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傳承

■吳重達 2009年醫院要求醫師接手骨科主任。懶散、只想做好自己專業,平淡過日的醫師大為困擾、猶豫,卻沒有拒絕的立場與勇氣。見此狀況,我家歐巴桑(內人的暱稱)說:「你不是一直感嘆沒機會好把想把自己的知識、經驗教給年輕一輩嗎?」於是,醫師接下了任務。 沒想到竟然做到退休,在任內的首要目標就是教育、培養年輕醫師。雖不敢說桃李滿天下,奇美骨科訓練出來的骨科專科醫師分布雲嘉南與高雄地區,基本上都中規中矩,沒做出違心、傷害病人之事。 經醫師指定研習次專科、留在醫院內服務的年輕主治醫師也在這些年內更充實自我,累積經驗,都已獨當一面,成為科的骨幹。未來奇美骨科應當更有服務品質與競爭力。 社會服務與大眾醫療知識的提升一直是醫師的職志。應中華日報邀約,自1998年開始每週發表一篇運動醫學與骨科的文章,一寫竟也20多年了。2004年由健康世界雜誌社出版《運動傷害小百科》上、下冊。之後仍然每週動筆,連醫師自己都感到驚訝自己不錯的續航力。 怎樣不同的人生都會出現該淡出的時候;重要的是,如何把累積一輩子的知識、經驗傳承下去。對醫師而言,運動醫學是最愛,盡力提供運動員與一般大眾「最佳」醫療服務是終身志業。幸運的是,醫師培養出幾位接班人,也許想法、做法與醫師會有出入,但也相差不多。 林敬為醫師是醫師台大醫學系學弟,自其住院醫師時期便跟著醫師學習。升任主治醫師後更至醫師出身的芝加哥Rush醫學中心鑽研運動醫學1年,留在奇美醫院這些年表現可圈可點,醫師也逐漸交班給他。 經由報社同意,醫師也把本專欄交給林醫師負責,希望各位老朋友多給年輕人機會,不吝指正。醫師退而不休,仍繼續醫療服務;林醫師太忙、出國時,醫師再動筆補一下空缺吧。 感謝大家多年來不棄的支持與鼓勵。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

Read More

安眠藥配酒 男子睡醒斷片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一名30歲男性每天吃1顆安眠藥,吃完藥就躺在床上,有時候會喝點酒或看小說來打發等待入眠的時間,後來發現自己常常斷片,想不起前一天晚上看過的章節;另一名長期失眠的40歲女性,發現白天吃安眠藥可讓自己放鬆,為逃避工作壓力擅自加藥,最誇張時1天吃數十顆以上。 食藥署指出,鎮靜安眠藥並非解決失眠問題的萬靈丹,誤用或濫用皆可能導致成癮。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張祜銘提醒,民眾使用安眠藥應遵守「5不4要」原則。 食藥署指出,「5不」為不自行購買鎮靜安眠藥、不擅自增量或停藥、不併用酒精性飲料、不開車或操作機具、不轉售或轉讓。「4要」為用藥要遵照醫師處方、用藥要配白開水、用藥後要馬上就寢、要配合調整睡眠作息,提醒民眾了解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之重要性,避免不當使用管制藥品情形與濫用危害發生。 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科長宋居定指出,所有的安眠藥都是屬於處方藥,管制藥品與毒品是一體兩面,通常會有依賴性成癮性的問題,濫用後果嚴重。 張祜銘指出,酒精與安眠藥物間有交互作用,因兩者都具有中樞神經鎮靜作用,合併使用會讓副作用產生加成效果,絕對不能併用。 張祜銘表示,不依照醫師處方頻次或數量、不透過處方箋取得藥物、非醫師目的用藥,是3大可能進展成藥物濫用的警訊。而成癮是一種大腦核心失控感,如果用量越來越多、失去控制,例如一遇到壓力就想吃,或是出現戒斷症狀,像是沒吃藥就無法工作,這些都是藥物成癮症狀,建議到成癮科門診就醫。

