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攬公會參訪高港長榮七櫃中心先進自動化碼頭

海攬公會理事長黃石及理監事一行參訪高港七櫃,並由長榮海運高雄貨櫃本部郭豐儀協理及副本部主管黃明伶協理、部主管吳岳峰協理、蔡崇樑課長及高振漢副課長接待及簡報。(海攬公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有鑑於作為產業供應鏈重要的成員之一,在該會理事長黃石的率領之下,偕同理監事參訪第七貨櫃中心,由長榮高雄貨櫃本部郭豐儀協理及各級部主管代表接待簡報,與導覽說明先進自動化設備的運作流程。 由於長榮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於八月十四日舉辦啟用典禮,各界莫不引領企盼其新型態與自動化作業模式,成為航運界智慧碼頭的新指標,並為航運物流產業帶來新的變革與影響;就海運承攬業者最為關心的貨物裝卸與清關效率問題,長榮七櫃中心擁有全台規模最大的24軌貨櫃車智慧通行車道、19座遠端遙控橋式機及重櫃機具設備和櫃場,貨櫃車進場在執行交領櫃任務時,透過智能辨識系統取得車號及櫃號等資訊之後,即能依照其任務自動分流至專屬車道,避免車流動線重疊並快速抵達儲運區,大幅減少怠速時間、油耗與空氣污染;透過中控室的遠端電腦操作,貨櫃裝卸的定位也更為精準、安全,降低人工肉眼誤判或延遲的情況;而相關訊息也會即時同步傳送至海關電腦系統提升報關與清關的效率。 在貨物安全的部份,場內600支CCTV即時監控及電子脈衝圍籬,對於異常狀況可立即鎖定目標和啟動追焦功能,並執行嚴格的門禁管制與智能管理,達成360度全面安全防護。此外,七櫃也建置提供超過萬坪的CFS倉儲空間,38道滑升門及21座電動月台,可以有效率的運行各類型貨物的進儲。海運承攬公會黃石理事長在座談交流時也特別提到,希望長榮七櫃先進的設備,在未來有機會可以爭取與服務更多東南亞轉口貨物到高雄港作集貨併櫃,同時公會將相關訊息傳達會員,來共同推廣利用靠泊七櫃之聯營船隊,以提昇整體航運物流效率。

Read More

上半年美國再次成為世界上最大LNG出口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年上半年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資料,今年上半年美國再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LNG出口國。 EIA指出,由於買家尋找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替代品,並填補歐洲的儲存庫存,美國對超冷天然氣的出口(尤其是對歐洲的出口)去年大幅增長。美國能源部(DOE)表示,截至六月份,美國平均每天出口116億立方英尺(bcf/d)超冷天然氣,比去年同期增長4%。 EIA消息稱,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的增長主要是由於美國第二大出口商自由港液化天然氣在去(2022)年六月火災後,今年恢復服務。澳洲的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平均為106億立方英尺/天,其次是卡塔爾,出口量為104億立方英尺/天。與2022年類似,今年上半年歐盟國家仍然是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佔美國總出口的67%(77億立方英尺/天)

