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玩遊戲又亂吃 大學生中風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大學生有高血壓、糖尿病傾向,常熬夜玩遊戲,暑假更玩到沒日沒夜,加上飲食不正常又睡眠不足,竟年紀輕輕就中風。醫師提醒,長期睡不飽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透過新聞稿指出,睡眠不佳不只影響精神狀態,長期更會造成心血管相關併發症。若沒有得到充分睡眠,可能使心跳不穩,產生心律不整,且血糖、血壓恆定也會受到影響,還會造成荷爾蒙失衡。 他指出,雖然睡眠看起來好像不會直接引起心臟問題,但會間接提高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疾病危險因子,嚴重甚至引發猝死。且年紀越小者,需要越長睡眠時數,才能幫助腎上腺、腦垂體等成長發育相關的荷爾蒙分泌更加穩定、規律。 然而,睡眠並非越久越好,還須兼顧品質。陳冠群建議,睡前2到4小時不要進食,尤其應避免含糖飲料、高熱量食物及含咖啡因的飲料,讓腸胃道配合睡眠時間進入休息狀態。 他也提出「好眠體質養成4步曲」。第1要充足睡眠量,大部分人每天約須8小時左右睡眠時間,但白天活動量不足、過度躺床休息,都可能使夜間睡眠量減少。 第2是固定「睡醒」作息,現代人習慣用假日補眠,卻會造成生理時鐘混亂;生理時鐘會根據個人基本所需、白天活動量、照光量等估算何時該讓人想睡,因此固定起床時間,又遠比固定就寢時間來得更重要。 第3要足夠睡前準備,大腦如同風扇,需要時間慢慢停下來,睡前還在處理公事、看電視、滑手機,都會造成身心對睡眠準備不足,睡意遲遲不來;第4則是調整情緒與壓力,情緒與壓力不但會影響血壓及心跳等數值,也會影響睡眠品質,因此調整壓力與情緒相當重要。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最新編修的心臟保養指引「生活必要8件事」,除原有的健康飲食、適度運動、戒菸、維持健康體重、降低膽固醇、控制血糖、控制血壓7項,再增加了「充足睡眠」。 其中建議成年人每晚需要7到9小時睡眠,5歲以下需要10到16小時(含午休),6到12歲至少要9到12小時,13到18歲則須8到10小時。

Read More

粽毒禍首托福松 高溫無法破壞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東小米粽中毒致死事件,經食藥署化驗檢體檢出劇毒農藥有機磷「托福松」,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19日表示,疾管署共收到8人計23件檢體,分送北榮、台大進行化驗,初步結果看起來呈現「有機磷」或者「氨基甲酸鹽」等農藥反應,與食藥署之檢驗結果相符。 北榮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8名患者檢體中有4人的檢體符合檢驗要求,且都驗出乙醯膽鹼酯酶降低,符合有機磷或胺基甲酸鹽中毒狀況,北榮毒物科醫師實際到現場訪視,也發現患者出現分泌物增加、心跳緩慢、呼吸抑制等症狀,也與有機磷中毒症狀相符合。楊振昌指出,有機磷類農藥多數毒性很高,其中毒性更高的巴拉松等都已被禁止使用,而托福松毒性也不低。根據農業部公告之農藥許可證參考使用範圍,托福松粒劑可使用於大豆、十字花科作物、番茄、瓜果、香蕉、柑橘類或甘蔗等作物,主要是用以防治寄生性線蟲、根瘤線蟲類等。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托福松在老鼠試驗,口服半致死劑量為1.6毫克/公斤,換算下來60公斤成人吃下96毫克就可能致死,且人體對托福松的反應可能比老鼠更敏感。 楊振昌表示,托福松的毒性無法用高溫烹煮破壞的,如殘留在食材表面則可透過清洗去除。托福松之解毒劑則有巴姆、阿托品等2種,其中阿托品要視症狀決定是否適用,巴姆則需要在中毒之2天內使用才有效,且若患者狀況嚴重,可以同時使用2種解毒劑,一般而言各醫院應都有備有阿托品,但巴姆則不一定會有準備。

