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那段田地裡的歲月

南峽 因為租金低廉加以我們不會再回去耕作了,所以娘家媽媽正在思索著,是不是要把雲林的那一塊農地賣掉。這塊農地其實和我們的童年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是童年記憶拼圖裡不可或缺的一塊。童騃時期的我們,除了玩耍以外,不是在田裡,就是在要去田裡的路上。聽聞媽媽有意出售,我們都有些不捨。 近日和大姐二姐還有妹妹開車回一趟故鄉雲林,而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看看這一塊可能要被賣掉的田地。說來慚愧,這塊田地,自我們不再耕種後,這數十年來我們都未曾再踏足過。之前返鄉,都是跟自家人同行,即便我們想去,但另一半和孩子不見得想去,畢竟他們與這片土地沒有任何情感的連結,有鑑於此,我們只能將這份想望,深埋心底。而在因緣聚足的情況下,就在近日,我們四姐妹得以再去看看這塊地。 幾十年沒來了,這一帶現在的農作是花生,我只知大概的位置,畢竟我離開農作已有好長一段時間,而且周遭的環境變化著實太大,沒有看到灌溉用的圳溝,也沒有看到我們賴以乘涼的大樹,一切都顯得和我是這麼的陌生和疏離。幸賴大姐農作的時間比我們還要長還要久,所以憑著記憶,她找到了我們的田,而我的思緒也拉回那段在鄉下種田的日子。 我們都是在懂事後就被帶到田裡去工作的,舉凡插秧、拔花生、挖地瓜、剝甘蔗葉,都可以看見我們小小的身影點綴在偌大的田地中。每當夏日炎炎,近中午時分,不知何時返家的媽媽,就會用扁擔挑著兩籃食物來到到田邊的大樹下。她一邊挑著的是我們的中餐,通常都是炒米粉、絲瓜粥或是南瓜粥之類的主食,另一邊挑著的就是一鍋的涼水,這涼水多是綠豆粉條,或是仙草冰、鳳梨冰茶,甚至只是冰的糖水。我們坐在樹蔭下,拿著斗笠搧著風,喝著沁人心脾的涼水,瞬時間暑意盡消,所有的疲累都一掃而光,這應該是辛苦農作,最令人期待的一樁美事。 住家離農地有一大段距離,到達田地之前還要經過一座村莊,當時這座村莊的兩旁盡是竹林,冬天北風呼呼的吹,吹得竹林發出簌簌的聲響,將冬天的寒催化得更凍人心骨,強大的寒風屢屢把我們吹得不斷往後退,我們幾個小女孩就跟在媽媽背後,舉步維艱的一步步往田裡走去。我還記得有一次,二姐還因受不了寒冷的天候,走到這村莊就逕自折返回家,媽媽也沒有制止她,我們雖然也想回去,但想到已經走了大半路,再加上也沒膽量,所以就作罷。二姊在風中那孤立瘦小的身影,雖然數十年過去了,但我依舊是歷歷在目,想長大後的二姐獨立自主,巾幗不讓鬚眉,原來從小她就表露這樣的人格特質了。 因為我們的田隔壁就是姑姑的田,當得知姑丈將要去這塊田地工作時,我們都喜不自勝,因為姑丈會駛牛車,這樣我們就可以搭便車了,也不用走這麼遠的路,但這樣的機會是可遇而不可求,畢竟姑姑家的田地很多,久久才會到這塊田地去工作。還有一種情形,我們也可以不用走路,那就是若只有一個小孩在家,媽媽理所當然地就會騎鐵馬,然後載這個小孩去田裡工作。雖然可以坐鐵馬不用走路,但是少了姐妹的陪伴,耕作起來不免乏味許多,因為在耕作時,常常會跟姐妹們比賽,看誰最快抵達終點,或是誰拔的花生多,誰挖的地瓜多,這是屬於我們的苦中作樂。雖然農作辛苦,但因有手足的陪伴,也就不覺得那麼苦了。然而獨自和媽媽到田裡工作,還有一個小小的好處,就是媽媽會到店仔口買些餅乾糖果之類的讓我們在路上吃。記得有一次只有我一人在家,媽媽載我到田裡工作,經過店仔口時,她買了一塊鳳梨餅給我吃,啊,這鳳梨餅的甜蜜滋味,我永遠都記得。 田裡的工作是苦不堪言的,除了「毋驚露水冷冰冰」外,還要忍受太陽的炙烤,尤其夏天穿梭在甘蔗園中,為了避免甘蔗葉扎人,我們得穿長袖,穿梭在甘蔗叢林中,沒有涼風習習,只有悶熱陪伴,讓人非常的「阿雜」。我們徒手剝去甘蔗的外葉,手部早已失去痛覺,冷不妨還要遭受毛毛蟲的騷擾;夏秋之交的花生田同樣教人苦不堪言,除了也是酷熱難當外,還會時時碰到不速之客——飯匙倩,看到這不速之客,也只能小心翼翼地躲開,因為工作還是要繼續。 舉家搬到高雄,寒暑假媽媽依舊會帶我們回鄉下去種田,後來是媽媽覺得在高雄做點小生意,好像比種田的利潤還要好,索性就把田租給姑姑耕種,自此以後,我們再也就不用到田裡工作了。 雖然兒時那段種田的歲月是苦多於樂,但也是自己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到她可能會易主,我們都有些感傷,在田邊佇足片刻,讓人戀戀不捨離去,但終究還是要踏上歸途,回首望去,屬於我們的童年記憶,真的也只能在內心深處典藏,因為一切都回不去了。

