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療提供免費成人健檢

記者張瑞惠/草屯報導 衛福部草屯療養院9月起提供免費成人健康檢查服務,服務內容包括血壓、血糖、血脂、肝腎功能、尿蛋白以及健康諮詢等項目,守護社區民眾的健康,該院歡迎民眾能多加利用。 為達到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慢性病的預防與治療,草屯療養院特聘新陳代謝專科醫師楊晉州,每週一至週五上午提供門診服務。楊醫師表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新陳代謝疾病,初期不一定有症狀,許多民眾是透過成人健康檢查才發現自己罹病,可說是健康的沉默敵人;利用一年一次免費的成人健康檢查,可以檢查出常見的三高疾病,還能夠了解個人的肝臟與腎臟的功能健康狀態。不但可加強慢性疾病的預防,甚至能早期發現重大疾病,早期治療,以達維護健康的目的。 草屯療養院院長簡以嘉表示,成人健康檢查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國民壽命不斷延長,活的老同時也要活得好,很多民眾在青壯年時都忙於工作,忽略照顧身體,加上慢性病的風險也逐年增加,由成人健康檢查定期把關,才能達到及早偵測預防疾病的效果,成人健康檢查提供最具效益的檢查項目,經由快速簡便的流程,能提早發現潛在的風險,並定期追蹤異常項目,確保民眾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

Read MoreRead More

吃冰箱剩餘食品 女童染沙門氏菌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位主婦因為冰箱壞掉,把剩餘的食品拿給6歲的女兒吃,導致孩子感染沙門氏桿菌,因而高燒不退、上吐下瀉、持續腹痛數日,須住院治療。食藥署表示,高溫環境讓病菌容易滋長,若吃下半生不熟的食品,當心沙門氏桿菌等引起的食品中毒。 食藥署表示,近5年我國平均每年約有347人感染沙門氏桿菌。主要是食入受到汙染的食品而感染,例如:生的或未煮熟的雞蛋、牛奶製品、禽畜肉類等。 沙門氏桿菌廣泛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汙染食品,屬於人畜共通傳染。沙門氏桿菌有2,600多種型別,在全球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常居首位或第二位。 沙門氏桿菌感染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40℃)、惡心、嘔吐,症狀持續2-3天後會痊癒,但有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 美國疾病預防管制中心(CDC)估計,全美平均每年約有120萬人感染沙門氏桿菌,導致2.3萬人留院。今年5月,美國官方發布一起攝食西瓜、哈蜜瓜、香瓜等截切水果,感染沙門氏桿菌的食品中毒案調查報告,造成137人生病、38人住院。 因此,國人選購各式各樣的水果拼盤時,應多留意,慎防沙門氏桿菌引起的食品中毒。最好選擇完整的新鮮水果,裁切前要適當清洗,維持刀具、砧板等接觸器具的清潔及低溫保存成品,確保截切水果品質,並儘快吃完,以降低微生物危害的風險。 食藥署提醒,食品調理應充分加熱,並立即食用;加熱後的食品應防止交叉汙染,生食及熟食所使用的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並應防止病媒侵入;同時避免寵物接近調理及供餐場所;處理食材及進食前應徹底洗淨雙手;被病媒沾染、過期或腐敗等不潔食物,均應丟棄,切勿食用。

Read MoreRead More

救國團崇德中心週六教急救術

▲台南市救國團崇德中心將於九月七日(星期六)上午十點至十一點三十分舉辦「必學急救術CPR」免費講座,由專業的消防人員教導CPR急救技巧與AED的正確使用方法,當遇到狀況時第一時間應該如何正確處置,如何自救救人,讓傷害降到最低,洽詢專線:二六七八○三九。 (陳治交)

Read MoreRead More

國軍吸菸率 10年減4成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健署協助國防部共推「無菸軍隊」,多管齊下呼籲戒菸,10年下來讓吸菸率減少4成。 國健署表示,吸菸會降低傷口癒合速度、減緩受傷復原、減少血流量與攜氧量、增加骨頭斷裂的風險,在惡性循環下又增加其他受傷的風險。 國外研究顯示,軍中體能(血氧能力、肌肉耐力)差者,受傷機率高出20~30%。進一步分析發現,血氧能力差的的吸菸男性,相較血氧能力好的非吸菸男性,受傷機率高70%;肌肉耐力差的吸菸女性,相較肌肉耐力好的非吸菸女性,受傷機率高出40~90%。 美國國防部每年花在吸菸相關疾病的醫療費用、工作損失達16億美金(相當新台幣496億元),可見軍人強健的體魄並避免受傷是影響戰力與經費的重要因素。如何打造不吸菸的健康國軍,為國軍建軍備戰的重要一環。 國健署92年起與國防部攜手合作,辦理戒菸就贏比賽、戒菸班、戒菸講習及戒菸輔導員訓練,搭配國軍醫院戒菸門診、部隊醫務所,協助國軍戒菸,並逐年裁減吸菸區,建立營區無菸支持環境,以保護官兵安全、健康權益。國軍志願役官兵吸菸率也成功下降,由99年的33.2%下降至108年的19.9%。 另自103年起持續辦理「國軍戒菸就贏」比賽,107年度報名組數達2051組,整體戒菸成功率達4成(47%),今年更達2611組,將於19日進行抽獎。

