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珍惜.擁有 想起小時候

文.圖/林少雯  我是個在鄉下長大的孩子。在台北出生後,一歲就隨父母親搬到後山花蓮,住在偏鄉的瑞穗鄉紅葉村。剛從上校軍職退下的父親,每天騎著腳踏車,去瑞穗鄉公所上班,他是鄉長的秘書。母親則受託管理紅葉溫泉。 剛學會走路的我,喜歡到處探索。常在小溪邊玩水,在野地草叢中與動物交朋友。每抬頭,見到的就是山,就是河,就是樹木花草。後來我們搬到瑞穗村住進鄉長宿舍。宿舍就在鄉公所後方。我在那棟日式房舍裡一直住到小學畢業,到花蓮市讀中學。 美好的童年,都在鄉下度過。無憂無慮的跟著村子裡的孩子光著腳到處玩。爬樹我最拿手,常爬到樹上坐著,看父親在鄉公所裡辦公。也常騎著小腳踏車,衝進鄉公所避難,因為後面不是有兇巴巴又滿臉通紅地的紅番鴨正在追我,就是被鵝追得滿村子跑。 假日,我會跟同學拿著小柴刀進山裡去撿木柴。砍下灌木叢的枯枝敗葉,或撿拾樹木落下的枝條。累了就爬到樹上休息。花生收成的季節,我就到田裡撿花生。有一次揹著弟弟去,跟在拔花生的人後頭,他拔起一棵花生,將土甩一甩,果實用力一扭,花生落入竹框裡,花生梗便被扔在地上,一群小孩隨後就去撿花生梗裡剩下的花生。揹著弟弟行動不便,我把弟弟放在田邊,叫他不要亂跑,就跟著小朋友去撿花生,回家時把弟弟給忘了。幸好不久被人發現將弟弟送回家來。我當然挨了一頓打。 去砍柴、撿花生,在我們這公務員家庭不是必要,那只是我童年好玩的遊戲之一。當了十幾年大自然裡的野孩子,最多的朋友就是山山水水和花草樹木,以及躲在綠樹或青草裡的小鳥小動物們。舉家遷到花蓮市後,中央山脈、太平洋、藍天、白雲和滿城開得紅豔豔、開得如火如荼的鳳凰花,成了我的至交。 就這樣,在自然中孕育出來的靈魂,在初中二年級時,就拿起筆開始寫作至今。

Read MoreRead More

染幽門螺旋桿菌 增2癌風險

醫師王彥中說,一等親屬有胃癌家族病史的人,50歲以上的民眾應優先篩檢是否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 (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症狀和胃食道逆流相似,看似不可怕;若感染未治療,未來發生胃癌及胃淋巴癌的風險會大幅提升,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應可避免病變的產生。 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彥中指出,1名年約60歲的男性上門診主訴,最近常覺得胃悶悶的、有灼熱感,常有腹脹、打嗝,有時飯後會有惡心感,食量也比平常少,易有飽足感;經接受胃鏡的切片檢查,確定有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依醫師指示改變飲食習慣與接受藥物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檢查也呈現陰性。 他表示,現代人承受壓力大,許多人都有腸胃道功能方面問題,有上腹痛與腹脹等表現,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胃炎或潰瘍,但不能排除有隱藏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有超過8成的感染者沒症狀;有些人因感染導致胃粘膜發炎,約2成患者進展成慢性胃發炎、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出現腹痛、腹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惡心、嘔吐、體重減輕、打嗝、黑色糞便等症狀。一旦感染未治療,未來發生胃癌及胃淋巴癌的風險會大幅提升。 他說,要根除胃幽門螺旋桿菌,目前第一線治療建議使用10~14天之鉍劑4合1;少數病人服用藥物後,會有頭暈、腹瀉、口中金屬味覺、過敏等副作用,停藥後不適現象也都會隨即消失。倘第1線治療失敗,使用其他種類之抗生素進行第2線治療。 他說,要預防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要維持良好的衛生飲食習慣,飯前和如廁後都要以肥皂洗手,採行公筷母匙分食,儘量避免路邊不潔飲食等,就可避免吃下受幽門螺旋桿菌汙染的食物或飲水。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化為鳥的夢

