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廣角鏡>《尋找湯德章》觀影有感(上)

鄭邦鎮 參加《 尋找湯德章 》紀錄片電影試映會後,感觸良多。在正題之外,卻先回憶起一些往事。 一九七二年夏,我從彰化員林移居台南。我漸漸用腳踏車隨緣了解台南市區街道的配置原理。記得當時常會經過「民生綠園」,老一輩的人總是稱為「石像」。等我二00七年,到任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返回台南時,發現「民生綠園」圓環周邊石墩上,已鑲上「湯德章紀念公園」的命名,是張燦鍙市長時代取名。而後來的許添財市長任內,則把「民生綠園」範圍擴大,劃入了附近更多的名勝古蹟和歷史建築,而成為一個廣大的「台南州廳文化園區」。 那年的聖誕夜,我應台南市政府之邀,進入湯德章紀念公園圓環內,參加「聖誕點燈」年度盛會。由於行人要從圓環周邊的車陣中進入湯德章公園裡面,既困難又危險,我就在熱鬧的音樂和車陣聲中,傾身低聲請教坐在我前面的許添財市長「如果就在台文館的正門口廣場上舉辦,是不是更安全便利且莊嚴華麗呢?」許市長的回應令我意外而錯愕。他說「咦,你們是高尚的文學,高高在上的中央機構啊,我們攀得上嗎?」原來往年市府的提議,未被台文館接受。於是我當場致歉,並提議明年移來文學館正門舉行,文學館主動爭取合辦或協辦。許市長立即開心地請司儀把麥克風交給我,當場贏得熱烈的歡呼和掌聲。 台文館在2009年將台文館和湯德章紀念公園設計成一個OMAGA狀的園區,讓民眾可以方便進入公園內。(台文館提供) 於是翌年二00八年的聖誕節,就在非常基督教氣氛的歐洲歷史建築台文館大門外,也就是面對著湯德章公園,舉行了典麗的聖誕點燈。記得司儀唱名貴賓一一登台,由我殿後。我手持麥克風,昂首從容高唱著英國聖詩作者韋德 (一七一一—一七八六)的<O,Come All Ye Faifhful!>(齊來崇拜我救主)步步登梯上場的。因為上台過程距離短,只能直接唱後段:「Come and behold Him , joyful and triumphant…O Come Let us adore Him Christ the Lord!」頓時全場教會人士、觀眾貴賓,尤其是外國媒體,莫不由意外、肅靜轉而驚喜而歡欣鼓舞。此後連年都在台文館大門前舉行,而台文館總是因此獲得莊嚴的介紹和媒體行銷,而成為受益最多的一方。 2009年聖誕樹移到台文館前,當時市長許添財(中)和館長鄭邦鎮(右9)共同點燈。(鄭邦鎮提供) 接著,台文館從籌設創館就參與基礎建設的最初團隊陳偉隆、胡順銘,更經深入研究,而在館內提案,建議根本改變湯德章公園圓環的交通設計構想,將圓環上的七條通中,在台文館門口圓環路段切斷,也就是將中正路和南門路的連接,改成繞經圓環對面,形成一個「歐美佳」Omega 形狀。那樣一來,一方面台文館正門廣場可以形成一個徒步區,讓行人自由安全地直通湯德章公園內部全境;二方面其他五條路都可以在圓環上左右轉,圓環不再是圓環,而是一個馬背式大彎曲的雙向道路。 這個創意,涉及市區道路和交通管理,當然只能提供市政府研究參考,而不是台文館可以動手的。於是我們不但把模擬細部規劃,連同設計圖和文字說明,提供市府研究,並且同步刊登在二00九年十一月發行的《台灣文學館通訊 》二十五期的封面和專題內文「前場、後場、蜘蛛網」,說明了「湯德章紀念公園」、市區蛋黃區、「國立台灣文學館」和「台南州廳文化園區」可以形塑成歷史文化共構的願景。 整個園區概念刊登在2009年11月號的館訊。(台文館提供) 後來,二0一三年二二八紀念日,我已在教育局長任上。我藉著在永華市政中心的二二八紀念碑廣場舉辦二二八紀念悼亡慰靈追思活動,而全市三百校長都出席的巧緣下,臨時號召校長們會後行程吉便者,可自由移駕到湯德章紀念公園內,向二二八的犧牲者湯德章律師的雕像獻花追悼;那年大約有一百二十位校長主動參與。 至於二0一四年二二八之前,發生了台大教授蔡丁貴,提前在二二二那天,糾眾拉倒湯德章紀念公園內的孫文銅像,以致引發國民黨籍議員集體抗議,甚至糾眾紮營進駐湯德章公園多日,而引來更多民眾前往探望立在圓環邊上的湯德章半身雕像,則是始料未及的意外發展。 (作者為前台文館館長,現任台灣文學國家園區協進會理事長、王明哲音樂國際協會理事長)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星穹圖

