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最新公布的一項大型研究,近1/3成年人身體活動量不夠,對世人健康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其他研究人員的研究顯示,2022年超過31%的成年人身體活動未達建議量,相當於18億人,比2010年增加了5個百分點。
WHO健康促進司長柯雷屈表示:「缺乏身體活動是對全球健康的無聲威脅,顯著地加重了慢性病負擔。」他在網路記者會上表示:「不幸的是,世界並沒有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為保持健康,WHO建議所有成年人每週至少花150分鐘進行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包括步行、騎自行車甚至做家事等,或至少75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例如跑步或參加體育比賽。
柯雷屈說,若運動量未達這種程度,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糖尿病、某些癌症以及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
根據刊登在《刺胳針全球衛生》期刊的研究,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到2030年成年人缺乏活動的程度預計將上升到35%。
WHO健康促進司身體活動處長布爾表示,這項研究「敲響警鐘,提醒我們做得還不夠」。
各國民眾缺乏活動的比率差異甚大,阿拉伯聯合大公國66%成年人身體活動量不夠,馬拉威則不到3%。另外,性別也有差距,全球近34%女性未達門檻,男性則有29%未達標準。
布爾說,活動率整體下降有「多種原因」,包括人們走路的次數減少、在電腦前工作的次數增加,以及休閒時常花更多時間盯著螢幕等。
65歲陳先生(中)罹患巴金森氏症超過10年,嘉義長庚醫院為他進行深層腦部刺激術,5個月後病情明顯改善。(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65歲陳先生罹患巴金森氏症超過10年,隨著症狀的惡化,動作變得越來越遲緩,步態困難需要助行器的協助,每天服藥次數不斷增加。經接受精密的「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DBS),術後第5個月追蹤顯示,病情有了明顯的改善,除能夠使用輔具行走出門,更大幅降低服用藥物的種類和頻率,生活品質也大大提升。
嘉義長庚神經內科醫師謝宗達指出,巴金森氏症是一種與身體動作和走路姿態有關的退化性疾病,主要是由於腦部細胞退化,導致無法分泌足夠的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當多巴胺不足時,人體的動作協調性便會出現問題,表現為動作緩慢、不自主顫抖、四肢僵硬以及步態異常。另外,還可能伴隨著精神上的憂鬱表現,以及記憶減退等症狀。
神經外科醫師鄭群鈺表示,儘管醫學上可以透過藥物補充多巴胺治療巴金森氏症,但無法延緩神經細胞的退化;藥物治療5年以上的病人,更可能會開始出現對藥物反應不佳或藥效波動不穩定的情況。這時,DBS便成為了一種可行的替代治療方法。
鄭群鈺進一步說明,DBS利用在大腦內植入刺激電極取代藥物的化學刺激,達到治療效果。但由於所需要刺激的丘腦下核體積非常小,且位於人腦中最深層的腦幹附近,周遭有著重要的神經血管,手術成功與否取決於能不能精準地把電極植入。精準影像導引手術不同於傳統立體定位框架式的手術,採用無框式術中電腦導航定位,只須在頭上安裝5或6個定位點,病人術中即可進行電腦斷層掃描,並將當下所完成的影像與術前核磁共振模擬的路徑相結合,精確地找到目標,有效提升手術的精準度,縮短手術時間,降低風險和併發症。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指出,7月1日起化粧品管理將不再分類,消費者可透過食藥署建置之「化粧品產品登錄平台系統─民眾查詢」了解各項產品資訊。(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7月1日起我國化粧品管理將不再分類,並全面推動化粧品產品登錄制度,業者必須完成16項資訊登錄後才能販售產品,違者最高可罰款100萬元。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指出,過去化粧品分為一般化粧品及特定用途化粧品,而防曬劑、染髮劑等列為特定用途化粧品,造成消費者不易辨識或誤解化粧品具有特定功效。順應先進國家化粧品管理趨勢,7月1日起化粧品將不分類,特定用途化粧品一詞將不復存在,使化粧品管理單一化。
食藥署表示,未來除了免辦理工廠登記場域所生產的產品,如手工香皂外;所有化粧品業者在產品上市前,要先到「化粧品產品登錄平台系統」完成16項資訊登錄,否則不能製造、輸入、贈送、陳列供試用,相關用途統統不可以,違者可處1萬~100萬元罰款。
王德原表示,推行全面化粧品產品登錄制度讓產品資訊透明化,除讓主管機關掌握相關產品於國內市場流通情形,消費者也可透過食藥署建置的「化粧品產品登錄平台系統─民眾查詢」查詢產品資訊。
