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門的遺跡目前僅在西門路四段十六巷七十號附近有一小段,市府已立牌保護。(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公園北路和西門路三段口施工興建箱涵,七月底工人挖到疑似小北城遺跡,報請文資處下令停工等專家會勘,當地長興里長李茂德表示,相關單位動作也不快一點,大雨來造成社區淹水,不知誰要負責?
李茂德表示,長興里淹水歷史悠久,主因過去社區的排水全部只靠長北路和西門路三段的排水溝接水到對面小北萬應公前一米半的箱涵再往外排洩,逢雨渲洩不及,西門路三段至公園北路一帶必淹水。
營建署在公園北路和西門路的地下箱涵工程,因懷疑挖到底下的小北門遺跡已停工近兩個月。(記者陳俊文攝)
經立委陳亭妃向營建署爭取八千萬元預算,從忠義路計畫道路至西門路三、四段的公園北路興建一條三米半的箱涵,完工後,長興社區的水將引至此箱涵,接西門路四段的箱涵一路延伸至柴頭溪排放,期能一勞永逸解決長興社區的淹水問題。
李茂德指出,此一新建箱涵的重要性除接長興社區的排水之外,興建中的公園路三二一巷藝術聚落,未來排水也是接至此箱涵排放。
原先預計在年底就完工,七月底工人以怪手往下開挖至二米餘處,碰到非常硬的東西,懷疑是小北門城的地基,已報請文資處派專家前來勘查是否為清朝的小北門遺跡,但至今快兩個月都沒有動作。
清朝的北門有北門路台南公園前的「大北門」,和西門路三、四段交的「小北門」,目前小北門路有一段遺跡在西門路四段十六巷七十號,市府已立碑保留,此處若再挖到小北門城的地基,自然也是重要史料,但若不是遺跡,應請施工單位盡速復工,俾能讓工程於年底前順利完工,解決長興社區困擾多時的水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