Read MoreRead More

長榮航募空中仁醫 提供突發醫療協助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2日宣布推出「空中仁醫」計畫,邀請具有醫師身分旅客,在機上旅客有突發性醫療需求時,可以即時提供醫療專業協助,以提升旅客飛行旅途中的健康照護品質。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也十分支持。 長榮航空自2011年起與Med Link公司簽訂空中醫療諮詢服務,當機上發生旅客身體不適的突發狀況時,空服員除了以衛星電話聯繫Med Link值勤醫師提供專業之遠距醫療諮詢外,在過去也會做機上廣播尋求具有醫師資格旅客的協助。 未來加入「空中仁醫」計畫的醫師搭機時,長榮航空會自動將搭機資料提供給讓當班空服員知悉,在必要時可私下徵詢加入醫師之同意,提供醫療的協助。 醫師公會全聯會表示,長榮航空「空中仁醫」計畫,不但可以讓機上乘客在有健康狀況時,空服員能在第一時間徵詢參與計畫的醫師,在醫師同意下,協助長榮航空及地面醫療支援團隊提供旅客醫療建議。 同時,如若發生任何醫療爭議訴訟,長榮航空也會完全負責處理後續事宜,以保障長久以來見義勇為的愛心醫師的法律權益,用意良好,也符合世界潮流。醫師公會也長期關心此項計畫,不斷力求計畫的周全性。 長榮航空表示,「空中仁醫」計畫即日起開放登記,有意願加入的醫師可登入長榮航空官方網站會員專區「空中仁醫」申請專頁,完成填表作業,後續經與醫師公會共同審核完成後,即成為本「空中仁醫」計畫的醫療諮詢成員。有了熱心醫師的加入,更可讓MedLink發揮更大的功能,使旅客可擁有更好的醫療照顧。

Read MoreRead More

奇美醫今小兒流感及疫苗介紹

▲奇美醫學中心健康照護活動,三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至十時,在第一醫療大樓二樓門診兒科候診區,舉辦「認識小兒流感及疫苗介紹衛教」,內容包括小兒流感介紹及施打疫苗之重要性。 (汪惠松)

Read MoreRead More

降低開學不適應 小小新生快樂上學去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學校陸續開學,家長們面對孩子上學難免會有些壓力,特別是對於上幼稚園或是國小新生,因第一次離開家庭,孩子的不適應是難免的,專家建議,家長們要幫助孩子們降低開學不適應,才能快樂上學去。 小小新生入學總是會哭哭啼啼,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降低開學不適應,就要在上學前先讓孩子熟悉環境,如提前先去幼稚園玩遊戲器具,熟悉未來環境,降低陌生感。 此外,父母跟孩子約定要遵守,例如:說好幾點離開幾點接回要守時,除了讓孩子清楚父母的接送時間外,更清楚自己父母會有一段時間不在身邊。若有鄰居或家中手足同一所學校時,可以相約一起上學,降低對陌生環境的影響。 上學初期可攜帶家裡玩樂的玩具或玩偶,讓自己家裡熟悉的玩偶陪伴,可以增加在學校時的安全感。 張自強表示,父母初期不能心軟,但也不能威脅,但最怕的是,孩子一哭,父母就捨不得走,建議要對孩子說明,要上班了,下課會來接,給孩子信任感和保證。並盡可能在孩子上學初期提早來接,在老師面前稱讚和鼓勵,共同協助建立老師是朋友的角色。回家後可以給予適度正向回饋及關心,透過孩子在學校生活分享,表達對孩子的支持。 開學後,孩子若出現不想上學、精神不佳懶散、學習興趣不高,或想到上學就頭痛、肚子痛等的情形時,可能是因為長假後的第一次正常作息的上學,加上混亂作息突然要調整,張自強建議,父母的應該耐心陪著孩子們一起來調整,以縮短適應不良的時間。 不過,若精神不佳、常打哈欠、呈現疲倦或想睡,甚至脾氣暴躁易怒等情形,經調整後仍無改善,且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或是親子互動時,張自強則建議,可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做進一步改善。