另外,食藥署指出,我國目前為國際化粧品法規合作會議(ICCR)之輪值主席,7月9~11日期間ICCR年度閉門會議將在台北舉行,交換各國化妝品趨勢與法規資訊,同時也將舉辦化粧品產業轉型與創新國際研討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因應夏季流感疫情升溫,疾管署26日宣布,即日起再次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用藥措施至7月31日。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依疫情監測資料顯示,近期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且處流行期,近4週社區合約實驗室監測顯示流感病毒以A型H1N1為多。
由於112~113年流感季截至今年6月24日累計1144例重症病例,其中214例死亡,流感重症病例數及流感住院人次仍多,再次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為「有類流感症狀,且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適用期限即日起至7月31日。
曾淑慧表示,目前公費藥劑配置於各縣市衛生局規劃之全國約4000家合約醫療機構,配置藥劑包括克流感、易剋冒、速剋流及瑞樂沙。
由於流感可能與COVID-19共同流行,若民眾有類流感症狀,除可用COVID-19家用快篩輔助檢測,如有危險徵兆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應盡速就醫,並由醫師評估是否符合公費藥劑用藥條件。
本報綜合報導
衛福部7月新制將上路,未滿7歲兒童有6次發展篩檢,視訊看診、在宅急症照護開始執行。另外,隨著COVID-19疫情再起,診所發放免費快篩。
國內COVID-19疫情連5週上升,疾管署預估7月進入疫情高原期。因應疫情,7月起在全台約2000家診所發放300萬劑家用快篩。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明,透這批快篩試劑有效期限為今年9月、12月或明年1月,將陸續配發至全台約2500家合作診所。
因應COVID-19後疫情時代未來醫療新常態發展,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擴大病人適用範圍,新增5種特殊情形,包含慢性病照護計畫收案病人、疾病末期照護、矯正機關收容照護、行動不便照護,以及災害、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照護,有條件開放醫師以通訊方式提供醫療服務。
新制增加醫師可通訊提供醫療項目,包含諮詢、會診、精神科心理治療、開立檢查、檢驗單等。醫事司長劉越萍說明,經醫師評估病人狀況穩定,放寬開立電子處方箋領藥,慢性精神疾病患者或疾病末期照顧對象有條件開放嗎啡類等管制藥品,7月1日起上路,預計247萬人受惠。
健保署擴大居家醫療照護,推出在宅急性照護,施打長效抗生素即可控制病情的肺炎、泌尿道感染、軟組織感染等患者優先試行;若只須使用抗生素、無須進加護病房治療,可在原居住地照顧。在7~9天不等急性照顧期間,搭配通訊診療,輔助醫師每天巡診或與其他專科醫師照會。
另外,國健署7月1日起,未滿7歲兒童新增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接受標準化篩檢工具包含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發展等4大面向,找出關鍵原因,早期發現問題,及早轉介療育服務。
■楊丹
自1945年後,臺灣政局更迭。受各種國際思潮影響,臺灣詩歌「代際」風格明顯。「假如從1949年算起,幾乎10年為一代,目前正是四代詩人並列,各自開闢自己的道路。」1972年,《第二性》的第一個中譯本在臺灣出版。到了80年代,臺灣女性詩歌在藝術風格和創作手法上已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而到了90年代,臺灣女性詩歌中女性意識愈顯強烈。
女詩人顏艾琳,生於1968年9月24日,臺灣省臺南下營人,名字來源於當年9月底襲擊臺灣的「艾琳颱風」。十三歲即發表第一首現代詩《回音穀》,此後以令人不敢直視的閃耀光芒活躍於臺灣詩壇。陳克華高度評價顏艾琳道:「這個企圖『撩起所有陽物的鄉愁』的美麗女子,以她的不懈詩作在二十世紀末的臺灣詩壇構建了一個與傳統美感對決的昂然之姿。」除了在臺灣詩壇上對於情欲書寫具有獨特建樹,顏艾琳也經常受邀大陸詩歌文化節的活動,在兩岸女性詩歌的交流上也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顏艾琳的詩歌從性別話語批評的角度出發較多,這當然是研究該詩人最主要的切入角度。但關注的點限制在其早期成名詩作中的女性情欲書寫,討論最廣泛的是其詩集《骨皮肉》。而顏艾琳詩作的多元與後期女性書寫的轉變卻被忽略了,從其詩歌中以不同形式呈現的女性意識,到其女性書寫的形式突破與其詩歌對女性個體的多元關懷,是本文探討的內容。
一、顏艾琳詩歌女性意識面面觀
