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M制定2030年中長期策略擴充貨櫃/散裝船隊運能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韓國最大海運企業HMM宣佈,為因應急劇變化的海運市場,該公司正在制定"2030年中長期策略",計畫在2030年將貨櫃船隊運能規模擴張至150萬TEU,散裝船隊運能規模擴張至1228萬載重噸,兩項業務均衡增長,並在2045年提前實現淨零排放(Net Zero)目標。 HMM指出,在全球經濟放緩、環保新規強化、全球海運企業競爭加劇等海運業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為強化公司主力業務的競爭力,確保穩定的業務基礎,正在制定中長期策略。" 其中為因應對全球貨櫃海運聯盟的分拆重組,增強核心業務的競爭力,HMM將推進貨櫃船隊運能規模擴張,目標是在2025年84艘、運能92萬TEU的基礎上,將運能擴大到2030年的130艘、150萬TEU,按TEU計增長63%,按艘數計增長54.8%。HMM計畫通過服務網路擴張、航線多元化等措施擴大市場佔有率。 另為確保可持續經營的收益,實現乾散貨運輸業務與貨櫃業務的均衡增長,HMM將推進散裝船隊運能規模擴張,目標是在目前的36艘、630萬載重噸基礎上,將運能擴大到2030年的110艘、1228萬載重噸,按載重噸計增長95%,按艘數計增長306%。HMM計畫根據各船型組成具有競爭力的船隊投資組合,同時以國內外策略性貨主為基礎加強行銷。 隨著服務網路的擴張,HMM還將加強核心地區港口碼頭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收益多元化,同時將提高因應不斷強化的全球環保新規的能力,通過改善能源效率、新訂造環保船舶、確保環保燃料供應網路等,將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提前至2045年實現。HMM持續在推進數位化轉型、開發未來新業務等方面進行投資,確保未來競爭力。 HMM表示,以上述內容為中心的公司"2030年中長期策略"在經過相關諮詢後,將在今年七月之前正式發佈詳細內容。該公司將以貨櫃運輸業務為中心,不斷擴大乾散貨運輸和綜合物流業務,構建穩定的投資組合。在提高服務客戶水準的同時,為成為符合國際水準的韓國代表性綜合物流企業竭盡全力。

Read More

IMB:索馬里海盜活動再次增加首季高於去年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國際海事局(IMB)發警訊,索馬里海盜活動再次增加,且展示其攻擊距離海岸1000海浬的船隻的能力。 國際商會(ICC)的國際海事局(IMB)在其今(2024)年第一季報告稱,首季收到33起海盜和武裝搶劫船隻事件的報告,高於去年同期的27起。全球包括35名船員被劫持為人質,九人被綁架,一人受到威脅,24艘船隻被登船,六次企圖,兩次劫持和一艘船隻被射擊。劫持事件和向船隻開火都是索馬里海盜所為,他們在距離索馬里海岸很遠的地方襲擊船隻,這表明他們的能力仍然很強。 國際海事局表示,去(2023)年十二月發生的劫持事件是自2017年以來索馬里海盜的第一起劫持事件。2024年第一季索馬里發生了兩起劫持事件,雖然三個月內發生兩起劫持事件並不意味著2005年至2012年那種極端威脅全面回歸,但安保公司表示正在密切關注局勢升級的跡象。該局注意到幾起劫持獨桅帆船和漁船的事件,索馬里海盜在活動中以這些船隻擴大其威脅範圍。 今年一月一艘散裝船在距索馬里海岸450海浬處被劫持,三月另一艘散裝船在距索馬里海岸550海浬處被廿名索馬里海盜劫持,事故報告顯示,載著配備機槍的海盜襲擊商船。

Read More

癢疹抓到破皮 生物製劑緩解

奇美醫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癢疹癢起來要人命,提醒病人與醫師良好的溝通、疾病共享決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是很重要的。(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一名30多歲女子,3年來飽受結節性癢疹之苦,全身皮膚布滿極度搔癢顆粒及斑塊,日夜抓癢甚至無法入眠,床單上沾滿斑斑血跡,嘗試各種藥物治療未果,皮膚科醫師除進行口服免疫調節劑等治療,並使用生物製劑治療1個月後,癢感獲得有效改善。 奇美醫學美容中心副主任暨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結節性癢疹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好發於女性、壯年及中老年人,臨床表現為皮膚上許多如米粒或碗豆大小般,且偏硬的顆粒狀結節,有些病灶甚至會融合成厚厚一大板塊,癢疹數目從個位到上百顆都有,往往伴隨持續6週以上的嚴重搔癢、摳抓與摩擦病灶之症狀,癢抓的惡性循環常使病人睡眠與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目前造成結節性癢疹原因不明,但研究發現「第2型免疫反應異常」與「神經增生與纖維化」扮演重要角色;部分病人合併異位性皮膚炎與癢疹,其他如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心衰竭、慢性B、C肝帶原等疾病,也都發現有較高機會出現癢疹。 鄭百珊指出,癢疹治療常遇到瓶頸,醫師會依照病人癢疹的嚴重程度選擇不同治療方式組合,例如生物製劑是目前常規使用的癢疹治療方式中唯一取得適應症的藥物,是目前治療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重要藥物之一,為針劑注射,主要抑制第2型免疫反應中的重要介白素-4與13。副作用較傳統的口服藥物少,少見的副作用如結膜炎等。 鄭百珊表示,癢疹癢起來要人命,嚴重皮膚搔抓除影響生活、皮膚異狀往往讓病人無法正常社交,長期搔抓造成皮膚苔癬化、破皮流血,更是增加蜂窩性組織炎風險;因此,與醫師良好的溝通、疾病共享決策、選擇適合治療方式很重要的。

