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慈善12據點辦理快樂捐血日 兩日募得906袋熱血助人

民眾在萬海慈善志工的鼓勵下成功捐血。(萬海慈善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2024年萬海慈善「快樂捐血日」於8月14日、15日,在全台12個據點展開。兩日共計641人次參與、募得906袋熱血。萬海慈善基金會自2003年起,於每年2月及8月舉辦「快樂捐血日」活動,邀請萬海航運北、中、南營運據點同仁以及民眾、志工、關係企業等共襄盛舉。兩日的捐血活動,儘管天氣炎熱又遇午後短暫陣雨,仍不減民眾挽袖捐血的熱情。 萬海慈善為了響應環保愛地球,凡成功捐血即可獲贈萬海文創環保手提袋乙件、獅子寶寶醫療級口罩乙片,以及士林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所贊助的氧顏森活、獅子寶寶精美好禮三選一;成功捐血「500c.c.」再加碼贈送,由蜻蜓谷生態農場自產南瓜製作的南瓜麵乙包,捐血不僅能助人又有豐富好禮帶回家。 在台北公園號捐血車前,一位民眾徘迴了許久,因為不確定健康狀況是否能夠捐血,在萬海慈善志工的鼓勵下上了捐血車,成功捐血,民眾笑著說:「我許久沒有捐血,這次成功了!能夠盡一分心力,讓人延續生命,想到就很開心,以後我會定期來捐血。」而在高雄場次,一位媽媽騎著機車載著年邁母親及年幼孩子,經過捐血車時便繞進來捐血。年幼的孩子童言童語地說:「媽媽說,捐血可以幫助需要的人,如果將來有能力也要回饋社會。」捐血人用行動藉此向孩子傳遞生命教育,在12個據點發生許多像這樣的溫馨小故事。 莊斐斐執行長表示:「感謝民眾挽袖參與捐血活動,每回舉辦活動時,都會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定期來捐血。您捐出的不只是一袋血液,更是向受苦難的人付出關懷,讓愛流動。」萬海慈善歷年來舉辦348個場次,逾2萬人次參與、募得31,164袋熱血,幫助需要的人得以延續寶貴的生命。

Read MoreRead More

上海國際港航物流暨多式聯運展覽會21日揭幕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由大陸﹁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航運物流分會、快運物流分會、上海航運五十人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國際港航物流暨多式聯運(上海)展覽會(ISL Expo 2024),將於本週2024年八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舉行。 據稱,本屆展會以"集聚外貿貨主物流負責人最多的展會"為目標,預計吸引兩萬人次的專業觀眾,其中外貿貨主買家將超過2500人次。展會期間,主辦方將與各大專業協會合作,舉辦十場貨主類論壇,涵蓋太陽能光伏、家用電器、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跨境電商、傢俱、輪胎、鋼鐵製品等八大行業的出口物流論壇,以及木材、冷鏈等2個品類的進口物流論壇,為船貨雙方搭建起溝通的橋樑。 此外,展會還將舉辦第三屆鐵水聯運發展論壇、第七屆全球貿易與貨櫃運輸大會、首屆國際航空物流論壇年會、第二屆中國物流上市公司董事長圓桌會議、新班輪CEO俱樂部成立儀式等多場物流類論壇及活動,覆蓋港、航、鐵、空、快運等多種運輸方式,為業界提供全面的交流與合作平臺。 據悉,目前已有包括中遠海運集運、地中海航運(MSC)、海豐國際、陽明海運、美森輪船等航運企業,上海港、中遠海運港口、天津港等港口企業,以及中鐵特貨、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中通快運等知名物流及供應鏈企業確認參加本屆展會。