Read More

昇恆昌號召千人挑戰11個據點連線淨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國際淨灘日昇恆昌號召千人挑戰11個據點連線淨灘,以行動響應聯合國SDGs環保倡議,實現Duty4Taiwan 肩負起對台灣土地的責任。(附圖由昇恆昌提供) 長期投入社會公益的昇恆昌免稅店,為呼應地球暖化及陸地、海洋生態等重要環保議題,2023年推出了1% ESG行動計畫,持續投入所有同仁1%的時間、企業資源等努力往永續的方向前進。今年昇恆昌在全台據點認養22.35公里,超過全台灣1%的海岸線長度,並於上週末(9/16)國際淨灘日當天,全台北中南及離島共11個據點,號召上千位合作廠商、品牌及消費者擔任志工,挑戰連線一起淨灘,呼籲大家只要付出自己的1%,累積起來也能成為環境保護的重要力量。 今年首次挑戰昇恆昌集團全台11個據點,從新北萬里、石門、淡水、林口,到台中大甲、高雄林園,包含金門、澎湖、綠島、小琉球等離島,在九月16日國際淨灘日當天一起連線淨灘。合計共整理全台灣超過11公里的海岸線,除了昇恆昌同仁外,還邀請會員、親朋好友跟上下游廠商合作夥伴們一起響應,總參與人數超過一千三百人,一共清出近三千公斤的垃圾。 昇恆昌也導入國際淨灘行動 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ICC)表格,將海洋廢棄物分成五大來源並製作表格,用數據進行淨灘監測,也讓淨灘更具教育意義。活動當天所有海洋廢棄物,除了數量統計第一名的寶特瓶外,疫情後也撿到越來越多的廢棄口罩,最特別的是澎湖同仁撿到來自中國浙江的保險套,新北林口海岸也撿到整個浴缸。 昇恆昌表示,國際淨灘日(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 Day)於每年的九月第三個星期六舉行,活動目的在鼓勵全球民眾參與清潔世界各地海灘和水域的垃圾污染物。台灣四面環海,因此海洋環境的保育就是每一位海島子民的責任。服務臺灣國門機場的「昇恆昌免稅商店」,秉持著「公共服務為導向,利益大眾為宗旨」的企業經營核心價值,2022年同仁們自發性舉辦三百多場的志工活動,多元面向包括國內外急難救助、弱勢及長者關懷,偏鄉教育及兒少輔導等,而環境保護部份則連續五年以上,年年都辦上百場的淨灘、淨山活動。

Read More

陽明海運全球員工淨灘船隊營運2050淨零排放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全球員工響應國際淨灘日,齊力淨灘守護海洋,整體船隊營運碳強度以2050達成淨零排放為目標。(附圖由陽明提供) 為響應國際淨灘日(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 Day),陽明海運號召海內外同仁組織淨灘活動,串聯韓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比利時、印度、荷蘭、印尼及台灣等營業據點共260位志願者淨灘、淨河,共同移除1,056公斤海洋廢棄物,以實際行動潔淨海洋,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陽明表示,海洋環境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依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估計,超過八成的海洋廢棄物來源於陸地,其中每年更有約2,000萬公噸塑膠廢棄物進入水域生態,不僅嚴重威脅海洋生物,更透過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為喚起同仁對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視, 陽明海運透過與社團法人湛藍海洋聯盟合作,去(2022)年在新北市鼻頭漁港利用 ?海洋垃圾掃除機-湛鬥機?完成66場次淨港,並動員台灣各辦公室同仁參與21場次淨灘,共移除約6,052公斤海洋廢棄物。而環保理念延伸到陽明海運全球辦公室,今(2023)年共有七個陽明海運海外營運據點,包含韓國釜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比利時安特維普、印度孟買及納瓦夏瓦、荷蘭鹿特丹、印尼雅加達等,與總公司同仁以在地辦公室所在城市為主,發揮與在地共好共榮精神,參與淨灘、淨河行動,也透過活動強化同仁減塑減廢意識,共同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14:保育海洋生態與SDG 11:永續城鄉與社區。 陽明海運持續關注環境永續議題,透過營運船舶汰舊、布建環保節能船舶與使用較潔淨能源之船型、船隊能效管理等措施,使整體船隊營運碳強度在2022年較2008年大幅減少59.54%,並以2050達成淨零排放為目標。此外更透過參與船舶減速行動、協助復育珊瑚礁等有助於維持生物多樣性之活動,積極減少營業活動對海洋環境及生物的影響,以行動實踐環境永續發展與企業公民責任。

Read More

臺北關籲請業者報運貨品出口 應正確標示產地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表示,依貿易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出進口人不得有未依規定標示來源識別、產地或標示不實之行為。又依貨品輸出管理辦法規定,輸出貨品應於貨品本身或內外包裝上標示產地,如係在我國產製者,應標示「中華民國製造」、「中華民國臺灣製造」或「臺灣製造」,或以同義外文標示之。業者輸出貨品倘經查獲未依規定標示產地或標示不實者,海關將依「海關配合進出口貿易管理作業規定」第7點規定,移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下稱貿易局)查處。 該關進一步指出,近來迭有查獲報運出口貨品違章案件,其貨品外包裝產地標示為「MADE IN TAIWAN」,惟經查驗結果,貨上標示產地卻非臺灣,顯涉有產地標示不實情事,違反貿易法第17條第2款規定。該關重申,出口貨品未依規定標示產地或標示不實,除依規定責成退關,並將移請貿易局依貿易法第28條第1款第6款及「輸出貨品未依規定標示產地或產地標示不實處分原則」議處。 臺北關強調,為防杜以產地標示不實方式達成違規轉運目的,海關將持續加強查核貨品產地,籲請業者配合前揭貿易法相關規定,並可於貨品出口前先行確認貨品產地,並正確標示,以利通關。相關資訊請上貿易局網站查詢(https://www.trade.gov.tw)