Read More

癌症患者 中醫客製化整合照護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17日指出,為提升癌症病人生活品質及醫療照護,推出健保中醫癌症患者加強照護整合方案,透過認證中醫師針對以上為例的個案進行客製化調整體質,藉由中醫療法有效改善不適的症狀。 吳先生因出現骨盆痠痛,疲倦,胸悶氣短等不適症狀,經醫師診斷為攝護腺癌,因此辭去工作。他在接受西醫治療前至中醫診所接受診療並接受調理,透過中西合作的療法,腫瘤指數亦降低至正常值,病情持續穩定達3年以上,精神狀態和痠痛有明顯好轉,可以重新回到職場,家庭的經濟重擔亦減輕不少。 健保署南區業務組長林純美表示,健保中醫癌症患者加強照護整合方案即透過認證中醫師針對個案進行客製化調整體質,因應治療後常出現的腸胃不適、眩暈、落髮,以及療程中常出現的口腔潰瘍、便秘、腹瀉、張口困難等症狀減輕到最低,有助西醫療程不中斷和體力的恢復,以發揮最大療效。 此外,對於末期患者所出現的惡病質,像是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精神萎靡等不適,以及癌性疼痛問題,藉由中醫療法亦可有效改善。 林純美說,112年期間雲嘉南地區針對癌症病人的中醫整合照護,受嘉惠達3萬餘人次,健保投入5,238萬餘元,有助減輕癌友治療後的不適症狀及提高免疫力,確保療效最大化。若民眾欲進一步了解及相關需求,可透過健保快易通APP的就醫院所查詢,在「已加入計畫」選項點選「中醫癌症病人加強照護整合方案」,查詢住家附近有提供本服務的中醫院所。

Read More

4期乳癌轉移骨頭 抑制劑滅癌細胞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名40歲出頭未婚女性,就醫檢查已是第4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癌細胞嚴重轉移至全身骨頭,因希望保留卵巢的女人性徵,接受CDK4/6抑制劑合併抗荷爾蒙治療,幾個月後骨頭處癌細胞全部消失,迄今約2年維持病況穩定,也得以保留卵巢。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台灣110年新增1萬7432名乳癌病友,其中未滿50歲的年輕型乳癌5597人、占比約32%,為歐美國家25%的1.28倍,相當於每3人就有1人是停經前的年輕患者。 乳癌依據不同的細胞受體表現而有不同的亞型,其中約7成屬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國際醫學期刊研究顯示,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年輕型乳癌的荷爾蒙受體陽性比例比較高,顯示國內年輕型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病友應該更積極配合醫師,接受適當治療與定期追蹤。 陳守棟表示,台灣年輕型乳癌中,約17%是晚期和轉移型乳癌,針對比例較高的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病友,治療原則是藉由藥物讓卵巢休息、停止經期,再予以抗荷爾蒙治療或化療。過去臨床建議的停經辦法以停經針為主,但健保未給付,自費約一年5、6萬,許多病友難以負擔,不得已只好動手術摘掉卵巢。 對病友來說,摘除卵巢不僅需忍受刀切之痛,內心也會出現女性性徵遭剝奪的感覺,身心承受雙重壓力。此外,研究顯示,停經前婦女接受卵巢切除手術,可能會增加死亡、心血管疾病、失智、骨鬆等風險。 不過,隨著CDK4/6抑制劑(口服細胞週期抑制劑)問世,併用抗荷爾蒙藥物成為臨床治療轉移性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的一線用藥首選,健保今年也將停經前患者納入給付,適用於停經前與正在停經的乳癌病友,預計有近千人受惠。 研究發現,CDK4/6抑制劑搭配抗荷爾蒙藥物不僅可以阻斷癌細胞的分裂週期,縮小腫瘤,亦有機會幫助年輕乳癌病友維持病況穩定超過2年,預防疾病惡化,延長整體存活期,兼顧生活品質,延緩化療的使用時機。

