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警消憲攜手號召全民捐血救命 亞東醫院43週年院慶不忘公益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亞東醫院十八日舉行四十三周年院慶活動,特地邀集新北市警局板橋分局、海山分局、新北市消防局及憲兵第二0五指揮部辦理捐血活動,呼籲社會大眾共襄愛心盛事、以應對血液需求的迫切挑 戰;這次活動截至中午,有近百人捐輸募集到約20000c.c.血液,為需要用血的患者提供寶貴的資源。 為彰顯亞東醫院與合辦單位對此次活動的支持與重視,參與的警、消、憲等單位皆率隊前到捐血,以實際行動支持這有意義的活動。 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表示,醫療團隊之所以能站在第一線搶救生命,背後依賴的是那些持續捐血的熱血人士,若血液庫存不足,將對醫護人員及患者構成極大的挑戰;非常感謝警察、消防、憲兵長官的共襄盛舉,也期望能藉此鼓勵更多人關注並參與捐血行動。 為鼓勵院內同仁積極參與,亞東醫院特別準備精美禮品回饋捐血者的善行義舉;院內各職類醫事人員,包括院長、醫師、護理師、醫檢師、營養師、社工師、藥師及放射師等也熱情輪流參與挽袖捐血。 板橋警分局也在現場進行防詐宣導,利用民眾等待捐血的時間,推廣防詐騙知識,加強民眾的防詐意識,期望降低詐騙案件的發生率。另為增進民眾對器官捐贈的了解,現場亦設置安寧器捐宣導攤位,由亞東醫院器官捐贈小組提供諮詢服務,幫助社會大眾認識器官捐贈的意義與各種層面。

Read More

過動兒睡不好 恐併憂鬱症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睡眠品質不佳本就是憂鬱之症狀之一。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長時間面對多種人際互動上的挫折經驗,加上睡眠品質不佳,不少患者後續都出現合併憂鬱症之症狀。醫師提醒,如果能夠在較早的時間改善學齡孩子遭遇到的難題,及時調整及穩固孩子的情緒基礎,有利於孩子未來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馬偕兒醫兒童心智科醫師吳治明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患者會有多種面向之注意力不足的情況,包括學習時容易分心、忘東忘西、頻繁遺失物品、寫作業難完成或拖拖拉拉、常常粗心而發生過失等。 也有些ADHD患者呈現過動或是易衝動的症狀,例如活動量大整天動不停、坐在椅子上容易扭動不安、上課離座、話多、難安靜、難等待、頻繁插話等。 ADHD的兒童也可能會有心情低落、缺乏喜樂感、負面思考、死亡意念、食慾與睡眠的變化,有些患者表現自傷行為。罹患憂鬱症的兒童青少年可能表現出身體不適、拒學、激動易怒、沉迷網路或違反規範行為問題,卻不見得說得出自己有憂鬱心情。不少憂鬱症患者也都有有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困擾。 ADHD的兒童也會面臨各種睡眠問題,白天時間精神不佳,有相當多的青少年睡眠不足,他們清醒的時間注意力不佳而降低學習成效。

Read More

食品包裝化學物 人體內發現3601種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從生鮮肉品密封包裝、餐廳外帶到塑膠瓶裝飲料,人們日常生活遇到的食品包裝琳瑯滿目。最新研究指出,從血液、頭髮及母乳等樣本顯示,在大約1萬4000種已知的食品包裝所含化學物質裡,人體內發現3601種,連再生紙盒包裝也造成威脅。 食品包裝論壇首席科學家蒙克是這篇由瑞士與其他各國研究人員所進行研究的作者之一。論文意外發現高達1/4的食品包裝化學物種類能在人體找到,包含金屬類、揮發性有機化學物、塑化劑乃至全名「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 ,化學性質穩定且難分解,近年成為歐美關注的環境持久性汙染物)等多種會擾亂內分泌、致癌或其他疾病的物質。 刊於《暴露科學與環境流行病學期刊》的這篇論文並未將相關發現與人體病變直接連結。但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所列出的化學物質清單有助日後對健康風險的研究。 高溫會導致化學物更快滲入食物中,這也是科學家建議避免用微波爐加熱外帶容器內的食物;高脂肪或高酸性食物往往會從包裝吸收更多化學物質。裝在較小容器時因空間緊密、食物與容器內部接觸的面積越大也越容易吸收到化學物質。 雖然大部分食品包裝滲出的化學物都來自塑膠容器,但蒙克認為再生紙和紙板同樣糟糕。她解釋,用於食品包裝的回收紙張、紙板會導致非食品級的油墨沾染食品,增加化學風險。 科學家表示,需對食品包裝進行更精良的檢測,進一步規範哪些才是安全的食品包裝材料。 蒙克說:「我們須預先考慮建設性作法,如何確保食品包裝材質的安全性,然而讓我非常擔憂的是,相關思考與作為都付之闕如。」

