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楔子

張成彥 我感受到風暴以一種 沉默的方式,抵達我的掌心 發生的事就讓他發生,寂寞的人 每天都在物質與物質之間 感受新的仇恨:空氣之音 受到雨滴確認;像一隻巨大的鳥 採收水波裡呼吸的生命   我感受到他的來襲 六月紅花翻,朱槿之心 像一些凝聚起來的歌謠 那並非我該去同情的事物 先鋒的水氣進入我的房間 對於飛鳥兼具力與退縮的 路線,我在窗邊有一些看法   水與空中有兩顆齒輪錯合 發出摩擦音—— 我靜,物事與我都有些距離。

Read More

選擇適合吸入劑 避免氣喘反覆發作

醫師吳昱蔚提醒氣喘患者就醫諮詢,選擇適當的支氣管擴張劑之劑型。(台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氣喘的盛行率大約占全人口的10%,衛福部台南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吳昱蔚說,在氣喘未發作時,病人與健康成人無異,一旦急性發作,輕者造成久咳不癒、胸悶,呼吸道緊縮、喘鳴;重者呼吸衰竭需插管急救,有生命危險。已被診斷的病人,如若不經適當的吸入劑保養,長期易反覆發作,影響生活品質、睡眠,最終造成氣道不可逆之增厚、纖維化,導致肺功能下降。 吳昱蔚指出,治療氣喘方面,在保養與控制以長期吸入性類固醇為主,與全身性類固醇相比,其劑量只有千分之1,若長期使用中低劑量的類固醇,幾乎無太大的副作用,除非使用到高劑量類固醇或是口服全身性類固醇,才會出現明顯的副作用,約可分為2種治療策略。 第1種,每天固定使用最符合自己最低劑量之吸入性類固醇,發作時再使用短效支氣管擴張併加吸類固醇,適用於遵醫囑性高的病人,好處是長期皆可有吸入性類固醇保養。 第2種,有症狀或需要時,才使用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合併吸入性類固醇,急性發作時則使用4倍的劑量治療,好處在於吸入性類固醇的劑量較低,但要小心病人自我感覺良好,失去使用時機。

Read More

每5名氣喘患者 1人控制不佳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根據調查,國內每5位氣喘病人就有1位氣喘控制不佳,國健署提醒氣喘病人,平時應定期回診監測氣喘控制狀況,可以提早預測氣喘發作的可能性,以預防其急性發作或惡化,而影響生活品質。 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將每年5月第1週的星期二訂為世界氣喘日,今年在5月7日,主題是「氣喘衛教賦能」,呼籲氣喘病人學習管理自身疾病及了解就醫的時機,才可有效降低發病率及死亡率。 依據110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數據,12歲以上氣喘病人過去1年內曾發作有21.6%,約每5位氣喘病人,就有1位控制不佳,其中21%未依醫師指示定期回門診追蹤、15.1%曾因氣喘發作至急診就醫。 國健署建議利用3要訣掌握氣喘控制。 首先是要減少曝露誘發環境,應定期清潔居家環境,而菸害、氣溫變化、刺激性味道等非過敏原也是常見的誘發因子,建議可以配戴口罩,減少吸入冷空氣、二手菸、氣味強烈的噴霧劑及香水等,以降低氣喘發作風險。 其次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選擇合適的運動種類及場所,大部分的氣喘病人都可以正常運動,建議氣喘病人選擇健走、羽毛球等間歇性休息運動,並避免在乾冷、粉塵飛揚的環境運動為佳。

Read More

〈中華副刊〉在古詩詞中邂逅清明

梁征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傳統節日,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從古至今,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眾多優美的詩詞。在這個清明,讓我們一起在古詩中追尋清明文化,感受清明時節的生活習俗。 提起清明節氣,很多人都會吟誦起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為唐代的大節日之一,這一天,或闔家團聚,或上墳掃墓,或郊遊踏青,活動多樣。杜牧在池州所過的清明節卻不見陽光,只是「天街小雨潤如酥」,細雨紛紛。詩人用白描的手法鮮明生動表達了世人清明時節的思想情感,因而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使這首〈清明〉詩流傳甚廣,成為清明詩的代表作。 其實,古時描繪清明節的詩歌不僅只有這首〈清明〉,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在這個煙雨迷蒙的風光中,寄存過一段情愁;又有多少文人在這個悼念亡人的日子裡,寫下一紙離殤。 有一種緬懷叫清明,人們在這一天祭拜先祖,遙寄哀思。宋代高翥的〈清明日對酒〉「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我們都是人生的過客。故人已逝,記憶永存,忘卻的是傷痛,不忘的是思念。點一盞心燈,燃一束香。願天堂沒有痛苦,願人間充滿歡樂。宋代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寒食節與清明節並舉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由此也讓清明節成為一個寄託哀思的節日。這首詞是清明悼亡詞中的傑作,對亡妻的思念之深,情感真摯,催人淚下。 有一種鄉愁叫清明,人們在這一天出遊踏青,盡享春光。明代高啟的〈清明呈館中諸公〉「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曾幾何時,我們為了夢想,背上行囊,離家遠去,見一見外面壯闊的天地。歷經千帆,才漸漸懂得,無論走多遠,心緒都牽掛著那片承載記憶的土地。唐代韋應物的《清明日憶諸弟》「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此年清明,詩人憔悴臥病。但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卻在這個節日氤氳的氛圍中變得格外清晰。他低聲吟誦著詩句,眼前浮現的是遠在天涯的親人,是家鄉的點點滴滴。倦鳥思巢,落葉歸根。 時代發展到今天,放眼四野,春光明媚,春和景明,我們應當在清明節禮感恩盡孝,增進親情,緬懷先賢先烈的功績,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同時,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盛世清明,走向大自然,感受「清潔和明淨」,不負大好春光。 桃花墜,梨花落,煙雨遲遲,芳草萋萋,又是一年清明。朋友,你有多久沒有回家過清明了?或許對每個在外的遊子而言,清明永遠是記憶中抹不掉的鄉愁。清明時節,是時候,該回家鄉看看了。