Read More

心房顫動 中風風險高4、5倍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心房顫動即心房出現快速而不規律的電氣活動,導致心臟不規律跳動。醫師指出,有心房顫動的患者,中風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4至5倍。提醒民眾若有心臟亂跳、心悸、或胸悶等疑似心房顫動的症狀,應及早就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郁安表示,心房顫動是成人很常見的心律不整,其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加,在老年族群,發病率達8%。心房顫動大致可分為陣發性、持續性、長期持續性,以及永久性等4個類型。其中,陣發性心房顫動在7天內能夠自行終止;持續性心房顫動持續時間會超過7天;長期持續性心房顫動持續時間則會超過12個月。 至於永久性心房顫動,是患者和醫師共同接受持續性心房顫動的狀況,並且決定不再嘗試恢復和/或維持竇性心律。 陳郁安說,大多數心房顫動患者無明顯症狀,部分患者可能會感到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無力或頭暈等。 高危族群包括老年人、肥胖者、有家族史的人,以及經常攝取咖啡因、酒精、尼古丁的人。另,高血壓、冠心症、瓣膜性心臟病、心臟衰竭、心肌炎、睡眠呼吸中止症、甲狀腺亢進、感染和手術後的患者也易患心房顫動。 她也提到,心房顫動與中風有密切關係,有心房顫動的患者,中風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4至5倍。在心房顫動的診斷與評估方面,主要依賴靜態心電圖、24小時攜帶式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等工具。 治療上,除了心率與心律控制之外,共病症管理、預防血栓栓塞也很重要。 由於心房顫動的早期診斷和積極治療對於預防中風等嚴重併發症至關重大,陳郁安提醒,民眾若有心臟亂跳、心悸、或胸悶等疑似心房顫動的症狀,建議應及早就醫檢查治療。