Read MoreRead More

上海港上月櫃量首破單月480萬TEU前七月達三千萬TEU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上海港務集團(SIPG)統計快報,上海港上(七)月份衝高,首破單月480萬TEU,累計一至七月已達三千萬TEU, 未來五個月平均單月櫃量若能維持在四百萬TEU以上,全年櫃量將穩步邁向五千萬TEU歷史高峰。 SIPG統計,上海港七月份櫃量達483.7萬TEU,刷新去(2023)年十二月寫下475.5萬TEU單月櫃量歷史新高紀錄,比去年同月年增15.1%,增幅為今年以來次高,累計前七個月櫃量已達3034.7萬TEU,比去年同期持續增加8.6%。統計指出,上海港今年以來除二月份櫃量低於四百萬TEU,其他各月介於410萬TEU及480萬TEU櫃量水準,去年三至十二月單月櫃量均超過四百萬TEU,今年八至十二月若能維持此一水準,年櫃量五千萬TEU目標將可如期達成。 SIPG稱,該集團緊跟時代發展及時升級、增添港口設施設備,結合業務產品的創新優化作業流程,有效提升裝卸效率和貨物周轉速度,以自動化設備應用和智慧化管理,放大洋山四期自動化貨櫃碼頭智慧優勢,同步推進羅涇港區一期改造、傳統碼頭改造升級,增強與長三角、國內外各大港口的合作協同,發展江海直達、河海直達、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業務,提升沿海捎帶業務量級,發展出口集拼、開闢跨境電商海運新通道,向外輻射的航線網路越織越密,為客戶更快速地、更便捷地直運、轉運貨物。

Read More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蔣經國贈西羅殿「保安天下」匾,為哪樁?

詹伯望 據西羅殿文宣組長謝奇峰透露,蔣經國贈匾「保安天下」給台南市南勢街西羅殿,係因一九六二年台南發生端午節運河龍舟比賽翻覆,造成二十二人溺斃事件而來。 西羅殿正殿神龕高懸「保安天下」匾,是一九六六年國防部長蔣經國所贈。(詹伯望攝) 自從日本時代一九二六年新運河開通以來,跳河了此殘生者不知凡幾,民間傳說,水下冤魂久未處理,不但影響外界對運河之觀感,連觀光客也為之卻步。 又據高齡九十二歲的西羅殿首席顧問曾龍山法師稱,因為南勢街西羅殿保安廣澤尊王神通廣大,以驅邪治鬼聞名,當時遂由台南市商會出面,央請西羅殿辦理牽(車藏)法會三天,同時昭告全市,凡家中有人投河自盡者,家屬需到現場領回。 高齡九十二歲的西羅殿首席顧問曾龍山,熟悉當年西羅殿舉行牽(車藏)法會經過。(謝奇峰提供) 曾任里長的曾龍山表示,當時廟方是在市警四分局後方的海關旁邊搭起亡魂壇,水岸到亡魂壇間則搭一長條白布,並出動廣澤尊王大駕、手轎來超度亡魂,每牽動一名亡魂,即廣播請家屬領回;如係無人領回之孤魂野鬼,則在深夜押往東嶽殿,請東嶽大帝處理。 當年連辦三天的牽(車藏)法事,在府城造成轟動,此後即少有跳河傳聞。曾龍山回憶,當時國防部長蔣經國路過現場,大受感動,離去後即贈匾「保安天下」給西羅殿。有意思的是,同在一九六六年獻匾的還有當時台灣省議會議長謝東閔、台南市議會議長林全興等人。 蔣經國路過西羅殿牽(車藏)法會現場,頗為感動,遂贈匾「保安天下」。(詹伯望攝) 前面說到的一九六二年龍舟比賽,是在彼時台南中國城後方的水域舉行的,南北長約二百公尺。那年慶祝「鄭成功復台三百周年」,規模空前,不但台南縣市各校組隊參加,連駐地美軍也都共襄盛舉。 社會女子乙組則由各妓院組隊,先一天嘉樂酒家以二分五十九秒贏了安樂妓女戶,次日下午原班人馬再比賽兩次,以分勝負。 結果萬人空巷,爭睹盛況,位在南台造船廠前的一艘廢漁船上,因為位置最前,視界最闊,就擠了幾十個人,而且這些人都爭先恐後,多半站在臨河的一面;就在鶯鶯燕燕準備出賽之際,那廢船卻重心不穩翻掉,倒扣在河面上,眾人一陣手忙腳亂,從水裡救起二、三十人,但仍有二十二人慘遭溺斃,而且多半都是小孩,其中還有一家三個孩子都作波臣的,令人鼻酸。 發生了慘劇,剩下的比賽也不必再辦了,那一回,既不頒獎,也不閉幕,府城龍舟大賽從此停辦了十一年。 直到一九七三年,才又由台南市商會恢復舉辦,參加者大型龍舟四十二隊、小型龍舟十八隊,合計五十八隊。次年因逢嚴重的能源危機,以節約為由而暫停舉辦。隔年,由於台南市政府盛大舉辦觀光年活動,才又轟轟烈烈的辦了一次。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一九九五」、張老師服務專線「一九八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一九二五」。

