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發展署辦理2024台北國際食品展臺灣餅館 6月26日展出為期四天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辦理的「臺灣餅館」,26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2館「2024台北國際食品展」中盛大登場,為期四天的展售由商業發展署、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及各縣市糕餅公會共同攜手10家臺灣餅業者一起展出,將臺灣特色糕餅推向國際,展現臺灣餅融合色香味的亮點,帶動更多商機。 本次臺灣餅館展出的包括美麗後山的花蓮豐興餅舖,糕點故鄉的臺中阿聰師糕餅主意、陳允寶泉、法布甜,承傳文化古都的臺南五味赤崁糖,由醫檢師和健康管理師經營的由里糕點,家族同心堅持的同心圓水晶紅豆餅,台灣第一家中日合資的麵包連鎖店聖瑪莉,融合苗栗客庄與法式共好的Bonbons甜點及屹立新北30年的格麥蛋糕等,呈現臺灣餅健康、美味、在地、豐饒的新風味。而匠心獨具的糕點禮盒更是臺灣人喜慶時的首選,保證十種美味、十分幸福、實在滿意。 臺灣擁有明顯的四季、多樣的物種,是本次臺灣糕餅要呈現的重點,業者們以在地農產芋頭、鳳梨、紅豆入餡,將創意與傳統完美結合,展現出臺灣餅的多樣風味;師傅們融和了臺灣傳統糕餅、日本和果子與法式甜點技法,變幻出臺灣餅的多元品項;二代經營者以健康為取向的無麩質糕點,完美平衡了健康與美味;而加注傳統文化和藝術元素的糕餅,更是增添了臺灣餅的文化魅力。 商業發展署表示將持續投入資源,輔導糕餅業者善用我國豐沛的在地食材、特色元素與文化內涵,導入包裝美學設計產品加值,提升經濟價值,打造產品亮點,吸引更多消費者青睞。同時也協助業者發展品牌,提升糕餅產業多元化創價的經營效益,以擴大消費市場及國際接軌。 現場業者們都已摩拳擦掌端上自家得意糕點,想要品嚐各種不同風情、口味臺灣餅的朋友們,記得把握這4天的展期來到「臺灣餅館」體驗臺灣餅的「一口好滋味 美好伴相隨」,每位來到展館、吃到臺灣餅的人,都能享有滿滿的幸福與美好。當然,也請記得隨時關注商業署關心商業大小事(https://www.facebook.com/moeadoc.gov.tw)及臺灣餅友會(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sePastry/)Fb粉絲團訊息,活動好康、好料上線等您拿。 商業發展署也預告,8月將在人流眾多的臺北車站大廳加碼舉辦臺灣餅市集,邀請臺灣餅甄選活動獲獎業者參與,喜歡臺灣餅美好滋味的朋友,歡迎偕同國內外的親朋好友一起來參觀選購。

Read MoreRead More

東方海外為最新一艘24,188TEU環保型貨輪 東方丹麥號命名

“東方丹麥”號的命名儀式於6月25日順利完成。(東方海外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東方海外”)該公司的第十一艘24,188TEU環保型貨輪命名為“東方丹麥(OOCL Denmark)”號,該船是大連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DACKS)為東方海外建造,同系列六艘船舶中的最後一艘。 東方海外邀請董立均的夫人董馮如琳女士為新船命名,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及建峰資本管理合夥人董立均擔任命名儀式的榮譽嘉賓,建峰資本管理合夥人湯覆基為嘉賓。命名儀式在眾多嘉賓、合作夥伴和客戶的見證下圓滿完成。 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董事及執行委員會成員潘仲明在儀式上表示:“東方丹麥號將和其他同系列船舶一樣投入到東方海外的亞歐航線運營,將為客戶帶來更加優質和環保的服務。面對當前覆雜多變的運營環境,東方海外將以卓越高效的硬件設備,完善的網絡覆蓋,結合“以客為尊”、“親力親為”的服務精神,主動應對、迅速反應,與客戶及夥伴一起創造價值,駕馭風浪。”