Read More

中醫美顏針 緩解循環不良症狀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隨著耶誕節、跨年到來,許多人關注如何在聚會期間展現最佳狀態,近期診詢問「美顏針」的民眾大增。中醫師表示,美顏針適合所有年齡層及各種膚質,恢復期短,可即時恢復日常生活,且風險極低,適合上班族及希望不經手術即可改善面容的族群。 開業中醫楊佩鈺表示,美顏針是一種基於中醫針灸原理的自然美容療程,使用極細的針刺入頭皮、頸部及臉部,刺激經絡並促進氣血循環。根據針刺的方向、深度或角度不同,刺激範圍從較深層的肌肉、筋膜到淺層肌膚及經絡皆有,可增進氣血循環、肌肉放鬆及恢復彈性。 針刺可達到深層肌肉和真皮層,促進膠原蛋白增生,從而改善面部的暗沉、淡化黑眼圈,並提拉面部肌肉,使法令紋變淺,臉型更加立體。持續進行美顏針療程,不僅能看到蘋果肌變得更加豐盈,氣色也會隨著療程逐漸改善。 楊佩鈺指出,美顏針適合所有年齡層及各種膚質,與西醫美容技術相比,中醫針灸美顏針的恢復期短,可即時恢復日常生活,且風險極低,只有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小範圍瘀青。自然、安全的美容選擇,特別適合忙碌的上班族及希望不經手術即可改善面容的人群。 此外,像是偏頭痛、乾眼、失眠等,許多因循環不良而導致的症狀,也可透過美顏針原理緩解。有些個案是初期乾眼症、飛蚊症患者,也透過美顏針改善眼睛周遭循環,舒緩症狀。

Read More

國衛院×藥廠 防控疾病風險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慢性病是國人重要死因之一。國衛院與台灣諾和諾德藥品公司合作,將結合我國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資料庫及大數據,針對多項慢性病的核心風險因子進行監測、分析,如高血糖及肥胖等,加強相關疾病風險防控管理。 根據最新國民健康調查顯示,台灣64歲以下成人有超過4成至少罹患1項慢性病,每5人中就有1人甚至罹患2種以上慢性病。而肥胖為許多慢性病之根源,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和血脂異常風險較正常人高3倍。 國衛院長司徒惠康表示,期待透過這次公私合作模式,結合諾和諾德在肥胖及代謝領域的專業知識和GLP-1療法的創新潛力,以創新醫療協作模式減輕慢性病對國民健康的負擔。 國衛院副院長許惠恒表示,國衛院已在積極嘗試慢病管理計畫,例如運用AI技術與大數據建立智慧風險預測系統,也針對新陳代謝症候群進行積極介入管理,包括生活運動習慣、數位工具配戴監測、藥物介入等,觀察全人照護模式與及早介入亞健康族群對於疾病延緩甚至逆轉的效果,預計在明年就有初步結果。 肥胖與2型糖尿病也是失智症之高度危險因子,研究顯示,51至60歲族群中血糖每升高15mg/dL,阿茲海默症風險就提高14.5%7。 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說,3高慢性病患者一旦合併失智,照護負擔將大幅增加,因此失智全人照護是減輕社會及醫療成本的關鍵,也是此次合作後第1項啟動的計畫。

Read More

吞嚥復健 助移除鼻胃管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風、失智、帕金森氏症、老化等容易出現吞嚥困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余育霖表示,台灣長照機構中有94%的病患使用鼻胃管,不過鼻胃管並不是吞嚥困難的唯一解方,大部分神經學或退化性疾病可藉由吞嚥復健改善。 一名86歲女性失智症患者,日前因吸入性肺炎住院後持續使用鼻胃管灌食,有次就醫評估吞嚥功能,發現個案有吞嚥前洩漏及大量咽喉部殘餘食團。在接受語言治療師3個月的吞嚥訓練後,已無吞嚥前洩漏狀況且咽喉部殘餘食團減少,顯示吞嚥功能改善,移除鼻胃管恢復由口進食指日可待。 余育霖表示,吞嚥困難是中風病患常見症狀;其他如胃食道逆流、老化、失智症、帕金森氏症、頭頸部或消化道腫瘤及牙齒鬆動等,亦可能造成類似症狀。因此須經詳細病史詢問、理學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才能正確診斷。 在病史詢問方面,可了解病患的飲食型態、用餐狀況、過去病史;理學檢查則可初步了解是否有解剖構造上的異常如牙齒鬆動、咽喉部或頭頸部腫塊,或是神經學上的異常如聲帶麻痺、咳嗽反射減弱、口咽部無力。實驗室檢查包括電視螢光吞嚥錄影檢查 (VFSS),可觀察各個吞嚥時期是否有延遲或食團殘餘。 余育霖說,在台灣,長照機構中有94%的病患使用鼻胃管,位居全球之冠。鼻胃管確實有著餵食方便快速之優點,然而缺點如異物感、口臭、胃食道逆流及不甚美觀也嚴重影響著病患生活品質。 他指出,其實鼻胃管並不是治療吞嚥困難的唯一解方。大部分神經學或退化性疾病則可藉由吞嚥復健改善,經由語言治療師指導吞嚥技巧多有進步空間,唯之所以叫吞嚥復健,代表療程並非一蹴可幾,訓練也不僅止於課程時間,回家也必須時時練習。 此外,患者也可以諮詢營養師做食物質地的調整;其他尚有儀器治療如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視覺回饋儀器幫助病人提升吞嚥生理的本體感覺;若有明顯解剖構造上的異常則可藉由手術等方式改善。