Read MoreRead More

近1年力不從心 睡眠/運動不足 熟男不性福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39歲男性,由於工作及照顧小孩的原因,常常睡眠不足且缺乏運動。最近1年勃起狀況總是力不從心,不論是晨間勃起或是跟太太的房事表現都大不如前。就醫診察後,男子除了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並增加運動習慣外,在醫師評估下,接受陰莖低能量震波治療,2週後覺得晨間勃起次數大幅增加,在夫妻性生活部分也大幅改善。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高國維表示,勃起功能障礙在全球有很高的盛行率。在台灣,40歲以上的男性中約有3成比例深受其擾。 勃起功能障礙原因包含血管、神經、內分泌及心理因素。在治療上,除了處理已有的疾病,如控制血糖、血脂,改善生活作息及舒緩心理壓力等,再來則可以考慮藥物治療,如威而鋼、犀利士,若藥物效果不彰或副作用明顯,陰莖低能量震波就是一個不錯的治療選擇。 高國維說明,陰莖低能量震波是一種非侵襲性的治療,原理是利用震波作用於陰莖,達到血管新生效果,使更多血液流入海綿體,進而改善勃起功能。 該療法適合的族群為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不願意口服藥物或口服藥物效果不彰的患者,療程為每週1次、並持續6週,每次約15分鐘。高國維說,此治療副作用少,唯獨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要謹慎評估;另,有文獻指出,陰莖低能量震波合併口服藥物治療,對勃起功能障礙有更多的幫助。

Read MoreRead More

中醫小針刀治療梨狀肌症候群

■陳俊銘 發生「梨狀肌症候群」可能出現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梨狀肌症候群又稱「假性坐骨神經痛」。梨狀肌是骨盆內的一組扁圖,三角錐形的肌肉,起於薦椎前面,斜向後走,經坐骨大孔向後到臀部,形成狹細的肌腱上於股骨大轉子粗隆的頂端,當坐骨神經從腎部出來,向下進入腿部時,恰好是從梨狀肌的下方穿出來。從功能來看,梨狀肌負責髖關節外旋及外展動作,當我們作起身、走路、爬樓梯的動作皆靠梨狀肌收縮來完成。 梨狀肌可能因跌跤,過度運動,跑跳或長久站立而引起一些痛點,由於梨狀肌受外傷或勞損等因素致傷,損傷後充血、水腫、緊繃、肥厚纖維化而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引起臀部疼痛,甚至放射傳導到下肢。常見臨床症狀如下: 1.患者常在一側或兩側臀部很深的位置先感到劇烈痙攣性或壓迫性疼痛。2.灼熱、刺痛、麻的感覺會從臀部一直延伸到腳底。3.覺得腳沒有力氣,嚴重時走路像跛腳。4.蹲坐會特別疼痛,蹲著上廁所會站不起來。5.變換姿勢時疼痛加劇,尤其開車門下車,或者是由床上臥姿準備站起來時特別明顯。6.側躺在床上翻向另一側時會痛。7.腰部無明顯畸形及壓痛,患側梨狀肌投影部觸痛明顯。           傳統醫學治療梨狀肌症候群,以改善循環,活血代瘀,疏通經絡,放鬆肌肉為主,方以桃紅四物湯合芍藥甘草湯,加減丹參,川七、赤芍、木瓜、肝腎不足則再加上獨治寄生湯;配合針炙,推拿,緩解疼痛。在梨狀肌部位,通常可觸摸到條索狀的隆起,壓痛點明顯,針對梨狀肌發炎纖維化沾黏構成坐骨神經經骨盆腔出口處狹窄,可以中醫小針刀,針對沾黏處予以鬆解,破壞纖維化,放鬆梨狀肌,改善坐骨神經骨盆腔出口處狹窄的情況,可有效緩解坐骨神經痛,改善臂部及大腿疼痛。做完中醫小針刀處理,配合針灸治療做後續調理,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中藥調理,配合休息,避免梨狀肌症候群復發。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Read More

