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升級!台大啟用2台超級電腦

台大醫院宣布啟用2台輝達DGX H200超級電腦,可提供虛擬實境協助外科手術更精準、更快速整理龐大的病例系統。(台大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宣布啟用2台輝達DGX H200超級電腦,其快速的運算能力可結合虛擬實境技術,為外科醫師提供近乎真實的模擬環境。運用生成式AI並可達成實現病歷自動整理、檢查報告輔助生成,讓醫療更精準,醫院運作更有效率。 院長吳明賢指出,過去20、30年在醫院數位化累積非常多的數據,法規上也已有基礎,算力則在啟用新超級電腦後,再次升級。 醫務祕書陳信希指出,院方2020年已採購輝達DGX A100,是台灣首家啟用高速伺服器的醫學中心,發展包含骨密度影像轉文字報告、急救語音記錄生成報告,以及癌症影像分期等智慧醫療成果。不過,在算力上,若以30萬名患者病歷進行模型微調,A100需耗時5天多,升級H200後可大幅縮短至1天。 外科主任陳晉興表示,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開發手術模擬平台OpVerse,可利用患者影像檢查資料建立3D數位模型,助醫師更精準找到腫瘤位置,以利切除。 病歷資訊管理室主任莊秋華指出,醫學中心收治病患複雜,仰賴疾病分類師檢視出院病摘、手術紀錄等病歷登記疾病編碼,以利後續健保申報與教學研究。但檢視每位患者資料約需耗時20分鐘,還可能因為漏讀資料導致誤判。院方發展iCoder輔助疾病分類智慧編碼系統,醫師只要照原本的習慣輸入病例,不須特別規格化,即可在1~2秒內預測診斷,準確率達8成以上,搭配疾病分類師檢核,有助減少人力負擔,為患者爭取合理給付。  

Read More

員榮3項影像技術導入AI

醫療科技展登場,員榮醫療體系展出3項特色醫療新技術。(員榮醫院提供)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員榮醫療體系在台灣醫療科技展中,展出「人工智慧在影像診斷的臨床應用」等3項特色醫療新技術,吸引許多民眾參觀。多年來,員榮引入多項AI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精準診斷、流程改善、護理人員減壓及病患安全提升等領域,頗有成果。 總院長張克士表示,今年展出的「人工智慧在影像診斷的臨床應用」涵蓋X光、CT與MRI等3類影像技術。員榮導入DeepXraytmAI系統,協助診斷慢性骨骼疾病,如骨質疏鬆症和退化性關節炎,能快速精準檢出影像變化。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中,員榮早在2019年即導入AI肺癌篩檢判讀系統,至今已完成2萬例,能迅速發現異常病灶並輔助醫師判讀。 張克士說,該院應用DeepMets醫學影像人工智慧軟體,準確檢測轉移至腦部的腫瘤,並提供詳細分析結果,協助醫師快速制定治療計畫。這3大智慧影像診斷技術不僅提升影像醫學的準確性與效率,也為患者提供更快捷、更精準的檢查與診斷服務。  

Read More

治療心房顫動 降26%失智風險

中榮內科部主任林彥璋(左起)、副院長傅雲慶、心臟內科醫師李冠毅研究發現,心房顫動患者以心導管電燒手術治療,可降低26%失智症風險。(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70歲退休教授有高血壓,2年前因心悸不適就醫,診斷為心房顫動;半年前出現胸悶不適,記憶力明顯衰退,檢查發現是長期心房顫動控制不佳造成腦部損傷,經接受射頻電燒術獲改善。台中榮總研究發現,以心導管電燒手術治療心房顫動,可降低26%失智症風險,相關研究發表於《Europace》期刊。 中榮內科部主任林彥璋團隊研究發現,心房顫動患者罹失智症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7%;其中,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增加15%。透過電燒手術治療後,整體失智風險下降26%,阿茲海默症風險降低21%。 中榮內科部主任林彥璋(左1)為病患施以心導管射頻電燒手術。(記者陳金龍翻攝) 中榮團隊研究追蹤心房顫動患者7年,發現因心跳不規則導致血液無法穩定供應腦部,造成間歇性腦部缺血,增加微血管栓塞和腦部血管病變風險。透過電燒手術清除異常心律源,恢復正常心跳,可以穩定腦部血流,降低反覆缺血引起的認知損傷,使患者每年的失智症發生率降至0.3%,接近一般人水平。 林彥璋提醒,心跳異常可能導致認知功能衰退,應及早治療;已服藥控制的患者若仍感不適,應及時就醫評估治療效果,避免藥物失效。及早介入治療不僅能改善心臟功能,還有助於保護腦部健康。 林彥璋表示,心房顫動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患者的中風風險增加3倍,主要因不規則心跳形成血栓;心衰竭風險增加5倍,長期高負荷運作可能導致心肌逐漸無法正常收縮;死亡風險也提高2倍。此外,心房顫動與周邊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及高血壓等併發症息息相關,對患者預後及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影響。 林彥璋說,患者往往在出現心悸、胸悶或喘不過氣等症狀才就診。然而,心房顫動的最佳治療時機是在初次發病的1年內,降低心血管中風心臟衰竭成效最好;若延誤治療,可能導致心臟結構受損,進一步影響病情預後。建議患者可利用智慧手表監測心跳,及早發現異常並及時就醫,以降低風險。