■紀小樣 「爸爸!你能不告訴我──這世界上有誰可以,把踩空的樓梯旋轉成星光?」 「孩子!我想:除了鳥,沒有人的腳步可以輕得像羽毛。」 「爸爸!是不是凡學不會飛翔的,或者懶於飛翔的孩子──就會被丟棄在地球上?」 「孩子!你看:長頸鹿一直抬頭看、一直抬頭看──也看不到火星啊!而踱過來又跺過去的非洲象──搧動千萬次耳朵也沒有脫離地球一公分!我們不會飛,但我們可以躺在草原上看天空;你看,天空有雲、有星星,他們有翅膀嗎?」 「可是……它們在天上啊!我也想要有──自己的翅膀。」 「你看──爸爸有翅膀嗎?媽媽有翅膀嗎?阿嬤有翅膀嗎?妹妹有翅膀嗎?」 「沒有!……可是……我就是想要有!」 「我們都沒有翅膀;你有翅膀──會來找我們嗎?」 「我要先有翅膀,才會飛回來啊!」 「你現在,不就在這裡了嗎?」 「那,那是不同的!」 「你說得對!那你就開始──長出自己的翅膀吧!」 「那,要怎麼長?」 「爸爸也不知道啊?我只知道以前我高興的時候就唱歌;歌聲一脫離地心引力,就會抬高我們島嶼的海拔。」 「你這樣說,我聽不懂!」 「很多事物,容許你慢慢才懂!我可以再說一個你不懂的──譬如:傷心的時候──我也唱歌……」 「我不懂的;我都不想聽。」 「好吧!那就等你想聽的時候,你來提醒我,我再跟你說。」 「那你現在能不能告訴我──渡渡鳥跟木木梟有什麼不同?」 「爸爸不知道!」 「那我告訴你,我有研究:『渡渡鳥』是一種不會飛的、笨笨呆呆的鳥,地球上已經沒有了,只留下一句英語:『as dead as a Dodo』,上一個禮拜天,我還看見牠出現在《愛麗絲夢遊仙境》中;而『木木梟』是我最愛的『神奇寶貝』啦!牠比我的膝蓋高一點點,大概跟我的拖鞋和皮鞋加起來一樣重,牠可以進化成『投羽梟』再進化『狙射樹梟』哦!」 「你說的,我也不太懂;我不知道『渡渡鳥』與『木木梟』有沒有共同的祖先?不過,沒關係!你可以繼續說。」 「我說完了啊!」 「呃!」 「爸爸!那現在換你說──我不懂的。」 「你不是說:『你不懂的;你都不想聽』?」 「沒關係啦!你說說看嘛。」 「爸爸……想想看哦!呃,對了──傷心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唱歌……。嗯!我再想想看哦!如果,如果不想唱歌,我們也可以『每傷心一次就蒐集一顆汽球』,這是爸爸跟你差不多年紀的時候,一個魔術師跟我說的,在他真正消失之前──送給了爸爸一顆最大的汽球,我看見魔術師把手伸出窗外──伸得很長、很長、很長──比你知道的《海賊王》裡面的『魯夫』還長──魔術師把手伸到夜空,親手為我把那顆輕飄飄的……月亮──綁牢!」 「哇!我知道了!你說的那個『魔術師』是不是……,是不是──就是我沒有見過面的,爺爺?我聽阿嬤說過,爺爺以前是一個偉大的魔術師哦!」 「是啊!你真聰明……我告訴你哦!不管你現在懂不懂,但你可以先記住。我只告訴你,我們可以一起保守這個秘密呃!你注意聽──其實已經長翅膀,飛到天上去的爺爺,昨天又到我夢中盤旋,他告訴爸爸說說──他的孫子──已經可以學飛了。」 「哈哈!哈哈……那我要……我要去……我要……」 孩子高興地滔滔言說,但之後我已經聽不清楚了!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眼中的自己

台南市復興國中二年十三班 ◎黃鈺霏 人是一種奇特的生物,沒有人是一模一樣的。有些人開朗樂觀,就像春天百花齊放的花兒;有些人暴躁易怒,就像滾滾冒煙的火山;有些人隨心所欲,就像天空中的小白雲。而「我」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從我出生到現在已經十三歲了,這段時間內發生的種種,也讓我慢慢地了解自己,而讓我真正改變自己的個性、專長和特質,正是小六升國一的階段。升上國一以前的我就像一株小草,風往哪裡吹我就往哪裡倒,毫無想法與主見,只是盲目的跟從。 改變就在那年暑假,因為爸爸媽媽都上班,所以這兩個月我必須要有自己的想法,我開始學著靠自己生活。早上我會騎著腳踏車去買早餐,每次到早餐店老闆娘都會熱情的大喊:「早安啊!今天自己來嗎?最近過得怎麼樣啊?」一連串溫暖的問候,讓我變得愈來愈開朗,話也漸漸變多,開始會主動跟人搭話,再也不是那隻只會複誦的鸚鵡。 經過那個暑假,我深刻的了解自己並改變,我是誰?「我」是一個愛笑的小孩,這個笑容好似一塊招牌;「我」有一張直率的嘴巴,這張嘴巴好似一面鏡子;「我」有一雙小巧的手,這雙手好似一支畫筆;「我」有一顆充滿熱忱的心,這顆心好似一個嬰兒,對世界充滿好奇,東問問西問問! 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認識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才能得到最貼切自己的生活,我也希望可以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路、發掘更多的興趣與專長,最重要的是「不要迷失自我,要做一個夢想中的自己。」