〈生活休閒〉涼山瀑布避暑趣

涼山瀑布第二層水量豐沛。 【圖與文記者∕羅玉如】 涼山瀑布位於屏東縣瑪家鄉。瑪家鄉是西排灣族瑪家雜牙雜牙社居住地。瑪家雜牙雜牙為排灣語,意即傾斜的山坡地。目前瑪家鄉轄有北葉村、涼山村、佳義村、排灣村、瑪家村、三和村等六村。舊筏灣部落則是瑪家鄉排灣族的發源地。 瑪家鄉風景優美,瀑布、山林景點豐富,尤以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涼山瀑布最具特色。走訪瑪家鄉可以感受到最純樸的山地風光和原住民生活文化。 涼山瀑布位於茂林國家風景區範圍內,是東港溪上游牛角灣溪主流,入口在一八五縣道二十九點五公里處,沿山公路旁。是距離市區最近、車輛可直達的山澗瀑布。涼山瀑布共分三層,第一層瀑布區規模最小,瀑底蓄水成潭。其他兩層瀑布需沿山徑盤旋而上,步行約一點五公里,才能一睹風采。第二、第三層瀑布水量豐沛、氣勢磅礴,豐水期更為壯觀。沿木棧道拾級而上,最初只聞潺潺水聲。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山泉水宣洩而下,勢如千軍萬馬,非常壯觀。 步道長約一點五公里,前半段較具挑戰性,中段過後時而平緩、時而向上。在山澗、蟲鳴鳥叫等自然音響伴隨下,踩著木棧道緩步前行,令人心曠神怡。依個人腳程不同,上山約需二十至四十分鐘。 大津瀑布高約二十公尺,豐水期水量豐沛氣勢不凡。 根據茂林國家風景區提供的資料,遊人題詩形容涼山瀑布「羞似嬌女攏輕紗,勢若千軍馳萬馬;動靜皆宜養身心,涼山飛瀑度餘暇」。真心推薦炎炎夏日造訪,帶回一身清涼。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層瀑布往第三層瀑布需涉水、踏石而過,路寬不大又濕滑,一定要注意安全,切勿勉強通行。 涼山瀑布山谷濕度大,清晨常有薄霧瀰漫。區內林木蒼蒼,吸引許多野生鳥類棲息。最常見的鳥類是紅嘴黑鵯、白環鸚嘴鵯、五色鳥、樹鵲等闊葉林鳥種。幸運的話有機會一睹稀有鳥類朱鸝黑紅相間的身影,民眾不妨多留意樹梢頭,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此外,這裡也經常可見頭烏線、小彎嘴畫眉、山紅頭、黑枕藍鶲、紫嘯鶇、鉛色水鶇、白鶺鴒的蹤跡。 涼山瀑布可愛羊駝。 大津瀑布 峰迴路轉視野佳 大津瀑布位處高雄三地門、屏東高樹鄉新豐村交界處。當地人稱大烏瀑布、尾寮瀑布,又稱新豐瀑布。瀑布共五層,第一、二層建置完善步道,路程不遠,多數民眾都能輕鬆前往。沿階梯拾級而上,漫步林蔭、峰迴路轉,時而開闊、視野極佳。瀑布高約二十公尺,夏季豐水期飛瀑宣洩,氣勢不凡。冬季枯水期涓涓細流猶如飛珠濺玉,別有風韻。第三至五層位於林中深處,不易造訪。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踏莎行 大雨之後