台南女中二年十二班  ◎蔡汎鍒 班級如一張星穹圖,七乘以六的座位格成了四十二點坐標,坐標間點點星辰撒落,或隱或現,或聚或散,交輝相映,映成了班級星空獨一無二的圖像,在這浩瀚星河中,群星缺一不可。 在靠窗的一隅,是最接近太陽的一粒星子。她是生長在金燦陽光下的女子,雙目炯然有神,鼻梁高挺,眉眼清秀,緋唇皓齒綻放在球場上的笑靨格外自信耀眼。每一記殺球、傳球便惹得全場觀眾驚聲連連,每一躍步擊球便似將她瀟灑無畏的姿態烙在球場的剪影裡,彷彿與生俱來,她便屬於這裡。她是為班級打下多面旌旗的將軍,卻也因參與校隊而與班級疏於聯繫,對於她的印象始終停留在體育賽事中堪比陽光閃耀的那抹笑容裡。 太陽旁是一團熾熱燃燒的火球,如她的熱情般,在初識的頃刻間便能感受到她綻放的溫暖。她擅長光舞,平日有閒便甩著光舞棍把玩著,曼妙舞姿加上熠熠螢火,在黑暗中活似團團簇火忽明忽滅,又似束束流星疾馳劃過,劃破混沌初開的寧靜。或許是學習光舞的緣故,她身姿柔軟,四肢纖瘦,跑起步來宛若御風而行。每每與她組隊打羽毛球,無論球飛往我身後看不見的遠方,無論球飛得多麼遙遠,她皆能閃現抵達球將落處,精準揮拍,穩定回擊。每每我散發不知是否該由我擊球的訊號時,她的那句「讓我來!」總是令我心安。 太陽另一端便稍顯黯淡,是別番風韻若隱若顯的星光。她身形豐潤,顰笑靦腆,總是輕聲細語,聲音輕得有些自卑,又因聲線細柔,如針如縷,使得整個人的氣場陰柔不少。然而,每當談及她的珍寶—古箏,她便如換了另一副靈魂般,侃侃而談,舉凡古箏的歷史前景、學習古箏的心路歷程,皆傾心相談。每每看見她身披漢服撫琴於舞台上,她那自信從容的神態,總令我看見唐朝所謂風華絕代之綽約。若她是星辰,縱使今日看似黯淡,置乎兩千春秋之前,定是那夜空中最璀璨明媚的一盞星辰。 班級如一張星穹圖,星子或如陽光耀眼、或如流火飛馳、或如螢火忽明忽暗,一如閃耀在數千年前的星漢盛世。而我願做那穿梭群星間的螢火,藉著群星或明或暗的星芒,帶我去尋蒼穹之上,或澎湃洶湧,或輕悠和暢的另一番風雲。

Read MoreRead More

高雄漢來海港巨蛋店 11人餐後腹瀉

高雄市衛生局獲報有民眾26日至漢來海港餐廳巨蛋店用餐後出現腹瀉症狀,隨即派員前往稽查,疑有生熟食混用污染之虞,已採檢可疑食材、廚工檢體等。(高雄市衛生局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高雄市衛生局27日接獲醫院通報,3人26日在左營漢來海港巨蛋店用餐後腹瀉,派員稽查,疑有生熟食混用汙染之虞,已採檢可疑食材、廚工檢體。目前有11人腹瀉不適均已出院。 衛生局表示,接獲醫院通報後立即派員現場稽查,經查疑有生熟食混用汙染之虞,已同步針對可疑的食材,包括蘋果蘿蔔汁、生蠔、生菜、生魚片、提拉米蘇、冰淇淋、生菜沙拉、主廚沙拉、冰塊等,以及環境進行採檢檢體共20件。另外,針對廚工及就醫民眾採檢人體檢體56件檢驗中。 經衛生局調查,截至目前於2時段用餐後,出現不適症狀就醫累計有11人,都有腹瀉,就醫後均已出院。 不少民眾提早慶祝母親節,有民眾接獲左營漢來海港巨蛋店訊息指,因海港巨蛋店因內部檢查發現食安疑慮,採自主停業一日,預約時段暫停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衛生局指出,為落實風險管理及損害控管預防性措施,業者27、28日停業,期間徹底清消;衛生局並同步進行複查,如未改善完成,可依《食安法》處6萬~2億元罰鍰。 衛生局說明,如消費者因訂位被取消或主張食物中毒者,請保存就醫單據(例如診斷證明書),針對醫療費用、減少工作收入、精神慰撫金等損害賠償,雙方若無處理共識,可市府消費者服務中心申訴。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意料之外