Read MoreRead More

急性胸痛冒疹 當心帶狀疱疹

病人左胸水泡般疹子,是帶狀疱疹作祟。(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65歲男性持續胸痛,四處就診經各種精密檢查仍查不出病因;經從病人身上的疹子,確認帶狀疱疹惹禍。醫師建議,年長與免疫力較差者接受疫苗注射,避免疱疹性角膜炎、心血管或腦中風的併發症。 該男性病人抽菸達30年,有3高問題,被診斷有肺阻塞,左胸持續疼痛達2週,在急診胸腔科、心臟科與腸胃科安排胸腔X光、心電圖、抽血檢查、電腦斷層與胃鏡等精密檢查,胸痛仍持續發生。 台中慈濟醫院胸腔科醫師陳立修分析病人的疼痛感,檢視發現病人左胸位置有水泡般的疹子,確診是帶狀疱疹作祟,針對病症給予治療,疼痛終於得到控制。 陳立修指出,急性胸痛病因很多,有可能是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嚴重肺炎等致命疾病;如果合併呼吸喘、冒冷汗與放射痛到背後,應立即就醫。 醫師王瑞興(左)建議高危險族群及早接種疫苗,預防帶狀疱疹。(記者徐義雄攝) 感染科主任王瑞興表示,帶狀疱疹是曾經感染過的水痘病毒潛藏身體神經節,一旦免疫或健康狀態不理想,有可能造成劇烈疼痛,嚴重的話併發器官受損。一旦急性疱疹痛開始,疼痛感幾乎無法被改善。 帶狀疱疹好發族群是50歲以上及免疫力較差的人,發疹子前的2、3天就開始有疼痛或是有刺痛麻、異常感,2、3天後身上出現帶狀或片狀紅疹的水痘現象。發作時有強烈疼痛及皮膚水泡,大約1~3週結束,也有不少人長達半年、1年仍感覺疼痛。 當帶狀疱疹病毒發生在面部,必須注意是否侵犯到眼睛或者影響到視力,脊椎的部分的話可能會有大小便失禁的影響,發生這種情況必須越早治療越好,縮小痛的時間、嚴重度降低影響器官病變機會。 王瑞興說,新一代的帶狀疱疹疫苗已經有10年左右的臨床經驗,研究顯示,疫苗有效率約90~98%,預期可以有10~20年的保護效益,建議高危險族群及早接種疫苗。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樹和鳥的對談

■向明 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從前或未來 也不知什麼是活潑或開放 永遠就痴痴站在一處地方 遠方頂多就在我身高所及的不遠 有夢也總是那幾塊雲 還沒看清是老幾 便已遊走他鄉 論及自由或無拘 有翅的我們 當然可以隨心所欲的四處遊蕩 吃的喝的 衹要眼尖俯拾即是 有處枝枒可供露宿 便是世間動靜共存好典範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縫隙的聯想