Read More

海大航管系友總會與台北海科大特殊生參訪長榮海事博物館 收穫滿滿

(海大航管系友總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加強及緊密聯繫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系友情誼,並強化海大各校友間之聯誼,及特別鼓勵特教學生走出戶外,海大航運管理系友總會特與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於9月16日(上週六)聯合舉辦長榮海事博物館參訪活動,由航運管理系友總會秘書長李傳信及蔡絢麗常務理事(台北海科大特教中心主任),帶領70餘位系友、校友、親友、及特殊生連袂參訪。 此行並獲得張榮發基金會長榮海事博物館館長陳鈺祥竭誠款待,活動可說非常適合各年齡人士參與老少咸宜,還有相關動畫可觀看,及台灣地區植物演化發展的說明,長榮海事博物館內有各年代及各型式之船舶模型,與相關海事儀器之介紹,讓大家充分了解各式海洋船舶演進變化的狀況,展覽文物極為眾多,並在經驗豐富之解說員詳細解說下,讓所有參訪者津津有味,增長見聞,收穫滿滿,對於海洋船舶有進一步的認識,並相約下次有機會再來參訪。

Read More

ONE十月中推出東北亞至巴基斯坦和印度NPI航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ONE宣佈在其連接東北亞和巴基斯坦/印度的網路中增加一項新服務,將在下(十)月中推出東北亞至巴基斯坦和印度航線(NPI)。 ONE這項新服務將於十月19日由GSL Nicoletta輪開啟,據稱,新的東北亞至巴基斯坦和印度(NPI)航線將為客戶提供新的直接連接和更短的運輸時間。 NPI新線靠港序為:青島-新港-釜山-巴生港-納瓦舍瓦(印度)-皮巴瓦夫(印度)-卡拉奇(巴基斯坦)-蒙德拉(印度)-可倫坡-巴生港-新加坡。

Read More

UPS開設印度新技術中心加強全球競爭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UPS在印度開設新技術中心加強競爭力,據稱,這將補充其在美國和歐洲的現有技術團隊,並為印度培養當地人才提供空間,這些人才將有助於提高UPS的全球技術能力。 UPS新的印度技術中心佔地5.1萬平方英尺,位於金奈,專注於“使客戶更容易開展業務的創新”,這是該公司在印度1500萬至2000萬美元策略投資的一部分。該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數位和技術長Bala Subramanian表示,通過人工智慧、自動化和機器人等先進技術,該中心將使公司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物流體驗。 該公司已在金奈雇用了100名專業人員,並計畫至2023年底雇用350名專業人員,至2025年在印度雇用多達一千名專業人員,UPS的目標是提供職業機會,而不僅僅是就業機會。為此將在印度舉辦社區研討會,包括職業諮詢和培訓。Bala Subramanian稱,該公司將重點培養當地人才,特別是農村地區和女性的人才,使其成為公司全球技術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UPS在過去幾年中通過多項投資加強其在印度的網路,包括推出UPS Premier服務,用於向印度運送醫療保健貨物;在班加羅爾開設第二個專用機場門戶;進出口處理量翻番;並與InterGlobe Enterprises合作,為印度國內物流市場推出了MOVIN Express。