詩/葉莎 攝影/陳永鑑 屋頂的瓦片 遞來微妙的訊息 它說心智,來自於 窯火的欺凌與淬煉   若我聽懂了一夜的雨 感受到輕且另類的打擊 所有睿智的文字 將不如一場雨的灌頂 瓦片的心意和火的暗示   白天我在大賣場 獨自繞了一圈又一圈 帶回一個讓夢棲息的枕頭 枕上有盛放的草原和花朵 也許深睡 勝於閱讀也優於思考   刻意揀選的草原和花朵 就是心靈構築的家園 我的家園總是少雷聲也少雨點 一切存在依稀不存在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老城區的青春夢想

洪金鳳 自從去了西班牙之後,我就無可救藥的喜歡上歐洲的建築以及他們保存良好的古老城鎮,不管在巷道裡,還是屋簷下,或是雕刻品、石道路,都是我駐足停留觀察之地,在老城區裡望石屋看巷道懷古思今時,似乎又回到我的青春時代,夢想正在起飛的時段。 懷想起自己雙十年華,對未來有許多美好的憧憬,看到台灣及國外美景報導的文章,也會用心閱讀,希望自己能夠「在讀萬卷書之後,能夠有行萬里路」的可能,但在經濟及時間的不許可下,願望總是跟我錯身而過。 歲月的累積與長期量入為出的狀態下,讓我越來越有能力到處旅行,只是受限於孩子就學與父母親老病,以及我後來就讀了碩士在職專班,忙碌的生活讓我們的旅行總侷限於國內各縣市。 疫情過後的這幾年,孩子們都成長獨立,各自就業,我的特休假變多了,年已坐五望六的我和退休老公有了閒時跟閒錢,就得以安排長時間與長途的旅行。 在西班牙及義大利,看到的建築與景點,都是百年或千年以上,心裡感覺很震撼,才發現我們人類最多不過百歲的時間,在這些歷史建築面前顯得渺小,她們曾見證過每個時代成長的人,不管你是高官貴族,還是貧乏小民,不論你是家財萬貫,還是家徒四壁,人生是公平的,都會過去的,所以凡事不必計較太多。 我懷想著自己的青春夢想,也幸運在有生之年夢想成真,心裡滿足、幸福感滿滿,所有生活的小事就不會在心裡盤旋不去了。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再見李潼