Read MoreRead More

中醫治療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陳俊銘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是指由於頸椎退行性變後或受到外傷等因素、椎體節段間不穩、刺激了頸部的交感神經,使之興奮或受到抑制,而表現出多種多樣症狀的疾病。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1.頭部症狀:頭痛或偏頭痛、頭沉、頭昏、枕部痛或頸後痛;但頭部活動時這些症狀並不加重。 2.面部症狀:眼裂增大、視物模糊、瞳孔散大、眼窩脹痛、眼目乾澀、眼冒金星等症狀。 3.心臟病症狀:心跳加快、心律率亂、心前區疼痛和血壓升高。 4.周圍血管症狀:因為血管痙攣,肢體發涼怕冷,局部溫度偏低,或肢體遇冷時有刺癢感,或出現紅腫、疼痛加重現象。還可見頸部、顏部和肢體麻木症狀,但痛覺減退並非按神經節段分布。 5.出汗障礙:表現為多汗。這種現象可局限於一個肢體、頭部、頸部、雙手、雙足、四肢遠端或半側身體。 6.其它:肢體發涼怕冷,還可有一側肢體少汗,頭頸、顏面或肢體麻木等現象。 由於椎間盤退變和節段性不穩定等因素,從而對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造成刺激,產生交感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症狀繁多,多數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少數為交感神經抑制症狀。由於椎動脈表面富含交感神經纖維,當交感神經功能紊亂時常常累及椎動脈,導致椎動脈的舒縮功能異常。因此交感型頸椎病在出現全身多個系統症狀的同時,還常常伴有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的表現。 常見病因: 1.頸部慢性損傷。長期不正確地低頭工作或過仰頭顱作業,導致頸部負荷過度,可使頸部軟組織勞損或高枕睡覺均可引起頸慢性積累性損傷;或頸椎骨關節錯縫而致病。 2.咽部及頸部感染。炎症沿淋巴擴展到關節囊、韌帶,刺激交感神經而致病。 3.局部感受風寒濕之邪。使得局部血運障礙,肌肉痙攣,代謝產物堆積致病。 4.急性外傷。如扭、閃致傷,或頭顱直接受外力撞擊致傷者,往往並發有頸部間接外力致傷等,有的可發生頸椎旋轉移位。 5.其它。如偏癱引起頸椎生理平衡失調,繼發頸椎代償性增生,或骨關節移位,刺激或壓迫交感神經,導致頸椎病。 中醫治療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主要以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寧心安神,益心氣養心陰為主,來讓交感神經系統放鬆,副交感神經系統作用提高,改善一系列因頸椎病所引起交感神經長期過度亢奮,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一系列症狀產生。臨床常以血府逐瘀湯、黃耆五物湯、烏藥順氣散、行氣活血化瘀,加減葛根、丹參、川七、赤芍、雞血藤、木瓜、生白芍、甘草等,改善頸椎壓迫所帶來的不適,並以加味逍遙散疏肝解郁,甘麥大棗湯寧心安神,生脈散益心氣養心陰,加減柴胡、龍骨、牡蠣、石決明、玉竹等,緩解因頸椎不適帶來交感神經亢奮的一系列症狀。配合針灸,頭皮針、耳針、眼針、舌針、腹針及體針靈活搭配運用,再加上小針刀治療,可有效改善頸椎病,進而根本改善頸椎病所帶來一系列的自律神經失調。  

Read MoreRead More

馬戲訓練 讓孩子更自信開懷

中央社/台北1日電 研究發現,孩子從事馬戲等技巧提升運動,可增加自信、改善情緒。專家建議,家長可協助孩子安排有難度的運動訓練,如排球、羽球等,快樂運動有助分泌腦內啡、提升專注力。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透過新聞稿發布一項今年發表的研究指出,支持促進兒童的心理健康措施可以創造更健康的社區及確保經濟效益。以兒童馬戲技能課程為例,為孩子在馬戲訓練計畫中投入每1元,可省下未來可能花在心理健康成本的7元。 此研究由澳洲南澳大學的學者進行,針對參加方案的55名兒童(8至14歲)追蹤。在方案中,兒童有機會學習、改進和擴展新的雜技、平衡、雜耍和空中運動等的技巧。 結果發現,馬戲訓練讓兒童感受到更大的自由、自信和快樂,與剛參加計畫時相比,兒童的擔心和壓力減少,獲得更多的成就、勇敢,在身體和心理層面都感到更好。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從上述研究得知,兒童參與類似馬戲團的技能訓練能有效促進身心健康,建議家長可協助孩童找有難度的訓練,如參與排球、羽球、籃球等有技術性挑戰的運動。突破後會增加信心及自我肯定,訓練過程與同儕肢體及言語的交流學習互動,有助於孩子的社會化。 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提醒,相較於國外,台灣孩子運動量較少,建議家長可多支持孩子從事有趣的運動,從中增進「動」的技巧。但要避免將運動變成一種競賽,應讓小朋友「快樂運動」,透過趣味運動可分泌腦內啡、提升專注力、增加社交互動性,讓孩子的身心更健康。

Read MoreRead More

南台灣鬧血荒 呼籲捐血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由於暑假、豪大雨及颱風影響,南台灣血液供應吃緊,高雄捐血中心表示,目前血液供應量庫存不足,僅勉強可供應數日之用,因此,呼籲民眾乘天氣放晴之際,踴躍出門捐血,以解血荒。 台南及高雄捐血中心可說是過了一個緊張的夏天,由於暑假學生捐血來源大減,加上南台灣每日約需要2千餘袋醫療用血,而又適逢豪大雨及颱風侵台,導致民眾出門捐血意願降低,致雲、嘉、南、高、屏及台東,目前各血型均出現顯示危急的紅燈。 高雄捐血中心小編也在粉絲頁上高喊「颱風麥擱來」,也盼更多人知道即使是停班停課日,傷病患仍有輸用血液的需求,號召粉絲們幫忙分享缺血訊息,呼籲熱血民眾若見好天氣就踴躍出門響應,挽袖捐血救人。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