Read More

花蓮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曾至高雄與新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9日公布,花蓮出現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也是今年入夏後第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籲請民眾落實「巡、倒、清、刷」及個人防蚊措施,醫療院所提高通報警覺。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個案為居住花蓮縣30多歲男性,9月13日出現發燒、頭痛等症狀就醫,經通報及採檢送驗後,9月18日確認為登革熱病例,密切接觸者11人目前無症狀。由於個案潛伏期無國外旅遊史,但曾至高雄及新北,可傳染期主要活動地點為花蓮工作地及居住地,研判為本土病例,感染源待釐清。 羅一鈞表示,入夏後首兩例個案,為6月初發生在高雄鳳山區的小型群聚,不過當時是第一型登革熱,而這例花蓮首起本土個案,則是3個月以來的首起病例,且為第二型,和高雄的個案之間沒有關聯性,感染源待釐清,但後續會進行基因定序,比對可能的感染源頭。 為防範疫情擴散,花蓮縣衛生局已針對個案及接觸者進行防蚊衛教,並於個案工作地及居住地周圍進行病媒蚊密調、孳生源清除及化學防治,高雄市及新北市衛生局也已展開相關防治工作。 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9月18日累計167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入夏後累計3例,分別居住於高雄市2例及花蓮縣1例),病例分布高雄市137例、台南市19例、屏東縣9例、嘉義縣及花蓮縣各1例;另今年累計207例境外移入病例,高於過去4年同期,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88例最多,其次為菲律賓及泰國各24例。 疾管署提醒,目前全台氣溫仍炎熱且多有降雨,適合病媒蚊生長,呼籲民眾落實住家內外環境整頓與孳生源清除,並於雨後加強巡檢;戶外活動或出國旅遊時請落實防蚊;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盡速就醫。

Read More

6旬OL公司蹲廁所 起身髖關節骨折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名60歲的職業婦女,家有年邁長輩需要照顧。由於工作繁忙長期疏忽自身的營養攝取狀況,也缺乏運動習慣。某日在公司使用蹲式廁所,起身時雙腳無力不慎跌倒、疼痛難耐,到院檢查發現竟是髖關節骨折,也發現婦人骨密度不足。漫長的復健過程使得婦人的家庭與工作受到影響。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國發會報告指出,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增長速度為亞洲第一,恐成「老得快又活得久」的國家。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崇桓醫師提醒,台灣有76萬50歲以上民眾要留意骨骼健康,中壯族群如果不提前儲值行動力,將拖累職場表現與生活品質。 陳崇桓表示,骨骼與肌肉是組成行動力的關鍵。骨質量在約30歲左右達顛峰後,就會逐年流失,尤其45歲以上停經後婦女流失會更加劇烈;肌肉量則是40歲開始下滑,每10年肌肉就會流失8到10%,且由於屬於「無感」退化,一般大眾容易處於行動力衰退狀態卻不自覺。 陳崇桓提醒,45歲以上民眾,如出現「過馬路常常來不及」、「逛街出遊時常需要坐下休息」、「搭捷運沒握扶手會站不穩」、「穿鞋時需要扶東西或坐著」、「使用蹲式廁所站起來要費力」等日常生活困擾,可能就是肌肉與骨骼正在流失的「行動力警訊」! 因此,陳崇桓鼓勵民眾,透過「聰明吃」、「健康動」兩大原則,輕鬆儲值行動力。即日常記得攝取足夠蛋白質、鈣、維生素D等3大營養素,運動則要兼顧有氧、肌力以及平衡訓練,維持良好肌肉量與骨質。

