雙肺浸潤、發燒及重度呼吸窘迫等症狀,需要插管仰賴呼吸器;醫師發現,邱男症狀加重主因為引發「細胞激素風暴」,也稱為「免疫風暴」。 彰醫顧問醫師黃伊文說,「細胞激素風暴」指的是人體免疫系統過度防禦,當免疫系統跟入侵身體的病毒作戰時,過度反應攻擊,引發大量細胞激素,不只殺死病毒,也造成自身器官損傷或衰竭,最多情況是攻擊肺泡、傷害肺部,甚至是肝、腎、心臟、大腦等器官,嚴重的話,可能幾小時內就致命。 黃伊文指出,他們緊急幫邱男進行5次血漿置換術,換了約2萬5000cc的血漿,運用血液淨化技術移除細胞因子,避免細胞激素持續惡化,才救回邱男性命。 邱男一度陷入昏迷,清醒後卻不記得曾在病房待了20多天;邱男指出,他自認身體健壯,因此沒有施打疫苗,一染疫就這麼嚴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