Read More

〈生活休閒〉郵政博物館 方寸之間學問大

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  你有多久沒有寫信、寄信和收到信了?信封上那小小的一張郵票,別看它袖珍,裡面的圖片可是大有學問,不妨走一趟郵政博物館,探訪郵票、郵政文物和史料,認識郵藝美學。 【圖與文/記者林雪娟】 典藏文物史料 展區寓教於樂 郵政博物館成立於民國五十四年,常設展展示郵票、郵政文物和史料等,並透過多媒體影音、模擬場景、益智遊戲等和民眾互動,另規劃特展區。踏上二樓,從「中華郵政大事紀要」展板,引領所有人踏入郵政殿堂,「重溫經典在郵博」展間,透過珍郵、珍封及諸多文物,回顧郵政歷史與時代印跡。 以往郵件都經由牛車運送,館內目前還典藏牛車木輪,我國郵政在清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由赫德建議創立國家郵政;一八七八年,發行海關一次雲龍郵票(大龍票),以雲龍為圖,是我國郵政發行郵票之始;一八八八年發行「台灣郵票」及「郵政商票」,在台灣正式開辦現代化郵政;一八九五年台灣民主國于安平關開辦「獨虎郵政」,發行獨虎郵票。展間另有郵務士大體驗、行動郵車等趣味互動,「異材質郵票」及「第一郵票」展現方寸藝術與知性之美。 三樓展間以「郵遞」為主軸,依序規劃「古代郵驛」、「現代郵政」、「軍郵」及「郵遞之旅」等展區,詳盡介紹自周秦以來的郵驛體系、國家郵政的創辦與發展、劉銘傳在台灣的現代化郵政、獨虎郵政及軍郵特殊歷史意義與貢獻。並以古今運郵工具模型、郵筒、郵政機具及籃車等展示,呈現郵政發展的軌跡,如古色古香的自助郵亭、民初運郵汽車、我國第一艘郵船「鴻飛號」等。 你看過自助郵亭嗎?民國四十餘年時多設在台北學校內,內有郵票、明信片及找零輔幣,還可寄信。 四樓則是小朋友最愛的兒童郵園,設計「郵鴿鎮」擬人化的情境角色,透過多感互動體驗,以寓教於樂方式,認識如何寫信、分信及一封信的旅程等,在郵局可辦理郵務、儲匯等。 五樓「郵票世界」,有多采多姿的各國郵票及具權威的國郵典藏。郵票雖只有方寸大小,卻反映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風俗民情及政經建設,又被稱為「國家的名片」。「各國郵票展覽室」展示一二0多國、近八萬枚郵票,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專題集郵是目前流行的集郵方式,主題更是包羅萬象、設計精美。 紅印花郵票是我國最名貴的郵票。 「珍郵區」介紹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我國第一套郵票「海關一次雲龍郵票」、價值連城的紅印花四寶及僅一枚存世的英屬圭亞納一分郵票等珍貴郵品。來一趟郵票之旅,除一睹世界風情,盡覽方寸之美,還可認識印製過程、郵戳及集郵工具等。 獨立書店松林書局,歷經當地舊書業興衰而聞名。 【同場加映】順遊牯嶺街 探劇場舊書店 探訪郵政博物館,可順道安排鄰近景點之旅,如牯嶺街小劇場、舊書攤、國防部陸軍聯誼廳(孫立人官邸)、二二八紀念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植物園等地。位於牯嶺街的松林書局為獨立書店,是該條街最早成立的舊書店、歷經當地舊書業興衰而聞名;歷史建築牯嶺街小劇場空間幾經轉換,是台灣第一個規劃為前衛劇場的表演公共場所,是空間活化再利用的示範點。