Read More

漸凍人可意念操控智慧家電

記者黃翠娟∕綜合報導 腦機介面(BCI)公司Synchron宣布,一名患有退化性疾病患者已能用意念控制亞馬遜的Alexa數位助理,僅透過意念就能播放節目並控制設備。 總部位於紐約的Synchron表示,這名64歲男子大腦表面血管中的植入物,讓他能夠用意念「點擊」亞馬遜Fire平板電腦上的圖示。這名患有俗稱「漸凍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患者能透過意念,指示Alexa撥打視訊電話、播放音樂和串流節目、控制燈光等智慧家庭設備,以及線上購物和閱讀。 ALS是一種退化性神經疾病,會導致肌肉無力和癱瘓。 這位名叫馬克的患者說:「能夠管理我所處環境的重要部分,也能操控娛樂裝置,讓我重新獲得我正在失去的獨立性。」 Synchron表示,這項測試目的在於展示客戶如何僅憑意念來控制擁有Alexa相容設備的智慧家庭裝置,例如門禁監控、插頭和溫度調節設備。 Synchron創辦人兼執行長歐克斯利說:「有許多智慧家庭系統仰賴語音或觸控,而我們能直接從大腦發送控制信號。患者可以僅透過自己的意念,不用動手、不用出聲就能與家中設備互動。」 如今有多家公司正致力於將大腦與電腦連接起來,包括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旗下的大腦晶片新創公司Neuralink。 今年1月,Neuralink為一名因潛水事故而癱瘓的男子安裝大腦植入物,馬斯克讚揚這是一次成功的範例。他在7月表示,隨著科技進步,他的新創公司正試圖為第2位受試患者植入大腦晶片。

Read More

女性喝黑咖啡 可預防代謝疾病

本報綜合報導 代謝症候群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及中風風險。最新研究指出,成年女性每天適量喝2~3杯黑咖啡,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代謝症候群的機率可降低約34%。 根據韓國市場調查業者去年底發布的統計,韓國人近年購買咖啡量快速增加,2023年平均每人一年喝了405杯,比全世界平均的152杯多出2倍以上。 韓國慶熙大學研究團隊針對2016~2021年間,參與韓國國民健康營養調查的1萬4631名19~64歲韓國人,調查飲用咖啡及其他飲食習慣進行分析。受調者分為完全不喝咖啡、一天喝一杯以下、一天喝2到3杯、一天喝超過3杯咖啡等4個族群,發現每天喝2~3杯黑咖啡的女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人數是完全不喝咖啡女性的66%。 研究認為,這項結果可能歸功於咖啡對高密度膽固醇HDL的影響。論文中提到,每天喝不到3杯黑咖啡的女性,雖然血液中含有具消炎及抗氧化功能的高密度膽固醇HDL相對高,但有害中性脂肪的數值也較高。在男性案例中則未發現咖啡攝取量與代謝症候群有所關聯。研究成果刊載於歐洲臨床營養學會期刊(EJCN) 韓國中央大學研究團隊2019年也曾發表咖啡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的論文指出,經常飲用沖泡式咖啡的女性體內中性脂肪數值低,高密度膽固醇HDL則相對高,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比一般人低18%。 根據我國衛福部建議,飲用咖啡、茶等飲品時,須注意咖啡因含量,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為300毫克以下。