Read More

離岸風電地質資訊更上層樓 地調所開放協作平臺共築淨零未來

(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政府力促能源轉型及2050淨零政策,離岸風電已然成為臺灣綠能發展的關鍵戰略之一,為加速離岸風電建置效率,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簡稱地調所) 持續推動風場海域地質調查,目前已完成彰濱風場海域區域尺度地質調查成果解釋分析,並發布於地調所建置之「離岸風電地質與環境感知系統」 (網址:https://windpower.geologycloud.tw/map)。 除了原有的查詢功能,現更開放協作平臺的嶄新功能,可套疊風場規劃位置及相關環境敏感或限制區位(包括:管制範圍、經濟活動、環境保育等24種圖資)及地質調查資料,可供風場規劃及決策評估參考,將專業調查資訊引入實務操作,全力推進風電綠能的蓬勃發展。 依據海域地質調查成果,地調所評估分析可能影響風機基礎安全的地質影響因子,包括淺層斷層(約海底以下120公尺深度以內的斷層)、沙波飄移(海床面因海流的變動)、氣煙囪(流體移棲,海床以下探測到有流體(氣體+水)的存在,地層承載力不足)及淺層火成岩(例如澎湖玄武岩,分布在海底下100公尺以內)等。在現有離岸風電規劃場域,例如在東側近岸區有較多的氣煙囪、南側場域靠近澎湖群島有不均勻分布的淺層玄武岩、中央區之彰雲沙脊有廣泛的沙波移動,以及在北側有較多的淺層斷層等。透過「離岸風電地質與環境感知系統」開放的協作平臺,可直接套疊規劃開發風場區塊與各種地質影響因子在區塊內外的分布情況,平臺中3D模式將調查剖面資料以海底定位最直觀的方式呈現,協助使用者充分認識與瞭解區域的地質概況。 協作平臺操作簡便,不需登入帳號即可瀏覽地質影響因子的分布情形;進行區塊鄰避分析則需登入帳號(可免費申請),即可在平臺中自行繪製或上傳指定的區塊範圍,選擇欲排除的地質因子影響性圖層或環境敏感及限制區位圖層,一次進行多項目的演算分析,快速掌握不受影響的區域範圍及面積大小,且結果可隨時下載再進行個人需要的加值運用,或直接儲存於雲端,方便後續使用,是實務規劃上相當便捷的協助工具。 協作平臺的資料基於區域尺度的地質調查,對於個別個案場址工程尺度的細部調查與設計有相當助益,對離岸風電開發廠商而言,能透過系統協作平臺分析後,使人力物力或資源投放更加高效,大幅縮短繁瑣規劃海域地質普查與精查相關的環境影響說明書等備案時程,極大支援風電工程的準備階段,使能更迅速地邁向綠能淨零碳排的目標。未來地調所的調查計畫也將繼續推展,預計於114年底將會完成我國離岸風場海域區域尺度地質調查,確保離岸風機建構在安全的地質環境下以保永續發展,完善藍色國土基礎地質資料。

Read More

晚婚晚孕 國人高危險妊娠風險增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人晚婚晚育,國人生育年齡持續上升,依內政部111年統計,台灣女性首次妊娠的年紀平均為31.43歲,較前1年的31.23歲又再往後延遲,使高危險妊娠風險漸增。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有生育規劃的夫妻,應把握適齡生育,落實定期產檢,降低高危險妊娠的風險,守護媽媽寶寶的健康 根據內政部統計,國人111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42歲(110年32.29歲),生育第一胎平均年齡為31.43歲(110年31.23歲),其中35歲以上占比更是超過3成(32.44%)。 高齡妊娠會增加早產風險,根據110年出生通報統計資料顯示,35-39歲孕婦早產比例為12.70%,較25-29歲孕婦早產比例高(8.40%)。 國外研究亦指出,45歲以上孕婦流產風險為45歲以下孕婦的2.6倍、發生妊娠併發症為3.3倍、早產風險增加為1.96倍。 為提供更加完善孕期照護,國健署於110年7月1日起擴大產檢補助次數及項目,提供孕婦14次的產前檢查、3次一般超音波、2次產前健康照護衛教指導、妊娠第24-28週妊娠糖尿病篩檢與貧血檢驗,及第35-37週產前乙型鏈球菌篩檢。 國健署也提供包括:落實定期產前檢查、注意孕期均衡營養、維持孕期健康體重、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多加留意早產徵兆等促進孕期健康5大原則,透過定期產檢、維持健康生活型態,能夠促進孕媽咪及寶寶的健康,並降低高危險妊娠的風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