Read More

經期亂以為更年期 揪子宮肌瘤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一名52歲婦人因月經出現不規則,加上血量又多,以為是更年期前兆,經醫師檢查後發現子宮腺肌瘤,接受微波消融手術,不僅免去摘除子宮的命運,術後隔天即順利出院,大幅提高治療的舒適度及安全性。 大林慈濟醫院婦產部醫師許鈞碩說,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為婦科最常見的疾病,大部分都屬於良性,在台灣約有5成以上的女性朋友有此病,大部分都沒有症狀,有些人則有痛經、貧血問題,有些甚至會大到壓迫膀胱而影響排尿,造成日常生活上極大困擾,這時就需考慮找專科醫師處理。 許鈞碩說,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瘤症狀不嚴重,初期可先經由藥物治療,若藥物治療無效時,則建議手術切除。子宮肌腺瘤在以前臨床上通常建議將子宮切除,因子宮肌腺瘤是子宮內膜異位生長在肌肉層裡,腺瘤要完全切除無法完全切除,術後非常容易復發,且容易沾粘,導致手術有相當難度。 許鈞碩指出,微波消融手術可透過腹部超音波導引,或腹腔鏡手術將微波消融針插入腫瘤,瞬間產生100度的熱能於腫瘤組織,搭配腹部超音波的影像協助定位,提供安全又快速的消融方式,不會有術後傷口疼痛或沾粘問題,更提供患有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瘤婦女,想保留生育功能或不想切除子宮多一項新選擇。 微波消融不用切開子宮且出血極少的創新治療方法,傷口小於0.2公分,大幅度提高病患生活品質,對身體傷害降到最低,術後恢復快,隔天即出院返家,1週後可返工作崗位。

Read More

身心障女遇跟騷難言 民團籲重視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我國《跟蹤騷擾防制法》至今已實行兩年,內政部警政署的資料顯示,自111年6月至12月止,身心障礙女性遭遇跟蹤騷擾的累計總人次高於身心障礙男性9倍之多;為此,民團於22日提3呼籲,盼設計適當防身輔具、提升意識等。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22日召開「正視身心障礙女性遭遇跟蹤騷擾困境」記者會,說明身心障礙女性跟蹤騷擾經驗調查計畫成果。 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表示,跟騷法施行後,根據內政部警政署提供資料顯示,身心障礙女性遭遇跟蹤騷擾的總人次高於身心障礙男性9倍,也比一般女性高很多。 常見困境諸如講了人家也不相信,就因為是「身心障礙者」、「有殘缺的人」,加害者可能會以此為藉口替自己開脫,甚至對身心障礙者外貌、障礙貶低。 障盟提3點呼籲,1.建議研發適當的防身輔具,建議參考國外做法,設計結合聲響、警報及定位功能的穿戴式裝置;2.提供諮詢協助,讓不同障礙特性的女性都能得到支持,或轉介心理諮商;3.希望提升司法人員障礙意識,若因身心障礙導致蒐證困難,應靈活運用替代管道,如筆談等,讓受害者得到更適切協助。

Read More

波波醫爭議 國際牙醫聯盟籲勿因私利扭曲法令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本土小牙醫聯盟與衛福部當面溝通破局,揚言明(24)日上街頭,國際牙醫聯盟22日指出,出國學醫符合醫師法規定,且國外學歷經嚴格審查,偏鄉計畫以本土牙醫師優先,籲本土牙醫團體勿因個人利益曲解法令,誤導大眾。 有婦幼診所醫師過去執行子宮鏡手術導致患者死亡,近期被起底是波波醫師,引發討論;另,本土牙醫質疑政府以新台幣24億元推行偏鄉計畫,大幅開放波波牙醫實習名額,但服務地點卻非偏鄉。 本土小牙醫聯盟日前與衛福部當面溝通破局,揚言11月24日上街頭。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則指本土小牙醫抹黑國際牙醫,宣布同天召開記者會將提出3大訴求回應不實指控。 針對網路流傳波波醫師名單,國際牙醫聯盟理事長林宗億表示,依法出國留學,又不是滔天大罪不應如此被獵巫網路霸凌。民國112年前至9大區域留學的學生,是依據立法院修訂的「醫師法」合法出國留學,完全符合國家法令。 此外,林宗億說,學歷採認也遵循教育部「大學辦理國外學歷採認辦法」,並非如外界所言有所「放水」。主管機關應依法保障這些學生回國後順利應考並完成實習,並以國人健康與福祉為優先,避免任何團體因私利曲解法令,誤導社會大眾。 他強調,多元取材本是進步國家選材趨勢,同時包括建築師、律師、會計師等各種師級專業,皆可持擁有符合教育部認可的外國學歷應考國家考試,並非獨厚牙醫。 談及本土小牙醫聯盟將在週日上街,林宗億指出,該聯盟訴求中有多處錯誤資訊。偏鄉計畫目標是提升偏鄉牙醫量能,且規則非常清楚,本土牙醫師擁有優先選填權。 他重申,112年醫師法已修正通過,未來將不會再有海歸醫師,呼籲本土小牙醫不要散播未來會有更多無限的海歸醫學生的錯誤資訊,週日國際牙醫聯盟也會召開記者會,針對本土小牙醫的遊行內容做澄清。