Read More

汽機車廢氣懸浮微粒 火力發電廠燃煤廢氣 肺癌發生率顯著上升

醫師柯政昌提醒,「空氣汙染」為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罹患肺癌風險的一大因子。(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根據醫學研究顯示,心血管疾病和罹患肺癌風險的因子,以空氣汙染為重要原因,新竹台大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柯政昌提醒民眾,台灣的空氣汙染來自於汽機車廢氣的懸浮微粒(PM2.5)及火力發電廠燃煤廢氣排放,再加上地形關係惡化,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挑戰。 柯政昌表示,肺癌族群尤其女性、不吸菸者且年齡小於50歲的患者,肺癌發生率顯著上升。根據研究顯示,長期暴露於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和其他汙染物是導致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目前提供早期肺癌篩檢和電腦斷層檢查的補助,及早發現和治療肺癌患者,對降低肺癌死亡率有重要的意義;建議如能擴大健保給付,跟上國際的標準治療,民眾將能接受到更好的治療。另從源頭真正解決空氣汙染問題,亦是保障民眾健康重要之務。 柯政昌說,發展綠色能源是減少空氣汙染的關鍵,推廣太陽能、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不僅可以減少對傳統化石燃料的依賴,還能有效降低汙染物排放。依據文獻指出,推廣綠能將有助於顯著減少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從而降低肺癌的發病率。 其次,發展核能也是一個可行的選擇,雖然核能在台灣一直存在爭議,但其低碳排放的特點、使其成為替代燃煤發電的重要選項,核能發電不僅可以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還能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汙染物的排放,對改善空氣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柯政昌說明,減少燃煤發電是另一個重要的措施,燃煤發電廠是空氣汙染的重要來源之一,燃煤發電對空氣質量和公共健康具有負面影響,政府應逐步關閉高汙染的燃煤發電廠,並推廣使用天然氣等相對清潔的能源,從而減少汙染物的排放。

Read More

脊椎病變雙腳麻痛 微創後谷關登山

李姓患者因脊椎病變造成雙腳麻痛,經澄清醫院骨科醫師鍾玉軒進行微創脊椎內視鏡減壓手術,順利康復。(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61歲李姓男子原本計畫享受退休生活,卻在近10年來因脊椎病變,造成雙腳麻痛不適,長年透過物理治療復健仍未有改善,直到發現已經嚴重影響生活,連如廁都相當不便,讓他決定手術治療,後進行微創脊椎內視鏡減壓手術,順利康復。 澄清醫院骨科醫師鍾玉軒指出,李姓患者因為3、4、5節脊椎狹窄病變,退化造成骨頭、韌帶增生,而讓腔式變窄,這是中高齡者常見的退化疾病,退化狹窄會直接壓迫腰椎或薦椎的神經根,進而引起發炎導致麻痛。雖然退化情況拖延相當多年,嘗試各種保守治療無效,評估其狀況尚不需打骨釘治療,建議他施行微創脊椎內視鏡減壓手術治療,術後只留下2個0.5公分小傷口,不需承受大傷口或多道傷口疼痛。 李姓患者說,他在第1次至澄清醫院看診時,醫師堅定對他說「你不需要打骨釘,微創減壓就能讓你的症狀好轉」,在這之前,他曾求診各地醫院診所,大部分醫師都建議他打骨釘,讓他感到不太安心。 李姓患者因3、4、5節脊椎狹窄病變,退化造成骨頭、韌帶增生,而讓腔式變窄,進而引起發炎導致麻痛。(記者陳金龍攝) 鍾玉軒強調,脊椎內視鏡手術是目前治療脊椎退化的一種方式,適合脊椎狹窄、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脊椎骨折等病症,當保守治療無效,透過微創內視鏡手術可以一勞永逸消除麻痛不適,傷口僅1公分、術時短恢復快,相較打骨釘的方式,微創減壓手術效果更佳,因為骨釘施打改善退化的脊椎節數,同時可能會增加其他節脊椎的壓力,一旦施行就無法取出。 曾經熱愛爬山的李男,因為腿麻不適,每走一段路就需要坐下休息才能舒緩,所幸在成功治療後,大幅改善下肢麻痛不適,重拾登山愛好,1個月內爬了好幾座山,甚至成功挑戰難度頗高的谷關七雄,對於自己復原狀況感覺不可思議。 鍾玉軒提醒,預防脊椎退化應避免久站、久坐、過度負重、以及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在急性疼痛不適時期只要多休息,舒緩時期則要多加運動,訓練核心肌群,譬如豎脊肌群、多裂肌等,包括散步、慢跑、游泳等都是不錯選擇,有效降低肌肉僵硬與萎縮的機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