Read MoreRead More

日本通膨持續升溫日元貶值逼近歷史低點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日本央行數據,日本通膨持續升溫,日元貶值逼近歷史低點。 日本經濟正面臨挑戰,上(五)月份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比去(2023)年同期增長 2.5%,連續第 26 個月超過日本央行設定的 2%通膨指標。 消息指出,日元貶值雖然提升日本企業在海外賺取利潤的價值,同時也推高資源匱乏的日本進口能源、原材料和其他商品的成本。近期物價出現超出預期的上漲,其主要原因是日元貶值導致進口物價上揚。日本央行公佈統計結果顯示,受日元貶值、國際市場銅價上漲等因素影響,日本企業物價持續攀升,截至五月日本企業物價指數呈現連續四個月擴大。 2021 年以來,日本經濟保持著溫和復甦態勢,但經濟運行中仍存在薄弱環節。在今年四月舉行的政策會議上,日本央行發佈經濟預測報告,將 2024 年 GDP 增速從 1.2%調降至 0.8%,CPI 從 2.4%上修至 2.8%,核心 CPI 保持 1.9%不變。日本央行認為,日本經濟增速將超過其潛在增速,產出缺口改善,工資和價格上漲會推動中長期通膨預期向上,潛在的通膨也將逐步加快,從而達到日本央行確定的通膨指標。

Read MoreRead More

港務公司建置商港智慧電網 邁向能源管理新時代

太陽光電系統。(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港務公司」)於今(113)年率先於高雄港旅運中心完成建置智慧微型電網,其中包含能源管理系統、太陽光電系統(12.9kWp)及儲能系統(2MW)。 港務公司指出,因應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淨零碳排成為全球共同的課題,我國政府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為目標,並制定「2050 淨零排放政策」,其中在「能源轉型」之重要領域。 能源管理系統結合了AI技術應用,即時監測用電及發電等大數據蒐集分析,進行合理AI模型訓練及推估以達到負載預測、太陽能發電預測,提供智慧決策、需量調度及能源管理試算分析等功能,再結合太陽光電及儲能系統,不僅可就旅運中心尖峰負載進行削峰填谷、降低營運能源耗用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外,亦可提高供電的可靠度與綠電使用效率,且可作為孤島運轉模式,啟動緊急輔助供電功能,維持正常供電,透過智慧感測元件量測物聯網系統採集旅運中心各環境(照度、濕度、溫度、人流等)資訊,連動旅運中心內其它智慧化相關系統,進而提供辦公人員、遊客及民眾舒適且節能之環境。 港務公司管理七大國際商港與兩國內商港,肩負國家港埠運作與基礎建設的重責大任,不僅全力配合協助推動綠能產業發展,並取得國際認證成為綠色港口,期透過高雄港旅運中心之示範場域,以及後續建置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帶動臺灣各商港區陸續於114~115年完成儲創能設置,進一步朝能源轉型邁進。

Read MoreRead More

ReCAAP:孟加拉海盜事件有增加趨勢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ReCAAP資訊中心示警,新興的亞洲出口大國孟加拉海盜事件有增加趨勢。 報告指出,今年前五個月發生了九起海盜事件,而去(2023)年同期只有一起。該報告建議在孟加拉停泊或停泊的船舶加強警戒,並在進入孟加拉水域時與港口管制和執法機構保持高度聯繫。 據瞭解,最近幾個月,該國海軍和海岸警衛隊都增加了巡邏,而吉大港港務局亦建立視覺跟蹤資訊管理系統,以監測港口錨地和外錨地的小型船隻動態。 另一方面,沙烏地阿拉伯營商紅海門戶碼頭(Red Sea Gateway Terminal)迎接2086 TEU的麥司克達沃輪(Maersk Davao)抵達帕恩加貨櫃碼頭,呈現孟加拉貨櫃作業擴張,孟加拉的出口飆升,但港口運能多年來一直面臨擁堵。