Read More

〈中華副刊〉 埋霧日記 粉紅灰的記憶體

詩‧圖/劉梅玉 童年的流水聲 在她冬日的冰川響起 有框的發音 夾雜著平日的聲腔 閒置的行李箱 裝著粉紅灰的情緒 老舊的塵埃 飄浮在 昨日與今日之間 一隻粉蝶 打開 灰濛濛的島嶼 她的航海線 圍著老家的輪廓航行 記憶的歌聲 在紅色屋丸上飄舞著

Read More

家醫大平台來了 今起測試

健保署長石崇良5日表示,6日將啟動「家醫大平台」測試,上線後將優先推廣至參與家醫計畫的診所。(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優化慢性病患照護,衛福部推動「大家醫計畫」,規劃建立整合個人健康資料平台。健保署長石崇良5日表示,6日啟動「家醫大平台」測試,上線後將優先推廣至參與家醫計畫的診所。 健保署今年起將健保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升級為大家醫計畫,目標讓每個慢性病患者都能有個「家醫」,以人為中心進行整合;除疾病控制外,更提供預防保健、風險因子預防、生活型態介入等,並依據風險分級進行衛教管理。 石崇良表示,大家醫計畫希望擴大收案對象,目標達到80%涵蓋率,找出潛在個案同時也要擴大服務,又要增加預防保健整合照顧,需要數位科技協助。將建立家醫大平台,匯整來自不同醫療機構的數據,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個人健康紀錄資料。 石崇良表示,家醫大平台將整合基本三高管理、預防保健、癌症篩檢、運動營養睡眠等資訊,讓醫師掌握病人清楚資料,同時讓民眾掌握自身健康狀況。目前已建置完成,6日啟動測試,預估測試1個月再正式推出;第1階段將由參加家醫計畫逾5000家診所優先使用,並將逐步推廣至各級醫療院所。 為達成家醫大平台的資訊交換,石崇良表示,針對診所各自地雲端電腦上的醫院資訊系統也要進行雲端轉型,才能跟雲端的家醫大平台快速互動。12月會開始導入248家診所做雲端轉型,目標2028年讓8成診所與藥局都可以做到雲端化。 診所醫療資訊系統雲端轉型,石崇良指出,除了將與家醫大平台結合,也將有電子處方箋、虛擬健保卡、雲端查詢系統、通訊診療、電子病歷等加值功能。 此外,健保與Google和鴻海合作,將利用AI技術開發風險預測和疾病風險分級模型,協助民眾了解自身健康風險並進行健康行為改變,也協助醫師進行分級管理和分流照顧。目前正在進行模型驗證,民眾要實際用此系統進行風險分級,預估要等到明年下半年。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的礦工生涯