Read More

屏北第一家!屏基晉升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

屏基急重症醫療團隊能力受肯定,衛福部評定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基督教醫院於今年2月獲衛生福利部評定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為屏北地區5大醫院中第一家;屏基院長吳榮州表示,這是對屏基急重症醫療能力的肯定,督促醫院持續提昇品質,承擔更多緊急醫療救護責任。 屏基急診部主任王建銘指出,屏基急診量占屏東市急診量46.9%,就診病人中檢傷分類屬於危急、需要復甦急救的一、二級病人就有19.93%,也就是每5位病人就有1位是急重症。 去年在屏基急診接受溶栓或取栓治療的急性腦中風病人有37人次,6成病人在3個月後恢復行走能力;心肌梗塞總人次為50人,其中48人在黃金時間90分鐘內接受心導管治療;屏基為爭取搶救時間,針對急性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及兒科重症設置綠色通道。 今年3月30日屏東市一位高血壓病史47歲女性,在家突胸悶、胸痛,在救護車上消防局救護員施以12導程心電圖監測,並將結果傳輸至屏縣特有的LINE「護心守衛即時通報群組」,醫師即時線上判讀,懷疑病人心肌梗塞,立即後送至具24小時心導管處置能力的屏基。 當天下午3時36分病人抵達急診時,脈搏每分鐘僅44下,血壓下降到69、39毫米汞柱近乎休克,屏基急診立即處置並啟動綠色通道,將病人送進心導管室進行緊急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下午4時58分完成支架置放,成功打通阻塞的兩條血管,住院觀察4天後出院返家。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111年,屏基平均每月急診量達8千3百人次,更曾單月突破1萬2千人次,屏基急診醫護團隊做為防堵病毒的第一道關卡,沒有退卻,不僅要篩檢、搶救危急病人還要緊急接生新生兒,展現了堅強韌性及團隊動能。

Read More

食藥署:國產學名藥 供應不間斷

食藥署長吳秀梅17日指出,學名藥與原廠藥具相同品質與療效。(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缺藥是全球危機,食藥署長吳秀梅17日指出,學名藥與原廠藥具有相同之品質、安全及療效,藥品來源如果過度集中,必要時恐會發生拿不到藥的狀況,發展學名藥,尤其國產學名藥,可強化藥品供應的韌性,保障民眾用藥權益;台灣正供應藥品的製劑藥品許可證逾1.5萬張,近85%生產學名藥。 食藥署指出,「原廠藥」是藥廠經過長期研發與實驗、取得專利的新藥;「學名藥」則是於新藥專利期過後,證明品質、安全與療效與原廠藥相當的藥品。吳秀梅指出,學名藥與原廠藥具有相同主成分、劑量及劑型,而被稱為「三同藥」,且須透過藥品生體相等性試驗來證明具有相同療效。 食藥署指出,針對學名藥品質,在台灣上市前採用與原廠藥相同的審查標準,其製造廠也須符合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的藥品優良製造規範(PIC/S GMP)。 食藥署表示,學名藥因為無需重複執行藥理與毒性試驗、臨床試驗等,故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因此藥品價格降低,可以有效減少醫療支出,使醫療資源有效運用,所以許多國家皆積極推廣使用學名藥,例如美國、日本學名藥涵蓋率皆達70~90%以上。 台灣現行製劑藥品許可證有2萬多張,扣掉部分切結不生產品品項,仍有1.5萬多張在流通及供應中,其中將近85%是生產學名藥,這也是維持台灣高水準醫療品質重要因素。 食藥署強調,近年受國際疫情、戰爭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藥品供應不穩定,發展學名藥可強化藥品供應的韌性,尤其國產學名藥,生產供應的穩定性較高,較容易協助調整產線,並配合加班生產,使藥品供應不間斷,以保障民眾用藥權益。 食藥署指出,為強化上市後藥品管理,建有主動及被動之藥品上市後品質監測機制。每年依據藥品管理需求,執行市售藥品品質監測,102年至112年共抽驗市售藥品1419件,合格率98.4%,其中國產藥品抽驗1218件,合格率98.2%。