新竹市三民國中八年十九班 ◎林忻葦 我們全家人的感情很好,常常出去玩,玩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小插曲,雖然沒發生什麼很嚴重的意外,但去宜蘭玩的那一次,倒是令我印象深刻。 我隱約記得那次是我國小的時候發生的,那天在宜蘭,我們全家人吃完晚餐後,原本要進行下一個活動,但是,車子卻突然有狀況了,爸爸感覺車子一直發不動,但他檢查了一下,發現問題不是出在車子上,而是鑰匙壞了,其實早就換電池,所以爸爸立刻察覺到是晶片壞掉了,那時的心情真的跌到谷底。 沒辦法,全家人只能先搭計程車到民宿暫住一晚,而爸爸最辛苦了,他第二天早上五、六點就趕快坐火車回新竹,為的就是回家拿另一個鑰匙,真的很心疼爸爸。 到了中午爸爸回來,他拿到另一個鑰匙來到民宿,我心中的大石也放下來,因為看到爸爸,內心就有安全感,看到爸爸手上的鑰匙更是開心,那表示車子又可以開動,可以往下一個目的地去玩。 家人經過一番討論後,決定這天去太平山鳩之澤洗溫泉,記得那熱呼呼的溫泉一泡下去,全身都暢快起來,溫泉的力量真大,讓我的壓力頓時煙消雲散,真的好舒服 。 第三天的騎腳踏車,也增進了我們全家人的感情,我喜歡吃蛋,清水地熱煮溫泉蛋不但讓我感受溫泉的特別,還讓我感受到溫泉蛋的美味,只能說很放鬆吧。 旅遊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幸好那次只是鑰匙壞掉,這是意料之外的一次,也讓我體會到平安就是福。

Read MoreRead More

〈彩繪人生〉議員陳碧玉學畫紓壓 辦展分享

議員陳碧玉經過近7年努力學習,選出得意之作開畫展。(陳碧玉提供) 你對民代的「人設」是否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議員陳碧玉跳脫一般人對民代傳統觀念,反而著力為地方爭取建設、為民眾服務,而紓解壓力的最佳方式,竟是拿起畫筆,透過五彩繽紛的顏色,為自己揮灑出絢麗的一片天空,經過多年學習,更舉辦「花飛水漾」油畫個展,躋身為藝術家,踏上一條璀璨的藝術之路。 陳碧玉會和繪畫結緣,主要是夫婿林慶鎮擔任議員時,她協助分擔跑攤行程,其中藝文、教育等相關活動,幾乎都由她參與,不認為這是一項「工作」,反而樂在其中,尤其是畫展開幕式,她總是踴躍參與,提前到場得以靜靜觀賞,並由畫家為其導覽,也因此引領她踏入藝術世界。 陳碧玉因常參與畫展,除與各類型藝術工作者結為好友外,更對他們展出的栩栩如生作品嘆為觀止,在各界鼓勵下,偶然機緣,和藝術老師龔建銘學習約一年半的素描,再跟隨在繪畫界頗有名氣的許龍和老師學習油畫,直到認同自己能夠獨當一面,盡情揮灑自如,在藝術學習之路,竟過了近7年。 陳碧玉指出,繪畫可以讓人心靈沉澱,心如明鏡,這股安定力量,讓她在處理及解決選民託付的服務案件時,能更有能量投入並化解其他衍生的問題;她說,自己是個完美主義者,擔任民代,深感壓力,唯有執筆畫畫、浸淫其中時,能讓她從中找到心靈的平靜及釋壓,她喜歡運用繽紛的色彩,為畫布增添明亮、斑斕,也讓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注入活力。 陳碧玉在南科的新港社地方文化館推出個展,展出35幅畫作,主題內容除花、水外、還有森林意境及動物畫,精彩畫作,深獲各界好評,許多空間紛紛邀約她移展展出;陳碧玉說,她希望藉由展覽,鼓勵更多人,投入自己所好,只要挪出時間,認真學習,所有人都可以比她更厲害,也為自己找到另一片天空。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稻草人

台中市梧南國小四年甲班   ◎顏慕涵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分享

嘉義縣香林國小四年甲班 ◎陳筠湉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分享的例子,例如:每一次兒童節拿到禮物包後大家會一起互換裡面的小禮物,或是生日的時候壽星會準備糖果和餅乾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對我來說分享是一件愉快的事,因此我想分享我最喜歡的東西─笑話,給我最親愛的好朋友,因為笑話可以讓我們心情愉悅,而且每當我在聽笑話的時候總是笑到肚子痛,除此之外,有的笑話還可以讓我們猜猜看爆笑的結局,真是有趣! 一人分享、兩人快樂,難道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嗎?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跳躍的陽光