■鄒敦怜 我摳下一整片頭皮,感受到它被拔起時依依不捨的拉扯著曾經緊貼著的頭皮。那片頭皮像一個躺在地上耍賴的孩子,我一點一點的拉起它的手、它的腳,直到整個身體都離開。 捏著這一大片頭皮,第一秒鐘有點心慌,因為它真的太大了,比拇指甲還大一點,超過一平方公分。不過第二秒鐘開始,我就能以一個局外人的審美角度觀察它,那是一片完整的形狀,輪廓酷似縮小的澳洲地圖。這片頭皮透著微微的琥珀色,皮屑與油質融合的材質,我拿著它透著燈光,彷彿欣賞一個難得的藝術精品。 那是某一個熬夜的日常,電扇的風徐徐的送來,頭頂的燈光應該是不發燙的,但總讓我想到毫不留情的烈陽。那段時間我正在準備一個重要的考試,整天念書念得不知今夕何夕,腦袋永遠處於過度運載的發脹狀態。我昏昏欲睡,動一動可能會更有精神,但我無法安心的說服自己出去走走。每天夜以繼日的把自己縛在書桌前,並且只跟考試參考書處在一起,我把這種折磨自己的苦肉計當成救贖。 只是我也知道這不是真的得到了救贖,因為一有空我就想把手指伸到頭頂,撓一撓看看能不能讓我頭頂開光,多一點聰明智慧。我越抓越起勁,如同苦讀非得記住什麼一樣,對頭皮的每次刨取,也非得從頭頂上帶走一些什麼才覺得儀式完整。頭頂頭皮冒著汗,形成一層薄膜,一開始像軟泥一樣黏在指甲縫。當我不斷的挖掘,頭皮也漸漸的變厚,逐漸變成可以掀起一整片的油頭皮。 念書的日子很清苦,我往頭頂挖礦的樂趣,是苦悶生活中唯一的出口。我會把拔下來的頭皮排列著,從早讀到晚,書桌一角的頭皮拼圖,如同戰士一樣擴大了自己的領地。這書太難讀了,我幾乎讀不下了,而且就算我全讀完了,真能通過考試嗎?現下唯一能掌握的就是,只要我用力的摳著頭頂,就能取得一片頭皮。 這樣的日子本以為可以一直到考完,直到有一天朋友來看我,他驚呼的說:「你頭頂禿了好幾個地方!」這個發現讓我大驚失色,因為秀髮一直是我引以為傲的特點,禿頭對我來說實在來得太早。我不得不強迫自己整天戴著帽子,忍耐著不伸手到自己的頭頂,用更大的力氣把專注力放在該讀的東西上。我應該正在地獄中,這裡沒有笑聲也沒有光亮。 後來,我終於通過那個讓人頭疼的考試,帶著帽子跟朋友一起出去玩,這是慶功,也是我大半年來第一次真正的放鬆。當我提到要買一頂透氣一點的帽子遮住禿頭,免得太悶熱。朋友掀起我的帽子,檢查了我的頭頂,卻是這麼說:「哪有什麼禿頭?現在已經全部都好了。」 我那苦悶無處傾訴的礦工生涯,就這麼莫名其妙的停止。停產的礦區被埋藏在記憶深處,若是要真正回憶起完整的過往,那開挖的功夫,得花更多更多的氣力。