Read More

旅外停復健保 12.23起廢止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22日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部分條文草案,健保自12月23日起廢止停復保,擁有中華民國戶籍者即需持續繳保費;已停保者維持停保,但返國當日復保後不再可停保。 現行健保規定,國人若預定出國6個月以上,皆可辦理停保;曾辦理出國停保者,應於返國復保後屆滿3個月,始得再次辦理停保。失蹤未滿6個月者,家屬也可辦理停保,若超過6個月未尋獲,應追溯自停保當月起終止保險,並辦理退保手續。 然而,2022年12月23日憲法法庭判決,健保停復保制未以法律規定判決違憲,衛福部須在2年內完成修法,否則相關規定便失效。 衛福部11月22日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部分條文草案。社會保險司長劉玉娟表示,此次修正重點,就是刪除停復保申請、相關眷屬依附規定,並針對已經辦理停保者,加上過渡條款。 劉玉娟說明,依憲法法庭判決,由於健保法沒有授權停復保,施行細則不可另外訂出來;因此修法後不再有停復保制度,只是回歸健保法原本的規定,讓全體國民的權利義務都一致,這樣也較符合健保法「強制性社會保險」精神,希望大家都在公平的風險分擔下,一起繳納保費、盡義務。 她表示,草案預告期2週,停復保申請預計受理至12月22日止,12月23日起不再受理停保,即使出國超過6個月,仍與其他人一樣要繳納保費。 修正草案指出,此次修正保險效力開始及終止之規定、刪除保險對象得辦理停保及復保規定,並依信賴保護原則,增訂今年12月22日以前已辦理停保者之過渡條文。 其中過渡條文為今年12月22日以前已辦理停保,23日以後,應於返國當天依原規定辦理復保,復保後不再辦理停保;政府駐外人員及其隨行之配偶、子女,應於返國之日辦理復保,復保後不再辦理停保。

Read More

馬偕推一站式服務 智能藥櫃→注射室 流感接種快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每年秋冬是流感高峰期,為加強流感疫苗接種流程效益,馬偕紀念醫院引進智能藥櫃,民眾經醫師評估後,手持該院「流感疫苗、新冠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的藥單,完成批價後就可直接到注射室接受一站式服務,減少病人排隊領藥等候的時間。 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0月1日起至11月11日已累積202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26例死亡,為近10年同期最高;此26例死亡個案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馬偕藥劑部主任陳智芳表示,台灣流感疫苗為每年10月開打。依過往紀錄,10月1日起平均每天流感疫苗施打量為150支,其中以公費占97%最多,自費3%;新冠肺炎疫苗則9支/天、肺炎鏈球菌約為每日12支。 陳智芳指出,引進智能藥櫃最重要的目的,是藥師經由雲端系統可即時得知使用量後完成補貨,並透過智能藥櫃與醫院系統整合,民眾持3樣疫苗藥單,可以直接到1樓注射室施打疫苗,減少在醫院停留時間。 目前智能藥櫃置放於門診注射室內,為確保智能藥櫃內溫度的穩定性,也安裝溫度監測儀,以確認針劑在攝氏2至8度C恆溫狀態下放置。當護理師掃描藥單條碼後,螢幕呈現的藥品序號、藥品外觀、保存期限與病人資料讓護理師一目瞭然,取藥記錄並會同步上傳雲端資料庫,讓藥劑部後台即時掌握使用情況。 陳智芳說,智能藥櫃內部共有36個艙道,每個艙道可依藥品大小放置8-14個,就像自動販賣機的概念,可以安全存放、精準取藥,為病人節省等待時間,也減少藥師及護理師人工處理資料的時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