Read MoreRead More

海研會113年傑出海運青年獎得獎名單出爐 9月6日召開會員大會

海研會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由理事長桑國忠主持,會中通過 113 年傑出海運青年獎得獎名單。(海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海運研究協會 召開第 24 屆第 7 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由理事長桑國忠主持,會中通過 113 年傑出海運青年獎得獎名單,也宣布恭喜該會推薦之會員,王瀞珮常務監事、林上閔理事及沛華實業陳致勳副總當選第 70 屆航海節模範航港從業人員。 桑國忠理事長於會中表示,感謝各位理監事在這 3 年期間攜手推動會務,本屆在會務方面做了一些調整與轉型,除了逐步拜訪團體會員公司進行交流,也舉辦傑出海運青年獎選拔表揚優秀海運從業青年,辦理ISO 14064-1溫室氣體內部查證員訓練課程;在對外教育訓練部分,該會通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訓練機構版評核,並申請產業人才投資計畫課程通過,進行產業人才在職訓練,並獲得業界從業人員好評,課程開放報名短短小時即額滿,該會將持續推出符合業界需求之教育訓練課程。 本次會議通過 113 年度傑出海運青年獎得獎名單(共計18位)包括:中國航運股份有限公司陳竑睿工程師;財團法人中國驗船中心陳德鋒驗船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李曼珺助理教授;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劉孟鑫助理副課長、徐慈廷助理副課長;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柯宜君資深經理、陳彥穎資深工程師;台灣航業股份有限公司張皇壹課長;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王云元專案課長、柯仕胤資深高級專員;中華海員總工會鄒郁霖大管輪(長榮海運公司);中華民國船舶機械工程學會陳峻偉客戶經理(LR);沛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賴怡如運務經理;沛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葉慧君運務副理;交通部航港局林昕平專員、陳宜樺專員(南部航務中心)、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賴冠如高級事務員、許高毓工程師(臺中港務分公司)。 海研會第 25 屆第 1 次會員大會訂於今(113)年 9 月 6 日(週五)舉行並進行理監事改選,也邀請會員踴躍出席,一同參與年度盛會。

Read MoreRead More

運價持續飆升萬海等多家班輪公司重新涉足遠洋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綜合外電消息,隨著運價持續飆升,包括萬海航運在內的多家班輪公司正新增或重新涉足遠洋航線。 消息指出,萬海航運推出AA1新航線,連接蛇口、寧波、青島和長堤港,首航船由3013TEU的"萬海361"輪啟動,這條新航線將部署六艘運能為3000至4530TEU型貨櫃船。 海領船務(SeaLead)亦正重啟美西泛太平洋航線,SeaLead宣佈推出連接中國大陸、韓國和美西港口的AWC航線服務,該航線靠港序為:南沙、寧波、上海、青島、釜山、長堤,首航船日前由南沙啟航,第二班船昨(廿六)日開航。SeaLead表示,AWC航線的推出是其對泛太平洋貿易中看到的強勁需求的策略回應。 此外,樂艙集團旗下的博亞國際海運(BAL Container Line)亦在本月初重啟中國大陸-墨西哥快線(CMX)服務,靠港序為:鹽田、青島、拉薩羅·卡德納斯、曼薩尼尤、鹽田,該航線部署最近租用的1809TEU型貨櫃船"Amoureux"輪執行。總部位於英國的班輪公司Ellerman City Liners也計畫重返亞歐航線,將部署兩艘小型貨櫃船連接中國大陸、英國和歐洲,這條新航線將部署兩艘船,從寧波和大鏟灣,經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然後到Tilbury。