台南市勝利國小六年九班 ◎曾詠晴 廣大無邊的天際,因飛機飛過的陣陣雲煙,劃破了時空的縫隙;天與海的交界,因永續的地平線,區分了美麗壯闊的藍。一道黑影、一次誤會,皆形成了縫隙,讓另一端變得遙不可及,失去唯一的話題。 「請注意月台縫隙」火車上的廣播聲響起,跨出一步,成功抵達目的地。看似小而微不足道的月台間隙,卻是秘密殺手,不經意的一絆,留下了終生遺憾。火車及月台間的小空間,是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靠得太近,使火車行駛不方便;離得太遠,易釀成不幸之災,取得適當距離,是月台縫隙最重要的任務。 年長的外婆不懂時代流行,無法融入年輕人的對談,複雜的3C用品更使我們之間形成無形的縫隙。一次次的誤會,讓我與外婆的感情漸漸疏遠,加深了那道年代的縫隙。我思考過無數次補救的方式,但沒有共同話題的兩人,每次見面都處於尷尬的氣氛中,也許關心與問候才是明智之舉吧?在耐心的溝通下,縫隙被我的愛心填滿,互相諒解、禮讓,將兩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縫隙也自己消失了。 炎炎夏日,在樹蔭下與朋友談天說地、下棋切磋,好不涼爽!偶爾透進的一絲曙光,為生活添加了希望,黑暗中的陣陣光亮,展現了活潑的夏日風情,令萬物再次活動了起來。大樹盡情的伸展雙臂,為他人擋住炎熱,陽光卻調皮的竄出,越過樹葉的防守,從縫隙探頭,照射著大地,樹蔭下的人們紛紛躲著光亮,枝葉間的縫隙促進了人們的情感,反映了大樹的辛勞。 縫隙,如同兩國的人民,在互相對抗的同時,暗自為他國英勇犧牲的士兵哀悼;縫隙,表面上分隔了天與地,卻賦予人們天馬行空的想像空間;縫隙,看似危險,其實是人類發明的小巧思。如同地球與宇宙之間的距離,並非只是渺小與偉大,而是給予對方的最佳尊重與肯定!

Read MoreRead More

〈彩繪人生〉找回健康 翁國禎發願製作400件陶藝

7年前移居台南的陶藝大師翁國禎大病不死,必有後福,目前看開人生,一心行善。(記者陳俊文攝) 陶藝界有大、小兩翁,其中「大翁」是翁國禎,「小翁」是其么弟翁國珍,兩人名字發音相同,所以以大小做區分。大翁20年前在鶯歌工作室從4樓摔下來,腦部受到重創,在台南紅娘「素素家族」負責人黃富傳介紹下,在水仙宮旁的中醫院汾陽堂接受治療,慢慢痊癒。3年前喉嚨長瘤壓到聲帶,也在台南接受治療度過難關,一向很支持他的友人黃富傳都說他是一尾「九命怪貓」。大師從此拜神禮佛,一心行善,特別感謝台南「神明們」一路的眷顧與呵護,尤其是興濟宮的「醫神」保生大帝。 翁國禎1952年出生於鶯歌,在陶藝之都長大,他的陶瓷作品受到國內外重視,曾任職於故宮博物院科技室,還曾多次應邀參加台灣區陶藝大展和國際陶瓷博覽會擔任現場手拉坯示範老師,享譽國內外。 翁國禎首創的太保壺,靈感來自一次廟會看到霸氣十足的廣澤尊王。(記者陳俊文攝) 他人生最大的坎是20年前在鶯歌那一次的重摔,幾乎讓他半身癱瘓。還好台南友人黃富傳一路的支持與照顧,長期在台南接受治療,奇蹟似的恢復健康。7年前移居台南黃富傳素素家族工作室,黃富傳隔一個地方讓他繼續創造。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年輕時脾氣奇差的他,後來逐漸自我修正,並把人生看破、看開,拜神禮佛,發願行善,多次把作品獻給興濟宮保生大帝,感謝醫神的照顧。 旅居台南這個萬神之都,此一時期的作品也和神明有關,比如手創的太保壺,靈感就來自一次外出看廟會,看見廣澤尊王「蹺腳」造型,觸動了他創作太保壺的想法。 翁國禎詮釋這支「霸氣」十足的茶壺:壺嘴飽滿,象徵福氣滿滿;壺肚圓滿象徵格局夠大;壺蓋官帽造型,象徵前程似錦;握柄高於壺蓋,粗大好拿,呈現廣澤尊王的霸氣;整體造型蘊含步步高升之意,尤其它泡茶時出水速度快於中國壺,僅3秒就能注滿茶杯,加上窯燒時溫度夠高,所以泡茶不會有土味,是一支完全在台南以神明意象創作的茶壺。 翁國禎移居台南期間,特別感謝興濟宮保生大帝在無形中對他的照顧,就在醫生和神明的雙重照顧下,目前已恢復健康,看起來不像受過重傷的人。從去年起,發願製作400件陶藝作品,慶祝府城建城400年;去年中秋節以手工捏製陶缽,致贈興濟信徒,不到1個小時就被索取一空。 (記者陳俊文)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一碗烏龍麵