人之所以為女人,並非「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女性、妻性、母性就像社會套在女性身上的重重枷鎖,女人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扮演被書寫的角色,卻唯獨失去了作為獨立主體的個性。「女性的主體性主要表現在女性主體自覺意識、審美意識、個體意識三個層次上。」這是按照史學的觀點來考察我國女性文學的發展,如果我們把臺灣女詩人顏艾琳的寫詩與生活歷程看作是時間軸,那麼不同時期所寫的詩歌,恰恰反映了其女性意識的深化與發展。本文認為顏詩在情色詩、生活詩、親子詩這三類題材中,非常鮮明地流露出個人的女性主體自覺意識、審美意識與個體意識。我們不妨借用歷史的眼光,來察看女詩人從青年到中年在詩作中女性意識的變化。
(一)情色書寫中主動的女性
在《骨皮肉》的自序中顏艾琳談到,因為很想瞭解自己、認識女人,於是寫下這樣一本可以暴露的成長記錄。《骨皮肉》最早出版於1997年,是顏艾琳早期創作的結集,因書寫大膽、風格鮮明而成為顏艾琳的成名之作。《骨皮肉》2018年再出經典複刻本,書中加入自己的攝影作品,其中有幾首做了修訂。時隔21年,後附顏艾琳接受花語提問的訪談錄。在接受花語的採訪時她曾提到,她年輕時是少年,從不說自己是少女,而直到認識到性徵差異、起了生理上的變化之後,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女性身分。可以說《骨皮肉》中的部分情色詩就是顏艾琳在認識到女性身分帶來的「麻煩」後,對現實中女性定位的深思和反抗。
「臺灣新詩史上『女性主體』的建構,最早來自於覃子豪、餘光中、白荻、楊光中等詩人的『男性凝視』。」從覃子豪的《小鹿》到餘光中的《鶴嘴鋤》,再到白荻的《香頌》以及楊光中的《好色賦》,男性詩人中不乏情色詩寫作的佼佼者,但在他們的詩中女性始終以被動的姿態來接受男性的審視與馴服。而在女詩人顏艾琳的筆下,女性終於睜開雙眼,有了從女性視角出發的話語和行動。
「親愛的小孩/你貪心地吮吸我的乳房/含糊而滋潤地說/你的雙乳很原始/你的乳頭很古典/你的體溫很東方……」在女詩人溫存的筆下,「他」變成了沒有任何攻擊力的天真小孩。詩中將「親愛的小孩」一連重複兩次,彷彿是母親對孩子的溫情呼喚。這種呼喚打動「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於是雙雙回到最原始的狀態。「但/我們還是蜷躺著吧/用肉體建築最初的洞穴/潛躲我們害羞而不可告人的進化。」這種強壯而溫情的母性呼喚,將人帶回了母系社會的原始狀態,詩人以天真的眼光來描寫燃燒的情欲,以自然的交合消解了男女的二元對立。而這裏用來做參照的則是《超級販賣機》:「我覺得饑渴/我投下所有的錢/它什麼也沒給我……最後我把靈魂投給了他,它吐出一副骸骨/並漠然表示/恕不找零。」情境回到都市社會,詩歌的意境也隨之發生了陡然的轉變。「我」的深情呼喚消失了,「他」的天真美好也蕩然無存了。轉而變成的是「我」的予求予給,以及「他」的予給予求。《超級販賣機》中「我」的處境,就是現代社會中女性的普遍處境。詩人以女性視角追溯原始故事的同時,對現實生活也有著理智而清醒的認識。
(節錄)
本報綜合報導
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前要先自費數千元進行諮商,成推動門檻。末期病患、輕度失智、公告重症及居家照護整合等4大類對象,7月1日起諮商將納健保給付,預計下半年6萬人受惠。
隨著時代改變,生死議題不再是觸霉頭禁忌,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2019年1月6日上路,保障成年人成為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其他經衛福部公告「無法治癒、痛苦難以忍受重症」,可選擇尊嚴善終。
《病人自主權利法》是亞洲第1部以病人為對象的專法,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去年底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人數累積6萬8000人,僅占國內成年人比例不到1%。與末期病人簽安寧緩和無須自費相比,不少醫療機構反應自費是預立醫療意願最大門檻。
簽下預立醫療之前,需要與團隊諮商,費用2000~3500元不等。健保署長石崇良說明,共擬會同意開放4類對象「住院時」預立醫療諮商費用健保給付,新制7月1日上路,推估健保花費約1.8億元。
石崇良表示,這次開放的適用對象為符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末期患者、有自主行為能力輕度失智症患者、衛福部公告「難以忍受、無法治癒疾病」,以及仍有自主能力的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個案,預計全數約20萬人,「不會剛好這1年都有住院機會,預估下半年6萬人受惠」。
本報綜合報導
年約40歲的張小姐身材豐滿,卻被醫師診斷罹「肌少型肥胖」。營養師表示,脂肪較多「油包肉」的人,比單純肥胖者罹患心血管及代謝疾病風險更高。