Read More

電子直肛鏡即時影像 菊花一目了然

林怡成醫師說,電子直肛鏡的檢查透過內視鏡可以在螢幕上看到自己的「菊花」影像。(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肛門是一個很私密的位置,大部分患者對於症狀常難以啟齒,或很難明確敘述病況。嘉義基督教醫院率先引進醫療級「電子直肛鏡」,可透過即時影像,有助醫師說明病情,讓患者的「菊花」內涵可以撥雲見日,不會再對醫師的說明感到霧煞煞。 嘉基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林怡成醫師表示,現行肛門鏡檢查是經醫師肉眼診察後,再向患者解釋檢查結果,因看不到檢查影像,醫師描述病灶時,會讓患者一知半解,甚至雞同鴨講。 有鑑於此,嘉基率先引進醫療等級電子直肛鏡,結合肛門鏡、高解析鏡頭檢查系統於一體,即時將檢查影像儲存傳送至醫師診療螢幕,可讓患者一邊看著檢查影像,一邊聽醫師的解釋,整個說明不僅一清二楚,還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林怡成說,長度約為7cm的直腸肛門鏡是指檢查肛門到下段直腸的內視鏡,為肛門直腸疾病的常規檢查方法之一,相較其他檢查方式,電子直肛鏡檢可於診間立即執行,不需額外準備動作,患者較不會有不適感。 林怡成提醒,很多人如廁時習慣滑手機、坐在馬桶上時間過久就會影響血液循環,建議避免刺激性及辛辣食物,多吃蔬果、攝取足夠水分,養成定時排便習慣,避免久站久坐久蹲,排便後最好以溫水清洗或坐浴,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Read More

提升治療效率 奇美醫推出飯店式化療專床預約

羅姓婦人(左2)說,飯店式預約化療專床及醫護人員細心照護,助她安心完成近1年抗癌療程。(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5歲羅姓婦人被診斷出乳癌3期,轉移到腋下淋巴,歷經前導性化療前後14次,再加上手術切除腫瘤及33次放射線治療,化療期間均採用飯店式化療專床預約服務,住院排程未受到影響延遲,也不必擔心無床位,幫她完成近1年的療程。 奇美醫院副院長田宇峯表示,過去化療病床因為需求量大,每日化療病床均不敷使用,經統計2020年院內每日等床人數逾百人,病人治療不如預期,家屬也因陪伴住院時日期不確定,屢遭職場刁難,甚至不得不辭職照顧病人;也有病人因床位堅持(健保床、單人床)的不同考量,等待床位近1個月而中斷治療。奇美醫院統計2017年至2020年癌症病人治療中斷的比例約為3.15%,其中不乏因床位問題而中斷治療。 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說,為讓病人順利完成化療,2020年開始借鏡飯店的預約住宿方式,建置「飯店式化療專床預約」,讓穩定治療的病人由醫師或專科護理師依據病人治療計畫提前預約,能確定住院日期和床號,無需每天焦急等待醫院通知,家屬也能在旁陪伴病人,共同度過治療期,增加治療預後成功率。據奇美醫院統計,2020年改善前,多達150人待床,建置「化療專床預約」後,2023年12月待床人數已下降至20人。此外,化療專用床的配藥速度快,比一般配藥約需250分鐘減少114分鐘的等待時間,也提升治療效率。 馮盈勳說,目前「化療專床預約」僅有23床,位於化療專床所在病房專區,尚未開放個人網路預約,可以門診預約,也可以治療後當場預約,均由專人協助預約,每年約可服務2300多人次。

Read More

民眾就醫 最怕無止盡等待

楊書成博士認為,大型醫療院所可透過民眾就診數據,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近日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驚傳開錯刀、偽造病歷事件,讓民眾不禁關心起自身醫療權益。國立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委託和捷關鍵資訊(iNiN)進行調查,彙整網友到醫療院所就診最擔心或最害怕的事,其中開錯刀或給錯藥竟然只排到第7名,主要還是這類烏龍事件發生的機率太低,也凸顯這次民生醫院到底有多離譜。 這項調查的前10名由高至低依次為無止盡的等待、護理師很兇、醫生沒有耐心、搞不清楚掛哪一科、找不到停車位、醫生看到一半去吃飯或開會、開錯刀或給錯藥、被莫名人士推銷、APP資訊混亂、怕被判死刑。 台灣社會網絡學會理事長楊書成博士認為,許多知名或大型醫療院所,長時間候診的現象仍非常普遍,縱使有APP的協助,但實際就診時間還是有落差,反映台灣醫療產業還是極度偏向賣方市場;觀察國際知名醫療機構,已紛紛導入各式數據分析模型,能更精準依據複診病患的紀錄推估就診時間,將APP的預估時間和民眾實際等待時間的落差縮到最小,除了可降低等待時間,亦可透過民眾就診數據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國立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主任丁一賢認為,不只是醫療產業,許多服務業都面臨人力短缺的情形,而在醫療產業中,人力缺口的確會讓現有人員工作負擔加重,造成口氣不好、沒有耐心的情形發生;這次的民生醫院事件,除了沒有落實SOP,亦和護理師人力缺乏有極大關係。 他說,這次事件的主刀醫師,近年獲獎無數,令人不免擔憂醫療院所評鑑制度是否流於形式?至於開錯刀只排在第7名;丁一賢認為,主要還是這類型事件發生的機率太低,也很少聽說,民眾就醫時並不會特別擔憂,但民生醫院這次的事件恐怕會重重打擊民眾就醫的信心,後續影響還有待觀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