李展平 二十二年了,透過照片和文學試圖將李潼追回來,豪爽的他不忘戴「雷朋」墨鏡,造型耍帥的隔牆揮手,等陽光隱去時,卻拉長他的陰影,逐漸遠離,彼此懸念。好像太陽把他帶走了,一股寒氣兀自升起,令人寒顫。誰說人生沒有起點也無終點?我們在現實遺忘也在現實解構,陽光穿越窗帷把我們喚醒,去看蔚藍的太平洋,奔馳望天丘,終於要歇喘要學葛瑪蘭人,停靠屋前的刺桐花,輕裝躍入春光乍醒。 陰陽虛線很漫長也難攀登,如同等待是甜是苦,很難說清楚。有人以為人間多真情,所以等待蝕言,等待空幻,最後等到衣袖灌入冷風冷雨。然後在心底忍受火苗一葩葩熄滅。法國劇作家貝凱特作品《等待果陀》果陀當然未出現,等待也是幻象。他在時光匆匆中,常將遙遠等待化身為詩、散文、少年小說,讓繁華旦夕,歲月風雨錯肩而過。曾經孰悉的名字,皆成美好回憶。 李潼對這片土地關愛,寄予高度憂心卻也包容,故系列作品「將辛辣諷刺抗議,隱藏在極端內斂、自制中」加上快人快語的直腸子,讓人不爽但礙於他高人氣,又不好頂嘴。作家邱傑最近提起:「我剛接桃園兒童文學理事長,李潼來電勉勵兩件事,第一步要連任機會讓給年輕人。留些錢給接任人好做事。後來驗證所言不虛。」 遙想在太平山文學步道,李潼撐起油紙傘背影頗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銷得人憔悴,我們很痛只能陪伴,不露悲情,如此遮遮掩掩相信也是心照不宣。王勃登上滕王閣感慨:「物換星移幾度秋?」星移斗轉在幽幽太平山鐵道,浮映深碧的紅檜林,天荒地老人怎能不老?彷彿一切都消逝,空間隨時間變異,或時間瓦解空間? 回想百年前的一片樹苗,長成今天的參天巨木,前人不但種樹,亦種下慧根。漫長光陰巨樹綠網,伴著人間語、鳥鳴聲無邊潛靜。也許我的傷懷也和時光一樣蒼渺,猶如李潼撐油紙傘,暢飲滿林蟬聲,共馳人生的美麗與哀愁。 二00四年十二月李潼罹患攝護腺癌生命陷入困境,自宜蘭通車台北作冗長的鈷六十化療,將近一百五十次。不但未意志消沉自怨自艾,而且還在聯合副刊發表散文「福隆便當」敘述他忍耐飢餓,到福隆月台搶購熱騰騰便當趣事,無法擋的樂觀。當年皆由好友童慶祥一路陪化療,教他練氣功推拿,緩解疼痛。 聽大嫂說:「李潼最後未完成小說《魚藤號列車長》知道自己生死大限後,日夜振筆疾書,為了回報朋友情誼。」這本以三義鄉鯉魚村為背景,也是好友童慶祥故鄉。童家三合院古厝是他常去之地,四壁迴盪竹林呼嘯,龜裂屋簷靜靜在瓦片竄生蕨類,透出久違的鄉音與圖騰。自老厝色澤讀出歲月殘痕,讀出薄薄台灣瓦雅韻,讀出合院的溫馨與喧鬧。 李潼喜歡這寧靜村落,像一個錯置的夢境。他的小說不易看到作者影子,而這本小說卻是孰悉龍騰斷橋。隧道點亮七彩虹影,月亮尾隨舊山線軌道。相思林內轉灣,回返三合院屋簷。左李潼與童慶祥2002年10月攝於合院。 二00四年十二月,南投文化局甄選作品《台灣苦力者腳印》即將出版,我拜託李潼寫序,收到信,已是十二月中旬。此時病況已不樂觀,任俠重義的他仍然一口答應下來,仔仔細細看完原稿,在病榻上吃力地寫好序文,並附上一封信。信上寫著 :「這些文稿保證永不蛀蟲,永不褪色。它陪我照鈷六十,照了三個小時,蛀蟲敢來啃嗎?」病重時仍然不忘為老友做最後的服務,信中開朗幽默,未看完早已淚流滿面。來自〈蓬萊碾字坊〉下筆如行雲流水,字體也美得令人心疼,可以裱起來欣賞。他的原稿也是編輯們最愛;整潔清晰,沒什錯別字。三十多年來總計完成四百萬字筆耕,從不假手電腦。 懷著悲痛的心,給好友寫上一封長長謝函,寫好限時信寄出,翌日早上打了兩通手機都沒人接,心想奇怪,李潼的個性再忙都會回電,這次怎麼了?到了早上十點多,接到祝老師的來電,李潼已於早晨七點左右走了。難掩心中痛,立刻開車從南投直奔羅東,那時雪隧未通,經過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跪拜李潼靈前,拿出那封放在李潼靈柩旁,尚未拆開的批信。大嫂說李潼先一步離開。我當場唸給好友聽,唸到一半已泣不成聲。李白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潼對我的友情、恩情,何止千尺? 記得《台灣苦力者腳印》請李潼寫序時。他首先發問,需要苦力者腳印嗎?能不能改《苦力者輕安》不要那樣悲情?我說大致排版底定,要改書名可能麻煩。從這一點,自認遠不如李潼瀟灑。其實當年癌末,李潼私下告訴我:「為了讓家人有期待,有希望,忍受一百多次化療,讓身心備受折磨,疼痛奇癢無比,但我裝得病情有進步,讓妻兒多少歡樂。我知道自己撐不了多久。」處處體諒家人,朋友,還要我樂觀,書名要改。這是李潼留給文學界最慈悲雍容印象。誠如他的《少年葛瑪蘭》《蔚藍的太平洋海岸》開啟青少年無限藍天與對宜蘭平埔族葛瑪蘭的尊重,族群共榮 。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