Read More

先治代謝症候群 成功甩肉6公斤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35歲胖姐常關節痛、容易疲勞,過去2年曾嘗試多種減重方法,包括168飲食控制、運動、各式減重藥物,但效果不佳,體重還持續增加逼近90公斤。轉診奇美醫院查出「代謝症候群」,合併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先治療甲狀腺問題,再藉由減重藥物輔助治療3個月,成功減掉6公斤,且代謝症候群的問題也獲得改善,目前持續接受治療中。 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洪晧彰指出,病人自訴輕度關節疼痛和易疲勞感,她的身高165公分、體重85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值31.2(屬中度肥胖)、血壓140/95mmHg,抽血檢驗結果顯示,空腹血糖偏高及甲狀腺機能低下,診斷為代謝症候群。據2017年至2020年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成年族群中超過1/3的人受到代謝症候群的影響,且隨著過重和肥胖問題的加劇,預計未來還會持續攀升。代謝症候群威脅攀升,體重管理成關鍵,超重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風險,並且對骨骼、關節和呼吸系統施加負擔,影響正常的身體機能。同時,肥胖也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增加焦慮、憂鬱的風險。

Read More

淡水魚播毒 香港近40人染乙型鏈球菌 2死

本報綜合報導 香港近月有40人感染由淡水魚傳播的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當中有2名長期病患因此去世,另有3人情況嚴重。衛生部門呼籲港人處理淡水魚時提高警覺,也不能吃未煮熟的魚。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和醫院管理局近期一直密切監察這種鏈球菌。據公布,經化驗病人的病毒樣本,17日再確認13宗感染個案,病人年齡在35~95歲之間;連同13日確認的27宗,至今有40人感染這種細菌。 部分病人上月初已發病,經樣本化驗後才確認感染。已確認感染的40人中,有兩名長期病患因此去世,另有3人情況嚴重,25人仍然住院,10人已出院。 防護中心指出,他們仍在化驗近期住院病人的樣本,不排除感染個案會陸續增加。 防護中心表示,在已確認的病患中,31人在病發前曾接觸或處理活淡水魚,其中5人當時手部有傷口,另有6人有可能是吃了未煮熟的淡水魚。這些病患之中,沒有人從事販魚、漁業養殖等相關工作。 由於病毒在短期快速爆發,防護中心發言人再次呼籲,在接觸或處理活淡水魚時應戴上手套,同時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魚。

Read More

小林紅麴案 認定軟毛青黴酸肇禍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關於有消費者服用日本小林製藥含紅麴成分的保健食品後健康出問題,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18日宣布,已經查明「軟毛青黴酸」是肇因。 小林製藥旗下含有紅麴成分的保健食品恐會導致腎臟疾病,自行回收3款產品;許多患者出現「范康尼氏症候群」,症狀包含腎臟中的腎小管功能衰弱。 厚勞省等單位過去一段時間持續調查原因,產品原料之前已經被驗出含有會引發腎功能障礙的軟毛青黴酸之外,還有「化合物Y」與「化合物Z」2種化合物。「經過動物實驗證實,其他種化合物不會引發腎功能障礙,並從軟毛青黴酸會造成腎功能障礙這點來判斷,強烈推定這次引發腎功能障礙的原因是軟毛青黴酸」。 之後的分析結果顯示,「化合物Y」與「化合物Z」是紅麴裡面含有的抗膽固醇藥物「羅瓦斯達汀」變化之後生成的,並不會引發腎臟疾病。