■許献平 從一位登山客口中,你獲悉:林中這座小祠的歷史沿革,必須請教一群退休教師,他們在登山健行結束後,都會聚集祠旁涼亭泡茶聊天。這位登山客還告訴你,距此不遠處另有座「楊元帥」小祠。 這天清晨,你讓鬧鐘在清晨五點鐘叫醒你,你從海口的家開五十餘公里的車,趕在退休教師解散前來到龍崎山區桃花木林中這間喚做「三元帥廟」的小祠。火正旺,茶正熱,話正濃。 同樣教師退休的你,以同行親切情懷起勁地自我介紹後開始提問:小祠何時創建?為何創建?三元帥是何方神聖?一問三不知,再問也枉然。你知趣收拾紙筆,「買賣不成人情在」,你從背包取出剛出爐還熱騰騰的有應公廟著作,彎腰陪笑點頭:打擾,打擾!二十多隻手,或取盃品茗,或插在褲袋,或藏在桌下,沒有一隻手伸向書籍。你捧書遞出的雙手僵在空中微微顫抖,時間一秒一秒流逝,約莫過了半世紀,你尷尬地將書放在茶桌上,道聲「請指教」,便落荒而逃。 落荒而逃,你落寞驅車,山中小徑一塊歪歪斜斜指向邊坡墨書「楊元帥」的指標吸引你的目光。你泊車,揹起背包,奔下斜坡,一間磚牆黑瓦小祠映入眼簾,祠旁空地,一位皮膚黝黑,粗眉大眼,汗流浹背的山夫,正以長枝仔搭建涼亭。 你站立小祠前合十禱拜,瞧見你的到來,山夫放下手中的長枝仔和藤索過來招呼。你說明來意,山夫表示曾看過報導,說有位退休老師地毯式搜索南瀛有應公廟,撰寫歷祠沿革,還自掏腰包出版。說著說著,突然眼露異彩道:「難不成你就是報導中的那位退休老師?」你微笑,從背包取出有應公廟著作送給他。「你真的就是那位老師?」山夫驚呼,接過書的粗糙、結繭的雙手微微顫抖。 山夫鉅細靡遺回答你的田調提問,還主動告訴他與楊元帥結緣並發願整理小祠環境的靈異經歷。訪談結束,山夫捧著書,露出與有榮焉的燦笑,讓你為他拍照留念。 你繼續田調的行程,驅車蓊鬱青翠的桃花心木林道上,登山健行客的跫音已杳然,盛夏十點鐘的陽光篩過桃花心木的葉隙,灑落在擋風玻璃上,如海浪一波一波湧滾著。你驚豔,原來陽光真的會跳躍,還是金色的。

Read MoreRead More

〈彩繪人生〉蕭文寫水交社 記錄軍人英勇事蹟

蕭文書寫《記述府城:水交社》記載眷村人物故事,在故居前和新書合影。(記者林雪娟攝) 曾是眷村的水交社,如今成為民眾休憩的最佳場所,許多當年發生在這裡的故事,卻也逐漸被遺忘。眷村文學作家蕭文完成《記述府城:水交社》,記載水交社眷村人物故事,搭配舊照片,述說眷村生活情景,除是珍貴文史田野紀錄,更是眷村文學代表。 蕭文成長於水交社,在此生活近40年,取得碩博士學位後至大專院校任教,對水交社有濃厚的記憶和情感,陸續出版多本以水交社為主題的著作,包含散文集形式的《府城竹籬笆歲月》,記述眷村生活經驗;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出版的《水交社記憶》,以田野調查與研究角度,探討水交社歷史;這本《記述府城:水交社》則是對水交社往昔地景與生活情景、空戰典故等有更多的書寫,並被文化局收錄在台南作家作品集第13輯中。 推薦本書的成大台文系副教授廖淑芳認為,書裡的「眷村學」和「人物:烽火歲月中的英勇軍人」兩章,是有別於以往著作的最大特色。尤其在人物篇章,記錄著過往軍人如趙雲芳、苑金函、葉富根、姚允中、李興亞、張維禎、袁禮顯等人的英勇事蹟及生活點滴。 如其中描述李興亞醫師由軍醫院退休後,與友人集資創設逢甲醫院,最終因財務問題,由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先生出力協助,轉型為今日家喻戶曉的「奇美醫院」,至今可能許多台南人已不知道這段緣由;書中也提及,早期在沙場立下輝煌功績的空軍英雄人物,來到台灣後卻走上悲劇之路,如曾經戰功彪炳、最後卻選擇自盡的袁禮顯中將。隨時代起伏跌宕的人生歷程,讀來特別令人省思。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文化中心寫生趣

台南市德南附幼月亮班  ◎林于庭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