Read More

散瞳劑健保給付 擴及18歲以下 10月起實施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3C產品問世,線上學習普及,惡視力如海嘯來襲,眼科醫師多次呼籲將延緩近視的阿托品散瞳劑給付對象年齡從國小上修高中。健保署終於放寬18歲以下青少年適用,今年10月起上路。 健保署公告修訂含阿托品的眼用製劑藥品給付規定。阿托品眼藥水就是家長熟知延緩學童近視的「散瞳劑」,過去健保給付對象僅限用於12歲以下兒童,每月限處方1瓶。 這次放寬給付標準改為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皆適用,每4週處方為1瓶。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表示,阿托品眼藥水屬延緩近視的治療,10月1日起新制上路後,預估新增6000~8000名青少年受惠,健保支出160萬~210萬元。 台灣醫界過去極力呼籲低濃度阿托品是安全、有效預防兒童近視、控制惡化的新選擇,政府應該納入學生護眼對策。國健署針對視力發育階段訂有建議遠視度數,國小應介於50~100度,年紀越小遠視度數越高,做為儲備量,以免太快歸零、進入近視階段。 高雄長庚醫院眼科部近視防治中心負責人吳佩昌對健保給付放寬樂見其成。他說,在3C時代之下,學生不僅在教室外使用,當數位教學工具走進教室,學生更容易暴露近視風險,尤其12歲以上國中、高中生還有升學壓力,近距離用眼時間變長、戶外護眼時間越來越短。 「16~18歲學生近視速度很驚人,1年會惡化50度」,吳佩昌表示,阿托品眼藥水有助睫狀肌、瞳孔放鬆,針對12歲以上國中、高中生,尤其長時間待在補習班的學生,眼科醫師彷彿多一個武器,透過這類散瞳劑幫助升學壓力的學生放鬆眼睛、控制度數。 吳佩昌提到,這款阿托品眼藥水散瞳作用比較和緩,睡前點藥,白天不怕畏光,使用者較不排斥持續點藥,學生點藥到18歲後視力趨近穩定,相信是防止高度近視比率攀升好方法之一,「散瞳劑是節流」,提醒戶外護眼不可偏廢,讓陽光在視網膜產生多巴胺,抑制眼軸拉長。

Read More

苦等人工生殖法30年 她已更年期

本報綜合報導 國健署今年完成《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預告,開放同性伴侶、單身女性及代理孕母適用。醫師分享,陪著先天無子宮患者苦等30年,盼「利他代孕」合法化,從高中等到更年期求子夢碎。 「台灣有代孕需求,是人人心知肚明的事」。TFC台北婦產科生殖中心院長胡玉銘回憶40年婦產科醫師之路,他遇過許多媽媽焦慮帶著剛上高中的女兒來到診間,一問才知道原來女孩的初經遲遲未來,不少都是先天性無子宮症,一輩子不能靠自己懷孩子。 他說,類似的個案比想像中更多。約30年前在診間遇到一名先天性無子宮症、但卵巢功能正常無虞的高中女生,當時身邊的人都跟女孩說代孕就快合法,一樣可用自己的卵子養育下一代。如今她已過更年期,還沒等到那一道曙光。 胡玉銘說,受限國家生育政策、法規,部分個案以高昂價格到國外尋求代孕,期盼草案能儘早通過;同時向反對團體喊話,呼籲看見病人切身的痛苦。歐美等先進國家代理孕母制度行之有年,台灣皆可參考,保障孩子、代理孕母權益,給因疾病無法生育女性一條「生」路。 單身女性適用《人工生殖法》,是這次修法一大重點。生殖中心主任李怡萱說,台灣單身族群中有部分「想生也有能力生養」的人,卻因沒有找到對象,被法規排除在外。臨床上曾遇過一名女性,有計畫單身生育,是爸爸陪著來看診的,顯示單身生育背後也有家庭支持系統。 國健署長吳昭軍日前說明,預告期滿收集上百件意見回覆,這些正反意見需要透過專家會議凝聚共識;若仍有歧見,不排除需要至行政院協商可能性,力拚2個月後送進行政院。

Read More

中秋節烤肉腸胃炎腹痛急診這類病號驟增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近期細菌性腸胃炎肆虐,值中秋烤肉節,衛福部台中醫院急診室主任陳莉瑋指出,近期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腹部絞痛病號驟增,比平日多了1至2成;1名20歲女姓和親友一起烤肉、烤海鮮,聚會後嘔吐腹痛症、一夜狂拉5次,家人送她到醫院急診已是嚴重脫水,經治療昨日終於平安回家度中秋。 醫師發現每年中秋前後1至2週,急性腸胃炎病號會比平日驟增1至2成,今年亦然,從疾管署近2週公布腹瀉門急診就醫人次可見端倪;陳莉瑋提醒,民眾中秋烤肉聚餐切記「一要(要烤熟)、二不(生熟食不混放、烤焦不吃)」。 陳莉瑋表示,1名20歲女子15日跟親友一起烤肉、烤海鮮,還自行炒飯炒麵,結果聚會後就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症狀,當晚嚴重腹瀉到隔日凌晨,一晚連續拉了5次,整晚坐在馬桶上無法起身,家人緊急送她到醫院急診,經補充水分並服用止瀉藥等症狀治療,留觀後返家。 另外,1名30歲男性也是週休二日時跟朋友吃中秋節大餐,大餐中包含生魚片與海鮮,聚餐後返家開始頭暈、胃痛合併上吐下瀉,吐到連喝水都會吐出膽汁,家人緊急送醫後經過點滴注射補充水分與服用止吐藥,留觀休息之後出院返家。