Read More

個人偏好 大腦神經活動掌控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陽明交大、台北榮總與美國紐約大學的研究團隊6日公布神經機制對於個人偏好影響的研究成果,大腦中的眼眶額葉皮質、腦島和海馬迴的神經活動,會影響個體的獨特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該成果將為理解人類行為和決策提供重要基礎。 人類的偏好是如何形成?又如何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改變?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探究的重要課題。這項突破性研究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通訊》。 主持研究的陽明交大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吳仕煒表示,了解人類偏好與決策是經濟學、心理學等領域關心的重要課題。透過神經科學的研究,有助於解答偏好如何在大腦形成,又如何受到情境因素影響。 他進一步解釋,偏好反映了每個人對於不同事物的主觀感受,研究偏好,其實就是在研究不同個體的獨特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因此,這項研究也為神經科學、經濟學與心理學3種不同學科的對話奠定基礎。 有別於當下研究人類大腦所使用的功能性磁振造影,只能觀察到釐米等級的大腦活動,這次研究是少見在微米層次解析度上觀察到人類大腦的神經細胞活動,為科學家提供前所未有的神經活動細節。

Read More

〈中華副刊〉複寫 冬藏

蔡慶輝 時序進入歲末,牆上溫度計內的水銀柱,高度陡降,趨向尾部位置,零度以上的空間,早已壓縮成矮個子。數字指向,十度邊角落徘迴不去。 幾天前氣象預報,未來氣候溫度,變成今天的開獎數字,是否我們也該有中頭彩般,預報神準的喜悅?那是氣象台,越來越精準的時空透視,更是人類追索的科技文明,早己日積月累的星空飛行。 而涼感拂面,涼是稍涼了一點,衣著稍有不慎的隻身單薄,便可能又是外邪入侵的絕對理由。若說傳統醫學養生觀照,軀體臟腑經絡,自我巡行脈絡套路可解,只是外邪何來何往?卻也來去無影無蹤,難以捉摸底定。 這人體內的一股邪氣,靜悄悄,來去自如,無色素、無鹹甜,卻讓身體不慎成了傷害記憶體,於是承載一場病痛成型,發燒、頭痛、流鼻涕,輪流上陣,兵戎相見。最後也只能聽從醫生,千古不變箴言,多喝溫開水、多休息、然後回以一針,推送身心順暢的汁液,向肌裡管路前行,另配幾包藥丸子,熱情前來共襄盛舉。 季節應然地,短袖衣櫥入藏,長袖開始佈展,這一季服裝秀,應該都是幾年來的過期摩登藏品,時尚的概念太前衛,自我的保守經濟觀念太落後,在日常行走的台步裡,幾不可能有流行的絲棉線風采相牽連,太多的新衣飾,其實也很難裝扮,有如已故楊牧大詩人筆下,一頭令生命漸次衰老的「孤獨之獸」,這是宇宙不變的定向旅次,點滴從身體的四面八方,無聲無息的崩沮前來。 感悲秋嘆冬,許是大自然無限輪迴之氣象,葉黃飄零無歇息,千古不變一嘆,歲末乍涼,寒意漸漸因襲前來,緊衣厚衫輕問,猶記得某散文大作家,嘗寫過的字句,「有多少遠方,就有多少追尋?」是否迷人遠方的追尋?還是駐足無關美醜之原點,人生叩問,不斷重複複習,每一個不同的年度,相同的時序綿延不輟地經過問題。 北臺灣盛世,眼前依然如故,這漂遊多年的島之北端,異鄉遊子眼前的天空,向零度以上低頭,也是心情圍了一圈圍巾的盆地,淡水河、基隆河流水,依然演繹出海的遊戲,彷彿是不變的童年,嬉戲歡笑的回憶,臨老的歲月,加註美好影像的清晰度。 想像是否人生也該有清涼之演藝?可讓身心靈的歇息休憩,若有一條距離的繩索,隨時倚身捆綁,是否讓生活的陀螺,暫時可以脫離向心力拘束?傾身停止 不斷的俗世纏繞,不斷繞圈旋轉、旋轉。 喘口氣吧!疏解身心如何?何不自我勇敢嚐試輕鬆的嚮往,憶想追尋面向太平洋的永久開闊空曠自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