衛福部台北醫院營養師王盈媗表示,現代人經常外食、活動量低,生活及飲食習慣不佳,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流失快速,體脂肪也快速增加,易導致「肌少型肥胖」,老年人及中年外食族要注意。
她表示,「肌少型肥胖」沒有統一的定義,診斷標準不同,臨床簡單說明為「肌少症加肥胖」,此類脂肪比肌肉多「油包肉」的人,比單純肥胖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20%以上,代謝疾病罹患風險更高。
王盈媗表示,建議罹患肌少型肥胖者的改善上應把握4重點,首先是均衡飲食,正餐吃飽、不吃點心,多攝取蔬菜。其次是攝取足量蛋白質,避免因為減重或低熱量飲食而導致肌肉流失。肉類優先選擇低脂及白肉類,避免攝取過多油脂和飽和脂肪。
她表示,第3是要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能減緩骨質流失,維生素D能幫助肌肉合成,改善肌少症和預防骨質疏鬆症。每天曬太陽10到15分鐘,能讓身體生成維生素D。
她強調,最後的重點就是要多運動,以快步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等有氧運動提升心肺功能、減少體脂肪;利用重物或彈力帶的阻力運動,能維持骨骼肌質量、提升肌肉力量。透過飲食和運動雙管齊下,才能有效預防及改善肌少型肥胖。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國泰金控落實永續金融,旗下子公司國泰產險響應產險公會及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保發中心),推動住宅火險保單電子化,其中,國泰世華銀行更成為7月首波採用住宅火險保單電子化的銀行業者之一註,未來民眾申辦房貸時,國泰世華銀行可透過住宅火險保單作業電子化系統進行保單核對作業,以取代各家產險公司紙本保單。國泰產險表示,下一步產險業將推動「全流程無紙化」,引導客戶端選擇留存電子保單,為減緩氣候變遷盡一份心力。
國內住宅火險需求近九成來自房貸需求,當民眾提供房屋作為向銀行貸款的擔保品時,民眾必須投保火險,並提供紙本保單給銀行,且保單均為一年一保,產險公司每年紙本保單印製量相當龐大。推估2023年全台住宅火險房貸件保單就逾300萬件,長年累積的用紙量、印刷油墨和寄發成本相當可觀,若能全面電子化將有助於大幅減少碳排量。以國泰產險為例,在取消印製主要通路國泰世華銀行房貸保單後,每年約可節省超過86萬張紙,並且減少逾1千公斤的碳排放量。
國泰產險表示,電子保單雖已行之有年,但過往受限於銀行審核房貸時需檢附紙本保單,故大多數的住宅火險保單仍維持紙本作業。如今在銀行業、產險業及保發中心的協力下,推動貸款擔保品的保單審核電子化,實現揮別住宅火險紙本保單的日子。展望未來,產險業下一步將推動「全流程無紙化」,引導客戶選擇留存電子保單;國泰產險亦將持續投入數位創新研發,提供更便捷的數位體驗,同時也為減緩氣候變遷盡一份心力,帶動內外部的正面影響,為社會創造價值。
國泰世華銀行指出,銀行端透過產險公會與保發中心合作開發的住宅火險保單作業電子化系統,日後審核房貸案件將可線上查閱擔保品的住宅火險投保內容,取代過去的紙本保單核對作業,預期將可大幅降低紙張消耗、節省人工作業時間並杜絕紙本保單寄送遺失的風險,同時有效提升貸款作業效率,進一步落實綠色金融友善服務的理念,創造環境永續與經濟繁榮雙贏。
記者王超群、康子仁∕台北報導
總統府、監察院、立法院民進黨團相繼宣布針對國會職權法案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進入釋憲大戰。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二十六日表示,無論未來釋憲結果為何,希望朝野都必須尊重且接受,他也呼籲全體黨公職,秉持尊重憲法法庭裁判的原則,持續深化台灣的民主。
賴清德表示,這麼多憲政機關都向大法官聲請釋憲,為的就是捍衛台灣民主價值不被侵權的法案破壞。在憲政體制內解決憲政爭議,而非在野黨所指稱的毀憲亂政或反民主。
民進黨發言人吳崢會後轉述黨主席賴清德裁示,本週一他首次在總統府發表敞廳談話,針對立院這次修法有違憲疑慮,宣布將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以及暫時處分。同時行政院、監察院、民進黨立院黨團也都會申請大法官釋憲。
賴清德表示,反對國會擴權,不是反對國會改革,此次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修改的國會擴權法案,不但有違憲之虞,更破壞了民主國家的權力分立、監督制衡、人民基本權利保障、法律明確性等原則,這些都對我國憲政制度構成挑戰。
賴清德認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維繫國家政府運作最核心的要素,總統是自由民主憲政的守護者,他做出聲請釋憲的決定,是要透過憲法法庭的裁判,確認這次修法的合憲性和正當性。這是向國家負責、向歷史負責,也才不辜負全民所託。
賴清德強調,未來憲法法庭的結果,無論結果為何,朝野都必須尊重且接受,希望社會大眾都能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