Read More

護師自發性蕁麻疹 鑽心癢難熬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一名40多歲護理師飽受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折磨,鑽心的癢感就算吃抗組織胺也無法緩解,長庚醫院皮膚免疫科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陳俊賓表示,由於免疫調節劑推出問世後,讓蕁麻疹患者看見一線曙光,透過免疫調節劑治療可穩定控制疾病、擺脫癢感。 蕁麻疹是常見的皮膚疾病,主要症狀為發紅、發癢的膨疹或隆起之斑塊,並有癢、刺痛和灼熱感,而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則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與外在過敏原無直接相關,但過敏原、壓力大、焦慮等可能會誘發或加重疾病,在發病期間,由於體內免疫細胞異常分泌會引起血管擴張、組織腫脹的組織胺,導致風疹塊、血管性水腫,使得患者出現「紅、腫、癢」3大症狀。 台灣約20至25萬人有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好發年齡為20至40歲,女性發病比例約為男性2倍。陳俊賓指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衝擊絕非單純外貌改變、癢感而已,有研究證實,每5名患者約2人因癢而工作表現不彰,生產力也下降2成以上,除了工作表現,半數患者癢到睡不好,焦慮與憂鬱的風險更是常人的1.79倍與1.61倍。 台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怡行表示,6至7成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與自體免疫有關,免疫系統誤將皮膚受體當過敏原攻擊,導致紅、腫、癢等症狀,這些症狀會在1、2天消失,易被視為偶發性過敏反應,往往要在發病5個月後才會進入正規療程。 陳怡行指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最容易從黃昏時分開始皮膚發癢,在半夜睡覺時間最癢,「甚至有病人的阿嬤認為這是卡到陰」,也說明這樣的現象與內生性類固醇晝夜分泌差異性有關,白天內生類固醇上升,症狀緩解、紅疹就會消退,但傍晚內生類固醇濃度會降到最低,開始出現症狀。 陳怡行表示,近年在醫學中心臨床上,確實有發現願意到大醫院檢查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增加,這群患者過去習慣在發病、癢感難耐,僅是到基層診所打一針或吃類固醇,疹子消掉就不吃藥,好好壞壞反覆多次,不僅無法對症下藥,停藥可能引起水牛肩、月亮臉等副作用。 陳怡行提醒,莫名發生紅、腫、癢3大症狀超過6週,可能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警訊,建議到大醫院檢查與治療,不依賴類固醇也很重要,持續使用合適藥物,透過穩定治療才能及早控制疾病,而免疫調節劑問世後,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可以穩定治療,因病產生焦慮感也逐漸消散。

Read More

早期篩檢 預防失智症惡化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症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大健康議題。員林基督教醫院在「國際失智症月」期間,透過一名長者的及時診斷,成功提醒民眾重視失智症的早期篩檢與預防,為更多家庭提供幫助。 陳姓阿姨8月間出現明顯的記憶力減退與行為異常,除了重複提問,她開始忘記孫子的名字,甚至在熟悉的街道上迷路,無法找到回家的路,這些跡象引起其女兒的高度警覺,於是帶母親前往員林基督教醫院就診。 在神經內科醫師專業評估下,確認陳阿姨的記憶與認知功能異常,隨即將她轉介至失智共照中心進行更深入的檢查,最終確診為早期阿茲海默症。透過及時診斷,陳阿姨得以在失智症早期接受適當的治療與照護。 阿姨的女兒表示,醫院團隊的專業與耐心,讓她們能夠及時發現母親的問題。失智共照中心提供的衛教資源也讓她們學習如何正確照顧母親,減輕家屬的壓力。此外,醫院還推薦防走失裝置「守護BB Call」,讓家屬在第一時間接獲通報,降低失智症患者迷路的風險。 為響應國際失智症月,員基醫院特在員林火車站舉辦了「失智篩檢與預防」活動,並設置衛教諮詢站。醫療團隊使用簡易篩檢工具進行初步檢查,結果顯示每6人中約有1人顯示異常。對於篩檢結果異常的民眾,醫院提供後續轉介與詳細診斷,並提供失智症及長照2.0的資訊,幫助民眾預防和管理失智症。 員基神經醫學中心主任林君襄提醒,當長輩出現記憶力衰退或行為異常,應盡早尋求專業評估,早期介入治療可有效延緩病情惡化。

Read More