Read MoreRead More

台船股東會聲明潛艦案後續艦規劃杜絕軍火商掮客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昨(廿六)日召開113年股東常會並發表會後決議及聲明,關於潛艦案的後續艦規劃,台船將遵照國家政策,以國家最大利益為依歸,並杜絕任何軍火商掮客。(見圖,台船提供)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發表決議稱,眾所矚目的大吊車更新案,該公司將遵照董事會決議,朝向由我們台船公司自建方式規畫執行。關於潛艦案的後續艦規劃將遵照國家政策,以國家最大利益為依歸,並杜絕任何軍火商掮客蠢蠢欲動,欲從中介入巧取豪奪人民納稅錢。另針對郭璽近日直播及昨日股東會言行所涉及種種人身、人格抹黑攻擊字眼,顯然已超出言論自由範疇,台船業經蒐證完畢,近期將委由律師正式提告。 台船指出,113年股東常會所列議程均已通過,通過承認112年度虧損撥補案,感謝股東大眾踴躍出席並提供建言,而郭璽在會議前、會場中發放之陳情書所提營運部分,該公司發言人周志明副總經理當場已即刻回應澄清,並提出正確數據佐證以昭公信。

Read MoreRead More

新冠、流感疫苗 10月同步開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COVID-19疫情升溫,預估上下震盪至9月趨緩後,又將因秋冬氣候再升溫。疾管署26日證實,將採購最新款COVID-19疫苗550萬劑,10月1日和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一起開打。 國內進入Omicron第6波疫情,上週新增817例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比前一週上升31%,另增加40例死亡病例。且近4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JN.1,占比分別為62、47%,為國內主流株;KP.2的占比上升,分別為18、25%,其次依序為KP.3占比8、14%,XDV.1占比8、9%。 由於預估COVID-19疫情在7~8月達高原期後上下震盪,雖至9月趨緩,但又將因秋冬氣候再升溫。曾淑慧證實,因應病毒不斷變異,將挑選對新病毒株有較好保護力的疫苗,今年規劃採購550萬劑新款COVID-19疫苗,並規劃10月起與公費流感疫苗同步分批開打。 至於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曾淑慧表示,目前規劃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由65歲以上、原住民55歲以上者,及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安養或長照機構受照顧者及工作人員、孕婦、6個月內嬰幼兒之父母、托育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高中職以下學生、具潛在疾病者,和禽畜相關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優先開打。 第2階段規劃11月1日起,開放50~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接種流感疫苗,並開放所有6個月以上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 針對整體疫情走向,曾淑慧指出,目前通報定義為中重症;若以過往經驗來看,可以推估約占總染疫人數2%,因此每週染疫人數約4萬人,不過多數都是輕症,症狀就像一般呼吸道感染,並不需要住院。對於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也已採購2萬人份,預計7月4日到貨。

Read MoreRead More

高醫大向大體老師器捐者致敬

高醫大舉辦人體暨器官捐贈感恩大會,學生獻花給大體老師、器官捐贈及病理解剖老師家屬,表達感謝之意。(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大體解剖學實驗是醫學生成長路途上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不僅教授醫學生何謂無私奉獻,更提供學生動手實作以見證教科書知識的機會。高雄醫學大學26日舉辦112學年度人體暨器官捐贈感恩大會,感恩大體老師的捨身奉獻、器官捐贈者及病理解剖者的遺愛人間,及家屬們的大捨大愛,場面溫馨肅穆。 高醫大校長楊俊毓致詞時,感謝大體老師為了醫學教育、為了對抗疾病與死亡對人類所造成的威脅,豁達地喜捨身軀;也感謝家屬忍痛割捨情感以成全老師的宏願,讓大體老師及器官捐贈大德以個人之奉獻,成就對人類社會醫學進步之大愛。 醫學系二年級黃同學致感恩謝詞時,感謝每位大體老師無聲的教誨,帶著他們一步一步變得更好;老師的教誨將伴他們一生,成為他們撐起白袍重量的最大助力。牙醫系二年級范同學感謝大體老師成就意義非凡的課程,用身軀為學生腦中的知識,勾勒出具體的線條;也用這堂相當複雜的課程,導正他們學習人體的心態,也感謝家屬無私與他們分享老師的陪伴。 高醫大師生一同送別大體老師。 (記者王正平攝) 今年19名大體老師生前都有一段自己的人生故事,當他們走到了生命盡頭時,選擇一個「為善不欲人知」的義行,成為基礎醫學研究或病理研究的嚮導,帶領醫學生開拓行醫之路。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