■易品沁 廚藝之於女人是否為其必要能力恐怕見仁見智,且隨年齡、遭逢、歷練的見解不同而浮動變化。不過女人之為女人,就心性琢磨的道行上而言,沒有比長期以來「廚房」的修煉更為恆久有效。因為外在妝容、細語嬌柔……皆易作「工」於表面。然若辨析一名女子根性「底蘊」,沒有比留神諦聽她在兵荒馬亂時的廚房動靜、行止與眉宇之間是否雍容合度更為切合現實生活的情狀了。 再者,再怎麼孤僻的人,自始至終真正抱持孤老志願的人畢竟鮮見,於是擁有一身能夠輕鬆變化出色香味俱全料理的本領,可謂是一項不僅能夠自足也兼及悅他(眾)的能力。 一名身為年過七旬卻從未有過花邊艷事的成功企業家暨影劇界名人之妻曾於閒談時說及「女人最終無非想要的是幸福而已。」然在其夫數十年如一日不吝三番兩頭公然「曬妻」(恩愛),得意展示妻日日為他下廚手作的美味料理餐桌簡直是個十足「戀妻」家,可見她婚姻之道經營有術為證。她亦是不靠名牌、珠光寶氣妝點,舉手投足間盡是自然流瀉而出的優雅,完美示現了真正的貴氣只會來自於「脫俗」。於是從這樣一名「非典型」貴婦之口如是雲淡風輕般的言談,卻可感受到那是歷盡千帆後於生命根柢練就的火候,更可堪謂「女學」的智慧(也是典範)。 於是「女人不是天生,而是人為塑造的」(西蒙‧波娃)這樣一句鼓吹女性應掙脫他者(尤以父權)所賦予(設限)的性別框架,在這樣一個女性意識已然抬頭,強調性別平權的時代,即使不論兩性生理本自具有先天性差異,總是感覺有所欠缺。 對我來說,真正的精神自由(包括性別意義上的自由)意味著無論在任何關係之中都「不執著」於他人,不如利用此番執著用來實現自我之外又是有能力給予愛,不冀求反饋,於個我精神、意識上真正的能夠自己作主,又心性至深懷柔;或許還對於「因襲」與「常規(見)」帶有一絲些微的不屑一顧,當然也無畏於流言或訕笑者投來的視線。以上不論男或女,我是認為還更有魅力,且遠為深而彌堅。 那麼,有沒有因為廚藝太糟而搞砸了婚姻的例子?有,而且還特別慘烈!那就是新劇運動先驅史上著名的先驅者之一——島村抱月(與其妻市子之間)的事了。據悉,抱月非常棄嫌市子做的飯菜,寧願在外頭隨便一碗烏龍麵將就果腹(儘管烏龍麵也是從高湯到麵都是功夫)。就這樣於戲劇研究所外街角「巧遇」他的學生松井須磨子,恰恰因為這樣一碗不意的烏龍麵而與須磨子從此擦出愛的點點星火。 再後來沒多久,抱月便在外與須磨子同居時染上當時大流行的西班牙流感,繁忙於戲劇公演的須磨子因為「私心」作祟(忌憚其妻市子因此有靠近抱月的機會)延誤將抱月送醫,抱月因而命殞,又兩個月後須磨子於抱月殞命之處縊死。 說到底,深厚的文藝涵養並非是身而為人皆必須的配備,甚而一竅不通都不至於動搖到市子與抱月之間婚姻的根本,恰恰最致命之處是市子極度的歇斯底里(且妒火中燒至失去理智)於是將抱月完全推向了須磨子。如果,我說如果,市子是個已獲致廚藝「三昧」的婦女,每日光是花在料理三餐就快樂地如入無我之境(時間亦於此消融),即使丈夫三番兩頭不在家也能隨他高興去,估計歷史就會改寫。話說怕什麼呢!已婚的外遇男性十之八九都是會回家,這與已婚女性若會走到外遇這一步十之八九皆已在先抱持事跡敗露即出走的決意準備不同,這是根源於先天生理本質上的構造相異。只是「按捺住性子」的這部分真需要些火候、能耐與能夠自得其樂的本事。 我認為即使沒有任何文藝方面的才能也無妨,然內心一定要有所無可動搖的重心(支柱),而非整副心魂不由自主依附於另一名如你我生死有涯,心念生滅迅速且時刻皆變幻的肉身。精煉於廚藝同時,淬鍊、滋養也愉悅自己。無論是身心靈,抑或其他全方位的日以繼夜。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賞析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