Read More

青光眼 針灸輔助治療阻惡化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青光眼是3大致盲眼病之一,隨人口老化及近視族群增加,患者也不斷成長,並有年輕化趨勢。針灸對青光眼、尤其是急性發作時有顯著止痛效果,中醫輔助治療可降低眼壓減少疼痛。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曾裕芳表示,青光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臨床上常被忽略,就診時多已末期,對眼壓的控制變得更困難,導致失明機率也相對較高。 青光眼患者前期通常有視力急劇下降、眼睛脹痛、頭痛、惡心嘔吐等症狀;症狀輕者易被誤診為視力疲勞、眼花、神經衰弱、頭昏不適或偏頭痛等;尤其高危險族群,如老年人、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3高及糖尿病患者,應定期就醫檢查,以便及早診斷治療。 他說,正常眼球眼壓值介於10-21毫米汞柱,持續高眼壓會損壞眼球組織和視力;嚴重導致視神經萎縮、視野縮小、視力下降,最終導致視神經損害及視野受損,最後導致失明。 西醫認為,青光眼是因為眼睛內部結構發生病變。中醫認為,青光眼和體質有關,病因病機不外乎虛實二證,由於情志過傷、痰氣鬱結、肝腎不足、陰虛血少所致;治療上除辨證論治運用中藥物內服外,配合針灸治療效果更佳。針灸對於青光眼急性發作時,有顯著止痛效果,中晚期青光眼通過針灸法可提高視力。 曾裕芳表示,目前青光眼治療以西醫為主,結合中西醫治療,能得到最好照顧。提醒民眾應飲食均衡、適度運動及規律作息,勿過度使用3C產品,外出避免陽光紫外線直射眼睛,才是保健最佳方法。  

Read More

子宮內膜癌難篩檢 異常出血當心

本報綜合報導 台北市議員許家蓓罹患子宮內膜癌辭世。衛福部統計,民國110年的子宮體癌發生人數為3205人,子宮體癌分為子宮內膜癌與子宮惡性肉瘤,超過9成以上為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在過去20年上升近3倍。 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翁嘉穗表示,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已超越卵巢癌和子宮頸癌成為婦科癌症之首,危險因子有長期月經異常的病史、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肥胖或罹患糖尿病等因素,與飲食西化有關。 翁嘉穗說,子宮內膜癌早期常見症狀為異常出血,好發於50歲以後,因時機正逢停經初期,常有民眾以為是亂經延誤就醫,建議更年期前後養成每年定期赴婦產科檢查習慣,有助及早發現異常。 翁嘉穗表示,子宮內膜癌早期症狀除了異常出血以外,幾乎沒有其他徵兆可以作為警訊;一旦出現疼痛、子宮腔積膿或體重減輕等其他症狀,可能癌症進展都已經比較嚴重。近年民眾警覺性高,確診個案8成是早期,預後存活率也高,呼籲50歲左右民眾每年定期內診、超音波,以利早期發現。

Read More

超級細菌未來25年恐釀4千萬人亡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最新發布的1份全球分析報告預估,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未來25年間恐怕會造成將近4000萬名感染者死亡。研究人員呼籲採取行動,避免這樣可怕的情況成真。 超級細菌指具有抗微生物藥物抗藥性的細菌株或病原體,也因此難以治療。它已被認定對全球衛生構成愈來愈大威脅。這份報告發表在英國《刺胳針》醫學期刊,出自「抗微生物藥物抗藥性全球研究」計畫,是全球首份追蹤超級細菌長期對全球影響及估計接下來可能情況所做的研究分析。 報告指出,1990~2021年每年全球有100萬餘人死於超級細菌;這段期間儘管5歲以下兒童死於超級細菌人數銳減逾50%,多虧有更好的措施來預防和控制嬰兒感染,但如今感染後要治癒卻困難許多。 反觀同一段時期內,死於超級細菌的70歲以上人口則暴增逾80%,因為長者已變得更容易受到感染。研究還顯示,2021年死於多重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人數較30年前翻倍,達到13萬人。 研究人員依照當前趨勢模型估算,到2050年,每年直接死於超級細菌的人口將較目前大增67%,達到接近200萬;此外,還要加上死因與超級細菌有關的人數,屆時將達每年820萬人,增幅接近75%。依照這種情況,未來1/4世紀超級細菌將直接造成3900萬人死亡,死因與超級細菌有關的人數則將達到1億6900萬。 然而,世界若努力改善嚴重感染者的照護及抗微生物藥物的取得,便可能讓情況不那麼糟糕。根據模型估算,這可在未來25年間拯救9200萬人性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