Read More

〈中華副刊〉公園裡的捕蟬人

■黃金梅 晚飯後,突然起了散步的興致,便去附近的河濱公園散步。 踏入公園,眼前的景象煥然一新。塘河清澈,濱河鋪陳,樹木蔥蘢,花草茂盛,蟬鳴聲聲入耳,樓臺亭榭、文化之韻掩映於萬綠之中。置身於這片綠意盎然的世界,感覺著沁人心脾的涼爽,先前的煩悶與疲憊一掃而光。 公園裡人挺多,有健身的,有跳舞的,有遛狗的……像我這純粹散步的也不在少數,男女老少都有,他們三三兩兩地結伴而行。 信步走在石子鋪就的小徑。一個男人扛著一根一頭套了塑膠袋的竹杆從我身邊走過,正不解,看到他手裡攥了一個塑膠袋,袋裡裝了一小堆黑乎乎的東西,這場景給我一種久違的感覺。莫不是在捕蟬?疑問一出我立即否定了,不可能,在這裡住十幾年了,還沒見過人捕蟬呢。但男人這架勢不是捕蟬又是什麼?想了想,謹慎地向正好散步到我身旁的幾個人請教:他這是在幹什麼。 兩個男人同時出聲:捕蟬啊。 可能我一臉無知又求知欲很強的傻大姐表情激發了其中一個男人的談興,他開始給我講解:把蟬剪了翅膀、掐了內腸、用油炸,很好吃的。見我看向他,男人又說,捕蟬可以用蜘蛛絲,還可以用網袋……最好的是用麵筋。 用麵筋?我如同聽到了天方夜譚般的故事,驚訝得不由自主地大張了嘴巴。 男人興致勃勃地講解起來:小時候我們捕蟬都是抓把面,用水和了,去河裡洗麵筋,洗好了用麵筋捕蟬,別的東西捕蟬蟬都有可能逃掉,用麵筋卻是一捉一個穩。 男人身後的女人此時走到了男人身邊,一旁補充道:他們都是這麼捕蟬。 看他年紀和我相仿,我真想仰首長歎,我們捕蟬都用蛛網,麵粉人都不夠吃呢,哪捨得用來捕蟬。用麵筋捕蟬?他小的時候家裡該有多富有啊! 男人又絮絮叨叨地講起了他小的時候和蟬有關的趣事。 男人的講述讓我不禁回想起童年時與哥哥一起捕蟬的日子。哥哥是捕蟬的高手,往往短時間內就能捕來數只蟬,祖母便用火灰將蟬烤熟,分給我們兄妹吃。有天哥哥難得耐心十足,竟捕了二十幾只才停下。祖母特意用臉盆蓋住它們,準備中午用油炸讓我們嘗嘗。那時油是極為珍貴的,我們還從沒嘗過油炸的蟬呢,我激動極了。然而,我的虛榮心卻在這一天闖了禍。那天,好朋友小萍來我家,我忍不住向她炫耀哥哥的「戰利品」,為了防止蟬飛走,我用剪刀剪去了它們的翅膀,接著,我又突發奇想,想看它們游泳,於是將臉盆裝滿水,把剪了翅膀的蟬放入水中。和她看了會兒後失了興致,出門玩去了,忘記了這些蟬。中午回家還惦記著吃油炸的蟬呢,卻在門口看到哥哥氣衝衝地端了臉盆從屋裡出來,把一臉盆的蟬全部倒入了屋前的污泥溝中。問過祖母才知道蟬全淹死了。死蟬會生蛆,是不能吃的。嚇得我都沒敢吱聲。沒有人直接責問我,哥哥也未曾提及。想到這兒,心裡充滿了甜蜜的快樂。 男人和妻子拐入左邊小徑,我則繼續直行,正走著,突然從樹林裡跑出一個手拿電筒的人,對著我身前柳樹的樹杆照了幾照後很快離開,初時沒在意繼續走我的路,誰料才走了十步遠,又看到一個人拿著電筒對著樹杆照來照去,看得我一頭霧水,忍不住上前問那人在幹嗎,可話還沒問完那人就匆匆走了,把我晾在了當地。正巧一個老人走過,我便指著那人問老人:您知道這是在幹嘛嗎? 老人很熱情地介紹:這是找爬蟬的。 我恍然大悟。 爬蟬,也就是蟬的幼蟲,它們的外殼堅硬而深棕褐色,身形躬腰駝背,行動笨拙,那模樣真是醜陋。它們大多棲息在泥土深處的洞穴中,靜靜地等著蛻變。年幼的我,懷揣著無盡的好奇,曾兩度捕捉爬蟬放在蚊帳之中,欲目睹它們蛻變的全過程,然而,那份等待的疲倦最終戰勝了我的堅持,我在困倦中沉沉睡去,等我睜開眼,已是第二天清晨,發現爬蟬已經完成了華麗的蛻變,它們輕盈而優雅地靜待在蚊帳內,輕輕扇動著翅膀,那翅膀輕薄透明,翠綠如玉,閃爍著迷人的光澤,美得令人不舍錯眼,深感大自然的神奇。 老人嘖嘴:爬蟬既好吃又營養價值高,是唐僧肉,現在火紅得很呢! 巧了,老人說的這些我剛好在網路上看過,說是由於蟬的幼蟲的營養價值高和風格獨特的良好口感,以及對人體發揮的多種滋補藥效功能,民間早有把它比喻成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唐僧肉,今年火紅得很,X地X公園內市民們打著手電筒在尋找它用於美食,這樣的夜尋已持續一週之多……想到這,下意識地看向左邊的樹林,恰在此時,幾束手電筒光透過密林縫隙射了出來,不由笑了起來,沒想到咱這五線小城跟風跟的倒挺緊。 繼續散步。行得十數步,看到前方一個小男孩貼在一棵樹上,正打著手電筒照樹。男孩長得虎頭虎腦,煞是可愛,忍不住走上前去,愛憐地問他是不是找爬蟬、捉了幾只。 男孩咧嘴一笑,把手中的袋子高高舉到我眼前,袋裡才三四只,我說,有點少啊。男孩一臉滿不在乎的樣子,蹦蹦跳跳地走開了。 受男孩影響,再看樹林裡掃來掃去的幾束電筒光,竟是玩興大發,循著光束而去,便見幾個人穿梭在林中,打著電筒在樹上找爬蟬,我邊觀察邊向周圍的人詢問結果,希望從她那兒得到答案,誰知對方一臉茫然地看看我,告訴我她聽不懂我在說什麼。接連詢問了幾個人,結果都是一樣,讓我有些暈頭轉向。 返回途中,又遇到剛才打著電筒找爬蟬的男孩,此時,他正猴在秋千架上玩得起勁,秋千架下多了他的媽媽,媽媽一手捏著男孩剛才拎的裝蟬的袋子,一手拿著電筒一會兒照樹一會兒照地,漫不經心得很,我看了看袋子,蟬只比剛才多出兩三只的樣子。 我指著媽媽手中的袋子笑:你和兒子不認真啊,這麼幾只哪夠吃一頓啊? 媽媽笑:捉著玩的,玩夠就放了,不是他們。她抬手指了指樹林裡拿著手筒認真找爬蟬的人,告訴我:他們最愛吃這個了。 正閒聊,男孩突然向媽媽要電筒,打著電筒照一旁枇杷樹,興奮得大呼小叫起來:有一個枇杷!看到我,又手指枇杷樹朝著我興奮地重複:有一個枇杷!看來,他確如他媽媽所言,捉蟬只為玩樂。 網路上流傳著一種聲音,稱因瘋狂的抓捕行為,蟬的數量正在急劇減少。這引發了公眾對蟬生存危機的深切擔憂,甚至有人悲觀地預測蟬將面臨絕跡的境地。然而,在我看來,這種擔憂似乎有些過於悲觀和誇大其詞。就拿這河濱公園來說,僅僅從蟬鳴的喧鬧聲中,我就能感受到公園裡時蟬的數量之眾,就算「X地X公園」裡沒了,我們河濱公園還有,而且,就算河濱公園也沒了,其他公園還有,更進一步說,就算城裡都沒了,鄉村還有啊。回想我們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大人小孩都熱衷於捕捉蟬,不僅當作玩具,還當成美食,甚至蟬蛻也被收集起來賣給藥店。那時,蟬也未因此而絕跡,何況如今鄉村中多是視力不好行動不便的老人。 因此,當看到公園裡有捕蟬的人時,我並不排斥,反而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歡喜。在我看來,捕蟬,它遠非僅僅是一個令人垂涎的味覺探險,更是一種令人愉悅的娛樂方式,同時也喚醒了我們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深切懷念。因為他們,我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屬於我的純真年代。 步出公園時,我忍不住回望。已經九點了,公園裡熱鬧不減。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那片跳廣場舞的天地,人們沉浸於音樂的旋律中,與光共舞。而在樹林的幽深處,電筒的光束交織、跳躍,彷彿有位無形的燈光師,正用心地為這片靜謐的樹林編織出夢幻般的光影。整個公園在夜晚的映襯下,顯得和諧、寧靜而又充滿生機。

Read More

眼底攝影可揪共病風險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視網膜異常是全身健康預警。專家表示,眼底攝影可看共病風險,助早期發現全身性疾病,成為預防重大疾病的隱形守護者。根據美兆健康管理機構的受檢者數據顯示,有近3成的人接受眼底攝影後,發現視網膜異常或其他潛在病變,可能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早期指標。 眼科醫師王錦銘表示,視網膜異常的共病風險,包括視網膜內的血管狀況,尤其是狹窄、出血或滲漏等現象,可能是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前兆,這在眼底攝影中可以被早期發現。 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病變,據多項研究結果顯示,高達6~8成會在疾病進程中發展出視網膜病變。這種病變是由於長期的血糖控制不良導致微血管受損,不僅威脅視力健康,還可能加重糖尿病引發其他併發症。 另從視網膜也可察覺心血管、腦血管健康異樣。國際研究指出,視網膜血管的細微變化,如微小的血管變形或出血,常與心臟病、中風等風險密切相關;視網膜變化也與腦血管健康有關,視網膜動脈硬化可能是早期腦中風的預警信號。 由於許多眼部異常在早期沒有症狀,患者在初期並不會察覺眼睛健康的變化,而且現代人使用電子設備已成日常,大大增加眼睛的負擔。王錦銘呼籲,40歲以上應至少每年1次眼睛檢查,若有家族病史可適當提前安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